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顿和平协定”与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局势展望_波黑论文

“代顿和平协定”与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局势展望_波黑论文

《代顿和平协议》和波黑局势的展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波黑论文,局势论文,和平论文,协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2月14日,塞尔维亚总统米洛舍维奇、克罗地亚总统图季曼、波黑总统伊泽特贝戈维奇以及美、英、法、德、俄五大国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和其它有关国家的代表在法国巴黎爱丽舍宫签署了停止波黑战火的和平协议。至此,延续了近4年之久的波黑战火终于有了熄灭的可能, 前南斯拉夫地区的和平终于出现了希望。

历经磨难的和平协议

波黑内战自1992年4月爆发至今,已有将近4年时间,而第一和第二两次世界大战在巴尔干延续的时间也不过都只有4年时间。近4年来,战火造成了约25万人死亡,200多万人沦为难民,财产损失超过1千亿美元,惨重的损失对波黑人民而言几同于卷入了又一场世界大战。

在波黑内战时期,国际社会为停止战火延续作出了巨大努力,促使冲突各方达成了几十次停火协定,拟定了万斯—欧文计划、欧文—斯托尔滕贝格计划和五国联络小组计划等三个和平方案,然而这些停火协定和和平方案均未成功,战火反而不断蔓延升级。

今年8月底9月初,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出动3 千余架次飞机对波黑塞族进行了大规模空袭。同时,穆克两族军队也在地面上大举进攻,攻占了大片塞控领土,从而使得波黑战场的形势发生了很大转变。在强大的政治军事压力下,波黑塞族同意由南斯拉夫联盟的塞尔维亚共和国总统米洛舍维奇全权代表波黑塞族的利益同波黑和克罗地亚进行和平谈判。9月下旬, 谈判三方在日内瓦达成了有关未来波黑国家宪法体制的原则协议。

从11月1日至21日,美国将米洛舍维奇、 图季曼和伊泽特贝戈维奇三人“请”到美国俄亥俄州代顿空军基地,就达成波黑和平协议进行谈判。整个谈判进行得艰难异常。三方对波黑国家的政治性质和组成这些比较笼统的条文没有什么大的异议,而在具体的领土划分上进行了激烈的讨价还价。按照各方接受的塞族占49%、穆克联邦占51%的比例,各方都需要交出一些土地,接收另一些土地。各方在一些战略要地的归属问题上,例如萨拉热窝市的地位,波黑塞族连接东西两大块领土的通道和穆族连接萨拉热窝与戈拉日代的走廊等问题发生争议。美国方面为此动用了最先进的电子地图和几万幅最传统的手绘地图来向各方说明情况。谈判一度陷于破裂。为了按照自己的意图在波黑达成停战,美国对与会三方采取了各种诱压兼施的说服工作,终于在11月21日促使三方达成并草签了有关波黑和平的《代顿协议》。

《代顿协议》的基本内容有:波黑将继续成为一个得到国际社会承认的单一国家;波黑国家将有两个政治实体组成,即占51%领土的穆克联邦和占49%领土的塞族共和国;萨拉热窝保持统一并归穆克联邦管辖;连接波黑东西两片塞控区的走廊将保持5英里宽,其中的布尔奇科市1年后将通过国际仲裁解决;1996将举行波黑总统和议会大选;难民将可以返回家园;被指控为战犯的人将不得进入波黑的政治生活;北约将向波黑派遣6万人的维和部队; 美国同意在联合国安理会提出暂停对南联盟实行经济制裁和取消对波黑武器禁运的提案。

12月14日,有关各方又在巴黎正式签署了波黑和平协议。至此,历经磨难的关于波黑和平的协议总算达成,波黑延续近4 年的战火可望告一段落,波黑和平终于出现了希望。

协议达成的原因

波黑战火燃烧到今天,各种各样的和平谈判、和平方案也出现了不少,但大都不了了之,为什么现在能够出现这样的转机,终于达成了和平协议呢?

从波黑冲突各方的内部原因看:首先是战场形势和各方军事力量的对比发生了变化。在今年上半年以前,波黑塞族由于有一支从前南斯拉夫人民军接收的正规军队和大量的军火,因而在战场上有着明显的优势,一度占领了70%的波黑土地,一时间出现了塞族军事优势不可击破的说法。穆克两军则几乎是白手起家,虽然在人数上占优势,但在训练、组织和装备(尤其是重武器)上则大大劣于塞族军队,因而屡战屡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波黑塞族军队的消耗越来越大,从塞尔维亚得到的援助则由于各种原因不断减少,而穆克两军的作战能力在不断的失败中日益增强,又得到伊斯兰世界和克罗地亚的大量援助,因而其同塞族的军事实力对比日益趋向平衡。今年8月, 克罗地亚收复克拉伊那地区后,波黑塞族的战略态势更加恶化。另外,4年的战争使各方民穷财尽, 都已没有能力在军事上组织更大规模的行动以彻底击溃对方。

从外部原因看主要有两个因素,一个是塞尔维亚总统米洛舍维奇的忍让政策,另一个则是美国的积极干预。在前南斯拉夫解体初期,米洛舍维奇一度提出所有塞族人生活在一个国家中,希望能建立一个大塞尔维亚国家。然而波黑战火爆发以后,南联盟遭到国际社会严厉的经济制裁,使得该国的经济受到严重损害,人民生活水平倒退了几十年。现在,米洛舍维奇把解除制裁摆到了头等位置,为此不惜牺牲波黑塞族的局部利益。在代顿和谈中,米洛舍维奇在萨拉热窝问题、萨拉热窝一戈拉日代走廊问题、布尔奇科归属问题上都瞒着波黑塞族代表作出了让步,从而为协议的达成排除了不少干扰。美国克林顿政府从今年夏天起,出于对内准备明年总统大选、对外维护美国超级大国地位的需要,开始对波黑事务在政治、军事上积极干预。先是挥动大棒、轰炸塞族阵地,继而送出胡萝卜、提出和平方案,把3 位总统半请半拉地弄到美国关门谈判,大有谈不成功不许走的架势。同时美国还一家一家地做工作,或作出许诺、或施加压力,撮合三方的立场和要求。美国还承诺出兵两万进驻波黑维持和平。在美国的强力干预下,有关三方终于达成了《代顿协议》。

当然,三方能够达成协议自有各自的考虑。对塞尔维亚和全体塞族人而言,大塞尔维亚已不现实,克罗地亚的塞控区除东斯拉沃尼亚还有1年过渡期外已全部丢失,波黑塞族最终只得到49%的领土, 而且萨拉热窝要全部交给穆克联邦。但是塞尔维亚终于赢得制裁的取消,波黑塞族共和国也得以保留。米洛舍维奇的退让政策也得到西方的肯定,改善了塞尔维亚的国际地位。对克罗地亚而言,克族也认为自己的目标基本达到。克拉伊那地区已全部收复。东斯拉沃尼亚也已规定1年后回归。 波黑克族也占领了相当多的领土。但许多克罗地亚人对将一直是克族占领的波萨维纳走廊地区让予塞族表示不满。对波黑穆族而言,虽然统一的、中央集权的波黑国家已不再有希望了,波黑的克塞两族将来是否会分裂出去也不得而知,但至少波黑国家暂时保住了,萨拉热窝也终于归自己控制。基于此,伊泽特贝戈维奇表示接受这个他认为是“不太公正”的和平。

依然困难的和平之路

根据波黑和平协议,从12月份起北约军队已陆续进入波黑执行维和使命。波黑全境除了零星战斗以外局势已趋于平缓。波黑真的从此就走向和平之路了吗?从波黑和平协议的内容以及各方目前的局势分析,和平的道路上依然存在不少困难。

按照波黑和平协议,未来的波黑国家将成为1个中央政府、 两个民族国家、3支军队的混合体, 这种奇特的国家结构是世界政治中前所未有的。如何保证这个国家政治体制的正常运转,将是使政治家和政治学家头痛的问题。按照协议,事实上每一民族在中央政府或国家议会中都有能力否决对已不利的议案。1996年的大选在北约军队的帮助下也许能够实现,但选出来的议会和组成的政府能否有效地工作却大可怀疑。一家英国报纸挖苦道,如果波黑塞族议员抵制中央政府,不参加议会会议,总不能叫英国士兵把他们抓去开会吧。而波黑内战的直接成因正是当时波黑塞族议员不参加议会关于波黑独立的表决引起的。如果波黑的两个政治实体长期貌合神离,那么和平就不可能长久。

波黑和平协议是由各方暂时妥协和美国施加压力后达成的,各方都还有许多不满之处。现在最突出的两个问题是萨拉热窝问题和波萨维纳走廊问题。现在塞族占有萨拉热窝约三分之一的地区,在这里居住的有10多万塞族人。协议签署后,卡拉季奇要求重新考虑萨市全部划归穆克联邦的方案,给予萨市塞族人以自治地位。萨市塞族人还进行了全民公决,反对在穆克联邦的统治下生活。但是美国表示和平协议一个字也不能改。波黑穆族也表示无商量余地,并且拒绝就萨市塞族人的地位和安全作出保证。现在,波黑塞族军队领袖姆拉迪奇表示塞军将继续保护萨市的塞族人。萨拉热窝问题将成为日后波黑和平道路上的绊脚石,卡拉季奇甚至形容该市将成为欧洲贝鲁特。波萨维纳走廊地区则位于波黑北部,一直由克族人居住,按照和平协议应划归塞族。为此,克罗地亚国内掀起了不小的反对波浪,图季曼受到了许多攻击。波黑克族领导人、穆克联邦总统祖巴克一度以此为由要求辞职。在北约军队进驻波黑期间,这两个问题也许不至于恶化事态,但在将来若处理不好却可能成为隐患。而波黑的和平若没有三个民族互相之间的真正理解,捐弃前嫌是无法得到保障的。

要保障波黑和平的另一个要素是迅速恢复波黑的经济,而这需要数以十亿计的资金。但是这笔资金现在并没有明确的来源,国际组织是不可能拿得出那么多钱的。许多国家认为既然美国推销了自己的计划,就应该承担随之而来的经济义务。而从美国现在的表现来看,援助会有一点,但巴尔干的“马歇尔计划”是不会有的。冷战后的美国似乎已经从以前的出钱、出枪转而成了出人、出枪而不出钱,这倒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美国经济地位的相对下降。

影响波黑和平前景的另一个问题是战犯处理问题。波黑塞族有几十名领导人被海牙国际法庭指控为战犯,其中包括卡拉季奇、姆拉迪奇等人。如果北约穷追猛打,一定要将他们缉拿归案,就很可能影响波黑塞族对和平协议的态度,因为这些人都是执掌波黑军政实权的人物。当然相对而言这个问题还比较好解决,可以通过私下协商或者用大赦、或者找一个可以接受的国家进行避难等办法解决。

人们对6万名北约军队进驻波黑后的局势不会突变还有一点把握, 因为波黑冲突各方没有能与之抗衡的军事实力。但北约军队按规定只呆1年,克林顿说无论形势如何演变,1年后美军都将撤走。美国此次大举干预波黑事务,并不仅仅是为了波黑和平,而是有着其它种种意图。因此其态度是不管怎样先停下来再说,只要能停止战争,克林顿政府就能得分。至于将来如何,并没有细细考虑,这从《代顿协议》的条款关于未来波黑国家的内容很笼统这一点可以看出。克林顿也相当担心驻波黑美军出现伤亡,因为这将会使国内舆论对他更加不利。那么北约军队撤走以后波黑局势再起波澜又将如何呢?西方一些舆论认为,波黑塞族和克族本来也只是将这次和平协议作为彻底从波黑独立出去分别同塞尔维亚和克罗地亚合并的过渡,在北约军队撤走以后,冲突将不可避免。退一步说,即使北约军队可以延长驻期,难道波黑和平能依赖外国军队的长期维持吗?

影响波黑和平进程的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是大国的政策。从这次波黑和平协议的签订可以看出,美国仍然是唯一能够从政治、军事上对全球安全事务施加重大影响的超级大国,西欧和俄罗斯是不能与之相比的,但西欧国家和俄罗斯绝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利益。俄罗斯尽管国库财源紧张,仍坚持要向波黑派出维和部队,因为俄罗斯知道现在不派军队进去,恐怕将来连说话的份都没有。法国坚决要求和平协议要到巴黎签署,就是要显示法国及西欧在波黑事务中的作用,法国还在萨拉热窝问题上公开表示同情塞族。还有一点,此次维和任务,美英法俄四国军队是类似二战后四国分占德国那样分区进驻的,这种类似于划分势力范围的维和方式将对波黑和平进程产生什么影响尚有待于观察。

波黑和平的长久维持,最好的办法是三族人民消除隔阂、和睦相处,下策则是和平地分手。但从现在局势来看,这两点都很难做到,许多根本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当然,虽然现在这种外力干预下的暂时和平只是波黑持久和平的一线希望,人们还是期待这线希望能够最终变成现实。

标签:;  ;  ;  

“代顿和平协定”与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局势展望_波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