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潭城乡潭城中心小学,331500)
摘要:新课程标准的提出使教育工作者更重视素质教育,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教育的基础,也是学生学习的基础。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像写作一样,它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培养独立阅读能力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语言知识,提高阅读方法。本文通过对高年级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探讨,分析了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活动;自主阅读;能力培养
在小学高年级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具有良好的阅读能力,能够快速掌握文本信息的关键点,通过有效的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因此,在小学高段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知识积累、智力水平等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一、营造宽松的氛围,个性在阅读中飞扬
阅读能力的培养也需要良好的阅读氛围。教师应营造独立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敢于表达自己的独立意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他们的个性完全发挥在阅读中,然后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草原》一课时,我首先利用色彩鲜艳的草原课件和有感染力的语言,将学生带入了一种美好的意境,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走进课文;然后我让学生选择自己所喜欢的学习方式,或读、或讲、或背,这样就构建了一个开放的学习空间,使每个孩子都觉得有“用武之地”。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潜在的学习欲望,使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就要营造一种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课堂气氛,规矩少点,束缚少点,让他们思维动起来,语言活起来。在自主的前提下,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展开讨论,畅所欲言。
二、注重教授阅读的方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为培养小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教师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方法的指导对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和学习能力至关重要。对于一般文章,教师可以降低学生的要求,让学生略读。对于一些较重要的文章,教师应引导学生仔细阅读,并深刻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所传达的思想。教师应深入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学生有效的阅读方法和阅读技巧,引导学生科学选择阅读材料,使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在小学独立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有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阅读习惯。如在引导学生学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时,课文中作者回忆鲁迅先生的几件事?从中看出鲁迅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由于课文较长,内容容易理解,我问学生打算怎样学习这一部分课文,结果发现学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说:“查阅资料,结合时代背景帮助理解。”有的说:“抓住文中的关键词来体会。”有的说:“边读边写下自己的体会。”有的说“分小组合作学习,互相交流,”……我便放手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来学习。学生立刻忙碌起来,有的有滋有味地读;有的埋头圈、点、写;有的与小组同学小交流。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进行自主的学习。全班交流时,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悟体验,纷纷发表各自的独特见解。通过阅读过程中空间的拓展,学生的自主性真正加强了,闪出智慧的光芒和个性的亮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如果阅读粗略,养成了不良的阅读习惯,将成为‘终身之果’。”可见,如果良好的阅读习惯养成了,将会终身受益。所谓良好的阅读习惯包括两个意思:一是要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持之以恒,日积月累地吸取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陶冶性情;二是阅读时,引导学生采取认真的阅读态度和正确的阅读方法,如认真检索、勤查字典的习惯;做读书笔记的习惯;能圈、点、勾、划,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发表议论、思考问题、背诵摘录的习惯。“圈点勾画和作批注”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潜能,加强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记忆的效率,而且能极大地激发学生揣摩研读文章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做摘录,记笔记”可以及时记下心得体会,对积累资料和活跃思想十分有利。当然,只有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专心致志地读、开动脑筋地读,才能学有所得。
四、深入挖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了使学生能够快速找到阅读中文章的要点,有必要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后,学生才可以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情感。因此,在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自学阅读方法后,教师还需要深入挖掘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加深对文章想要表达的情感的理解,学生可以快速准确地掌握文章的知识点。例如,语文老师在讲解六年级上册《少年闰土》的时候,这篇本章主要是对人物进行描写,描述了少年闰土机智勇敢、聪明能干、知识丰富的形象,表达作者和闰土的友谊还有怀念闰土之情。学生对这篇文章的人物理解相对来说比较容易,都可以在内心勾勒出一个闰土的形象,但是如果只依靠老师的讲解,学生是很难理解闰土机智勇敢和聪明能干以及知识丰富。因此,老师需要指引学生,挖掘学生的想象能力,想象自己就是闰土,通过身临其境去感受闰土的形象。在想象的过程中,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用闰土的身份进行对话和思考,然后指引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加强学生相互之间的交流,从而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五、形成有效的阅读评价体系
语文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形成有效的阅读评价体系,教师要定期评价学生的阅读效果,找出学生阅读中存在的问题,纠正学生错误的阅读习惯,优化阅读评价方法。通过写作欣赏学生的阅读能力,因为写作能够充分展示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效地结合阅读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教师可以夸奖表现良好的学生,并鼓励他们帮助学困生提高阅读能力。以这种方式,可以形成正读取气氛。表现良好的学生可以带动大家阅读,有效提高汉语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有积极作用。
六、结束语
总而言之,培养小学高段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非常重要。因此,教师需要为课堂上的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让学生积极阅读,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自学方法,探索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阅读习惯,在很大程度上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综合语言素质,使学生可以得到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娄春英.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4).
[2]余文森,王永,张文质.让学生发挥自学潜能 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福建省中小学“指导―自主学习”教改实验研究总结[J]. 教育研究,1999(3).
[3]周丽萍.从搜集信息和问题意识上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J].小学教学参考,2010(6).
论文作者:杨金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3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8
标签:学生论文; 能力论文; 自己的论文; 习惯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方法论文; 自主论文; 《知识-力量》3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