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英慧 湖南省宁远县柏家坪镇礼仕湾完全小学 425600
【摘要】在小学科学课上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强化,包括实践能力、观察能力以及探究能力等。而观察能力是其中非常关键的一方面,在科学课上教师很多时候会通用实验的方式,让学生对一些实验现象观察和记录,其实就是对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强化。之所以进行强调,是因为观察能力是新课改对科学课开展提出的全新要求,教师要针对这方面的情况在教学上做出突破,为学生日后的学习以及进步打下基础。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学生观察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8)07-195-02
前言:
在小学科学课上观察能力是学生必须要具备的一种基础能力,影响到日后学生的学习以及成长,对学生而言,学生若是具备较强的观察能力,可以捕捉到更多实验以及学习中的细节问题,在信息收集方面可以具备更强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强化自身的学习能力。
一、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对观察能力的培养要求
结合新课改对小学科学课的全新要求,在科学授课中教师要注重探究活动的开展,在实际探究中学生要经过提出问题、推理猜想以及实验等活动,这些活动下观察是必要的环节,也是各种探究活动开展的前提,观察能力促进学生积累更加丰富的素材,更好地完成探究活动。并关注学习中的细节,提升学生的信息收集能力[1]。而且在新课标中对观察以及实验的标准也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观察能力评价的一种依据。
二、小学科学教学中实验观察的分类
首先是自然实验的观察,是对自然界的现象以及各类生物的观察,在科教版的教材中有关于“校园中的树木”的观察内容,实际上就是属于这个类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学校内的一些树木进行近距离的观察,让学生注意观察细节,这也是学生最早能够接触到的一种常见的观察能力,可以肯定的是学生本身有着充足的好奇心,因此学生对这种观察也是非常感兴趣的。同时自然观察也是让学生从教室学习转变为走向户外[2]。这样的转变可以让学生具备更强的观察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观察的习惯以及能力进行适当的引导,让学生调动起自己的感官以及各类工具,对自然现象以及生物进行观察。
其次是定性以及定量的实验观察。主要是结合实验结果对数据表示的需求,选择其中的一种观察方式,若是实验结果是需要用数据进行明确表示的,就需要定量观察,而若是实验结果不需要用定量的方式进行表示和确定,就可以用定性观察的方式。通常要想实现定量观察,也是需要利用一些辅助工具,定性观察一般是不需要的。
三、小学科学教学中实验观察的特点及现状
当下在小学科学课上小学生由于受到年龄以及知识上的限制,在科学实验中学生要对实验的一些表现进行观察,这个时候是比较仔细的,例如其中的声音变化以及颜色变化,学生对这些比较表象和具体的现象是比较敏感的,但是一些细节上的观察学生是不具备极强观察能力的。很多时候诸多的实验现象学生并未及时发现以及记录下来[3]。或者是即便是观察到某些现象,但是没有描述的能力,这些现象都是导致学生在实验观察中记录的结果不够准确。
通常学生在实验的观察中难以用一种方式记录下来实验的结果。例如“把种子传播到远处”的实际教学中。教师首先让学生观察的是蒲公英以及苍耳的种子,同时记录下来观察到的现象。多数的学生还是可以将蒲公英以及苍耳的种子外形大致上描述出来的,但是每个学生描述的方式是不同的,多数的学生是用语言记录的方式,对观察结果进行记录,还有一些学生则是擅长直接语言进行描述,部分学生则是用绘画的方式来进行记录。因此在实验中教师要注意,关于记录观察的方式,教师不要给学生过多的限制,需要让学生形成个性化的观察以及记录方式,这对学生提升自身的观察能力也是有着诸多好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如何培养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的观察能力
(一)培养学生顺序观察法
顺序观察法是让学生在对实验观察中将观察对象合理排序,也是在心中进行排序。通常来说顺序观察就是从整体到局部的一个过程,或者是从远到近的顺序。在实际观察中教师需要对学生实施顺序观察能力的培养。不同的观察顺序教师要不断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在顺序观察方面也能掌握更多的方法,观察能力不断得到强化,在日后的观察中可以对这些方法灵活进行运用。
(二)培养学生重点观察能力
重点观察就是在实际观察中注重对事物重心以及本质的观察,要捉住这些重心以及本质,才能更好地总结出事物的特点。例如在学习《植物的生长变化》中,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这方面的观察能力实施强化。教师可以将芹菜切好并放在染好色的水里,让学生观察芹菜的切片,对观察得到的特征进行记录。教师要引导他们对其中的重点进行观察,该实验的观察重点就是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可以明白植物的水分运输主要是将根茎作为通道,让学生了解植物根茎真正的作用。因此重点观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能力,教师在科学课的开展中一定要注重对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强化,让学生经过实验观察,具备这样的科学品质。
(三)培养学生整体观察能力
整体观察通常是先对事物的整体进行观察,然后逐渐对局部进行观察,这样可以形成对事物整体上的认知。例如对蜗牛进行观察,首先是让学生对外形进行观察,观察蜗牛的运动方式以及生活习性,然后结合整体上的观察,会产生诸多的疑问,例如蜗牛的嘴里有没有牙齿等,这些问题的提出也是为细节的观察奠定了基础,这样就可以对细节进行观察,让学生对蜗牛加强各方面的了解。整体观察是实验观察中必不可少的,在实际学习中教师要注重让学生在对实验进行观察的时候,先从整体上观察,先在整体上建立认知。
(四)培养学生比较观察能力
比较观察法是在科学实验中运用非常多的一种观察方法,通常是在实验中设置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并进行对比性的实验,通过这样的实验方式,可以让学生对实验实施充分观察,同时也是对实验条件进行适当的控制,用控制变量的方法发现影响实验的真正因素,对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能起到良好的锻炼作用,强化学生的实际观察能力。
五、培养学生科学观察能力的注意事项
观察能力的形成以及强化是长期的过程,并不能一蹴而就达到一定的程度,对小学生而言不断锻炼以及积累可以让学生具备极强的观察能力,教师要注意一些细节。首先是让学生开展试验或者观察活动之前,要让学生了解观察的目的,明确其中的观察重点,观察也是要有目的性以及针对性的,这样观察的效果以及学习效率才能更加理想。其次就是观察习惯上的引导,教师要让学生在不断观察中建立良好的习惯,记录要客观,在观察中要对数据进行记录以及总结。再次是对实验环境要保持开放,让学生逐渐在观察方面建立其能力,最后是教师要适当对学生进行指导,保证实验观察的广度以及深度。
结论:
总之,影响到学生观察的有诸多因素,教师要想在科学课上对学生实施观察能力上的引导以及培养,就要对学生实施有意识地引导,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以及氛围中建立起观察的习惯和能力,提升自身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翁奇辉.小学科学“核心素养”落地生根的教学策略探讨——以《我们关心天气》一课为例[J].浙江教育科学,2017(04):59-61.
[2]白清玉,李晓艳,朱映辉等.基于移动终端的PBL教学对小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影响研究——以小学科学课程“地球的运动”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7(07):79-87.
[3]尹梅花.形象生动、直逼科学本质,让科学更具科学味——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例谈[J].学周刊,2017(18):167-168.
[4]尹梅花.形象生动、直逼科学本质,让科学更具科学味——信息技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例谈[J].学周刊,2017(18):167-168.
论文作者:袁英慧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7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5
标签:学生论文; 能力论文; 科学论文; 教师论文; 小学论文; 方式论文; 现象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8年7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