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骨骨折术中颈臂丛联合麻醉和单一臂丛麻醉的麻醉效果观察论文_马波

云南省腾冲市中医医院 云南腾冲 679100

摘要:目的:探讨单一臂丛麻醉与颈臂丛联合麻醉在锁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104例锁骨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经临床检查,确诊为锁骨骨折,择期行手术治疗,并知情同意。将104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颈臂丛联合麻醉)与对照组(单一臂丛麻醉)。对比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实验组麻醉优良率为98.1%(51/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8%(41/52),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麻醉前,两组患者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心率、平均动脉压对比,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麻醉后,实验组患者呼吸频率、心率、平均动脉压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两组血氧饱和度对比,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锁骨骨折手术治疗中应用颈臂丛联合麻醉,能获得较单一臂丛麻醉更为显著的麻醉效果,且并发症少,安全可靠,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关键词:锁骨骨折;单一臂丛麻醉;颈臂丛联合麻醉;麻醉效果

锁骨骨折主要是因间接暴力而引发的创伤性疾病,多发于青少年[1]。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是临床上治疗锁骨骨折的常用方法[2]。有研究认为,在对锁骨骨折患者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时,选择恰当的麻醉方法是提升手术质量的关键[3]。本研究以104例锁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单一臂丛麻醉与颈臂丛联合麻醉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104例锁骨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经临床检查,确诊为锁骨骨折,择期行手术治疗,并知情同意。将104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52例患者中,男28例,女24例;年龄13-58岁,平均年龄(30.2±7.0)岁。对照组52例患者中,男30例,女22例;年龄13-58岁,平均年龄(30.4±7.2)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P>0.05,可对比。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

1.2 方法

术前30min,以阿托品、苯巴比妥钠肌肉注射,实施麻醉诱导,创建静脉通路。加强心电监测。对照组实施单一臂丛麻醉:去枕平卧位,引导其头部稍微偏向健侧,对胸锁乳突肌的锁骨头位置进行确定,穿刺点为患侧上肢靠近胸前、中斜角肌间的肌间沟1/3处,完成穿刺后,以1%利多卡因+0.25%罗哌卡因混合液25-30ml进行注射。实验组实施颈臂丛联合麻醉,以7号针在颈外静脉与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交点下0.5cm处穿刺,按照臂丛阻滞麻醉方法实施臂丛麻醉。

1.3 观察指标和评定标准

①麻醉效果[4]:以患者注射完麻醉药物后肌肉松弛,无痛苦,处于安静状态,为优;以患者注射完麻醉药物后,在术中实施牵拉时,出现疼痛感,需辅以镇静镇痛辅助治疗,为良;以患者注射完麻醉药物后麻醉效果差,需不断加用局部麻醉药物,甚至改为全身麻醉,为差。②观察两组麻醉前后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心率、平均动脉压变化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将收集到的数据通过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用 检验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均用( )表示,以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麻醉优良率对比

实验组麻醉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的对比[n(%)]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7%,包括2例霍纳综合征,2例喉返神经阻滞;对照组则为5.8%,包括2例喉返神经阻滞,1例膈神经阻滞。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论

锁骨骨折为常见骨折疾病,多数患者临床表现出患侧肢体功能受限,肩部下垂等症状,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5]。有研究认为,在对锁骨骨折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时,单纯应用颈丛阻滞麻醉或单一臂丛麻醉的效果不尽如人意,这可能是与神经分布等因素有关[6]。通常情况下,锁骨处皮肤由C神经根的颈浅丛神经进行支配,而C神经根的臂丛则支配着锁骨的面深肌肉。这就致使在对锁骨骨折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时,需将锁骨及肩上区同时作为麻醉区域,同时麻醉两个神经,因此,单一麻醉方法已不能满足麻醉需求[7]。当前,颈臂丛联合麻醉在锁骨骨折手术中得到广泛应用,能同时对颈神经丛及臂神经丛支配区域进行麻醉,且麻醉效果佳。而且,颈臂丛联合麻醉能对患者臂丛神经、锁骨上神经、颈丛神经所支配的组织及皮肤进行完全麻醉,从而确保最大限度控制对手术操作区的牵拉操作,使患者疼痛感减轻,确保其各项生命体征均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对照组麻醉优良率分别为98.1%、78.8(P<0.05)。而且,麻醉后,实验组患者呼吸频率、心率、平均动脉压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血氧饱和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在锁骨骨折手术治疗中应用颈臂丛联合麻醉,能获得较单一臂丛麻醉更为显著的麻醉效果,可确保患者生命体征处于稳定状态。此外,实验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7%、5.8%(P>0.05)。凸显出锁骨骨折手术治疗中应用颈臂丛联合麻醉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在锁骨骨折手术治疗中应用颈臂丛联合麻醉,能获得较单一臂丛麻醉更为显著的麻醉效果,且并发症少,安全可靠,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巨辉,程智,白国强,杨磊.锁骨骨折术中颈臂丛联合麻醉和单一臂丛麻醉的效果比较[J].医学综述,2015,21(20):3835-3836.

[2]刘晓兵,朱轶华,马霞.颈臂丛联合神经阻滞麻醉应用于锁骨骨折手术中的临床体会[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3,19(4):16-18.

[3]裴芩,李坤.颈臂丛联合阻滞麻醉在锁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21):147-149.

[4]宁焕.颈臂丛联合麻醉与单一臂丛麻醉在锁骨骨折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3C):69-70.

[5]徐天,王薇薇.锁骨骨折内固定术中两种麻醉方法的麻醉效果比较[J].医学综述,2015,21(11):2101-2103.

[6]周亲婵.颈臂丛联合阻滞用于锁骨骨折的麻醉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5):581-582.

[7]文爱平.观察臂丛联合颈浅丛阻滞用于锁骨骨折麻醉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2):323+326.

论文作者:马波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4

标签:;  ;  ;  ;  ;  ;  ;  ;  

锁骨骨折术中颈臂丛联合麻醉和单一臂丛麻醉的麻醉效果观察论文_马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