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季晚稻病虫害防治技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晚稻论文,病虫害防治论文,技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连作晚稻主要病虫害防治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农艺措施预防和控制病虫害。选用抗病耐虫品种,针对当地病虫发生特点及规律,选择抗性好的高产品种,从无病田中留种或非病区调种,犁耙田时捞出田面浮渣深埋或烧毁。适当调整播栽期,使水稻易感病虫期避开病虫害高发期。
2.种子药剂消毒。浸种前晒种1天,打破种子休眠,促进病原菌萌动。可选用2%石灰水或TCCA(三氯异氰尿酸、强氯精)或噻菌铜(龙克菌)、抗菌素402浸种24~48小时。捞除冲洗干净催芽播种。
3.水稻病害防治。双季晚稻主要病害是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和细菌性条斑病、稻曲病和穗腐病、三种病毒病(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南方黑条矮缩病)等病害。水稻病害的防治方法是在发病初期以预防为主,病虫联防。稻瘟病:用三环唑、稻瘟灵、春雷霉素、富米乐等,用细雾均匀喷雾于稻株上部叶片和穗部,喷够45~50公斤/亩药液。纹枯病:亩用井冈霉素水剂或苯醚甲环唑·丙环唑或粉锈宁或己唑醇悬浮剂,兑水50~60千克粗雾喷雾于稻株中下部。白叶枯病和细菌性条斑病:用龙克菌(噻菌铜)或叶枯唑(噻枯唑、叶青双)或杀菌王(氯溴异氰尿酸)或噻唑锌,均对水50千克/亩,细雾均匀喷雾于稻株上部。已现发病株或发病中心的稻区,风雨过后上述药剂倍量喷雾病株或病中心防治1次。稻曲病和穗腐病:需在水稻孕穗后期(始穗前5~10天)、破口(始穗)期齐穗喷1~2次药预防。可选用井冈霉素或粉锈宁+爱苗或粉锈宁+3己唑醇,均对水50公斤细雾均匀喷雾于稻株上部。三种病毒病:主要防控措施是“抗、避、断、治”,选用抗耐病虫品种、水稻感虫期避开传毒昆虫高发期、切断(防控)传毒虫源、防治病害。可选用毒死蜱、吡蚜酮、敌敌畏、异丙威、速灭威等高效对路药剂。
4.水稻虫害防治。在害虫敏感时期(卵孵高峰、低龄幼(若)虫高峰期)和水稻关键生育期(秧田期、孕穗后期~乳熟期),选用高效、低毒农药进行精准防治。使用性诱剂诱捕成虫,通过大量诱杀雄蛾,使田间雌雄比例失调,达到降低雌蛾交配率、抑制害虫种群数量增长的目的。可选用杀虫灯,控制虫口数量。加强田间虫情调查、监测,确定防治对象田及防治适期。
(联系电话:0351-4048890转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