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镜引导下行黏膜切除术在早期胃、食管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论文_张艳

胃镜引导下行黏膜切除术在早期胃、食管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论文_张艳

张艳

(河南安阳市人民医院内镜中心 河南 安阳 455000)

【摘要】目的:分析胃镜引导下行黏膜切除术在早期胃、食管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用我院收治的早期胃、食管癌患者胃镜引导下行黏膜切除术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病灶及切除后病理类型分布状况的比较,分析术前与术后病理诊断的差异性,探究胃镜引导下行黏膜切除手术的临床效果。结果:在120个病灶中,共有15个癌症,中度或重度不典型增生分别有35、25个,非腺瘤性息肉28个,单纯腺瘤17个,此结果与术前的诊断以及术后病理诊断相比较,共有83例相符,其符合率达到69.17%。结论:胃镜引导下行黏膜切除术在早期胃、食管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安全性能好,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黏膜切除;胃镜;应用价值;食管癌;胃癌

【中图分类号】R7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2-0216-02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对于胃癌、食管癌等的诊断有了一定的突破,使得诊断的正确率大大的提高,为患者带来了较多的便利[1]。胃镜是一种医学检查方法,也是指这种检查使用的器具。胃镜检查能直接观察到被检查部位的真实情况,更可通过对可疑病变部位进行病理活检及细胞学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是上消化道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2]。它借助一条纤细、柔软的管子伸入胃中,医生可以直接观察食道、胃和十二指肠的病变,尤其对微小的病变[3]。本研究选用我院收治的早期胃、食管癌患者胃镜引导下行黏膜切除术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病灶及切除后病理类型分布状况的比较,分析术前与术后病理诊断的差异性,探究胃镜引导下行黏膜切除手术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选用我院收治的早期胃、食管癌患者胃镜引导下行黏膜切除术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54例,女性患者46例,病灶120个,年龄27~69岁。

1.2 方法

首先是进行染色,然后使用圈套器的头部与病灶缘进行点状点凝标记,主要是将要切除的部分,使用内镜注射针在黏膜上层注射肾上腺素生理盐水。随后使用圈套器进行切除,如果病变组织能够提起,就选用高频点凝电切方式进行切除。在组织切除后,完整包埋切片,并进行检查。对肿瘤组织学的类型进行分析,观察手术是否存在残留。手术过后,患者需禁食以及常规护理治疗。

2.结果

2.1 分析病症及切除术后病理类型

在120个病灶中,共有15个癌症,中度或重度不典型增生分别有35、25个,非腺瘤性息肉28个,单纯腺瘤17个。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比较术前与术后诊断结果

在术前的诊断中,共有83例与术后诊断结果相吻合,其符合率高达69.17%,不符合率为30.83%。

3.讨论

食管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肿瘤,每年全世界大约有30万人死于食管癌[4]。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各国差异很大。我国是世界上食管癌高发地区之一,每年平均病死约15万人。食管癌典型的症状为进行性咽下困难,先是难咽干的食物,继而是半流质食物,最后水和唾液也不能咽下[5-6]。胃癌在我国各种恶性肿瘤中居首位,胃癌发病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别,在我国的西北与东部沿海地区胃癌发病率比南方地区明显为高。早期胃癌多数病人无明显症状,少数人有恶心、呕吐或是类似溃疡病的上消化道症状。疼痛与体重减轻是进展期胃癌最常见的临床症状[7]。

当前,胃镜下黏膜切除术的技术水平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可以通过利用附件来提高此手术的成功率。在常规治疗中,在注射生理盐水后,可以直接圈套进行切除,但是,某些不容易被圈套的黏膜就无法进行切除。选用胃镜下进行黏膜切除,染色以及标记是切除成功与否的关键。染色可以让病灶的轮廓更加清楚,进一步明确需要切除的位置。据统计资料显示,对于早期癌而言,选用胃镜治疗和选择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差异不大,都具有较高的生存率[8]。在胃镜引导下进行黏膜切除手术,可以实现减小手术所带来的创伤,且出血量较小,有利于患者手术后进行恢复。但是在进行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必须拥有较高的操作水平,操作者之间要有较好的配合,且手术时间较长,因而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将会遭受一定的疼痛。在手术过后,可能发生一些不良反应,譬如患处出现水肿、痉挛等。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120个病灶中,共有15个癌症,中度或重度不典型增生分别有35、25个,非腺瘤性息肉28个,单纯腺瘤17个。在术前的诊断中,共有83例与术后诊断结果相吻合,其符合率高达69.17%,不符合率为30.83%。

综上所述,胃镜引导下行黏膜切除术在早期胃、食管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其诊断的准确、可靠,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在临床上值得进一步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小琴,韩树堂.益气护膜方对胃镜下黏膜切除或剥离术后黏膜修复的影响[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2,34(12):1078-1080.

[2]姜敏,王小琼,胡珂等.含药胃镜胶与普通胃镜胶比较用于胃镜检查术前准备的随机、双盲、平行、两中心对照临床试验[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2,28(4):246-248.

[3]张月明,贺舜,薛丽燕等.透明帽法内镜黏膜切除术与多环黏膜套扎切除术治疗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比较研究[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2,15(9):913-917.

[4]阮国永,梁爱霞,邱桂梅等.注射法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及透明帽辅助法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大肠无蒂肿瘤性病变的临床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2):215-217.

[5]杨金露,封其华,武庆斌等.胃镜下凝血酶喷洒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4,29(24):1912-1914.

[6]张月明,Jacques JGHM Bergman,薛丽燕等.内镜下射频消融术联合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大面积非表浅平坦型早期食管鳞状细胞癌和癌前病变疗效初探[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5,02(9):875-880.

[7]陈保富,孔敏,朱成楚等.腔镜辅助下McKeown术式切除食管癌507例临床体会[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13,29(6):334-338.

[8]吕瑛,张晓琦,周晓亮等.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和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胃食管连接部癌前病变及早癌的疗效比较[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2,29(5):243-246.

论文作者:张艳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8月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5

标签:;  ;  ;  ;  ;  ;  ;  ;  

胃镜引导下行黏膜切除术在早期胃、食管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论文_张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