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世界竞争的核心正转向文化竞争。五千多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人类智慧的宝库,传承圣贤们的智慧,有助于中学生全面健康地成长。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精神符号,符号的载体对象,呈立体教育模式,并具体显现了学校的育人理念。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这一育人舞台,是校园文化建设持久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 校园文化 建设
一、“融”源自传承需求
文化育人是学校育人的主要任务,学校首要的责任是明确学生自身发展应该了解哪些文化,并作为媒介应该传承下去的文化有哪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为学生终身发展而开展的底色教育,是固本、铸魂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根本。学校教育应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校园文化建设应融入优秀传统文化,让校园成为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主要平台,焕发活力,影响、浸润、引领学生健康的成长。随着国家的兴旺繁盛,各种文化的涌入,世界竞争的核心正转向文化的竞争,我们看到世界各国的文化在交流、交织、交融、交锋,加之特殊历史时期对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使得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少年中的传承与发展变得尤为迫切。学生是文化育人的对象,其自身素养的提升是育人的目的,因此,必须强化底色教育,强化校园文化建设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深入推进“传统文化进校园”的进程,让其能开花结果。
二、“融”立足顶层设计
学校的顶层设计,首先是指导性的,主要是办学理念、办学方针或者是校训,比如说一个学校的办学理念是:书香校园,那么,阅读就是这个学校最主要的文化育人内容。再比如说,一个学校的方针是“慎独”思想,那么培养学生的个人修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是其文化育人的内容。接着,我们看到无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是学生核心素养,大致都由家国情怀、社会关爱、个人修养三个视角组成,这给了我们启发,我们的学生只顾自身,对他人社会,以及对待国家,对待本国文化都缺少热情与自信,外国的月亮还是圆,因此我们不能唯分数论,而忽视学生的家国情怀与社会关爱意识教育,融入传统文化的校园文化建设必须要有家国情怀、社会关爱、个人修养三个视角。接着,我们还应关注到在地文化。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精神符号,符号的载体对象,呈立体教育模式,并具体显现了学校的育人理念,两种文化育人模式,都在借助在地文化的基础上,给予学生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上的教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最后,我们的视角落实到国家教材、地方教材上,这两部分教材,实际起指导性作用,其中大量内容传承了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文化融入视角十分丰富。由此可见,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不能想当然,要先梳理,找好开展工作的依据、尺子,多维度审视育人的动机。
三、“融”优化育人生态
1.营造氛围。营造氛围应以青少年喜爱的、样式新颖、内容易懂、形式多样的样态呈现。按地点不同可分为楼内布置和室外布置。楼内布置一般要注重一个楼层走廊一个主题;室外布置一般要注意因地制宜,依据环境因素来布置。
2.举办活动。活动开展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学生,这样才符合我们的出发点一切都为了学生,当然这更能体现出传统文化融入校园的价值。百姓日中而不知,生活中处处都有传统文化的身影,因此,我们要挖掘其育人的价值,让学生在体验中继承并传扬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
3.课程群建设。课程群是指为同一目标的实现或者相关联的教学活动。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不能想当然,觉得什么好,就开展什么工作,应围绕这顶层设计,有主题地开展育人活动。
4.合作共赢。好的家风家教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学校定期开展家风家教讲座,邀请有意愿的家长到校,通过培训活动与家长达成共识。所谓正己才可以化身,家长要做家庭中的“贤人”成为孩子成长的榜样,这样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边界扩展到了家庭中,同时也为家庭送去了育人良策。
四、“融”提升师生素养
教师是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设计师、实施者,在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该掌握具备一定的学识,并应该掌握利用传统文化育人的策略。首先,从学识的角度来看,有二者,一是专业学识,即其学科知识;二是育人学识,结合传统文化进校园的育人要求来看,教师应掌握一定的传统文化学识,比如熟读《论语》、《大学》、《道德经》等著作,比如传承并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是戏曲、饮食、服饰等方面。学生是传统文化教育实施的对象,基础教育阶段时间较长,是青少年成长的关键时期,优秀传统文化有益于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及积极乐观的性格,青少年应在富有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校园内汲取精神养分,养护自身的品行。
也就是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说到底是以“人”为核心的教育,教育的过程要多维度的支撑实施者与实施对象传承、发扬传统文化的广度、深度,而教育结果是“教学相长”,同时提升教师、学生双方的传统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戴宋林 孙南南 中华传统文化融入校园建设的路径探究[M].辽宁: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报,2019,1。
[2]孙兴林 冉再权 继承传统文化精髓,提高校园文化品味[M].重庆:中国校外教育,2019,2。
论文作者:路斯亮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20年3月总第33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8
标签:传统文化论文; 优秀论文; 文化论文; 学校论文; 学生论文; 校园文化建设论文; 学识论文; 《素质教育》2020年3月总第33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