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产科初产妇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朱,淳

湖南省妇幼保健院 湖南长沙 410008

摘要:目的 探讨在产科初产妇的护理工作中临床护理的应用意义与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产科收治的92例初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6例初产妇。对两组初产妇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规范的临床护理路径,对两组初产妇的恢复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观察组初产妇的住院天数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初产妇的护理满意率优于对照组,其两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仅出现2例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与常规护理相结合的方式对产科初产妇的康复治疗具有积极的辅助作用,能够有效提升初产妇的护理满意率,具有极佳的临床应用效果,应当进一步的推广。

关键词:临床护理;常规护理;初产妇;临床疗效

初产妇是指第一次生产的妇女,其中也包括人工流产[1]。由于初产妇没有分娩经验,在分娩过程中几乎都会产生恐惧、紧张、害怕等心理现象,同时也会使心率、心压与出血量等机体常规指标受到影响。产科初产妇的护理工作能够直接影响母婴的生命安全,因此,应当对初产妇的护理工作予以高度重视。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缩短初产妇的住院时间,改善初产妇的临床症状,进而使医疗服务质量得到改善[2]。本文选取我院2011年11月~2013年11月产科收治的92例初产妇,对临床护理路径在产科初产妇护理工作中的效果与影响进行探讨,取得显著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产科收治的92例初产妇,其年龄跨度为20~35岁,平均年龄为(27.4±4.9)岁。经检查本组初产妇中53例进行阴道分娩,39例进行剖腹产。本组初产妇中均无其他影响调查的相关疾病。将其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6例初产妇,两组初产妇在年龄、症状、文化程度以及家庭经济状况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其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两组初产妇均接受血糖、血脂、肝功能以及肾功能等常规指标项目的检查,医护人员为两组初产妇提供相同的医护环境。

1.2.1对照组初产妇接受常规护理:医护人员应当保持初产妇处于舒适洁净的环境中,从而避免初产妇受到细菌的侵袭而造成感染。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初产妇临床症状的变化,定期记录初产妇体温、脉搏的变化。使初产妇具有足够的休息时间,并为其提供合理、营养的饮食搭配,使初产妇的维生素与蛋白质得到补充。

1.2.2观察组初产妇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结合规范的临床护理路径:

1.2.2.1成立研究小组:调选优秀的护理人员组成初产妇护理小组,对小组成员进行系统性的培训,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小组成员要负责筛选临床路径研究对象、设计临床路径、进行临床指导工作,并且临床护理工作的实施进行总结与改进。

1.2.2.2制定临床护理路径表:医护人员应当参照《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手册》,根据初产妇的实际情况与需求制定相应的临床护理途径表,对护理项目以及护理内容进行严格化的确定。

1.2.2.3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在产妇住入医院后,医护人员应当予以饱满的热情进行接待,并耐心向初产妇讲解有关分娩的医学知识。对初产妇进行心理鼓励与指导,从而使其具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医护人员要严格按照护理路径表对药物使用、营养支持等方面对初产妇进行全面细致的护理工作。医护人员之间要进行密切的配合,对出现的突发状况沉着分析并实施合理的解决方案。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初产妇的住院天数与护理满意率等指标进行记录,并对两组初产妇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观察。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 SPSS13.5 统计分析软件包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Pearson 卡方检验,P<0.05 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组初产妇的护理满意率为93.5%(43/46),对照组初产妇的护理满意率为82.6%(38/46),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2.2观察组初产妇的住院时间为(4.6±3.1),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3%(2/46);对照组初产妇的住院时间为(7.2±1.5),并发症的发生率为8.7%(4/46),观察组初产妇的住院时间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随着我国临床医疗体系的不断完善,护理工作模式也逐渐趋向于科学化、人性化。初产妇由于第一次生产难免会产生紧张与焦虑感,从而对分娩的正常进行产生一定影响[3]。对初产妇进行全面的护理工作能够有效减轻初产妇以及家属的焦虑与恐惧感,使初产妇的生命安全得到更有力的保障。临床护理路径是针对某一类疾病建立的一套标准化模式与程序,其是一种综合性的护理模式[4]。通过对相关医护人员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从而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并加以实施,使护理工作能够有效对医疗行为进行规范,提升整体护理工作的质量,同时也提升医护人员相互间的协作性。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能够促进医护人员与初产妇之间的沟通交流,进而提升初产妇配合治疗的积极性,并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通过临床护理路径能够使初产妇接受更为全面的健康教育,增强初产妇对母乳喂养方法以及技巧的认识[5]。

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初产妇的窒住院天数、护理满意率以及并发生发生率等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初产妇的辅助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有效缩短初产妇的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在临床中应得到进一步的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郑碧玉,赵学英,梁转弟.临床护理路径在产科初产妇分娩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15):2483-2485

[2]张红梅,杨秋云.临床护理路径和循证护理在产妇分娩过程中护理的应用[J].医学信息(上旬刊). 2011, 24(03):1811-1812

[3]王惠云.产科初产妇给予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探究[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2,11(10):361-361

[4]朱立萍,周锁娣.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产科初产妇护理效果分析[J].医药前沿.2012, 02(05):249-249

[5]李华珍,廖小兰.临床护理路径在产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及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2, 22(12):5175-5175

论文作者:朱,淳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5

标签:;  ;  ;  ;  ;  ;  ;  ;  

临床护理路径在产科初产妇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朱,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