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桥”到底遗下了什么——《廊桥遗梦》众人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廊桥论文,遗下论文,廊桥遗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文化传统的不同,使中国与美国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然而,作为人类社会,毕竟存在着不少相似之处。所以,一部美国的影片《廊桥遗梦》竟引发了中国人的众说纷纭。4月23日, 本报副刊部组织了各方面人士观片并座谈,现将部分内容刊登如下:以飨读者。
——编者
关于婚外恋情,作为社会评价,不可能也不应该用一个统一的模式来看待
吴青(女,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爱情是多层次的。有的人结婚了激情却没有到那个份上,有的人没结婚却有这种激情。所以关于婚外恋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情况,而且价值观也不同,会有不同的处理办法。作为社会评价,不可能也不应该用一个统一的模式来看待这类问题。在现实生活中,你的爱人也许不是最理想的,以后也许能碰到更合适的,可是你已经结了婚,这就要有理智,因为你要明白:人人都在发展,每个阶段追求的东西是不一样的。如一味地追求满足个人,不讲责任,那也不会有幸福可言。就《廊桥遗梦》这部作品来说,男女主人公这种结局很好。因为人除了感情,还有责任。
王作勤(女,51岁,中央电视台撰稿人):不见得必须对婚外恋做一个价值判断。比如弗朗西斯卡发现金凯引发了自己的激情,就开始打扮自己。4天缠绵之后,她为了这个人的存在而长久地生活在期待、 等待之中。她活得更好了。她努力安排好丈夫、儿女,为的是自己心里无愧于他们。她因为有梦而更年轻,更注重打扮自己。反过来,理查德会由于她的漂亮有活力而更爱她。这就客观上造成了更积极地去生活。因此,我觉得电影里反映的是一种高层次的、知识界的、文明社会里的人深层感情里的一种东西。我以为,随着我们民族心态的开放,文化在交流中发展,会对人们情感中发生的许多事情有更多的理解和宽容。人的道德外延越来越标志着人的进步。
如果我们在强调责任之时连爱情都不敢承认,那也未免太虚伪了
王震宇(女,中国社科院婚姻家庭研究室副主任):《廊》片中男女主人公之间发生的当然是爱情,如果我们从影院出来脸上还挂着因感动而留下的泪痕时,连这一点也不敢承认,那也未免太虚伪了。我认为弗朗西斯卡之所以选择留下,一方面是出于对家庭的责任感,但更重要的是出于情感的原因,是她对丈夫及孩子深沉的爱所决定。当然,她与丈夫之间的爱不具激情,但却是另一种血肉相连的感情——亲情。
雷蕾(女,20岁,北京大学学生):我觉得这个故事是真的,在现实生活中既便没有我也相信它有。因为人如果有梦心灵才会美好,生活才会积极。看了这个电影我就觉得人要珍视爱。如果有人问,是责任感重要还是爱重要?我以为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要懂得珍惜。珍惜各种各样的爱。弗朗西斯卡没有跟金凯走,似乎是没有在行动上珍惜爱情,但她把爱留在心里一辈子,她因为没有伤害善良的其他人,而能够安心地最后把骨灰和金凯融在一起,把他们的灵魂最终融在了一起。这个爱才超越了时空,超越了肉体和物质,让人真正体会到了生命的美丽。
孟繁树(男,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博士):《廊》片写的是“婚外恋”,这是中国人的一种说法,姑且借用这种说法。我们国家的很多作品也涉及到婚外恋,但是没有哪部有这部这样的社会效应,这就值得思考了。我想它可能是由这么三个因素决定的。这三个因素缺一不可。
第一个因素,金与弗的这种婚外恋情写得非常真实、非常有激情、非常浪漫、而且非常深刻。有人说三、四天就能深刻吗?我认为说这话的人不太懂人生,而且也没有过这种爱情的体验。他们大概有过婚内恋或婚外恋,但他们所体验过的那种感情,也只能说是比较表面的,比较肤浅的。爱情分很多类。金与弗之间之所以能产生这样一种爱情,应该说跟他们的生活、性格有直接关系。如果他们经常有这种婚外恋,那就不可能有这样强烈的冲动。我认为金的激情是长时间隐藏在心灵深处的,他过去有过爱情,可是从未达到过如此深度;对弗更是如此,在这之前,她还没有体验过一种充满激情的爱。在这种情况下,两颗心碰撞,才产生出我们所看到的这样有冲击力的一种效果。也正是因为他们是在短时间内产生这样的碰撞和交流,才更加有吸引力、有冲击力。如果时间持续一年或更长,就不会有现在的效果。我这样说,即是对弗与金、也是对观众而言。
动人的因素在第一环节已经产生了,但是仅仅有这一步还是不够的,我们对这种爱情并不鲜见,很关键的第二个因素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当他们完全可以往前走出另一步的时候,就是把婚外恋变成婚姻的时候,他们同时想到了对家庭的责任和对对方的责任。弗的家庭的责任感对她产生了很大的约束力,她是在道德观念的最后一个环节上停止了已达极致的爱情。金的责任感是对弗的责任。这是一种爱她就尊重她的选择并成全她的责任感。正是这种责任感,使他们没有越过当时道德规范所定的最后一道防线。这种责任感与他们的感情发生巨大冲撞,造成双方巨大的痛苦。这种痛苦是很动人的,它有种悲剧的力量。因此人们在谈论弗与金的爱情时,往往对第一步很神往,对第二步则很赞赏。这两步结合起来,使有过婚外恋的人受到震撼并产生共鸣,没有婚外恋经历的人同样会受到巨大震撼——他们不能想象,人的感情竟然能够美好到这样一种程度。
作品如果打这儿结束还不能产生目前产生的打动人心的力量,那么第三个因素就更为重要了。当弗与金用道德把感情约束到最后一个界线,当他们的责任感占了上风的时候,如果两个人渐渐恢复了常态,忘却了对方,或把对方放在了一个不那么重要的位置,那么这个爱情就不会像现在这么动人了。《廊》片最后一个动人的因素就是:当弗与金约束了自己的感情之后,他们进入了一种刻骨铭心的思念和更深刻的爱恋当中,而且这种思念和爱恋伴随着他们后来的生命过程。这种刻骨铭心的感情,又把他们的爱情升华了一步,同时把责任感也升华了一步。越是刻骨铭心,越是对责任感的一种尊重;越是对责任感尊重,越是痛苦。他们陷入了一种无法摆脱的巨大痛苦和伴随痛苦产生的巨大幸福之中。
这三个环节或因素组成这样一个爱情时,这个爱情即是动人的有冲击力的,又是高尚有理智的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把爱情应该具有的正面价值比较完整地体现了出来,所以《廊》片才会如此深刻地打动人心。
遗憾的是,我们的一些人已经“开放”到堕落的程度,仍写不出这样的作品。甚至还要说美国人和中国人都疯了,都没有艺术鉴赏力了。我看倒是有这种看法的人没有真正把握读者和观众,是他出了问题。
把婚外恋想象得美好是一种错觉,是会影响现实生活的
黄蘅玉(女,经贸大学心理学博士):《廊》片从艺术角度讲是很不错的,弗朗西斯卡是有责任心的,最后以家庭为重。但是,需要提醒注意的是,把婚外情想象得很美好是不真实的,是会影响现实生活的。《廊》片中的男女主人公相处4天后永远分开, 自然是把缺点都沉淀了,而优美的地方越磨越亮,可真要生活在一起,情况又是另一番景象。所以,现在有一句歌词叫做“不再乎天长地久,只要是今天拥有”,我认为这是对生活的误解。
王德意(女,62岁,北京大学法学教授):“一见钟情”、“婚外恋”我们是不提倡的。感情是否可靠另作别论,还有一个原因是你所认识的人群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圈子的扩大而变化。在学校,你以为你的同学是最理想的伴侣;到社会上一看,还有更理想的;工作了几年,又变化了。感情的闸门一打开,就会不可收拾,4天的一见钟情, 就把骨灰洒在了一起,不那么真实,完全是个故事。这样一辈子不知要换多少班。
如果家庭总是变迁,就会引起社会的不稳定,对子女影响就更大。另外,感情生活是长期的互相关心、帮助才能得到深化,不过,《廊》片最终在情感与责任这个问题上处理得很好,有一见钟情,有婚外情,但女主角选择了家庭的责任,选择了给子女作一个好的榜样,这都是我国所提倡的。我们提倡结婚后夫妻双方要共同承担家庭的责任、义务。这一点,西方国家也慢慢与我们趋于认同。现在,西方对婚前性行为是很自由的,同居很多,但结婚后,就比较慎重,所以一般结婚较晚,结婚后也很少再与其他的异性同居。
李勇(男,24岁,北京市涉外婚姻登记处):我比较年轻,对婚姻这方面的事了解较少,但工作上有接触。在我们的工作中近来离婚的多,复婚的也比较多。因为她或他总会拿现在的情人、丈夫或妻子与原来的做比较。有的比较来比较去即使迈出离婚这一步,也要回头找以前的丈夫或妻子。
如果是我的父母发生了感情危机,问我能不能理解,那就要看他们怎么处理。是像影片这样圆满的处理,还是为了自己的感情出走,这是不一样的,我比较能接受影片里这样的模式。
许盾(男,34岁,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干部):我认为这是一部表现深层次婚姻恋爱问题的影片。由于我本身在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工作,我所接触到的很多问题,都说明了在我国的具体情况下,提高婚姻质量的必要性。婚姻是家庭的基础,而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稳定是社会稳定的基本因素。结婚,意味着人对于家庭的责任,我们搞结婚登记,就是履行一种手续,从法律上让人们认识到这种责任。而人们的爱情有阶段性,银婚、金婚、钻石婚等,夫妻间的爱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得淡漠。影片中女主人公弗朗西斯卡与摄影师金凯邂逅,4 天的爱情是在“圆少女梦”。社会上不同层次的人是否会对此有共同的感受,我表示担忧。我认为尤其对青少年的影响更不能低估,一定要正确引导。
《廊桥遗梦》不过是个白日梦,怎么可以教育传统保守的中国人
宛平(女,38岁,解放军总参谋部干部):我认为这个电影特别好,好在它在讲故事。首先是弗与金的爱情非常纯,完全没有私利、门第、财产观念,完全是两性的结合,而且非常满足,这在中国根本做不到。喜新厌旧是人的本能,在现实生活中我还没有见到对金钱、地位和漂亮女人不动心的男人,所以应该强调大家要有责任心。再者,弗朗西斯卡说,如果她伤害了理查德于心不忍,这样对他不公平,她不会伤害这些善良人。同时子女也要长大,作为母亲要给他们作个榜样,所以她留了下来。其实,如果我是弗,我也会选择后者,而且不需要那么多美丽的借口,因为金凯如果云游世界,染上吸毒、艾滋病怎么办?最保险的选择当然是呆在家里。
另外,如果是在中国,相处仅4天时间就可跟着一个男人出走的女人,恐怕只能是那种素质低,阅历见识都很浅的妇女,比如那些被拐卖的农村妇女。想来未必会有哪个有知识,有理性的女性肯会这样做。
有人说这部影片可以对中国中青年进行道德教育,对此我持怀疑态度,以西方的性道德、性观念和生活习惯拍出的影片,怎么可以教育传统保守的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