小学数学培养学生作图解题能力的思考与实践论文_厉燕

小学数学培养学生作图解题能力的思考与实践论文_厉燕

厉燕 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实验小学 浙江 温州 325000

【摘要】小学低年级的数学题中,有一些比较复杂和抽象,这时学生需要一个辅助工具,帮助学生理解问题、解决问题,这就是数量关系图。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强化学生作图解题的意识,指导学生作图,让学生掌握作图解题能力,并学会迁移应用,从而快速地解答各种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图解题能力;思考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11-047-01

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则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让学生在遇到实际问题的时候,能够主动地站在数学角度,从脑海中找到数学知识,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为培养学生这种能力,先要强化学生作图解题能力。尤其是低年级数学的教学中,学生的抽象思维并未形成。所以需要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问题,先要教会学生作图,形成作图意识,以作图的方式将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用具体的图像表示出来,找到解题思路,从而培养他们作图解题能力。

一、小学生作图解题中存在的困难

(一)文字语言转化为图形语言比较困难

首先,学生知道需要“作图”,但是却不知道“为什么要作图”。所以,这种作图解题,对于小学生而言,成为一种负担,被迫学习。持有一种消极态度去作图,收获的效果也不好,当然不知道怎样作图。

其次,“如何做图”缺少基本的技巧,“作图”是将文字表现转化为形象表征,转化时需要学生具备一定抽象能力、阅读能力,还有数学知识。可是在实际教学中,数学教师忽略这些能力的培养。

(二)图形语言转化计算形式比较困难

学生对于题的含义的理解不够深度。一些学生能够做成线段图或者其他图,可是却不理解图所代表什么。比如,每个线段都代表了什么含义,习题内容不能够与线段图联合在一起。

学生做出的图,没有帮助他们理解题含义的作用。学生可以作图,但是作图之后,使得习题的理解更难。让数学习题的理解变得更难,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反而起到了反作用。

学生的数学基本知识不够扎实。有一些学生,作图解题的时候,因为自己掌握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导致最终答案错误。例如行程类问题,需要学生掌握基本公式和基本关系,但是一些同学掌握的不够扎实,弄混了公式,这样即使作出图,也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

二、小学数学培养学生作图解题能力的实践

(一)强化学生作图解题的意识

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为学生构建不同的教学情境,以吸引他们对作图解题的注意力,进而强化他们的作图解题意识,强化他们的逻辑思维,提升他们作图解题的能力。因为,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可以影响学生学习注意力的因素有很多,学生受到影响容易失去数学学习兴趣,碰到数学问题则出现厌烦心理,不喜欢做数学习题,甚至会逃避。基于此种情况,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学习气氛,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能够发现数学解题的简便方法,运用鼓励的话语,激励学生在解题的时候运用作图的方法,从而快速解题,找出答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譬如,在三年级数学练习题中,教师选取出一道题让学生解答。“想要将长度为2000米的道路铺上水泥,找到两个施工队,第一个施工队第一天可以铺450米,另一个施工队可以铺600米,请问两个施工队一天一共铺了多少米,还剩多少米。”当学生解答这道题的时候,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思考,可以将2000米路画出一条最长的线段代表,第一施工队的450米,则在这条线段中选取一小部分,第二施工队的600米,则要在剩下那部分选取一段,剩下那么部分则是没有铺完的路,而前两段加在一起则是两个施工队一共铺多少米。以真实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作图,让学生知道作图可以快速解答问题,从而形成作图解题的意识,为后来的解题找到新的方法。

(二)重视作图过程中的指导

低年级的小学生,尚没能形成思维能力,因此在作图解题时候,还需要教师的指导。作图解题属于循序渐进的慢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需要简单的分析能力,才能找到正确作图方法,形成正确作图思想,进而客观地分析习题含义,找到习题中的数量关系,形成解题思路。因此,具体解题的时候,教师要关注学生思维发散,根据学生思维能力水平,给予合适的指导。只有因材施教,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作图解题的能力。针对低年级学生,不能提出高标准的要求,应当明确出作图最终目的是促进解题,只要能将习题中数量关系明确表达出来就可以。同时,还需要教师耐心的引导,与学生一同分析题意,然后作图。

例如,“面积”的教学中,教师针对一个习题,运用作图解题的方法,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并掌握作图方法。“学校操场上有一个长是6米,宽是3米的花坛,学校想要在这个花坛中设计出两个边长是2米正方形,里面栽植红色的花,在剩下的面积中栽植黄色的花,已知每平方米栽植内可以栽25棵花,除去正方形的那部分面积,需要多少棵黄色的花。对于这道题,教师要先引导学生画出长方形花坛,然后在其中画出两个小正方形,那么怎样求剩下的面积,则一目了然,用长方形面积减去正方形面积,而怎样求出多少棵黄花,则用面积乘以25就可以。

(三)运用典型让学生学会迁移

针对低段数学课程的教学,教师在培养学生们作图解题能力的时候,不能一味地提升问题的难度,而是要运用各种典型的例题,让学生们掌握做题解题的思想,学会举一反三,掌握一种作图思路,能够解决多道数学题。学生只有真正地掌握作图策略,才能在遇到没有见过的习题时,通过作图的方式,快速找到解题思路,并解答出来。

数学习题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别,像行程问题、平面图形问题、倍数问题等等。以行程问题为例子,要教会学生运用“路程=时间×速度”这个公式,找出习题中给出的已知条件,并画出线段图,将其表示出来,然后分析具体要求什么。借助线段图找出数量关系,列出等式,然后得出答案。学生掌握这种典型问题的作图解题方法之后,可以迁移到类似问题的解决中,进而提高解题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身为一名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师,在培养小学生作图解题能力的时候,应当确定一个总体指导思想,将解题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意识到作图能够快速解决数学问题,从而将作图当成一种策略。当学生感受到作图解题带给他们便利的时候,他们会增强自信心,产生作图解题的意识,并不断增强做题解题的能力,进而为今后数学习题的有效解决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赵耕楠.小学生数学画图解题能力的培养[J].基础教育研究,2019(03): 39-40+43.

[2]刘志荣.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画图思考能力培养的调查研究[J].经贸实践,2018(19):265.

[3]马健.巧用“画图策略”打破小学数学“瓶颈”问题[J].小学教学参考,2014(29):56.

论文作者:厉燕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11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9

标签:;  ;  ;  ;  ;  ;  ;  ;  

小学数学培养学生作图解题能力的思考与实践论文_厉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