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变电线路工程施工中技术问题及处理措施研究论文_沈阳

输变电线路工程施工中技术问题及处理措施研究论文_沈阳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如皋市供电公司 江苏省如皋市 226500)

摘要:为了维持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与稳定,必须重视工程建设技术与管理。而输变电线路的施工自身存在复杂性与专业性,更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文章基于目前输变电线路工程施工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文章分析了输变电线路工程的施工现状与技术问题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其目的是为相关建设者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关键词:输变电;工程;技术问题;措施

1导言

输电线路系统运行的安全稳定性,是保证整个电力网络系统健康快速发展的关键。为此,相关建设人员应在明确输电线路施工建设现状的情况下,优化各类线路施工关键工程技术的应用。输电线路是供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通过加强项目的管理,以促进电力工程的健康发展。

2输电线路施工控制现状

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我国电力系统输电线路的施工技术应用,不仅要保证系统运行质量,还要满足系统规模扩大的需求。然而,在输电线路的实际施工建设过程中,由于受环境问题的影响,使得整个电力系统的发展处于缓慢状态,这与当前现代化经济建设快速发展背景极为不符。具体来说,建筑行业快速发展导致的全国范围内拆建,使得电网系统的设计布局受到了极大影响。为此,相关建设人员应加大输电线路施工关键工程技术的研究力度,以适应当前各行各业快速发展建设给电力系统网络运行安全稳定性带来的影响。

3输变电线路工程施工技术应用问题

输变电线路工程施工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会影响输变电线路工程的整体作用质量。例如,因技术问题影响,使得输变电工程的基础设施缺乏运行稳定性,进而出现基础倾斜或是下沉现象。在架设输变电线路时,如果杆塔的平衡张力不够,会造成杆塔作用的稳定性难以得到保障。对于风力发电工程来说,风力资源的不确定性,使得项目建设使用初期易出现电价水平以及风机电阻类型不确定性问题,因此,在项目前期,相关的评估结果会存在一系列的局限性,若在短期内进行观测,会产生一定的误差,导致判断接入系统方案的合理性。由此可见,输变电线路工程施工中的技术问题,不仅会严重影响所处领域的作用稳定性,还会使电网开发项目的评价出现误差。

4输变电线路工程施工中技术处理措施

4.1基础施工

基础施工影响着输变电线路的稳定性,因此,在基础施工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基础的建设应该结合地理地质环境综合考虑,针对不同的环境运用不同的施工方式。在施工中,应当依据主桩具体情况,合理选择人工开挖形式,从而保证孔径的大小能够符合工程设计与施工要求。如果在施工中需要进行次日浇筑,则应当注意采取有效的防雨措施。在对基础施工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了作用力相对较为明显的地区,一般采用的是塔灌注的方式,而在施工中必须要对桩和土之间的摩擦力加以研究和控制,需要对一些重要的参数加强实验工作,合理的控制配合比。

4.2线路复测与塔基校核

在基础工序施工之前,进行线路复测,线路复测由项目经理部统一组织,线路复测使用施工企业内部经计量检测合格的高精度测量仪器GPS卫星定位测量仪和全站仪。根据设计文件和设计单位给定的原始坐标进行线路中心线、档距、塔位标高、局部地段断面、塔位断面、重要交叉跨越等设计数据的校核,同时对遗失的塔位中心桩进行正确的补设,并在线路的重要位置进行永久性标记,以利于基础工序施工。

4.3人工挖孔桩基础施工工序的施工方法

挖孔时,特别是扩孔时要做好安全措施,操作人员要戴安全帽,带好安全带、附带安全绳,上面要派人看护,孔口四周设置护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每个孔开挖时都要配备好一套吊装人上下的设备要确保一有意外能立刻将施工人员救出;遇到岩石需爆破作业时,要增加导火索的长度,爆破完后下孔前要检查孔壁的情况,完好无损才能下人;提升设备及井架应有足够的安全系数,并且配置自动卡紧保险装置;桩孔开挖前及全过程,必须检测井内有无有害气体和缺氧现象,桩孔深超过6m应使用送风设备,注意坑底的有害气体测试,关注施工人员安全。

4.4杆塔施工技术

首先,技术人员要结合施工沿线的地质地形条件,选择科学合理的杆塔位置,即在不增加输变电线路长度的条件下,保证杆塔作业能够顺利进行。其次,施工人员要对杆塔的基础结构进行有效处理,以提高其安全稳定性。即通过优化选择杆塔的结构型式,来提高施工建设的科学合理性。目前,可供输变电线路工程杆塔设计使用的类型,有铁塔、预应力混凝土杆以及钢筋混凝土杆等。其中,铁塔主要作用于出现走廊受限以及垂直档距较大的地区;预应力混凝土杆适用于丘陵、平原等施工条件良好的地区;而普通的钢筋混凝土杆,因其自身作用效果的局限性,已逐渐被上述两种杆塔结构型式所淘汰。最后,要根据所处的地质环境来进行杆塔施工技术应用。在实际施工中,输变电线路工程杆塔的建设方式有两种,即分解组立以及整体组立。分解组立,就是通过控制角钢的弯度,使其始终小于对应长度的0.5%,并在没有裂缝的情况下,采用冷矫正来保证施工质量。而整体组立,则要预先对其进行组装,其建设使用易受钢筋混凝土杆沿线路放线稳定性以及单件重量问题的影响。因此,施工技术人员应严格按照相关管理部门制定的规范标准进行施工操作,以降低不稳定性因素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4.5架线

输变电线路施工过程中,通常会选择张力架线,利用张力架线就需要考虑到施工中牵张力的大小,同时还要对施工中的安全因素进行充分的考虑。在架线过程中,往往在线拉紧后会有悬垂绝缘子偏离中垂位置的现象发生,所以需要在弧垂观测计算时将滑车的摩擦力考虑进去,同时再对导线的弧度进行适当的调整。

4.6施工现场管理

施工现场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工程的主要部位、主要结构以及隐蔽工程的监督与检查,整个管理过程要全面、严格,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另外,施工现场管理还应该注重现场建筑材料、施工工艺、技术措施等方面的检查,确保施工的每个环节都能有序地进行,从而顺利完工。现场管理应该起到调节作用,解决设计图纸与实际施工中存在的矛盾问题,切实发挥到确保工程质量的作用。

4.7护坡支护和地基处理

输电线路工程各类工井及电缆槽的沟坑开挖深度在地面以下0.9~1.9m范围。如果开挖后遇到与设计不符的不良地基情况,立即停工,报请监理、设计现场确认,确认松木桩地基处理方案;如果开挖后的沟槽边坡土层松软不稳定,则须采用松木桩进行支护。松木桩施工方法:松木桩的材料选取达到设计要求,木桩采用挖掘机静压,直到设计标高后,进入下一根桩施工。在压桩过程中注意松木桩的垂直度和偏位,确保满足设计要求。技术保证措施:

施工前勘查清楚打松木桩位置的地下和周边的管线情况;严格执行设计意图及试桩图纸交底中提出的各种要求;施工前放好轴线和每一桩位,并在桩位置中心做好标记,遇到地下障碍物时,应彻底挖除,再以软土回填,重新测定桩位,确保成桩位满足设计要求,桩位偏差在现行规范允许范围之内;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网输变电线路的施工建设,离不开施工技术与施工管理的支持,以保证输变电线路系统建设的稳定与安全。施工技术人员需充分考虑工程所处地质地形条件,实现针对技术问题的处理措施应用目标,作用于实践,以提高电能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1]杨斌.输变电线路工程施工中技术问题及处理措施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7,03:68-69+98.

[2]曾天文.输电线路施工关键工程技术及控制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7,01:27-28+31.

[3]唐小龙.浅析输变电线路施工技术与管理[J].低碳世界,2017,01:117-118.

论文作者:沈阳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4

标签:;  ;  ;  ;  ;  ;  ;  ;  

输变电线路工程施工中技术问题及处理措施研究论文_沈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