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运维中隐患风险分析与应对技术探讨论文_冯晓军

变电运维中隐患风险分析与应对技术探讨论文_冯晓军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晋中供电公司 山西晋中 030600)

摘要:变电运维是影响供电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也是关系到供电企业以及用户自身利益的重要方面。在变电运行过程中,要减少风险以及供电隐患的存在就必须做好变电运维工作,其中的每一个工作者都要对变电运维有正确的认识,如果处理不当很可能危及到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在工作过程中,本人对变电运维中的电力风险隐患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以下是对其的详细阐述。

关键词:变电运维;隐患风险;应对技术

对于电力系统来说,变电运维的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供电系统运行水平,以及供电过程中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是提升供电企业生产效益及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但是,在变电运维工作中却存在诸多风险隐患及影响因素,给变电运维工作带来极大的难度,如何针对这些隐患问题提升有效的应对措施,保障电力系统的运行水平,成为当前电力部门及供电企业的主要工作任务。

1变电运维中的隐患风险分析

1.1设备方面的隐患风险

我国变电站数目众多,变电站位置大多偏僻,受到环境的影响,变电站的变电设备很容易出现磨损、供电不稳定的情况,设备的寿命也很难得到有效的保障,从而为变电运维工作增加了难度。再者,设备受到制造工艺、材质等方面的影响,若工艺及材质方面存在缺陷、设备运行时间较长、不能及时停运检修等均会造成设备方面的隐患风险。例如,变压器,对于周围的空旷程度、地形的平稳程度都有很高的要求,如果条件不满足,很容易引发安全隐患。

1.2变电运维人员的隐患风险

在变电运维的过程中,变电运维步骤复杂,对于技术人员的要求相对较高,而有些技术人员的缺乏经验,自身的素养跟不上实践操作的要求,再加上缺乏相应的培训直接上岗,而且很多技术人员的安全意识有待提高,不能及时地查出系统问题第一时间进行处理,从而导致最佳补救时机的措施。例如,母线倒闸操作的过程中,一旦倒闸的过程中出现失误,没有一直做直流回路,没有实时更新电流的流动参数,就会直接影响变电的运维。与此同时,调入人员对于相关设备的接触往往是间接的,通常是根据记录数据以及信息来维护,一旦变电运维人员记录信息不够及时准确,就会使得变电运行受到损害,甚至是系统的瘫痪。

1.3变电运维环境的隐患风险

变电运维的环境能够对变电运维工作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自然环境例如天气、气候等较为恶劣,目前的技术还不能够对天气的变化进行精确的预测,这就给进行变电运维工作的工作人员加大了工作难度。例如在冬天气温较低时,变电运维工作的整个大环境的温度就会随之而降低,充电设备由此便会受到较大的影响,这样就会进一步导致导线变得松散,变电运维的工作中就会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1.4变电运维管理制度的隐患风险

现今的企业在进行变运维工作的时候,并没有建立一个完善的工作制度,这将会对电力企业的变电运维工作产生不良的影响。在具体的变电运维工作过程中,由于没有完善的变电运维工作管理制度,变电运维工作人员的各项工作就难以展开。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很容易造成工作人员在工作的时候消极怠工现象的发生,这将会使电力企业的变电运维工作存在着风险。电力企业在管理变电运维工作人员时缺少合理的激励制度,员工们在进行工作的时候就缺乏工作的积极性,难以保证变电运维工作完全的落实下去。

2变电运维中隐患风险的应对技术

2.1建立设备运维状态跟踪

要想对变电运维状态有一个系统全面的了解,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检修工作,就需要做好变电设备信息收集与整理工作,包含设备制造、试验、检修、管理等内容,同时,还要仔细查看设备运行状态监控数据、以前的检测报告等各方面资料,并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跟踪调查,如变压器发电检测、绕组变形检测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结合现代化技术优化变电运维的工作环境

在现代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有很多现代化技术都可以被应用到变电运维工作中,并成为提高变电运维工作质量的突破口。以红外测温技术为例,在变电运维中,红外测温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在变电设备温度检测中,通过红外测温技术能够快速观测到设备现有温度情况,再配合巡视过程中所测量得出的阈值来判断变电设备的运行状態与发热情况等。同时考虑到红外测温技术的特殊性,在应用该技术时应该保证具有足够的电流,并尽量在晚高峰中应用这一技术,确保红外测温技术所检测出的结果能够真实反映正变电设备的运行情况。通过红外测温技术能够分别从横向、纵向对比设备的温度变化情况,进而获得整个设备的断点温差情况,最终根据大量的断点温差变化来判断变电运维整体情况。最后,红外测温技术能够获得不同阶段所产生的红外图谱情况,通过图谱之间的数据比对与测量,能够获得完整的配件发热倾向变化,发现其中存在的缺陷,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变电运维质量。

(2)检修状态也是提高变电运维质量的重要因素,通过红外测温技术能够显著提高状态检修质量,在技术应用过程中,其简介信息通常涵盖在撑到自动装置内,通过检查设备的故障记录就能进一步加深相关人员对设备运行故障的问题。但是这种方式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所采用的检测手段必须要配合相应的强弱电装置才能实现,并且在考量设备绝缘状态时,难以完成精准的数据匹配。而相比之下,通过红外测温技术能够构建完整的测温技术图谱,进而帮助技术人员快速识别各个时间段的运维状态情况,为相关技术人员进一步了解设备的运行提供帮助。

(3)现代社会对电能的需求量明显提高,增加了变电体系的运行负荷。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红外测温技术能够提高变电设备故障筛查水平,或者通过对这些信息的综合分析研究,采取纵向和横向的温差比较,能够及时判断设备的故障。

2.3提高运维人员的操作水平

在这项工作中,需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关键点:第一,确保培训内容全面,对日后的变电运维工作提供专业化的技术指导;第二,培训结束后,要对工作人员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核,考核通过后,方可正式参与到变电运维工作当中;第三,确保培训工作的常态化。以此来提升运维人员的操作水平、安全意识以及工作中的责任心

2.4健全变电运维管理制度与操作流程

要保证变电运维工作顺利进行,需要制定规范化的管理制度与操作流程。这是有效降低变电运维隐患风险的基础和保障。第一,电力企业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使变电运维工作有据可依。变电运维工作包含的内容较多,如设备、人员等。只有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管理,才能提高规划化、科学化水平。在具体管理实践中,电力企业要立足实际,有针对性地完善工作管理制度,对违规和违法操作进行严厉惩处,以确保变电运维制度得到有效落实。对于优秀的变电运维工作人员,电力企业要根据规章制度对其进行奖励,才能有效提升变电运维工作效率,从根本上减少隐患风险,并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第二,完善电力设备相关检修标准,对电力设备定期进行质量和运行状况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有效排除存在的设备隐患风险。第三,科学设置变电运维工作监管方案。加强监督管理,可以引导变电运维人员增强责任心,规范操作行为,减少隐患风险。第四,实施绩效考核制度。将变电运维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技能及工作状况等纳入绩效考核中,以激励变电运维人员主动学习和提升,从而进一步增强职业素养。电力企业可实行责任落实制,在管理实践中通过轮班排岗将责任落实到人,以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工作实效。

3. 结语

变电站运行过程中,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对隐患风险进行控制和处理,势必会对变电运维工作的顺利进行以及效果产生极大的影响。所以,在开展变电运维工作时,要加强对隐患风险的防范和控制,通过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有效的规避作业中的隐患风险,为电网系统的质量和安全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李诗华,邱爱林.大检修模式下的变电运维班组管理情况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3(33):188-189.

[2]郭威.变电运维一体化实施方案及存在问题和解决办法[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3(2):168-169.

论文作者:冯晓军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8

标签:;  ;  ;  ;  ;  ;  ;  ;  

变电运维中隐患风险分析与应对技术探讨论文_冯晓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