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建筑企业中,施工技术的应用不但能保证工程质量,还能促进企业发展。因此,在项目工程建设施工中,应结合工程实际和作业要求,合理选用施工技术,从而保证工程建设的科学性、有效性。但是在部分工程施工中,并未发挥技术管理的作用,发生原因和技术管理存在问题相关。对此,必须采用有效措施强化技术管理,使其在适用于土建工程施工的同时,保证工程质量,提高企业效益。
关键词:土建项目;工程建设施工;技术管理
一、土建施工
1、施工技术管理内容
在进行土建施工的过程中,施工技术管理是其中的主要内容,主要是针对施工设备、施工人员和建筑材料等所展开的管理工作。其中主要包括了对施工技术进行检查,对测量工作展开管理,对图纸内容进行审查,实现施工技术交底工作。与此同时,还需要对施工期间所提出的计量问题进行归档处理,对专门的工作报告进行编制。
2、施工技术管理原则
随着近些年来我国对土建工程重视程度逐渐加深,其对应的技术管理力度也得以强化。在进行企业施工技术管理的工作过程中,应该促进工作人员技术操作水平的充分发挥,一旦遇到重大技术决策,或是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出现了相应的施工问题,则需要保证施工技术人员在现场,从而促进施工质量。
二、施工技术要点简析
1、岩土检测
地基是承载建筑重量、保证建筑安全稳定的主要结构,岩土检测是土建施工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室内检测和现场检测,无论采取哪种形式,选择检测地点和取样都是技术要点,取样是最基础的环节,同一地点样品至少要有三组是来自不同土层厚度,现场取样的样品要有代表性,并标明样品的来源和重要意义,样品需妥善保管,保留样品的原有湿度,特别是对于泥土状样品,应先用纱布包裹好,再用熔腊密封。在运输、搬运过程中,轻拿轻放,保持样品的完整性。检测时,遵照相关规定科学操作,为建筑施工和管理者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重要参考。
2、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土建工程现场施工中运用较为广泛,技术要点有: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科学选择优质的原材料,通过科学计算和推理论证确定每种原材料的用量和比例,做好原材料的配比;把控好混凝土入模前的温度,控制外加剂的用量,保证粗细集料质量,防止发生裂缝问题;在后浇筑带填充环节,选择强度更高一级的混凝土,振捣棒的振捣频率要适宜,快插慢拔;混凝土浇筑在施工中占重要地位,直接关系到土木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和施工安全,浇筑前对现场进行全面清理,并用清水浇筑,保证其表面的湿度,后浇带设置要合理,保证混凝土结构和后浇带断面的统一性,浇筑带位置一般选择在受力较小的混凝土构件上,如梁板建筑的弯点处,切不可设置在剪切墙的中间位置。后期养护和前期施工同等重要,把握浇筑后的拆模时间,7天后为宜,并需用塑料膜包裹,观察其表面变化。通过洒水处理,保证其湿度,通常选择浇筑后第四天进行洒水处理。
3、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技术要点
装配式建筑是一种节能环保、造价低、效益高的建筑施工模式,接缝和节点处的技术处理是关键环节,对建筑的负载能力、防水、防震等具有重要意义。通常用焊接方式处理,通过焊接连接拆分构建的预留钢筋,再用更高一级的混凝土进行浇筑、捣实,需加适量的微膨胀剂,为了预防因运输、环境变化等引发的构建开裂问题,可加大拆分构件预留配筋的长度。此外,还有平面不规则部分的技术处理、立面处理技术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加强土建项目工程建设施工中技术管理的措施
1、健全技术管理体系
施工技术管理体系是落实管理工作的关键,为了提升技术管理水平,就要结合土建工程实际制定完善的管理体系,完善和优化土建工程中的技术资料标准。制定完善的权责结合管理制,增强相关人员的责任意识,激发工作热情,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土建工程施工初期,做好施工技术的交底工作,加大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的交流力度,确保每位施工人员都了解图纸内容和要求,进而做到工程的规范施工,提高施工质量。
2、提高施工安全意识
为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需要相关人员提高对施工安全的重视程度。首先,企业领导需要树立安全防范意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其次,定期组织施工人员参加教育培训,内容包括安全施工的重要性、安全事故的防范措施等,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规范工作行为。最后,制定安全施工的标准和要求,将其贯彻落实到整个工程。
3、加强各施工阶段的监管
施工技术管理应贯穿工程全程,才能在提高工作效率的情况下,提高施工质量。对此,土建工程施工前需要了解施工图纸和施工期间的注意事项,在仔细研读施工图纸的情况下,与设计人员进行交流,避免施工和设计矛盾的出现。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管,设备、人员和材料是施工现场的重要组成,因此,技术管理应集中于对这几点。对于施工材料而言,需要在投入使用前审核和监测材料质量及数量,预防施工期间材料短缺或质量不合格给土建工程带来的影响。对于施工人员而言,应提前选拔,确保其素养和技能水平满足要求。对于机械设备而言,除要对操作人员进行专业性的培训外,还要定期保养和维修,确保其能正常使用。在工程竣工验收时,无论是监督人员,还是技术人员,都要详细审核工程各部门图纸和施工技术的使用情况。此外,还要存档、整理重要技术的资料和数据,及时整理施工问题,并采用有效措施进行解决,发挥技术管理效能,推动土建行业发展。
4、建立施工技术创新机制
为了创新土建工程的施工技术,相关企业需要制定完善的创新机制,并对其进行完善。创新机制的建立可从这样几点考虑:第一,激发人员的创新意识。组建创新团队,开设培训班,培养专业化的技术人员,发展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增强企业树立。第二,建立创新激励机制。为进一步提高员工的创新意识,需要制定一套科学、完善的创新激励机制。当员工发现创新后的利益时,就会提高创新主动性,更好地落实创新行动。为预防员工恶性竞争,企业建立监督机制监督员工行为,保证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5、合理使用信息技术
现阶段,西方国家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模式不断引入国内,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工程项目的管理行为,提高了管理效果,尤其是施工技术管理。信息时代背景下,相关人员需要革新技术管理,即将信息技术引入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中,为各项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持,充分发挥技术管理的作用。为了应用信息技术,首先,就要转变土建工程管理人员的工作意识,全方位地了解信息技术在技术管理中的重要意义。其次,分析土建工程实际和施工技术管理的需求,选用合适技术优化配置现有资源,优化技术管理流程,为土建工程的顺利施工奠定基础。
结束语
加强土建工程的现场施工技术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应对市场竞争和自身发展的需求,也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分析了土建工程现场施工的技术要点,采取重视技术交底、加强现场施工的原材料管理,合理调配机械设备、优化人员配置、建立完善技术管理制度,加强施工现场的监督等优化措施,加强技术管理,提高工程质量。施工技术运用如何是施工质量优劣的前提,因此,我们应不断探索,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现场施工经验,优化施工工序,提高技术水平,为我国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郭为龙.加强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思考[J].河南建材,2018(03):141-142.
[2]曾祥臻.土建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管理的分析[J].门窗,2017(11):190.
论文作者:宗健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8
标签:土建论文; 技术管理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工程论文; 技术论文; 现场论文; 混凝土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