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 471000
自瑞典于1959年在人体胸壁上埋藏了世界上第1只心脏起搏器以来,人工心脏起搏技术得到迅速发展,起搏器的使用范围也较当初广泛。下面介绍2例安装永久心脏起搏器患儿的护理体会。
1 临床资料
例1男,12个月,2008年10月21日入院,出生后5个月时患呼吸道感染,到当地医院检查发现心脏杂音,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伴阿斯发作,心室率<40次/分,紧急安装了临时起搏器,30日后行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例2男,5岁,2009年3月12日入院,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部分房室管畸形,心室率<50次/分,行房室管畸形根治术,术后7日安装了永久心脏起搏器。
2 术后护理
2.1 患者返回病房后,取平卧位,绝对卧床休息24h,因在全麻苏醒过程中易出现呕吐现象,所以要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发生呕吐物返流,引起窒息及术区污染。24h后患儿可以在床上活动。
2.2 加强生命体征监测
因导管在心脏内操作,所以有损伤血管及引起心包填塞的危险,可出现血压下降;同时患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健全,手术创伤及外界冷热刺激均易使体温发生变化,加上患儿不能正确表达,因此要加强生命体征的监测。术后48h心电监护,观察心脏有无起搏、感知功能障碍。
2.3皮肤护理
术后做好皮肤护理,预防积血、化脓感染。术后用盐袋压迫6h,切口处敷料保持清洁、干燥,手术切口换药每日一次,直到切口愈合。先行病患儿多消瘦、皮下脂肪少,起搏器埋藏后局部皮肤张力大,易引起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影响切口愈合,甚至引起起搏器移位,故换药时注意观察伤口是否有渗血,局部皮肤色泽,囊袋有无波动感、血肿等。
2.4加强生活护理
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保持大便通畅,预防感冒,避免剧烈咳嗽使电极移位。指导患儿及家属当患儿咳嗽时用一手固定起搏器,必要时给予止咳药。
2.5心理护理
患儿术后常表现为哭闹、烦躁不安,术后应多观察患儿的反应,尽量满足其需求,还要多给予情感上的支持,消除患儿的紧张情绪,必要时请家属陪伴,从而安全度过监护期。
3 健康教育
3.1 知识指导
健康指导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患儿起搏器安装后的生活质量。根据小儿的特点,我们为患儿家属制定了详细的教育计划。从患儿准备安装起搏器到出院前,教会家属测量脉搏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每天安静时数患儿脉搏并记录。指导家属术后早期观察患儿有无伤口感染、眩晕、低血压等起搏器综合征,发现异常应立即带其就诊。教育家属使其指导并监督患儿避免剧烈扩胸运动、突然牵拉或变动体位,以防电极移位。避免接近高压电磁场,以防抑制或触发起搏器感知功能。
3.2随访
为评价起搏器和电极的性能,获得最长的起搏寿命,向患儿家属介绍复查的重要性。复查时间最初半年每月一次,半年后3~6个月一次,复查心电图,观察起搏器的功能。每年拍胸片1次,观察有无电极移位、断裂等。嘱家属当患儿感到不适时立即带其就诊。
参考文献:
[1]周爱卿,小儿人工心脏起搏器及其临床应用。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8,13(5):304
论文作者:孙艳艳,高硕,秦小朵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8
标签:起搏器论文; 患儿论文; 术后论文; 心脏论文; 家属论文; 切口论文; 电极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26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