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土木工程逐渐在城市化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钢结构的应用得到更多建筑单位的认可。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钢结构技术具有一定复杂性,同时伴有不同程度上的可变性,导致建筑事故频频发生。为了确保土木工程的整体质量,以及居民的安全水平,必须采用合理科学的技术手段,有效缩短土木工程的工期,推动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钢结构技术;土木工程;应用及发展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进程不断加快,科学技术领域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各个行业的发展也不断成熟。先进的各项技术已经被各个行业采用用于打破传统的局限性,创造新兴技术以便更好地应对时代的发展。土木行业也不例外,钢结构是近几年来新兴的一项技术,它的应用也渐渐普及开来。钢结构硬度较高的同时重量也相对较轻,这种特殊的性质使得它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中,成为了土木建筑工程中的首选技术。
1土木工程中钢结构优点
1.1价格合理科学
经过大量的实践研究表明,钢结构比钢筋混凝土结构更经济实惠,而且更容易构建出不同风格的建筑物。此外,在土木工程建设中应用钢结构,能够有效减少钢筋混凝土材料的消耗,从而降低大部分工程造价。既可以最大限度上提高土木工程的使用寿命和整体性价比,还能够为建筑单位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提高钢结构技术的有效性。
1.2优化整体性能
钢结构本身强度、刚度、韧性等方面优点较为突出,利用得当就可以优化土木工程建筑的整体性能,以及抗震能力,进一步提高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建筑结构的变形和振动,都与钢结构的强度和刚度有直接联系,符合国家强度标准,且刚度弹性达到200Gpa的钢结构,能明显预防建筑工程的变形和坍塌风险。除此之外,还要注意钢结构的韧性和延展性,这两种性能是建筑工程抗震结构设计中的重要内容。延展性也就是建筑材料的可塑变形能力,需要在钢结构设计中设定滞销机制,将建筑材料中的延性,有效转化为建筑内部水平延性,结构位移延性,还有建筑构件延性,以便提升土木工程的综合承重能力。而良好的韧性,可以帮助钢结构吸收外界对建筑产生的破坏能量,防止钢结构因冲孔、剪切、弯曲和锻造导致的断裂。进而提高钢结构对强烈冲击能量交变负荷效果,切实优化土木工程整体性能。
2土木工程钢结构技术的优势
2.1能够有效提高建筑的抗压能力
钢技术的结构主要是由不同的钢筋组成,钢结构之所以稳定与钢筋这个最重要的建材是脱不开关系的。钢筋相比其他结构能够承受常用器材所不能承受的压力,因此应用到高层建筑领域中的安全性很高,这是它最关键的特性之一,也是在土木工程领域中广泛应用的最主要原因。钢结构技术能更好地确保高层建筑的稳定性及抗压性,例如当发生地震等自然灾害时能够大大降低毁灭性,将经济损失降至最低。
2.2能够有效提高建筑的安全性能
纵观前几年,建筑工程领域多使用混凝土作为主要的技术材料,而相比钢筋,混凝土的韧性及抗压力都很弱,极易在投入生产之后,日常使用中出现裂纹等现象,一旦楼体出现裂缝的现象就会大大降低建筑的安全性。随着钢结构技术的出现,这一问题得到了有效地改善,在土木领域彻底的代替了混凝土,大大提高了建筑的安全性、稳定性及抗压性。所以现阶段大多数土木建筑领域都选择应用安全性能更高的钢结构技术。
3钢结构施工重点技术分析
3.1吊装与螺栓基础技术
钢结构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主要有钢梁吊装和钢柱吊装两个环节,这两个环节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进行钢梁吊装操作时对于设计者的设计方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设计理念必须全面且严谨,在施工之前一定要充分确保施工方案没有任何纰漏、加强安全措施,确保这两部都妥当后才能够开始进行钢梁吊装操作。开展此项工作时要注意保护好钢柱及柱脚这两种结构,确保钢柱结构完好无损、不被损坏,柱脚的螺旋处需要进行固定。在进行固定前,一定要严密做好侦查工作,选好固定位置,地脚螺旋固定的位置直接影响钢结构整体的稳定性,固定好地脚位置以后才能确保工程施工的安全性,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现如今,在土木施工过程中,国家有明确的安全规定螺栓埋藏深度与标准深度差应该控制在5mm以内,前后左右四周的移动范围不能大于2mm。实施预埋工作以后,应该配备相应的工作人员进行准确的检查,尽量减少掩埋误差,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在安装过程中要确保操作规范,此时应该着重检查各个螺栓的插入方向及垫圈是否相同,这是最主要的要求。在最终固定螺栓时,一定要多次进行拧紧操作,以便充分确保螺栓固定的稳定性。
3.2焊接技术
钢结构技术在施工过程中应用的最主要的步骤就是对各个钢结构进行焊接,焊接技术的好坏直接决定钢结构的质量及稳定性。焊接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一定要将各种因素的影响因素降至最低。这就要求焊接的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具备超高的技术水平,持有专业的资格证书,在进行焊接时严格按照标准的操作规范要求,所使用的焊接的相关材料也要符合国家的质量标准,将相关材料准备齐全后才能进行焊接。一开始初步实施焊接时,需要预先制定合适的焊接内容,将步骤预先计划好,焊接人员需要严格遵守所制定的计划进行实际操作,操作也应该严格的规范及准确。
4钢结构技术在土木工施工中的应用及发展
4.1选材和连接
钢结构在土木施工中应用最多的材料是碳素钢,以及低合金钢,而且结构中的柱子一般采用“工”字形和“十”字形,横截面则为箱形。除特殊要求以外的钢梁结构,可以设置为H型,但是在钢结构技术实施之前,设计人员需要结合实际施工情况和现场需求,制定完善合理的施工方案。此外,针对钢梁和柱子之间的焊接,所用到的材料和高强度螺栓等操作技术,也要精心测量设计,确保连接孔的位置精确无误。
4.2进行有效防锈
钢结构焊接完之后,紧接着的操作就是防锈措施,尽可能减轻钢结构在实际应用中的腐蚀现象。相关部门可以采用涂抹油漆的方式,提高钢结构的防腐蚀性,首先将钢结构表面打磨光滑,消除多余的锈渍和杂质,然后均匀涂抹磷化底漆。其他的油漆涂刷工作需要在底漆涂抹2小时之后进行,同时涂刷过程中务必要落实多利多刷的原理,以免发生油漆流坠现象,最大限度上保证油漆表面光亮、饱满、均匀。而且在钢结构两道以上涂漆工序完成后,还要进行全面核查,杜绝漏刷、剐蹭等隐患的出现,确保钢结构表面漆层超过70μm。
4.3构件堆放及合理安装
土木工程实际施工中的钢结构,务必妥善放置和保管,并且在材料进场前还要仔细检查,如发现钢结构由于运输问题发生变形,第一时间进行矫正和更换,确保钢结构的正常应用。此外,钢材构件的堆放占地面积,安装场地需要超过1.5倍完成结构面积,以确保钢结构场地的科学分配。在土木工程钢结构安装中,需要用装卸机械辅助工作,以提高工作效率,利用规格合理的起重机,满足更多钢结构部件的差异性起吊要求,维护安装工作的安全稳定。
结束语
现如今,钢结构已成为土木工程建设当中使用很广泛的一种建筑类型。因为其具有抗压性好、安全性高且性价比高等优点。钢结构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为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促进了土木工程行业的良性发展,进一步促进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齐鑫.谈钢结构技术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6,42(34):202-203.
[2]国俊.土木工程施工中掌握钢结构技术的要点[J].门窗,2016(10):117.
[3]徐林.土木工程施工中钢结构技术的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6(17):47-48.
论文作者:赵金龙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7
标签:钢结构论文; 土木工程论文; 技术论文; 土木论文; 建筑论文; 钢梁论文; 结构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