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 250001)
【摘要】目的:分析在白内障患者在围手术期应用中医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6月-2019年4月期间,收治的450例白内障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225例,对照组的225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的225例患者实施中医临床护理,护理结束以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护理结束后,研究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在白内障手术围期的患者中实施中医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加快康复速度,另外,有效避免和防止了术后并发症的出现,对患者后期的恢复有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中医临床护理路径;白内障患者;围术期;应用
白内障是眼科常见的一种疾病,多发于老年人,病情严重时可导致失明。患有白内障的患者多伴有进行性无痛性视力减退的状况,发病原因通常为局部营养障碍、老化,以及代谢系统异常等,对患者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现阶段,治疗白内障最常用的方式就是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对白内障具有明显的作用,但是这样的治疗方式也为患者的心理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让患者产生很大的恐惧心理,再加上手术治疗具有创伤性和危险性,还会在手术后出现多种并发症,所以对患者来说,在围手术期的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现有数据资料表明,患者术前产生的焦虑、抑郁的情绪,可以通过有效的护理进行缓解,中医护理就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式,而且还能够提高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程度,尽快康复。中医临床护理路径,遵循着以人为本的理念,改善传统的临床护理的方式,将中医的优势和作用进行有效并充分地发挥,从而缓解了患者不良的情绪和心理状况,同时也让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得到有效提升。为了探究白内障患者在围手术期应用中医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的效果,选择我院90例白内障患者进行了本次研究。实验过程和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在2017年6月-2019年4月期间,收治的450例白内障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225例。在研究组的225例患者中,包含男性患者113例,女性患者112例,年龄在58-80岁之间;在对照组的225例患者中,包含男性114例,女性111例,年龄在59-79岁之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差不大,可以在本次试验中进行比较。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白内障诊断标准;②意识清晰,能够正常交流者,均履行知情同意手续;③均为单眼接受手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④无糖尿病病史;⑤无严重的基础疾病或手术禁忌证;⑥术前视力及矫正视力在光感~0.12;⑦能够与医务人员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
排除标准:①先天性白内障、既往葡萄膜炎、虹膜黏连、高度近视、晶体脱位、眼外伤病史者;②伴有严重基础性病;③有神经、精神病史的患者。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
对照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再加用常规的护理方法。术前告知患者术前注意事项及用物准备,术后做好用药、饮食、生活护理及并发症观察。
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再加用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进行护理,针对性的从情志、饮食、运动、起居、中医特色疗法、健康教育等6个方面制定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的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并实施。具体措施如下:
白内障围术期中医临床路径表:由眼科主治医师1名及高年资责任护士4名成立研究小组,小组成员均为本科及以上学历,中级及以上职称,具备5年以上中医眼科工作经验。研究小组查阅文献并结合临床路径基本理论及白内障围术期患者的健康需求,共同制定白内障围术期中医临床路径表。见表1。
白内障围术期中医临床路径表的实施:由护士长及高年资责任护士组成临床路径质量管理小组。护士长负责临床路径的培训、指导、监督、总结评价工作,责任护士根据临床路径表内容,对患者围术期实施全程、连续、系统和有针对性的实施护理,同时每日记录各项内容的执行情况并签名。
1.3观察指标
(1)采用自行设计的监测表,监测患者手术后1天视力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出现情况;(2)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指定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术后舒适度,0-2表不舒适,3-4表本轻度不适,5-6表不中度不适,7-8表示中度不适,9-10表示极重度不适。术后1天对患者进行评估;(3)采用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问卷,于术后1天调查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100分为满分,所有问卷均发放90份,全部回收,回收率100%。
2.结果
2.1护理结束后两组患者的视力眼压情况对比
护理结束后,两组的视力情况以及眼压情况都得到了一定的改善,研究组患者的视力情况以及眼压情况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护理结束后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护理结束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的概率为27.56%,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的概率为4.00%,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3护理结束后两组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对比
护理结束后,研究组患者的舒适度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3.讨论
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提高白内障患者术后疗效。本研究的结果显示,干预后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恢复状况显著提高,研究组患者视力及眼压均优于对照组;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可提高患者舒适度。在本研究中,研究组患者术后舒适度优于对照组,两组VA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可提高患者满意度。实施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后,患者满意度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并且护理人员对疾病及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度也存在差异,因此缺乏统一标准。中医护理方法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与传统的围手术期的护理相比,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自身更加具有针对性,将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贯彻护理始终,在护理结束后,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有了明显的改善,并且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另外,中医护理路径实施的各项措施,都有着可以参考的较为详尽的规范制度,缺乏经验的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参考相关制度标准,也可以想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加以请教,从而帮助能力欠缺的护理人员提高护理水平,使得整体护理水平得到全面的提高。
综上所述,在白内障手术围期的患者中实施中医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加快康复速度,另外,有效避免和防止了术后并发症的出现,对患者后期的恢复有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高丽珠. 临床护理路径在眼科白内障患者中的应用[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08):180-183.
[2]高磊. 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白内障围术期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2018,16(23):209-210.
[3]张敏敏. 临床护理路径在白内障手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03):60+64.
[4]吴盖珍,梁璐,谢勤开. 临床护理路径在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16,22(10):49-50.
论文作者:焦忞, 高萌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31
标签:患者论文; 白内障论文; 路径论文; 中医论文; 术后论文; 两组论文; 并发症论文; 《健康世界》2019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