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体育教学观及其教学模式——兼论构建大众体育教学观主导下的篮球运动教学模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学模式论文,体育教学论文,大众论文,主导论文,篮球运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体育社会化的发展对体育运动教学训练提出了新要求。运动项目的教学要适应社会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为全民健身事业服务,就必须进行观念的变革。传统体育教学观念与模式以竞技运动为目标,是社会主义建设起步阶段的观念与模式。在当前如何构建适应时代需要的体育运动教学观和教学模式是体育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结合篮球运动教学观念的发展,论述了更新教学观念的重要意义,并提出构建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蓝球运动教学观和双重教学模式的设想,并对适合于大众体育的篮球速成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的论述。
关键词 教学观念 教学模式 运动教学 系统模式 速成模式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进程,体育再不是围绕奥林匹克比赛为中心的单一模式,而是要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实广大人民群众日益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生活,满足社会各个阶层对体育的多元化需求。
体育教育是体育事业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对体育教育的影响很大,它要求体育教育要主动适应社会体育发展的多元化目标,打破单一的教学模式,从多个角度和多个方位来研究体育运动的教学过程,使培养的体育人才适应体育社会化发展的需要。体育要实现其多元化发展的战略目标,首先必须冲破旧的传统教育教学观念的束缚,在树立现代化体育教育教学观念的基础上,建立新的适应社会发展的教育教学模式,培养出多种规格的高质量体育人才。因此,对教学观念的研究是关系到体育教学改革发展方向的重大课题。
教学模式是某种教学观念的载体,是方法论层次上的教学策略和组织过程中较为稳定的流程和框架。教学模式是教学观念的表达形式,也是教学理论、教学观念通向教学实践的中介和桥梁。脱离了教学观念和教学理论去研究教学模式,只能得出空泛和形而上学的错误模式,没有任何实用价值;在片面、错误理论的指导下去研究教学模式,也必然会陷入“南辕北辙”的境地。因此必须把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教学观念的研究结合起来,由此得到的科学结论才会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实际意义。为此本文拟从研究体育术科教学观念与教学模式的关系出发,以术科篮球运动教学模式的发展和变革研究为例,系统地分析教学观念与教学模式的依存关系,为广大体育教师合理运用教学模式提供参考。
1 研究的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收集有关体育教学观念、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等方面的文献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通过对比分析,找出目前运动项目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设计出新教学观念指导下的教学模式,为下一步的教学实验研究打下理论基础。
2 体育教学观念与教学模式概说
2·1 体育教学观念
体育教学观念是体育的社会存在的必然产物,是体育现象的客观现实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它受社会发展和人们对体育认识的发展水平的制约,对人们的社会体育行为产生影响。人们站在不同角度上来观察体育事物可能产生不同的看法,这些看法随着社会的发展、变革及认识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改变,从而形成新的体育观念,因此体育教学观念带有时代性和可变性的特征。体育教学观念是体育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的基础。科学的体育教学观念可以升华为表达一定教学思想的教学理论,从而影响整个体育教育活动,因此,体育教学改革总是以教学观念的变革为突破口,由此来推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革新。思想观念的变革必将成为推动教学全方位改革的动力,这是人们主动适应社会和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
2·2 体育教学模式及其与体育教学观念的关系
体育教学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传授体育科学知识和运动技能的主要途径。经过漫长的发展过程以后,目前已经形成了较为科学的教学组织体系。体育教学模式是人们在方法论层次上表达体育教学组织策略的结构和框架,是广大体育教师、教练员在完成教学训练任务时必须选用的稳定组织形式,是人们认识和解决体育技术技能传授问题的方法和手段的工具库。就体育教学模式和体育教学观念的关系来说,模式是观念的载体,教学观念只有通过具体的教学模式才能对教学实践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教学观念是教学模式的“神韵和灵魂”。体育教学模式只有在教学观念的支配下才能在教学实践中发挥作用,不存在脱离教学理论和教学观念的教学模式。
进行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首先必须解决好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的问题。只有在先进的教学思想、教学观念的指导下,研究和设计反映现代教学理论的教学模式,才是体育教学模式研究的意义所在,因此,必须把握住“模式研究要理论先行”的原则。
2·3 我国体育教学领域的运动教学观及现状分析
在我国,长期以来统治体育术科教学领域的是竞技体育的运动教学观,所谓“运动教学观”是指影响运动项目教学过程的教学思想和观念。在不同的运动教学观的影响下,人们的教学质量观、学习价值观都将以各自的特殊形式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体育运动项目的教学,从而对运动项目的教学取向及选用的教学模式产生重大的影响和导向作用。
多年来,我国体育运动项目的教学多是围绕着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创造优秀运动成绩来进行的。在这样的教学观念指导下,运动教学的模式呈现出单一化的倾向。在大部分运动教学中,尽管教学目的有所区别,但教学的宏观模式却基本相同。国家级运动队、省级运动队、少年业余体育学校、中小学体育课、大专院校体育课,凡进行运动项目的教学,都在采用相同的教学模式,这与当今体育社会化的发展目标不相适应。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受社会体育文化发展的制约,人们对运动项目的认识存在着局限性,仅仅认识到项目的主要功能在于健身和获取比赛中的锦标,而没有把运动项目作为体育文化来发展其更为重要的多元化功能;其次是运动项目自身学术领域的消沉局面,学术风格单一,没有形成不同的学术流派,各运动项目学科在权威教科书的编写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一言堂”倾向,学术领域内没有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环境,广大体育科学工作者、教师和教练员受教学观念的制约,很难跨越雷池一步,缺乏有生气的、与社会发展紧密适应的新学术思想,这必然导致理论的贫乏。为了使体育教学更加主动地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体育教学必须进行大的改革,这种改革必须首先从更新和转变教学观念入手,以观念的变革来带动整体教学模式的革新。
3 传统的竞技篮球运动教学观、教学模式及其评价
以篮球运动为例,分析我国体育运动教学观的发展和变化情况,可以发现运动教学观与社会经济文化之间存在的制约关系。
3·1 竞技体育的监球运动教学观及其对我国监球运动教学训练的影响
建国近50年来,篮球运动得到了较为广泛的普及。早在50年代初就组建了国家队,健全了从国家到地方的三级训练网,形成了“上下一条龙,全国一盘棋”的训练体制。与此同时,群众体育中篮球运动也有较大的发展,无论是在工矿、机关还是学校,篮球运动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50年代中期,全国成立了多所体育学院,篮球成为体育专业学校中的主要学科和课程,开始了系统研究篮球教学训练理论的工作。由于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篮球运动的普及程度虽然很好,但普及过程中的指导思想却存在着与未来社会发展不适应的地方。例如,在学校体育中,篮球运动的教学训练缺乏适合不同教育目标的教学指导思想,教材也是只有一种体系。国家在当时提出的“从小训练,多年培养,狠抓基本功和基本技术训练,培养为国争光的运动员”似乎成为举国上下唯一的教学训练任务。无论是专业运动队的训练还是普通学校体育教学,小学—中学—大学的篮球教学组织基本上采用同一种运动教学模式。这种集中兵力打歼灭战的“一盘棋”做法,在计划经济时期,社会经济文化不甚发达的条件下确实发挥了它所特有的优势,运动成绩大幅度提高,基本上接近了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在社会生产力不高,经济文化事业落后的年代里,篮球运动的发展必须首先为提高国家和中华民族的国际地位服务,没有优秀的运动员就不可能在世界大赛中取得好的成绩。因此这种举国动员的“一盘棋”做法是我国篮球运动教学在社会主义建设起步阶段主导思想的必然反映,由此而导致的长时期运动教学模式单一化局面也是不可避免的。
在这样的教学观念指导下,各级各类学校的篮球教学组织模式雷同,教材体系单一化。整个篮球学术界固守一个教学训练体系,无论是对儿童还是青少年学生的教学,都实施一个教学质量标准。忽视了不同教学对象对篮球需要的不同取向。换言之,就是用培养高级运动员的教学模式去训练普通学生。这种传统的篮球运动教学观又导致教学质量观的片面性,普通学校的篮球教学也像对待专业运动员那样,过分地强调技术动作的规范化,强调技术基础对未来发展的影响,用专业运动员成材的质量标准对待普通学校体育教学,至使许多学习过篮球运动的学生,由于只注重技术动作的学习,只会做出几个表明学过篮球的动作,而不会在实际比赛中上场打球。这对于普通学生来说,教学的导向显然是不合适的。
就专业篮球教学训练来说,一个运动员的成才过程,大约需要5~8年的时间,即使是达到中等水平至少也需要3~5年的训练时间,所以说对专业运动员的教学训练是一个相当长期的系统过程,它有着自己所特有的模式。而一般学校的体育教学中,篮球教学只是在很短一段时间内进行的事情,如果把5~8年的教学训练内容全部在此期间内教给学生,并要求他们掌握,显然是不可能的。因此,它也需要根据普通学生学习篮球的价值取向采用特殊的教学训练模式,那种不切实际的专业化倾向和做法显然是错误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于80年代初期开始了全方位的改革开放,经济建设飞速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出现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改革开放带来了许多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文化价值观念,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体育提出了新的社会化需要,学术界对体育功能的研究提高了人们对运动项目社会功能的认识。社会体育的多元化发展,必然会导致体育教学观念的革新。篮球运动也是如此,它的社会功能也在不断拓展,人们对篮球运动需要的形式也在变化,传统的篮球运动教学观及其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更多的人把篮球运动作为“文化财富”进行学习的要求了,因此,篮球界必须主动适应社会多元化需求,树立新的教学观念,开辟新的教学实践领域,为社会的发展服务。
3·2 竞技篮球运动教学观念指导下的教学模式及其评价
竞技篮球运动教学观指导下的教学模式是一种专业化的针对特定对象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在处理教材和组织作业练习时存在如下特点:
1) 教材体系的组织采取了最大限度分解的方法。把篮球运动的方法手段分解成为多层次的多个相对独立的单元,形成技术战术分类体系。
2) 在技术教学上强调所谓“规范化”,在规范的基础上发展应用能力。
3) 在技术传授策略方面,坚持把技术看作相对固定的操作方法,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主要通过技术分解来实现。
4) 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以掌握技术动作的方法为主,教学质量也是通过测量学生技术掌握的规范程度来衡量。
上述教学模式在以竞技为主要目标的专业运动队及坚持常年业余训练的运动队的教学中是十分有效的,它在为国家培养篮球专业运动队伍后备力量的教学训练中发挥了十分有效的作用。但把这种模式运用于作为丰富业余文化生活和以锻炼身体为目的的普通学校体育教学之中,就不会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如果学生在体育课的教学中学习了篮球以后,仅仅会做几个技术动作,却不能上场实战打球,就不可能在未来的生活中,把篮球运动作为业余体育文化生活和身体锻炼的手段,也不可能形成篮球活动兴趣。学生的学习只能是“为了动作的规范而学,为了完成考试任务而学”,可见普通学校体育教学中盲目套搬竞技篮球运动教学模式必然会导致偏离教学基本目标,进而会陷入形而上学的泥潭。在体育学院的非专业篮球普修课教学中这种倾向也十分严重,许多学生经过近100学时的篮球课学习,最终并没有学会如何打球,相比其他运动术科的教学,篮球的教学确实存在着“力不从心,效率低下”的问题。这是由于我们没有把培养普通体育教师与培养优秀运动员的要求加以适当区别的缘故,没有很好地研究未来学校篮球运动发展的多种趋势,仍然用早年的教学观指导教学工作,必然会导致教条主义的错误。
4 依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教学观念的更新
进入90年代以后,科学技术的进步使社会劳动生产力大幅度提高,体育作为人民群众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革,体育的科学化、社会化已经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最近,国家体委根据建设社会主义体育强国的战略目标,在继续实施《奥运争光计划》的同时,又推出了《全民健身计划》,这是体育事业主动适应经济建设的重要战略措施。在《全民健身计划》中,核心的问题是加强体育文化建设,使体育以多种形式来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娱乐和精神生活,从而提高国民总体健康水平和体育文化水平。这个新的体育发展战略给许多运动项目的教学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在当前,多年延续的专业篮球运动教学观和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篮球运动的多种要求,篮球界应该构建出不同价值取向的教学观及教学模式。
4·1 构建竞技和大众篮球运动双重教学观及双重教学模式
篮球运动作为体育文化的一个部分应该成为易于被更多人所接受的运动项目。建立新的运动教学观,就是要从一个新的角度分析篮球运动教学的规律,使篮球运动的教学更加适应不同人群对运动的价值取向。
4·1·1 竞技篮球运动教学观与大众篮球运动教学观
篮球运动应根据教学目标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一种是“从小训练,多年培养,打好基本功,攀登运动高峰”的竞技篮球运动教学观和模式,它继续在专业运动队中采用,这种模式可称作系统模式;另一种是新的、适合于全民健身事业的“速成学习,学以至用,领略情趣,锻炼身心”的大众篮球运动教学观和模式,这种模式应广泛在各级各类学校体育中采用,这种模式可称作速成模式。
这种新的大众篮球运动教学观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有如下几点:
首先,新的教学观认为,篮球运动属于开放性技能项目,把它与固定组合技能的教学等同起来,进行过细的分解教学不适合普通学生的特点。普通学校体育教学没有条件进行非常系统的常年教学训练。
其次,要改变现行的以单个动作为基础的技术分类体系,构建以技术组合、技术对抗为基础的技术分类体系。教学中把动作组合的形式直接教给学生,使学生在组合、对抗的环境下学习篮球技能,缩短学习必须时间。
第三,贯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合理简化练习的难度,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4·1·2 现代篮球运动的系统教学模式与速成教学模式
4·1·2·1 两种模式和程序及其比较(见附表)
附表 系统模式与速成模式的比较
4·1·2·2 两种模式运作目标的比较
上述两种教学模式的主要区别在于教学的目标有所不同。系统模式的目标强调技术动作的规范性,要求技术动作掌握得“扎实”,这种目标取向主要考虑学生未来运动能力的发展水平,担心如果动作掌握得不扎实,可能影响到学生未来在篮球方面的发展,因此,它必须以动作的规范为运作的目标。而速成模式则是在组合动作学习的同时,把目标对准技术的运用能力,使学生尽快建立起对攻防条件的适应,培养篮球的“场上意识”,力图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能够上场打球,使篮球成为未来锻炼身体的主要手段。
4·1·2·3 两种模式实施条件的比较
在不同的教学质量观指导下,模式运作的条件并不是重要的因素,在同样的教学环境和条件下,采用不同的模式可以得到不同的教学效果。就两种模式的适应性来看,系统模式在长期、系统的训练过程中采用,效果较好,要求的教学训练时间和周期较长,对科学选材的依赖程度较大,同时需要较多的物质保证;而速成模式则可在时间相对较短、教学时间相对集中的条件下采用,也会收到预期的效果,它不过分计较学生身体形态等选材条件的要求,但需要较多课外练习时间的保证。
4·1·2·4 两种模式的功能比较
评价这两种模式的功能,必须依据不同的教学观和质量观,单纯采用任何一种质量观来评价这两种模式,都会得到不同的结论。依据竞技篮球运动教学质量观来评价,系统模式确实在培养篮球运动人才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它可使受训的学生较扎实地掌握各项基本功,这对于未来进一步提高篮球运动技术水平确实十分有利。而依据大众篮球运动教学质量观来评价,则会发现速成模式更具有实用性,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学习篮球运动后能够做到“会上场打球”,使篮球成为锻炼身体和丰富体育文化生活的手段,尽管打球的水平可能不太高,却能够在运动中领略情趣,陶冶情操。两种模式在传授篮球运动文化方面可以相互促进,发挥各自的功能,使篮球运动的教学训练体系更加完善。
5 小结
本文在分析篮球运动教学的基础上,系统地论述了社会发展与体育教学的制约关系,提出体育教学观念与教学模式是体育社会存在的必然产物。体育教学的改革必须从转变教学观念入手,在新的教学观念指导下构建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教学观念和教学理论的载体,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必须遵循“模式研究,理论先行”的原则。本文阐述了竞技篮球运动教学观及其教学模式对我国篮球运动教学领域的影响,提出了适应社会体育发展的大众篮球运动教学观和教学模式,并对两种模式的设计和功能进行了比较分析。
收稿日期:1995-05-11
标签:篮球论文; 篮球教学论文; 奥运篮球论文; 竞技体育论文; 体育训练论文; 体育功能论文; 系统学习论文; 社会观念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