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家庭教育的概念和定位_家庭教育论文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家庭教育的概念和定位_家庭教育论文

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家庭教育观念与导向的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条件下论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文,导向论文,教育观念论文,家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辐射和渗透于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其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家庭教育做为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必须随着市场经济对家庭教育提出的新要求而进行相应的变革,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种变革首先应该是观念上的变革,因为观念的变革和更新是一切改革行动的前提和思想基础。转变和更新观念,就是要在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家教思想精华的同时,破除一些建立于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基础上的,束缚和禁锢人的发展的传统家教观,树立先进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家教观。否则,我国的家庭教育就不会有真正的进展,我们千千万万的家庭就不会为造就适应时代发展、符合社会要求的优秀儿女做出应有的贡献。

那么,市场经济对家庭教育产生了哪些影响,提出了哪些要求,家庭教育应该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在教育观念上做怎样的转变和更新呢?这就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一、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然全面而深刻地对家庭和家庭教育产生影响,提出一系列客观要求。

市场经济要求家庭树立、增强和培养一定的市场意识以及相应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能力,以便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一般说来,这种市场意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竞争意识

由于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竞争实现的,而且对效益的追求也必然要求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因此,如何认识竞争,树立和培养竞争的正当性、公平性和必要性观念,以及与竞争意识相应的质量和效率观念、敬业和服务观念、民主和法制观念,提高竞争的自觉性,掌握必要的竞争方式和方法,是摆在家庭和家庭教育面前的一个很重要的课题。这对于长期以来习惯于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的家庭来说,对于处在一个从过去那种崇尚谦让、中庸的文化传统转向市场经济意识的大多数家庭来说,将是一个艰难的思想转变的过程。

(二)实力意识

竞争必须具有实力,真正的竞争是一种实力的较量。现代市场是一个综合性的环境,竞争也必然是一种全方位的竞争。因此,它所要求的实力是一种全方位和综合性的素质与能力。实力意识要求家长和孩子抛弃某种“保护意识”、依赖心理,尽快获得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知识、智能、意识与观念。它包括各种必要的基础知识、现代科技的最新知识;审时度势的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工作和管理能力、实践和创造能力、心理承受和适应能力;求知、求新意识;自信、自强意识;集体、参与意识等等。同时要形成现代的价值观,具有勤劳、敬业、务实、守信、惜时、勇敢、进取以及责任感等优秀品质和健康的身心。

(三)平等意识

做为市场中通行的原则,等价交换的实行要求有一种形式上的平等关系,而平等意识的培养和树立,是市场经济对家庭和家庭教育提出的又一客观要求。平等意识要求家长努力创设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学会勇敢地维护正义、维护自己的权益,能够自觉地要求与创造保障平等的条件和客观环境。

(四)自主意识

由于市场经济是通过市场对各种资源进行有效配置的,它要求参与配置的部门和个体具有独立性和自主性,要求市场主体都能自主选择、自我负责,具有较强的自立能力。因而自主意识的培养和树立,也是市场经济对家庭和家庭教育提出的一个客观要求。自主意识要求家庭教育改变包办代替的教育方式,淡化孩子的依赖心理,使孩子尽早学习独立、自主,注重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

显然,对市场经济的这些客观要求,家庭必须做出应答,并在家教实践中给予体现。

二、家庭教育要积极、理智地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要求,转变在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基础上形成的、束缚和禁锢人的发展的一些传统家教观,树立先进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家教观,为市场意识的培养扫清观念上的障碍。

(一)转变传统的亲子观,树立家庭教育与社会一体化的观念。

社会的良性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只有更多地参与社会、面向社会,改变与社会、与实际相脱离的现象,才能起到促进社会良性发展的作用,才能使培养出的一代新人更好地适应他们所要面临的社会和时代,才能使孩子们成长为合格的国家公民,才能使孩子们拥有真正快乐、幸福的未来。

据对一些幼儿家长生育观的抽样调查,家长生育儿女是为了:增加乐趣的占40%;实现自己理想的占24%;为家庭争光的占9%;养儿防老的占7%;传宗接代的占5%;巩固感情的占5%;另有10%的家长对此没有任何考虑。由此可见,家长初始的养育动机是很自私和盲目的。由于这种自私而盲目的养育观,再加上受长期封建统治和小农经济固有的狭隘观念的影响,导致许多家长持有这样的亲子观,即把孩子当做自己的私有财产,当做追求一家之利的工具。教育孩子的动机往往出于光宗耀祖,继承家业,出于实现自己没能实现的志愿,出于养儿防老等等。这种传统的亲子观,使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对孩子的成长患得患失,有一种输不起的恐惧心理;对子女持专制的教育态度,实施包办代替的教育方式,强迫孩子做不愿意做的事,要求孩子沿家长设计的轨道走路;对孩子控制过多,干涉过多,要求过高,处理方法过激,教育的情绪化严重,使孩子丧失了自主能力,遏制了平等意识的发育,弱化了适应新环境的能力。持这种亲子观教育出的子女,往往依赖性强,参与意识、竞争意识淡漠,没有毅力,退缩,自信心不足,学习动力弱,受控心理重,心理承受能力差。这样的孩子是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所以,必须转变这种亲子观,树立教育与社会一体化的观念,要认识到子女是国家的公民、社会的成员、民族的未来,决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教育子女不能只为自己,而是要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公民,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才。家庭教育要主动为社会进步服务,为孩子能更好地适应他们将面临的社会和时代服务。只有这样,家庭教育才能走出自我,才能使家长持一种理智的、民主的教育态度和科学的教育方法,才能有助于竞争意识、实力意识、平等意识和自主意识的培养,才能使孩子们真正拥有幸福和快乐的未来。

(二)转变传统的儿童观、教育观,营造民主、平等、互尊互爱的家庭氛围,使家庭教育走向科学化、民主化、开放化。

在一个有关中、日、美三国高中生“你最尊敬的人物是谁?”的对比研究中,美、日两国的父母被其子女列入前3位,而中国高中生的答卷中,父母竟列不进前10名。

湖南人民广播电台举办“我心目中的爸爸妈妈”节目,播出不到一个月,收到500多封信,其中孩子对父母表示不满的达90%。

为什么辛辛苦苦地劳作,在物质上把子女象小皇帝一样供养着的父母,竟得不到子女的尊敬和满意?是什么导致了亲子关系的矛盾和冲突?我们不能不对家长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做一反思。

据对一些幼儿家长的抽样调查,许多家长认为儿童是父母的隶属物,子女对家长是依附关系,一切应服从家长的安排;认为儿童是小大人,用对待成人的方法对待儿童。持这种传统儿童观的家长,虽然大多数都能认识到:“养不教,父之过”,在教育观上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注重家长角色和职能的发挥。但是由于不能很好地认识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点,又持一种“依附型”的儿童观,所以,对儿童的教育受情绪和自己主观愿望的影响,随意对儿童施以溺爱或体罚、羞辱等等。中科院心理所在对中、美儿童适应能力的跨文化比较研究中,发现不同文化背景下,中、美两国儿童的父母对儿童的要求、期望和教育方式显出某些不同之处。中国母亲大都希望孩子当好孩子、三好生、守纪律、受奖励,注重儿童课业成绩的提高,花较多的时间帮孩子做家庭作业、讲解难题,对孩子得了低分数,持批评态度,并进行惩罚。而美国母亲更强调儿童认知能力的培养,社会技能的提高,对孩子干预较少。据对张家口地区某村440户家庭的调查,对子女想打就打,想骂就骂的人家,占总户数的5%。据对邢台地区巨鹿县某街200户家庭调查,对子女随意辱骂、体罚的占总户数的7%(《河北省制图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这种传统的儿童观和教育观所奉行的“听话”教育,追崇绵羊式的教育目标,实施强迫注入式的“棍棒”教育方法、包办代替的生活管理,使儿童生活在专制的、压抑的家庭气氛之中,严重抑制了儿童个性的发展。一方面导致了亲子关系的紧张和矛盾,另一方面销蚀了儿童的锐气和灵气,使孩子唯唯诺诺,缺乏主见,依赖性强,习惯于被安排。他们遇到变化就徘徊,遇到挫折便沮丧,竞争意识、平等意识、自主精神和应变能力都很差,面对竞争激烈、瞬息万变的现代世界,这种人是很难有所做为的。因此,必须改变这种传统的儿童观、教育观,既把孩子当做独立的社会成员来平等对待,尊重儿童的人格,承认儿童的权利和地位,又要把儿童当做儿童来对待,自觉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年龄特点,开展适度的家庭教育,营造平等、民主、互尊互爱,真诚坦率的家庭气氛。解放儿童,让儿童学会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口表达、主动学习,带领孩子投身大自然、大社会,为市场意识的培养扫清观念上的障碍。

(三)转变传统的人才观,注重孩子身心和谐而全面的发展,特别是实力的增强、现代观念的培养,使家庭教育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顺利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据调查,我国大多数家长认为“有渊博的知识、受过高等教育”、“有技术、有专长”是最为理想的人才。在这种人才观的影响下,家庭教育偏重知识、忽视能力;偏重技能、忽视兴趣和创造性的培养;偏重智力因素、忽视情感、个性、社会性等非智力因素的养成,特别是忽视了市场意识、现代观念的培养。改革呼唤有社会主义觉悟,在思想观念、知识结构、心理能力等方面能适应新形势需要的新型人才。因此,必须转变传统的人才观。从现在的市场经济和未来的需求看,知识和技术是衡量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准,但是不能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唯一动力。现在的市场经济社会已经充满激烈的竞争,21世纪必然具有更激烈的竞争和各种各样的挑战,它需要社会的主人,特别是今天的儿童要有全方位、综合性的素质和能力。21世纪最成功的劳动者,应该是全面发展的人,因此,家长要让孩子懂得,他们将来面对的社会,各行各业存在着激烈的竞争,要生存,必须积极参与竞争、公平正当地进行竞争,而要参与竞争,获取胜利,就要有实力,有现代观念,特别是市场意识。现在就要把自己各方面都充实起来,不断自我完善,打下参与竞争的思想基础和实力基础。家庭教育要力图使孩子们具有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知识、智能、意识、观念、优秀品质和健康身心。

总之,家庭教育要适应市场经济的新要求,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先进的家教观。但是,市场经济既有促进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家庭教育对市场经济的适应应该是积极的、理智的、有选择地适应。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家庭教育,应该在体现市场经济的根本要求,注重孩子市场意识培养的同时,自觉抵制市场经济给家庭和孩子带来的消极影响,正确处理德与能、利与义、自我与社会的矛盾,弘扬中华民族注重品德教育的优良传统,重视五爱教育、诚实守信、敬业乐群、勤劳俭朴、扶弱济民等传统道德教育,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造就适应时代发展,符合社会要求的一代优秀儿女做出应有的贡献。

标签:;  ;  ;  ;  ;  ;  ;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家庭教育的概念和定位_家庭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