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彭小明

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彭小明

深圳市普利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中山分公司 广东中山 528400

摘要:BIM技术显示了建设项目的完整生命周期。整个建筑过程从无到有。BIM既是一种建筑技术,也是一种建筑方法,同时也是一个建筑过程。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在造价管理的开发与应用,从客观上推动着建筑业的进步和发展,从根本上促使工程造价管理在投资控制层面开辟新道路。基于此本文对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应用展开研究。

关键词:BIM技术;工程造价管理;应用;研究

导言:BIM技术的中文解读为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涉及到的专业学科领域众多,其中包括了建筑学、几何学、地理信息学等。BIM技术与建筑工程领域的融合可以将建筑整个生命周期进行全面性的展示,使人清楚的了解到概念到实体的过程。BIM在建筑设计、管理中都较为适用,在技术支持下建筑工程信息呈现出出了高度集成化的特性。技术通过矢量的改变,可以多角度、多层次的对建筑效果进行表现。对建筑工程进行三维立体化的模拟,便于预知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施工阶段存在的风险因素,可以预先找寻有效措施进行风险规避,从而强化工程项目建设施工进度,降低工程项目建设返工率,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水平。

1BIM技术特点

BIM(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技术是帮助工程造价进行管理与控制的有效方法,是一种新型技术,其主要是将工程建筑业当中的工程信息与施工流程进行数据收集,并将所收集的数据信息通过其构建的数据模型展现出来。当前我国建筑行业中所制作的建筑设计图纸一般都以二维效果显示,而采用BIM技术便能够使设计效果立体化、清晰化、准确化,使工作人员能够从多角度且更为直观地理解工程设计,方便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从而实现高效化管理,并使风险最小化。以下为BIM技术的主要特点。

1.1协调性

协调工作是管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无论是企业主、设计单位、施工单位,都需要做好各方面的协调工作,且必须贯穿于整个工程的施工过程。传统的施工协调工作基本上都是派专人负责沟通,但在实际施工当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很难做到及时性与全面性,并且给施工人员造成一定的麻烦。因此,采用BIM技术可以有效解决施工过程中的协调问题,并且该技术可以覆盖到工程当中的各个方面,通过对工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并立即向工程相关人员反馈,方便其制定和实行相应措施,使问题能够及有效的得到解决。

1.2模拟性

在BIM技术中,模拟性也是其中的重要技术特征,常常被应用在工程的设计阶段,帮助设计工作得到有效改进。在进行工程设计过程中,通过BIM技术中的模拟技术可以对工艺现场进行模拟设计,甚至可以模拟现实世界中无法操作的东西,可见该技术的先进性与实用性。在工程设计过程中,通过模拟技术进行工程的模拟实验,从而能够及时有效地发现工程当中的隐患问题,及其会引发怎样的后果,在工程设计中又该如何解决,最终使整个工程设计得到有效优化。

1.3可视化

伴随行业不断发展,BIM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工程造价管理当中,而可视化是该技术当中的重要特点之一。在传统工艺工程当中的施工图纸都是以平面形式展现的,这就需设计人员在进行图纸的设计过程中具备一定的空间立体感,并将工程施工设计以简单的线条图像呈现出来,方便施工人员的理解,从而保证施工有效进行。但伴随现代工程的不断发展,工程构造与工程特点也逐渐变得更加复杂,从而给工程设计人员的工作造成一定困难,很难将其完全表现在施工图纸当中。而通过BIM技术的应用,使整个工程设计实现可视化。在施工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可将各方面施工相关信息进行有效整合,且在图纸上对重点部分进行标注,结合不同构件间的反馈与互动,实现整个过程的可视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BIM技术在造价管理方面的应用价值

由BIM技术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流程可以看出,BIM技术在造价管理方面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事前控制(决策阶段、初步设计阶段):在项目决策阶段建设单位采用BIM技术可以把多种设计方案以5D(三维模型+时间+成本)方式进行虚拟建造,为项目的模拟决策提供基础;通过BIM模型数据,可以高效准确地估算各个方案的投资额,牢牢把握住建设工程三要素中的时间和成本要素,从而很方便地进行多方案的遴选。

②事中控制(施工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首先,设计单位通过模型进行物理碰撞和规则碰撞检查,发现设计图纸的错漏碰缺,消除不合理设计和弥补修改设计隐性缺陷,减少工程中的变更签证量。其次,工程实施阶段的难点就是工程变更和工程索赔。由于在设计阶段就采用BIM技术对设计施工图纸的错漏缺碰进行合理性检验,大大减少了设计更改,对后期的局部更改也可以和模型进行碰撞验证,使设计变更更加合理有效;施工单位也可以通过BIM技术进行虚拟建造,明晰整个工程的过程,合理安排工作程序、物料采购加工进场时间、人员及工作面的安排,有效进行资金调配,避免材料和资金的无效管理,实现建筑行业的零库存,达到压缩成本,增加资金效益的目的。通过BIM技术可以做到科学有效的事中控制,为有效的项目投资控制创造了条件。

③事后控制(竣工验收阶段):由于在造价管理过程中,BIM模型数据库在不断修改完善,模型相关的合同、设计变更、现场签证、计量支付、材料管理等信息也不断录入与更新,BIM模型在结算阶段已经与竣工工程实体基本一致。

3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中面临的挑战

①目前的清单与定额工程量计算规则与BIM技术的应用规则冲突,是对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的应用上最大的障碍。传统的计价模式下的工程量计算方法是为减少人工计算工作量为基础的,从计算机发展的角度来说,这种人工计算方法与BIM技术所附带的实物工程量算法有较大的区别,成为新技术应用的最大障碍。如:楼板0.3m2以内孔洞的扣减规定,阳台、雨蓬等的划分;异形柱与砼墙的划分标准。②目前熟悉BIM技术人才在造价行业里基本上是空白,企业自身进行BIM培训的成本高,在BIM技术、建模标准和计价模式还不成熟的条件下,公司管理层对工程造价应用BIM技术没有太大的动力。③目前的BIM软件对硬件要求高,BIM软件价格昂贵。Revit硬件运行环境:1)CUPI7或以上;2)内存16G以上;3)独立显卡4600以上;4)系统启动盘采用固态硬盘;5)HDMI接口、配双显示屏。常规BIM软件对内存消耗极大,加载在BIM软件上的插件运行时候对电脑配置要求极高,否则运行极不流畅,工作效率大大下降。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加大软硬件投入,而对于竞争日益激烈,利润不大的造价咨询企业来说,应用BIM技术进行造价管理原动力大打折扣。④目前国家对BIM技术应用只体现在文件支持上,未出台应用BIM技术在咨询服务收费上的支持政策,只是由咨询公司探索性应用,无法推动BIM技术全面地在工程造价管理上应用。

结束语

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虽然还处于起步阶段,很多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解决和完善。但是BIM技术对建筑领域发展的推动作用有目共睹,要不断加强BIM技术与工程造价管理领域的融合,攻克技术难关,在实践总结经验,这样才能促使工程造价管理领域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促进建筑工程领域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倪修凤.浅谈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J].北方经贸,2016(10):121~122.

[2]侯文静.浅议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J].建筑建材装饰,2017(14):11~13.

[3]刘改萍.浅谈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7(1):93~94.

[4]申林.谈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7(23):12.

[5]周胜,施亚光,陈平平.浅谈BIM技术在工程造价中的应用[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5(6):31~33.

论文作者:彭小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30

标签:;  ;  ;  ;  ;  ;  ;  ;  

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彭小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