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在经济快速发展,各个行业自动化程度不断加强的背景下,我国在短时间内用电量出现了激增,基于此,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使用越发广泛。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囊括了多项先进技术,如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以及传感技术,其作用在于对区域用户的用电情况进行监测和分析,以便于能够更好的开展用电服务。该系统包含着三个部分,一是采集设备;二是通信信道;三是主站。其中主站具备着数据库管理功能和数据采集功能等功能,而通信信道主要是负责数据传输这一板块,采集设备通常用于对各项用电数据的收集,以及向系统提供用电信息,可以说三者缺一不可。
一、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应用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无论是工业用电、农业用电还是居民用都出现了大幅度提升。因用电量急剧增加,使得我国传统人工抄表不得不做出改变,在多项先进科学技术的支持下,我国在很多区域实现了系统的信息采集,也具备了合乎应用规格的电力信息采集系统。该系统的主要作用在对各项用电数据的采集,然而目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仍然存在不同载波方案兼容的问题,该问题会导致数据进行传递时出现偏差。这一情况在近几年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改善,我国智能电表的普及率越来越高,这也使得智能电网的自动化管理水平有了很大提升[1]。
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具体应用
(一)线损管理
随着用电量的增加,电线所需要承载的电压也越来越高,且由于缺乏良好的线损管理体系,使得常常会出现线损问题。虽然线损问题在我国已经存在多年,但是在先进的管理措施和技术的应用下,此种问题已经逐渐得到了控制,然而同时又由于我国各个地区的发展情况不均衡,因此有相当一部分区域内的配电网线损问题依然存在,特别是农村地区。在电力信息采集系统得以应用后,因其能够更快速的对用电信息进行获取,使得相关部门能够更好的对用电数据进行掌控,这也就给如何降低线损方面提供了数据上的支持,极大的减少了线损的发生几率[2]。
(二)抄表作业
以往我国的抄表作业模式一直是人工作业,而如今抄表作业也终于实现了智能化、科技化,这主要是因为电力信息采集系统具备抄表作业功能,在该系统应用下,不但能够对各个居民用户的用电情况进行读取,也能够有效保证信息的准确度和实时性。以居民用电来讲,通常这类用户所使用的电能负荷较小,因此每天抄表一次即可,若是大型企事业单位,或是特殊用户,其所产生的电负荷较高,若电力信息采集系统无法发挥作用,势必会给抄表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因为人工抄表无法全面实现几分钟就要进行一次的工作量。另外,该系统也有利于对用电装置进行保护,或是减少用电纠纷问题的发生几率[3]。
(三)费控与电力管理
无论是各个企事业单位,还是每个用户,其在用电的同时都需要缴纳相应的费用,用电量越高,所需缴纳的费用也就越高,但用户停止缴费,或是因未能及时缴费所导致的停电事故并不在少数。如今有了电力信息采集系统,人们可以预先交付一定的费用,这样一来只要所存金额满足供电需求,那么用户就可以随时用电,不必受到时间限制,若所剩金额不足,供电企业也能够根据对该系统所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从而对相应用户进行提醒。除此之外,日常生活和工作时间经常会出现用电高峰期,用电高峰期很容易导致用电事故的发生,或是对用电设备造成不好的影响,使其出现故障,此时若能够应用电力信息采集系统,就可以很好的对功率进行控制,以及减少过高负荷用电设备的使用,如此一来不仅能够确保用电安全,也能够减少对电网能耗的消耗,同时又可以保护用电设备,可谓一举两得[4]。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发展趋势
(一)大数据分析技术
因网络信息的不断普及,使得我国出现了大数据时代,在大数据时代中,各个行业在发展过程中都会产生极大量的数据信息,用电服务方面也是一样,尤其是国家电网公司,其通常经营的区域极广,用户量众多,所产生的用电信息更是数不胜数,为了能够提升信息处理效率,相关人员今后应针对大数据处理方面展开深入研究,同时也要对多线程处理技术和并行数据处理技术进行优化,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的做好海量数据的处理工作,使主站系统能够处于稳定运行状态下[5]。
(二)三网联合技术
在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三网联合技术属于较为核心的技术,而要使该技术能够得到有效应用,则应将互联网络、广播电视网络以及电信网络进行融合,在三网联合的技术基础上建立电力信息采集系统,不但能够有效减少建设成本,也能够将各种数据信息进行综合处理,不必对特殊形式的数据进行二次或多次转换,有效缩短了用电信息的处理时间。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的提升用电采集系统的信息路径质量。
(三)智能用电双向交互技术
该技术的使用需要有光纤信道,同时有小区内的电力线载波信道,两者缺一不可,在该技术应用下,其通常能够实现对以下几个部分的应用:一,分析和采集用电信息;二,电能质量数据内容的采集;三,对家庭用电设备进行监控;四,提供实时缴费信息;五,停电通知;六,告警信息;七,电价政策;八,历史用电记录;九,数据统计图形的生成等。可以说有了该技术后,不但能够有效调节电网,也能够对各个用户进行指导,使其能够做到正确用电[6]。
(四)移动作业技术
以往在进行计量电力工作时,人工操作是十分常见的模式,由专业的电力人员在现场进行抄表、读数、输入数据信息,并上传至营销系统,这样的工作方式不仅会极大的消耗时间,也无法全面避免人为失误情况,可以说此种工作模式的工作效率并不高。若能够实现移动作业,那么就可以在现场建立一个可移动型的数据库,完成对用电量的记录、输电线路的检查等工作。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的用电需求量几乎都会处于不断上升状态,若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依然未实现系统优化,那么很可能很快就会被社会淘汰。因此若要全面普及智能电网首先应使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更加具有智能化特点,能够与智能建筑相互匹配使用,这样不仅能够增加人们对用电信息的了解,电力企业也可以根据这一部分数据进行后续的发展规划。
参考文献:
[1]孙虹,何泽昊,董得龙,吕伟嘉,卢静雅,张兆杰,许迪.基于SG-UAP框架的用电信息采集主站性能在线监测系统设计与应用[J].电子测试,2018(23):26-28.
[2]廖前伟.一种改进自动寻址技术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的应用[J].工业控制计算机,2018,31(11):22-23.
[3]谢海丽,顾海宝,李根,李万元,陈明.中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推广与发展应用[J].电气技术,2018,19(06):127-129.
[4]何行,何欢,周丹,段圣佳,徐子雅,叶新青.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低压电力载波通信技术的应用[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8(10):190-191+195.
[5]周彬.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配电网台区精益化管理中的深化应用[J].供用电,2018,35(09):85-91.
[6]牟颖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大数据在电能表时钟管理研究中的应用[J].南方农机,2018,49(16):146.
论文作者:虎勇1 李孝龙2 李恒3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电气工程学报》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4
标签:信息论文; 采集系统论文; 技术论文; 数据论文; 作业论文; 电力论文; 抄表论文; 《中国电气工程学报》2019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