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初中化学课堂激趣教学论文_李红梅

探究初中化学课堂激趣教学论文_李红梅

(蓬溪县常乐初级中学校 蓬溪 629100)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构成学习动机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成份,没有丝毫的强制性,是学生搞好学习最重要的动力源。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不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学生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在化学教学中,学生应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围绕这个主体进行必要的指导和帮助,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利用化学知识的魅力,诱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具体地讲,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通过直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本身是一种艰苦的思维活动。人的头脑则是思维活动的机器,而兴趣和求知欲望是启动思维机器的动力。在课堂教学中,采取直观,生动形象,适合初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中要坚持“直观性”、“启发性”原则,使学生看得见,摸得着。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本身就是激发学生兴趣的一种活动,许多化学实验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初三学生已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他们对具体形象的内容、生动活泼的形式,新奇动人的化学实验比较敏感,特别是对那些能演示的过程更有兴趣。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充分利用演示实验直观、形象的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形象地重现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中逐步抽象出化学概念。例如在一张白纸上用毛笔蘸取无色的酚酞试液写“化学”二字,再将NaOH溶液喷在纸上,红色的“化学”二字奇迹般出现了,学生十分惊奇。又如点燃镁条和貌似棉花的火棉,魔棒点灯,出现变化莫测的晴雨花等。老师应充分利用这些实验,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其兴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直观,形象化的实验教学手段,能不断激发着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的注意力显得集中而持久。当然直观、形象化的教学不是目的,它仅是作为向抽象思维概念过渡的桥梁,是逐步培养学生具有逻辑思维能力的手段,是诱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措施。

二、化学概念“动态化”,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特点是通过观察、感知、实验操作、思维等心理活动形成认知结构。而这些认知的规律都是由他们的心理特点所决定的。要使学生在学习比较抽象的化学知识时感到有兴趣,就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把化学演示实验的教师操作过程和实验现象真实、清晰地呈现于大屏幕彩色电视上,便于学生细致观察,从而能激发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授初中化学教材中“质量守恒定律”时,运用电教手段可弥补以前的缺陷。由于以往采用的实验仪器中托盘天平的指针可见度小,很难观察到清晰的实验结果,这就给学生的学习和理解造成很大困难,难以让学生真正地信服了解到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是否质量守恒,这也很难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电教”实验恰恰弥补了这一不足之处:在演示实验前,首先利用调节摄像机镜头焦距,通过“特写镜头”把实验中所要用的仪器,依次呈现于大屏幕电视上;同时教师讲解仪器中锥形瓶和托盘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和用途,从而又达到了初中化学教学大纲规定的对化学实验仪器会基本操作的教学要求。

第一组演示实验是:用托盘天平称量密闭于锥形瓶中白磷的燃烧前后,物质总质量是否保持不变。在这个演示实验中,教师首先缩小摄像机焦距,拉远镜头,使天平完全呈现于电视屏幕上,使学生便于观察教师演示实验时的操作过程。然后,教师把课前已装有白磷的密闭锥形瓶置于托盘天平左侧托盘上,调节天平指针于平衡位置,接着教师调节摄像机镜头焦距,引导学生在电视屏幕上依次观察锥形瓶中白磷的色、态和天平指针平衡的“特写镜头”。这样,既让学生观察了教师实验操作的全过程,也让学生清晰地观察到实验仪器以及应用过程。

接下来,教师取下左侧托盘上的锥形瓶,在酒精灯火焰上引燃密闭锥形瓶中的白磷,然后迅速把锥形瓶置于天平左侧托盘上,教师这时增大摄像机镜头焦距,给锥形瓶中正在燃烧的白磷一个“特写镜头”,这时,学生会清晰地观察到密闭锥形瓶中燃烧的白磷冒出浓浓的白烟,待白磷燃烧终止时,再调节摄像机镜头于天平指针,学生会清晰地观察到天平指针仍处于平衡位置。这样,在第一组演示实验结束的同时,学生会马上得到一个实验结论——“在化学反应前后,参加反应备物质质量总和保持不变””。为了验证这一结论,接着用同样的操作方法进行第二组实验: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这样,学生清晰地看到两组演示实验的结果后,进一步加深了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并且在学生大脑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动态化”的化学活动,诱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又反过来促使学生去思维,去发现。

三、设疑布障,巩固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是探索知识的初步,“疑”是发现问题的前提,一个好的精心设疑布障,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它是启发思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催化剂”。例如讲盐类水解时,上课开始,就把学生推到主体的学习地位,先向学生提出如下问题∶盐类的水溶液是否显中性?为什么盐类会水解?其实质是什么?哪些盐可以水解,其水溶液的酸碱如何判断等。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先预习,然后在课堂上展开讨论,最后我诱导学生归纳小结,整个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思维积极,学生始终在兴致勃勃的高昂情绪中学习新知、探索规律,我也很轻松地实现了教学目标。

总之,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诱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教师应以化学知识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以教学本身特有的艺术去感染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积极思维,主动探求知识。这样才能使学生体会到思考的愉快,成功的喜悦,从而最大的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不断的探索中发展。

论文作者:李红梅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04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7/4

标签:;  ;  ;  ;  ;  ;  ;  ;  

探究初中化学课堂激趣教学论文_李红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