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 黑龙江牡丹江 157011
摘要:目的:对恶性骨肿瘤患者36例治疗的临床分析。方法:手术前对研究对象进行各项常规检查,排除其他肿瘤的骨转移病灶,进而进行手术治疗。结果:对所有患者随访至2016年12月,1、3、5、10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2%、83%、42%、17%。死亡共24例,均死于肿瘤的复发和转移。死亡病例中有13例生存时间己达5年以上,其中1例生存时间达14年。现存活12例,其中生存时间最长者己达8年。结论:对于原发性骨恶性肿瘤的治疗,应首选手术治疗,术后采取放射治疗或化疗等综合治疗措施,可以提高生存率。
关键词:股恶性肿瘤;外科手术;肿瘤细胞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36 cases of malignant bone tumor.Methods:Routine examination was performed before the operation,and the bone metastases of other tumors were excluded,and then the operation was carried out.Results:The overall survival rates were 92%,83%,42%,and 17% for all patients followed up to December 2016,1,3,5,and 10 years,respectively.Died in 24 cases,all died of tumor recurrence and metastasis.13 cases of death occurred in the survival time has been more than 5 years,of which 1 case of survival time of 14 years.Live in 12 cases,of which the longest survival time has been 8 years.Conclusion:For the treatment of primary malignant bone tumors,surgery should be preferred,after radiotherapy or chemotherapy to take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measures,can improve the survival rate.
Key words:Malignancies;Surgical;Tumor cells
骨恶性肿瘤是临床恶性程度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临床治疗的疗效多不理想。手术治疗仍是目前的主要手段,术后辅以放射治疗或化疗等综合治疗。在恶性肿瘤高发区山西省阳城县,恶性肿瘤发病以食管癌、胃癌、宫颈癌为前三位,骨恶性肿瘤每年的新发病例也只有5-10例。为探讨骨恶性肿瘤施行手术治疗的远期临床疗效,现将2002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住院接受手术治疗骨恶性肿瘤患者36例的临床资料、治疗情况和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2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住院手术治疗骨恶性肿瘤患者共36例,男性23例,女性13例;年龄13-66岁,其中<20岁7例,20-29岁3例,30-39岁8例,40-49岁6例,50-59岁5例,60岁以上7例;病变部位:左股骨10例,左腓骨6例,左胫骨2例,右胫骨5例,右股骨6例,右腓骨7例。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骨巨细胞瘤8例,成骨肉瘤22例,软骨肉瘤5例,尤文瘤1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方法
术前先进行各项常规检查,经影像学诊断和病理组织学检查,排除其他肿瘤的骨转移病灶,以明确诊断。手术方式施行患肢近侧病灶关节离断术33例,保留病灶近侧关节截肢术3例。术后化疗10例,其中4例为术后复发化疗者;化疗3-6个周期。
1.3数据处理
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本研究病理类型以成骨肉瘤为主,占61.1%。所有患者随访至2016年12月,1、3、5、10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2%、83%、42%、17%。死亡共24例,均死于肿瘤的复发和转移。死亡病例中有13例生存时间己达5年以上,其中1例生存时间达14年。现存活12例,其中生存时间最长者己达8年。
3.讨论
中国骨肿瘤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0.67%,发病顺位居第24位。中国农村骨恶性肿瘤的发病例数高于城市,并且农村发病呈现上升趋势,城市呈下降趋势。本研究病例均为农村患者,男女比例为1:0.6,符合田卫华和赵振营男性高于女性的发病趋势。骨恶性肿瘤多见于四肢长管状骨干骺端,尤其是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和肱骨近端。本研究病例全在双下肢,分别在左右股骨、胫骨和腓骨。骨恶性肿瘤的病理学类型有骨肉瘤、骨巨细胞瘤、骨恶性淋巴瘤、软骨肉瘤、尤文氏瘤等,本研究病理组织学结果以成骨肉瘤为主,占61%,其次是骨巨细胞瘤。原发性骨恶性肿瘤5年成活率为78%(18/23),转移性骨肿瘤5年成活率为52% (8/15)。本研究原发性骨恶性肿瘤5年生存率为42%,且死亡病例均为肿瘤复发和转移,可见规范性手术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所在,因多数患者术后没有接受放化疗;其中2例患者要求保留病灶近侧关节,术后生存1年后复发未治而亡。术后化疗的患者5年生存率可达70%(7/10),提示了手术后进行化疗的临床实际意义。传统治疗骨恶性肿瘤的方法是病侧近端关节离断术,现在有高强度聚焦超声加化疗治疗、术后光动力疗法治疗,还有保肢治疗等手段,临床均有一定的疗效,临床值得推广应用。局部化疗药物介入灌注与肿瘤血管栓塞能最大限度杀灭肿瘤及其侵袭周边的肿瘤细胞;强调无瘤原则下切除肿瘤完成肢体重建或进行截肢术;而术后全身化疗对可能残存瘤细胞起到加强杀灭的作用。本研究发病年龄较为分散,从少年到中年再到老年,各个年龄段都有,骨恶性肿瘤在儿童恶性肿瘤中虽只占8%,但临床诊断时应引起重视,因其类型、病因、组织起源及扩散方式与成人有许多不同,临床应避免漏误诊。
原发性骨肿瘤在总体人群中的发病率比较低,临床以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消化道癌发生转移性骨肿瘤的最为多见,因此,在诊断时必须排除骨转移癌的可能性,才不会出现误诊误治。转移性骨肿瘤临床症状除原发肿瘤的症状外,常表现为局部的疼痛、病理性骨折、高钙血症等,如发生于椎体可出现相应节段的神经压迫症状。转移性骨肿瘤的治疗原则以缓解和控制骨痛,提高生活质量,积极预防并发症,以改善预后,延长生命为目的。除手术治疗外,非手术治疗有放射治疗、化疗、核素疗法、麻醉止痛药物疗法、内分泌疗法、超声疗法、分子生物学疗法及中医药疗法等。四肢长骨原发恶性肿瘤并发骨折时主张优先考虑Ⅰ期外固定并化疗,Ⅱ期瘤段切除和重建;化疗不敏感的骨巨细胞瘤及骨转移瘤并发骨折应Ⅰ期行病灶清除和功能重建。原发恶性骨肿瘤血行转移至肺是骨肉瘤最常见的转移方式,因此,首次手术治疗是关键,术后的放化疗则是基石。
研究资料结果提示,骨恶性肿瘤的死亡原因主要是复发和转移。对于原发性骨恶性肿瘤的治疗,应首选手术治疗,术后采取放射治疗或化疗等综合治疗措施,可以提高生存率。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可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在诊断时应排除转移性骨肿瘤的可能性,预防漏诊和误诊,给患者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参考文献:
[1]徐鹏,程素洁.术中放疗与外科手术联合治疗骨恶性肿瘤临床研究[J].中国辐射卫生,2014,23(5):470-471.
[2]李俊彪,郑广鑫,吕超伟,何晓.原发性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CT、MRI表现[J].实用临床医学,2016,17(5):65-67.
[3]王新成,曲国蕃,徐永军.Podoplanin在恶性肿瘤中表达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14):41-44.
论文作者:刘广民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7
标签:恶性肿瘤论文; 术后论文; 肿瘤论文; 手术治疗论文; 生存率论文; 患者论文; 病灶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