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高中教学方式方法发生着一系列的改革。多媒体技术的研发和普及,为教育改革道路提供了新的方向。高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关键环节,应当跟上时代发展的节奏,科学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加入一些新的元素。高中历史包含大量的知识信息,对学生的积极性、记忆力等要求较高,只有运用视听结合的多媒体才能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
【关键词】高中历史;多媒体;必要性;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4636(2019)06-147-01
历史是由鲜活的人物事件组成的,如何凸显历史课生动、有趣的一面,改变历史课“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距离感和朦胧色彩,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历史知识往往可以通过多种方式重现,这就能够较好的弥补以往历史教学内容不直观的弊端。其中多媒体教学及课件演示是目前历史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较为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
1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必要性
首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历史课程标准》也指出“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历史学习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和丰富的信息”,“要努力创造条件,利用多媒体、网络组织教学,开发和制作历史课件,开展历史学科的计算机辅助教学。”为适应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实现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的整合势在必行。
其次、初中历史学科知识的专业特征适合使用多媒体教学。历史知识的过去性即它的不可再生性。历史过程发生过以后,便事过境迁,它无法像物理、化学实验那样,能再次让人去经历和体验,我们只能凭借前人遗留下来的间接的历史材料来认识历史过程,但前人遗留下来的历史材料是极其珍贵有限的,要让每一个学生直接地全面地接触这些材料是极其困难的。而多媒体教学则可以使学生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观看到大量的与历史教学内容相关的音像材料,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现代化的信息处理技术复原历史形象的原貌,这对于学生形成清晰、准确的历史认识大有裨益。
2多媒体应用教学的实效性优势
2.1利用多媒体渲染气氛,渗透德育教育,陶冶情操
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声像效果渲染气氛,为学生营造一个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历史情景,再现历史场面,增强真实感和感染力,让学生在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时代的氛围中,自觉接受德育教育和情操熏陶。在讲中国近代史时,配以电影《甲午风云》中北洋水师官兵奋勇抗敌,壮烈殉国的画面、电影《开国大典》中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用浓厚的湖南乡音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的精彩镜头,将历史课中“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人民解放战争”等章节内容以生动形象的故事情节呈现给学生,让学生与历史脉搏一同跳动,与历史人物同喜共悲,在激昂的气氛中体验和理解民族英雄的爱国情怀,从而在吸收历史知识,理解历史事件给历史发展带来的影响的同时自觉地接受爱国主义熏陶和教育,培养思想品德修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利用多媒体突破难点,强化记忆,加深理解
把抽象、复杂、难以用语言表达清楚的,年代久远、地域空间概念强的教材内容难点,制作成专题课件,直观、具体、形象地再现历史,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掌握距离他们极其遥远而难以记忆的历史知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共同作用以强化感知,引导学生循着当时的历史背景、地域、路线体验历史事件的过程,在学生的记忆中留下很多较深刻的历史现象痕迹,加深了学生对所学历史知识的印象,从而提高了学生历史知识的记忆效果。
2.3利用多媒体丰富内容,培养思考和创新能力
丰富多彩、包罗万象的历史知识,使其比其他学科更容易用大量的图片、影像等文献资料展现,更能充实课本内容,使课本中的几行字、一段话变得丰满、形象、富含意境,能让学生在充分感知生动的历史形象时,不断开阔视野,拓展思维,在任游于广阔的历史知识空间时,不断地思考,自我感悟、自我联想、自我发掘,自我探寻其中的寓意,深入理解、想象,并将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加以灵活运用,促成创新意识,从而锻炼和提高了学生自主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运用多媒体进行高中历史教育时,要正确认识其教学辅助作用,教学中更应突出教师与学生的主导和主体地位,多媒体的文字、图片、动画及影像,只是配合教师的知识传递和学生的知识吸取、理解、记忆、运用,只有教师生动的讲解诠释和适宜引导与学生的主动学习、思考、理解、联系产生互动,通过师生的共同探讨,迁移运用,才能促成高中历史教育与多媒体教学的有效结合,才能真正突显历史教育的渗透德育教育、陶冶情操和政治、经济、历史、地理等多角度、全方位发散思维训练以及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现实意义。
3有利于延长历史知识的存储期限
教学中的多媒体程序具有极长的存储期限。众所周知,中学教科书的某些内容几乎是一成不变、可以长年使用。比如,有关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的图片、图解、表格甚至与教科书配套的一些录像资料等媒体信息可以说是永恒不变的,只不过在文字的表述与评价上会出现差异。因此,相同的媒体信息就可以存储在光盘中,只需要备有学习工具即可长年使用。信息系统一旦建成,就可以在教学中一直保持长期使用。这样,历史教师的备课效率可大大提高,他们可以利用更多的备课时间去不断学习、研究新的科学知识,探索、发现新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师调换工作,其经验和信息也就随之而去。可有了多媒体程序,就可以让经验和信息得到永久性的保存。优秀历史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对历史教学的发展大有裨益。
4结语
当然,多媒体教学知识作为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补充,但它使教师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脱出来,使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我们坚信,只要在多媒体程序的设计中更多地考虑学生的需求,提供更大的灵活性,那么,不光是高中历史课,任何学科都将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中获得益处。
参考文献
[1]武丽萍.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多媒体应用[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2(3):94.
[3]郭丽.浅谈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J].科学中国人,2014(3):111.
[4]史登伟.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多媒体技术运用的适度性[J].学周刊,2015(9):185.
论文作者:张军建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6月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2
标签:历史论文; 知识论文; 多媒体论文; 学生论文; 高中历史论文; 教师论文; 多媒体教学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6月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