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数学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也应当重视思想品德教育的推进,应当改变现有的只反映客观原理的现象,将思想品德教育融入到数学教学之中,让数学教学在传递客观知识的同时,也让学生从中体会到隐含的思想品德因素。
关键词:初中数学;德育渗透;有效策略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课程改革的不断实施,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标准有了全新的变动,也要求中学生德智体美全方位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数学作为基础学科之一,数学教师也应当明确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作用,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提升,还应当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以及课堂教学的具体特点,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还应将思想道德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之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初中数学学习中的德育因素
结合数学教学的实际特点来看,初中数学不仅包括了相应的数学原理和知识,也渗透着一定的思想道德内容。根据具体特征的不同,初中数学中蕴含的德育因素可以分为显性因素和隐性因素两种类别。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普及,初中数学教师多采用多媒体投影和板书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数学教学,多媒体中的图片、文字,数学教材中包含的语言文字、数学公式等明显可见的因素也是显性德育因素0。比如说,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介绍数学家的生平来鼓励学生奋发努力,刻苦钻研。由于数学是一项反应客观世界的学科,数学教学中的大部分内容更侧重于真实、客观地反应现实世界,并不带有思想道德等感情色彩。然而,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也会从中感受到数学原理中所隐含的德育因素,从中体会到做人做事的道理,这也就是所说的隐性德育因素。
二、初中数学学习德育渗透的策略
(一)在教学中加强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数学无论是在教学还是解题过程中,都是一门具有很强逻辑性的学科,数学中也蕴含着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光辉。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始终秉持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深入研究对立统一、运动变化等相关思想,挖掘数学教学中的运动和变化,向学生揭示数学中的辩证法内涵0。例如,在讲述实数这一具体概念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解释“数”这一概念的起源和演变,在讲述不等式时,教师也可以结合运动的观点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了解不同的情况应当采用不同的解题方式;在讲述归纳法时,教师可以结合相关理论知识,让学生分清楚何为特殊,何为一般,从而认清楚特殊与一般之间的辩证关系。从这些案例中也可以看出,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原理无不反映着辩证法的光辉,因此,教师应当将辩证法同教学内容深入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根据课堂实际进行教学展示。
(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教学的重中之重。初中数学教材中也存在很多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这些素材,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0。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比如说,在讲到圆的面积时,教师可以以祖冲之计算圆周率的例子作为引导,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在讲到勾股定理时,教师可以举西周数学家商高的例子,证明早在西周时期,我国数学家就发明了勾股定理。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结合现当代数学家的案例,比如杨振宁、李政道等华裔诺贝尔奖获得者,通过这些贴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案例,能够让学生对数学学科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从一定程度上说,这种行为也能够提高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三)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数学不仅蕴含有丰富的原理知识,同时也具有很强的应用功能。教师应当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当坚持民主平等的关系,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和引导。教师不仅要注重教导学生掌握数学客观原理,同时也应当结合实际案例,加强数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关联性,让学生意识到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比如说,在讲述直角三角形应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以大禹治水的故事作为引导,讲述直角三角形在水利工程上的应用,并且,这种应用方法比治水方式早了两千多年。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前往企业参观,了解数学知识在企业中实际应用等,通过实际调研的方式,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领悟,从教学细节处着手,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习惯。
(四)采用灵活教学方式,加强德育渗透
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带来教学方式的变革。教师可以根据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创新现有的教学方式,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通过这种互动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能够从教学中领悟到思想道德品质。比如说,在讲授数学解题步骤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解题能力;在学生小组合作的过程中,也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小组成员的意见建议,学会尊重他人,互相谦让,增强小组之间的团结合作0。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系列的教学情境,将教学情境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引导学生应用书本中学到的知识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鼓励他们不断探索发现,对于遇到困难的学生,教师应当加强鼓励和引导,适当的时候还可以给予一定的精神帮助。在探究过程中,教师不能轻易否定学生的想法,要多加鼓励,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和价值观念。
总而言之,初中数学教师不仅要增强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也必须要重视德育教育,要注重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引导,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引导学生学会团结合作,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教学形式,结合实际情境对学生的思维方式加以引导,让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的新一代青少年。教师还应当注重知识学习与德育教育之间的关联性,要紧密结合数学的学科特点,将德育点滴渗透其中,避免出现喧宾夺主的现象,出现过多重视思想品质培养,忽略了书本技能的学习。只有通过这些方式,教师才能够达到德育和智育相结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崔彬,耿万辉.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初中数学德育案例集锦与反思[J].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8(Z3):24-26.
[2]祝争辉. 初中数学教学的德育渗透途径[J]. 中华少年,2018(11):73-73.
[3]李庆伟.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J]. 新课程(中),2017(5):225-225.
[4]欧阳伟平. 浅析新课程下小学数学德育渗透的策略[J].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9(11):206-207.
论文作者:童文最
论文发表刊物:《学习与科普》2019年3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2/26
标签:学生论文; 德育论文; 教师论文; 数学论文; 过程中论文; 初中数学论文; 因素论文; 《学习与科普》2019年3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