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 湖南郴州 423000
【摘 要】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患者接受品管圈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方法将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应用品管圈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患者后的各项临床指标较护理前均得到显著改善,但观察组的改善效果更加明显;观察组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5.0%,远大于对照组的81.7%,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模式应用于肾病综合征的护理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大幅度提高了治疗总有效率,在较短时间内显著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品管圈;护理模式;临床疗效
肾病综合征(NS)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人体肾小球基膜通透性增大的疾病,在临床上表现为“三高一低”,即大量蛋白尿、高脂血症、高度水肿和低蛋白血症[1]。如果肾病综合征患者得不到有效治疗和护理,容易导致严重感染、血栓和栓塞并发症、急性肾衰竭等,严重时会危及患者的生命。为了提高护理效果,研究以我院收治的12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肾病综合征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均符合诊断标准,且均经患者和家属同意。遵循随机原则将其进行分组,对照组60例,男性30例,女性30例,年龄为(21-65)岁,平均年龄为(48.2±6.1)岁;观察组60例,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龄为(20-63)岁,平均年龄为(46.9±5.8)岁。利用统计学方法对于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分析检验得P>0.05,提示2组可进行对比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包括健康知识教育、日常生活护理、用药指导、并发症的预防、饮食护理等。
观察组应用品管圈护理模式:(1)成立品管圈小组:选择8名护理人员构成品管圈小组,包括1名指导员、1名圈长和6名圈员,确定品管圈活动主题为改善肾病综合征的护理效果,明确活动时间为每周一上午。(2)分析护理现状:共同讨论肾病综合征患者当前的护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中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难点。(3)针对性制定护理对策:根据分析得出的当前护理模式中的不足之处,针对性进行改善和补充,制定出以下的护理对策:健康知识教育:入院时为患者和家属介绍病房的具体情况和护理人员的姓名等信息;入院时向患者和家属详细讲解肾病综合征的病因、临床症状、治疗方法、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相应的对策、护理要点等健康知识,并定期举办讲座,邀请患者及家属参与,随时对患者及家属提出的疑问进行全面细致的解答;定时巡视病房,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和临床症状;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心理指导,密切关注其心理状态,必要时进行单独指导;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坚持低钾、低磷、低钠和高蛋白的原则;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提升其肾病综合征相关理论知识和护理操作水平。
1.3观察指标
分别于护理前后测定两组患者的血肌酐、尿蛋白、血尿素和血尿酸4项临床指标,认真记录测定结果,并进行比较。
统计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总有效率,按照评价标准可将临床效果分为4个不同的等级:痊愈:护理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全部消失,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并处于稳定状态,没有新的病灶产生;显效:护理后患者大部分的临床症状消失,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并处于稳定状态,没有新的病灶产生;有效:护理后患者的部分临床症状消失,病情得到一定控制,但处于不稳定状态,会产生波动;无效:护理后患者的病情没有明显的变化。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中采取%表示计数资料,采取表示计量资料,数据处理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以χ2和t检验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为P<0.05时,提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比较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护理前的血肌酐、尿蛋白、血尿素和血尿酸水平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血肌酐、尿蛋白、血尿素和血尿酸水平较护理前均有显著降低,护理前后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降低幅度更大,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具体指标变化情况如表1所示。
3讨论
对照组采用的常规护理模式,关注点放在临床症状的控制和消除上,没有从患者需求的角度进行考虑,对所有患者采用同样的护理措施,未能考虑到每例患者的具体情况,不具有针对性,护理方法较粗泛,故而护理效果一般,虽然护理后患者的血肌酐、尿蛋白、血尿素和血尿酸水平较护理前有较大的改善,但护理的总有效率仅为81.7%,不甚理想。
观察组使用品管圈护理模式,是一种有关联的工作人员为解决某一问题而自发结合成一个小团体,分工合作,分析制定解决方案以达到目标的新型护理模式[2]。本研究中8名品管圈成员为了提高肾病综合征的护理效果而自发成立品管圈,明确了活动主题和活动时间,深入分析了常规护理模式中存在的不足之处,针对性地提出了改善对策,并且坚定实施。定期对护理人员开展培训,切实提升了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大大减少了护理造成的失误;在患者入院时为其介绍病房和护理人员情况,能够消除患者来到陌生环境的紧张感,有助于患者尽快融入治疗生活;在常规护理进行健康知识教育的基础上,进行更加深入的健康知识宣教,让患者和家属充分了解肾病综合征的相关知识,能让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有全面正确的认识,消除或者缓解恐惧、焦虑、不安等情绪;随时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和临床症状,对于治疗效果有正确的判断,有利于医生后续的治疗;心理指导则能使患者和家属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肾病综合征患者的肾脏排泄能力降低,肾小球过滤率减小,因而不能食用高磷、高钾食物,饮食指导能够避免患者使用此类食物,同时使用高蛋白食物能够增强患者的抵抗力和免疫力。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采用品管圈护理模式后护理效果得到显著改善,护理的总有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且各项临床指标较对照组大大改善。
综上所述,品管圈模式应用于肾病综合征的护理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大幅度提高了治疗总有效率,在较短时间内显著缓解了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了各项临床指标,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孟凡香.品管圈(QCC)用于护理管理的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5):56-58.
[2]赵军,李强,杨世峰,等.肾病综合征患者应用品管圈模式的护理效果评价[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6):86-88+98.
论文作者:郑红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9
标签:患者论文; 模式论文; 品管论文; 肾病综合征论文; 效果论文; 有效率论文; 症状论文; 《航空军医》2016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