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技水浇花--北京大力推进白村蔬菜品种更新示范工程_蔬菜论文

用科技水浇花--北京大力推进白村蔬菜品种更新示范工程_蔬菜论文

用科技之水浇灌新农业之花——――北京市大力推行百村蔬菜品种更新示范工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北京市论文,之花论文,之水论文,示范工程论文,蔬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临近,年5000多吨的蔬菜需求量考验着京郊蔬菜种植产业。而京郊蔬菜产业却存在着原有的技术服务体系和新品种示范网络不能适应蔬菜生产布局的急剧变化以及蔬菜品种更新速度减缓等问题。为此,北京市农科院在北京市农委、科委等部门的支持下,于去年启动了蔬菜品种更新示范工程试点工作,推行了现代化都市农业模式,增加了农民收入。

科技为先推进现代化农业

北京市实施的百村蔬菜品种更新示范工程项目,结合农业远程教育,有计划地组织项目负责人、育种专家分赴各区县,通过课堂讲座和现场指导,言传身教地为基层技术人员和广大菜农传授科技新知识,并带出一批近百人的蔬菜技术指导员,同时编印《科技示范户手册》免费发放到菜农手上,深受基层技术人员、示范农户和广大菜农的欢迎。一年来,共组织品种推介会、现场交流会、技术培训与咨询、田间技术指导等100多次,累计培训技术员与菜农5000人次。科技推广、品种更新的最终落脚点是要筛选出适合北京的优良蔬菜种子,就是说要在短时间内推广出一批受菜农欢迎的好品种。为推广蔬菜优良品种,展示百村蔬菜品种更新示范成果,2005年5月、8月和10月召开了3次蔬菜新品种展示观摩会,在蔬菜中心四季青展示园、延庆奥运蔬菜基地及大兴、顺义、朝阳、通州等示范基地展示蔬菜优良品种200余个,累计观摩人数近2000人次,取得了圆满成功。

百村蔬菜品种更新示范工程通过资源整合、市场引导和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科技成果快速转化新形式,解决了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技术转化“最后一道坎”的问题,带动了京郊农民增收与蔬菜种植产业的发展。

以点带面加强示范点建设

百村蔬菜品种更新示范工程通过点面结合,以点带面,逐步推进综合展示基地与示范村的建设。目前已在京郊11个区县建立了25个蔬菜新品种综合展示基地、108个示范村,遴选出1492个科技示范户,示范种植蔬菜新品种100多个。

在通州区,推广的“京研”蔬菜优良品种已经开花结果,各种特色的樱桃番茄、京彩系列的彩椒、水果型迷你小黄瓜、小型西甜瓜等均取得了良好的效益。示范户王贵祥高兴地介绍说:“京研蔬菜新品种给我们带来了很高的经济效益,仅今年试种的西甜瓜一项就比每年种西红柿每亩增加毛收入6000余元,还省工、省时、好管理,销售不用愁。”通州区徐辛庄镇窑上村菜农王怀德一家承包了十几个温室大棚,是蔬菜种植大户,他在温室中试种的京茄2号的门茄、对茄坐果率高、果型好、色泽紫黑油亮,单果重量平均达到0.75公斤,最大的单果重达1.3公斤,前期产量、效益比往年种的“磨盘黑”高出25%以上,他高兴地表示明年也要种这个品种。科技示范户既是工程的第一批受益者,也成了宣传员,发挥了很好的带动作用,许多菜农也纷纷要求加入到科技示范户的行列中。

百尺竿头力争更进一步

百村蔬菜品种更新示范工程项目的开展,为京城农业生态园区锦上添花,为综合展示基地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蔬菜栽培专家、育种专家的悉心指导和前沿信息的传递,引入的新品种在这里生根、开花、结果。朝阳朝来农艺园种植的迷你2号黄瓜替代了国外品种,“京丹绿宝石”番茄、抗线虫番茄等,吸引着观光客;顺义北务经济人协会园区的巨型南瓜、番茄树等独具特色;顺义康鑫源生态农业园种植的“京丹绿宝石”樱桃番茄,成为“惟一性”农产品,在各大超市销售一路看好;通州农业科技成果展示基地种植的迷你2号黄瓜比“戴安娜”亩产高出915.5公斤,亩增效2746元;通州大运河蔬菜配送中心,今年上半年示范种植了21个“京研”新品种,一棚“京丹绿宝石”收入了1.4万多元,比其它品种翻了一番。

随着工程的进展,“十一五”期间,良种推广“十百千万工程”工作计划也已制定,即在全国建立10个蔬菜育种与示范工作站,在100个蔬菜重要生产区域建立良种推广与营销服务点,在全国1000个县开展“千县蔬菜品种更新示范工程”,在全球拥有10000个销售客户。通过“技术先导、品种搭桥、项目带动、科技入户”的推广模式,为促进农业增效和菜农增收做出贡献。

联系电话:010-84885108

标签:;  ;  ;  

用科技水浇花--北京大力推进白村蔬菜品种更新示范工程_蔬菜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