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个体私营业户的思想问题及教育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对策论文,业户论文,个体私营论文,思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个体私营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必要补充,是大庆二次创业的一个新的重要经济生长点。加强个体私营业户的思想政治工作,对于保证个体私营经济的健康发展,更好地发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个体私营从业人员存在的思想问题
在深化改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个体私营业户存在着种种模糊认识,进而导致错误的生产经营行为。概括起来,主要表现有四个不适应:
1.自主经营与宏观调控不适应。市场经济具有自主的特征,要求生产经营者按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原则进行生产与经营。市场经济又有宏观调控的特征。现代的市场经济早已脱离了原始、自发的自由市场经济,以宏观调控的手段克服原始市场经济的不足。这样就构成了矛盾的统一体,既有自主又有调控,二者对立地统一起来。而我们的一些个体私营业户,讲自主经营,就反对宏观调控;强调宏观调控,又感到无所适从。例如,粮食的收购,化肥的经销,石油化工产品的经营,烟酒的管理等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产品,什么时候放,什么时候收,放到什么程度,收到什么程度,这些都要从国家这个大局来考虑。一些个体私营业户一味强调自主经营,追逐个人经济效益,哄抬物价,出现了影响甚至危害大局的自由经济现象。如在粮食收购方面,出现了囤积居奇的情况,在化肥的经销上,价格一涨再涨,使农民难以承受,此类例证不胜枚举。作为国家来说,进行宏观调控,依靠政府的权威性,运用强有力的手段来扭转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偏差,无疑是十分必要的。而一些个体私营业户却错误地认为国家宏观调控是“出尔反尔,一会儿让干,一会儿不让干,说话不算数,政策多变”,思想认识不适应。
2.对竞争中成功与失败不适应。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充分体现优胜劣汰原则。人们在竞争中不断增加产品科技含量,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与数量,推动生产力水平提高。然而,竞争就有成功与失败,这种成功与失败,对于吃惯了“大锅饭”、过惯了“平稳日子”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一种心灵上的震颤。一些个体私营业户不能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成功就趾高气扬,摆富、显富、斗富,一掷千金,花天酒地。失败则灰心丧气,寻死觅活,一蹶不振。
3.在由人治向法治转变中不适应。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用法律来规范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行为,以保证人们在市场经济中的平等地位,维护生产经营者合法权益。习惯了“人治”的个体私营业户在生产经营中,常常以某个领导如何说的作为“圣旨”,而不是以法律为依据去从事生产经营,不是按照法律的准绳去约束自己,依靠法律来保护自己,经常采取托人情、请客送礼等不正当手段保护自己、“通融政策”获得利益。用上述手段要求不合政策的减免税费、逃脱处罚等,有时也真见效。于是在他们的思想意识中,依然认为人大于法,权大于法,钱大于法,情大于法。
4.追求金钱与法律道德约束不适应。一些个体私营业户在追求效益的过程中,金钱欲不断膨胀,出现了极端个人主义倾向,置法律道德于不顾,把“马不吃夜草不肥,人不捞外财不富”作为经营的信条。有的个体私营业户走私贩毒、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特别是制售假药、假酒致人死命,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后果。比较普遍存在的情况是,掺杂使假坑害消费者,哄抬物价“宰”消费者,强买强卖胁迫消费者,在人民群众中引起强烈的反感和不满。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
个体私营业户产生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思想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如下四个方面:
1.市场经济效益性特征带来了负效应。市场经济充分地开发了人们创造社会财富的潜能,引导人们积极地思维与行动,这是主流,是积极的,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但是,在追求效益的过程中,在金钱、利益的作用之下,错误的思想与行为也被诱发出来。一些个体私营业户形成了金钱高于一切的观念,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采取非法、非道德的手段牟取暴利。
2.法律法规不健全,宏观调控、具体管理跟不上,教育力度不够。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一些搞投机、钻空子的个体私营业户,做了违法的事,又没有受到法律的制裁,在一些地方甚至得到官方的袒护、表彰,助长了不正当的经营思想与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加强宏观调控,以约束非法经营,于是一些个体私营业户就产生了抵触情绪。另外,教育的力度不够也是产生思想问题的重要原因。目前,对个体私营业户的教育还没有真正拿到党政部门工作日程上来,没有明确的教育内容,没有教育时间的具体安排,没有切实可行的办法,没有可靠的组织监督保障,存在着重管理轻教育,重经济轻思想意识的一手硬一手软倾向。
3.一些个体私营业户政治素质差,文化水平偏低。据调查了解,一些个体私营业户平时不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学习法律知识,不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注重思想品德修养,价值观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想比较严重,不讲文明经商,这是个体私营业户在生产经营思想和行为上产生偏差的主观原因。
三、解决个体私营业户思想问题的对策
(一)重点搞好六个教育
1.进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提高个体私营业户的思想觉悟,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2.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教育,提高个体私营业户对市场经济意义的认识以及对市场经济框架、内容、运行方式等问题的理解。
3.进行共同理想教育,提高个体私营业户把自己的经营活动同共同理想联系起来的自觉性,使个人富裕寓于共同理想之中。
4.进行法制教育,提高个体私营业户遵纪守法意识,做到守法经营,服从管理,自觉维护社会主义经济秩序,同时学会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5.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个体私营业户的职业道德意识,激发职业光荣感、自豪感、使命感,树立文明经商、礼貌待客的良好作风。
6.进行“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精神教育,提高个体私营业户对自我社会地位、社会价值的认识,使广大个体私营业户认识到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是党的事业、人民的事业,树立脚踏实地干一番大事业的雄心壮志。
(二)适应个体私营业户特点,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
1.适应分散性,采取群众活动与典型引路相结合的方法。点多、面广、线长、人员分散是个体劳动者队伍的一大特点,因而应主要靠群众性的活动进行自我教育。方法多种多样,例如先进个体户竞赛活动(可以将遵纪守法、职业道德、服务质量、缴纳税费等作为评比的内容与条件,定期评比表彰);小组评议法(分行业分地段划分成小组进行自我评议);示板宣传法(就是在市场内设立黑板报、标语牌、公约板,引导方向,提出要求,表扬好人好事,批评不良行为)。同时要与典型教育相结合,树立典型,大力宣传,将群众性的竞赛活动引向深入。
2.适应流动性,采取多途径和多样化相结合的方法。多途径就是充分利用报纸、杂志、广播、影视、戏曲、美术、音乐等社会文化、新闻宣传媒介,进行宣传教育。多样化就是通过适当的会议、讲课、报告、谈心家访、座谈会、联谊会、演讲会,举办智力竞赛、体育比赛和文艺会演,以及组织为灾区和贫困地区募捐、为孤寡老人和残疾人送温暖等活动,将政治性、趣味性、娱乐性和服务性结合起来,使个体私营业户在活动中提高思想品位,陶冶情操。
3.适应复杂性、采取“软性教育”与“硬性教育”相结合的方法。个体私营业户队伍成份复杂,文化水平参差不齐。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是城镇闲散人员、待业青年、农村剩余劳动力还有两劳释放人员。由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生活方式不同,思想意识不同,对他们进行教育必须采取软性教育与硬性教育相结合的方法。所谓软性教育,就是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进行说服和引导。所谓硬性教育,就是管理、处罚、制裁,是有约束力和强制性的教育。要打击那些严重危害国家和消费者利益的违法活动,特别是群众深恶痛绝的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不法行为,对掺杂使假、短尺少秤、哄抬物价、欺行霸市、扰乱市场秩序等违法经营、屡教不改者,要严肃处理。
(三)加强领导,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在组织上予以保证
第一,工商行政管理局要负起做好个体私营业户思想政治工作的责任。目前,有些行政管理部门存在着只抓行政管理,忽视思想政治工作的倾向。为了加强这项工作,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有一名副职分管思想政治工作,并在具体管理个体工商业的职能科、股配备专职政工干部。凡与个体私营经济发生业务关系的各级政府管理部门,都应把做好个体私营业户的思想政治工作当作重要职责,摆上议事日程,经常讨论研究,制定规划,并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第二,发挥工商联、个体协会的作用。工商联、个体协会是群众性组织,是个体私营业户之家,应充分发挥作用。搞好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维护个体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成为党和政府团结、联系、教育个体私营业户的纽带和桥梁。
第三,建立健全个体私营业户中的党、团组织。为了把个体私营经济中的党员、团员组织起来,必须加强个体劳协党支部的组织建设和管理。个体劳协党支部是个体私营业户中党的代表,随着个体劳动者队伍的发展,个体劳协党支部的工作量也与日俱增。个体劳协党支部要加强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在个体私营业户中积极发展党员,扩大党在个体私营业户中的影响。团组织在党支部的领导下,也应积极开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