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医院 236000
摘要: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对ICU患者肠内营养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8年6月来院进行肠内营养的ICU患者作为试验研究样本,梳理分析病例资料,建立试验模型,挑选出符合试验要求的700例进行入组试验,对照组350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50例行集束化护理,对比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血红蛋白、前白蛋白及肠内营养并发症发生率组间变化情况。结果:表征肠道营养效果的4项观察指标水平均较护理前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优势更加明显;肠内营养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营养达标情况组间差异均显著(P<0.05),且观察组优势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在提升ICU患者肠内营养方面效果显著,且安全可靠性有保障,临床应用前景较好。
关键词:肠内营养;集束化护理;ICU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luster of nursing interventions on the influence of ICU patients with enteral nutrition.Selection methods:July 2015 to June 2018 in enteral nutrition in the ICU patients as the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sample,carding analysis of case data,test model,700 patients with selected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est into the group test and control group 350 routine nursing,the observation group 350 cluster routine nursing,contrast,transferrin,hemoglobin,serum albumin,prealbumin and enteral nutrition,the change of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between groups.Results:characterization of the intestinal nutrition effect of four indicators were observed both before treatment have different degree of increase,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s(P < 0.05),the observation group advantage is more obvious;Enteral nutrition complication occurrence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tandard nutri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P < 0.05),and the advantages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Conclusion:cluster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romoting ICU patients with enteral nutrition effect is remarkable,and guaranteed safety and reliability,good clinical application prospects.
Key words:enteral nutrition;Cluster nursing;ICU
ICU患者往往丧失了自主进食功能,加之病情危重,对其加戴呼吸机后更是不能经口进食,临床上通常采用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两种方式对患者补充营养,肠外营养通常通过胃肠管进行,而肠内营养则通过制造瘘口进食肠内营养,传统的护理实践中通常采用肠外护理方法,但护理效果难以达到相应要求。随着肠内营养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上对于肠内营养有了较为丰富的实践积累,有研究指出,肠内营养的营养效果更加明显,不仅能够大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而且符合人体肠道生理构造要求[1]。但随着肠内营养实践的逐步推进,临床上也暴露出诸多问题,患者容易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如营养不耐受、腹泻、反流误吸等,这将给治疗带来不利影响,不但大大降低了肠内营养效果,而且为后续的治疗工作带来新挑战[2]。科学高效的肠内营养不仅是单纯的用药治疗,而且需要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治护结合才能确保ICU患者的病情转归。我院在长期的临床护理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将集束化护理措施应用于各个科室,取得了显著效果,患者接受度较高,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7月至2018年6月来院进行肠内营养的ICU患者作为试验研究样本,梳理分析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气管插管等辅助呼吸治疗,排除禁忌症患者,挑选出符合试验要求的700例进行入组试验,对照组350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50例行集束化护理。均征得所有受试个体家属许可的情况下进行分组试验,观察组男性185例、女性165例,年龄(65.4±6.8),病因分布情况为感染108例、脑出血201例、心脏疾病46例,APACHE II评分(15.3±3.8)分;对照组男性182例、女性168例,年龄(65.9±6.3),病因分布情况为感染112例、脑出血198例、心脏疾病40例,APACHE II评分(15.6±4.2)分。基线资料组间可比性强。
1.2方法
对所有试验个体均进行针对性诊疗,根据患者自身病情发展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作入组试验前的准备,排查患者对试验用药有无过敏反应及禁忌后进行肠营养治疗,将百普力、瑞代、康全利作为试验用药[3]。常规护理方法:对鼻肠管的放置情况进行日常检查,排查是否出现松动、阻塞等,按时给予肠内治疗。集束化护理内容与方法:(1)体位护理。考虑到患者的舒适性,将床头作适当调整,调高床头,调整幅度控制在30°~45°。(2)气道管理。对气囊进行排查,确保气压保持在20~30cm H2O(1cm H2O=0.098kPa);制定护理时间表,定期给予患者翻身以促进身体血液循环,同时进行轻微捶背、吸痰护理。(3)肠内营养护理。放置鼻肠管后通过X线判定位置,断定鼻肠管头端到达屈氏韧带以下5~10cm时进行肠内营养治疗;每日对鼻肠管的固定状态进行核查,保证管路无阻塞情况,在进行肠内营养护理前对营养液进行适当加热并保持适宜温度;在营养液的喂养过程中观察患者体征情况,若患者出现腹泻症状则应减缓喂养速度;对患者病情控制情况进行判断,同时考虑患者肠胃反应情况,可适当对营养液的剂量进行控制;此外,要密切关注营养液在患者胃内的残留情况,当残留量超过200ml时应停止进行肠内营养治疗。(4)止痛镇定护理。每日对患者静态状况进行评价,发现患者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通知主治医师,并给予唤醒操作。(5)口腔护理。对患者口腔进行清理,每天观察分泌物情况。
1.3观察指标
(1)营养情况:观察肠内营养实施前后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前白蛋白及转铁蛋白四项研究指标的变化情况。(2)并发症情况:密切观察治疗过程中患者表现出的异常症状,主要对患者出现的反流误吸、吸入性肺炎、腹泻、营养达标率等情况进行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前后肠内营养效果组间比较
在表征肠内营养效果的4项研究指标方面,护理后的效果均优于治疗前,组间差异显著,且观察组优势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肠内营养效果组间对比
2.2 肠内营养并发症组间比较
表2 肠内营养并发症组间比较
在肠内营养并发症方面,3项研究指标组间均呈现显著差异性(p<0.05),且观察组优势明显高于对照组;肠内营养达标方面,观察组(91.5%)明显优于对照组(63.6%),差异显著(p<0.05),见表2。
3讨论
肠内营养在临床上多应用于病情危急患者中,患者通常处于长期昏迷状态或需要加戴呼吸机维持生命体征,肠内营养也是一种高效的营养途径,肠内营养方式具有显著优势,其不仅有效降低了肠外营养所引起的一系列并发症,而且在满足人体基本营养元素方面效果明显。有研究证实,由于人体肠道的特殊生理构造,肠内营养更切合肠道生理学需求,不仅保持了肠道原有的屏蔽功能,而且有效阻断了肠道内菌群的紊乱,对于预防肠道感染发挥了重要作用[4]。因此,临床上优先选择肠内营养方法对病危患者或丧失自主进食功能的患者进行营养补充,但是在肠内营养过程中也伴随有一系列的并发症威胁,因此在护理实践中如何确保肠内营养达到预期效果的同时又最大限度降低并发症,是医学界探究的热点问题。有研究表明,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难以完全结合个体病例进行辩证施治,不能发挥出个性化护理的作用,往往造成患者在护理中出现并发症,给护理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集束化护理作为一种全新的护理理念,近年来在临床中得到逐步推广应用,在具体实践中将能够促进患者病情转归或改善预后结局的元素进行耦合,起到了良好的协同增效作用[5]。
陈舒洁等提出了将集束化护理措施应用于ICU患者肠内营养护理过程中,并且该理论得到了不断推广和发展,已形成为一套科学的理论体系,且在临床中获得专家及病人家属的高度认可,有些医院甚至已将该理论作为了临床护理工作的指导理念。本研究表明,在表征肠内营养效果的4项研究指标方面,护理后的效果均优于护理前,组间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优势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在肠内营养并发症方面,3项研究指标组间均呈现显著差异性(p<0.05),且观察组优势明显高于对照组;肠内营养达标方面,观察组(91.5%)明显优于对照组(63.6%),差异显著(p<0.05),结果指示集束化护理在提高ICU患者肠内营养及减少并发症发生方面均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综上所述,将集束化护理措施应用于ICU患者肠内营养护理过程中可有效提升患者肠内营养效果,且临床并发症发生率得到了显著降低,安全可靠性有保障,临床应用前景好。
参考文献:
[1]房英,李翠玲.集束化护理策略对ICU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17):38-39.
[2]刘秀花.集束化护理对预防ICU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效果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21):89+92.
[3]李桂芳,王素莉,尹磊,梁彦.集束化护理对早发型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的影响[J].宁夏医学杂志,2017,39(05):478-480.
[4]熊杰,涂莉娜,郭春玲,邹灯秀,凃敏.集束化护理模式对ICU病房中使用呼吸机支持患者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影响[J].临床急诊杂志,2016,17(10):786-788+791.
[5]宋艳,王维琦.集束化护理对ICU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06):144-145.
论文作者:梁玉洁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4
标签:营养论文; 患者论文; 并发症论文; 情况论文; 效果论文; 对照组论文; 肠道论文; 《健康世界》2018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