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荒”暴露产业结构矛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产业结构论文,矛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今年春天,很难在沪宁、沪杭铁路、公路沿线看到大片大片、夺目的油菜花了。一次,从杭州回上海的火车上,偶而看见几垄连绵着的油菜花,顿时引来满车厢人的注目、惊叹。在富庶的江南,人们要走得更远,才能感受到从田野上飘来的、纯朴的春的气息。
尽管,越来越多的农田变成了工业区,但是,“地荒”问题却越来越严重,“缺地”与“缺电”一样,成为长三角各地地方政府最为头疼的问题。
如何解决“地荒”难题?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有代表提出了一个解决办法:是否可以考虑降低该地区的基本农田保护率,把建设用地指标放宽松些?按照该建议,如果把长三角地区的农业用地都用来发展工业,不但可以解决“地荒”难题,还能提高土地的利用价值。
问题是,“地荒”的矛盾是农业用地与工业用地之间的矛盾吗?
在长三角地区,经济发达县市到欠发达地区购买土地指标已是公开的秘密。但即使通过政策变通的办法,将计划中的农业用地变成工业用地,也只是解了“地荒”的“燃眉之急”。以江苏苏州为例,该市人均耕地只有0.78亩,到2003年底,苏州实有耕地421万亩。而根据该市经济的发展速度,每年需新增项目用地10万亩。以此标准衡量,即使将苏州所有的耕地面积都拿出来搞工业开发,也不够用50年。况且,这420万亩耕地中的380万亩一级基本农田,是必须保全的、苏州全市583万人的“饭碗田”。
其实,与“电荒”一样,“地荒”背后暴露的仍然是长三角地区粗放的土地管理政策。但是,近年来,“建设制造业高地”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不少地区以重化工、冶金、装备制造等为产业发展方向。这些产业不仅能耗高,对土地资源占有量也很大。就资源竞争力而言,在这类产业上,东部地区不及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的竞争力更多地体现在政府效率、人力资源、市场经营秩序等方面。当中西部在投资软环境建设迎头赶上时,东部靠什么来支撑这些高资源消耗的产业?或者说,以什么样的优势来抵消土地资源的高成本?
在这方面,深圳的科技产业发展之路,或许值得包括土地资源在内的自然资源紧缺地区学习。在深圳湾畔面积仅为11.5平方公里的小开发区内,居然云集了310家高新技术企业、2万多名大学生、1万多名硕士生、1000多名博士生,以及一大批留学归国人员。2002年,深圳高新区工业总产值达719亿元,高新技术产品产值690亿元。
发展高科技产业,不仅是长三角地区的优势,也符合其资源紧缺的实际。该地区一度也有不少科技创业园,但现在,多半被“世界制造业高地”的美好蓝图遮住了。今年,国家调整宏观经济发展政策,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经济发展。但在地方的响应中,笔者看到的多是环境保护与均衡发展的问题,高科技产业发展并非是最强音。希望“地荒”的警钟能够促使长三角重新思考自己的产业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