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黄土高原论文,经济发展论文,人口论文,环境论文,资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文章阐述了黄土高原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综合分析了协调的可行性、探讨了协调的一般模式,提出了实现黄土高原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的措施和途径。
【关键词】黄土高原 人口 资源 环境 经济发展 协调
人口过剩、资源危机、环境污染被称为当代世界性的社会问题。本世纪80年代以来从社会现状出发把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作为一个整体来协调发展的系统思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特别是在区域开发实践中如何处理和协调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使之实现良性循环,已成为科学工作者和各级决策机构进行研究的重大课题。本文试图运用系统论观点,探讨黄土高原人口、资源、环境为经济发展的协调,揭示其间的协调机制。
1 存在问题
占我国国土面积6%左右的黄土高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土层堆积最厚、发育最典型和开发历史最悠久的地区,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和东方文明的策源地之一。黄土高原地区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千百年来她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然而,当今的黄土高原却存在着严重的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等环境问题,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极大地影响着当地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尽管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该地水土流失和经济落后问题,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治理和开发,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水土流失治理距客观要求仍相差甚远,经济发展依然缓慢,其症结在于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性差。
1.1 人口活动剧烈,对外形成巨大撞击
根据联合国沙漠化会议标准,干旱区、半干旱区土地对人口的承载极限分别为7人/km[2]和20人/km[2](UNCOD,1977,Nairobi);我国国内学者研究认为,本世纪末我国干旱区土地人口承载力的温饱型、宽裕型和小康型分别为16人/km[2]、11人/km[2]和8人/km[2]。而目前黄土高原半干旱和干旱实际土地人口承载量分别为87人/km[2]和60人/km[2],不仅早就超过上述标准,而且据统计资料显示,黄土高原土地人口承载量还有随该地人口增长进一步增加的趋势。由于人口总量持续不断地增长,实际单位面积土地人口承载负荷相应增大,导致滥垦滥伐,陷入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恶性循环之中,最终使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进一步退化,生产力不断下降,整个系统效率低下,甚至出现负效应。
1.2 资源浪费与生态环境的极度脆弱性
作为一个非常典型而独特的自然地理区,黄土高原最鲜明的特征是本身固有的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如黄土性物质堆积深厚且疏松,地表植被稀疏,结构简单,区系匮乏,降水少而变率大,河流水多暴涨暴落,土壤经久侵蚀而年幼贫瘠等,地表形态支离破碎,沟壑纵横。加上长期以来人口过快增长,对环境索取不断增加,过度开发资源,土地利用极不合理,大量植被遭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据中国科学院黄土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资料,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超过43万km[2],占全区的2/3以上,侵蚀量大于1000t/km[2]的水土流失面积为28万多km[2],占全区的45%,其中侵蚀量大于5000t/km[2]的严重水土流失面积为14.5万km[2],占全区的23%。严重的水土流失使耕地表土大量流失和浪费,土壤熟化层越来越薄,有机质和速效肥大量损失,土壤质地粗化,变得贫瘠、干旱,土地生产力水平下降,但人口却持续高速增长,为满足人口生存,势必扩大耕地面积。即出现了人口增加→粮食供需矛盾尖锐→滥垦滥伐→扩大耕种→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粮食减产→自然环境恶化的不良循环。生态系统失去对经济发展的永续承载力。这种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尖锐对立,无疑是由掠夺式的人口行为造成的,而掠夺式的人口行为具有经济主导特征,即人们把经济增长建立在大量消耗自然资源和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基础上。
1.3 经济水平低,生产结构简单
据中国科学院地理所、扶贫办公室资料,全国23%的贫困县分布在黄土高原地区,其中最贫困的县黄土高原占去全国的25%,80年代中期人均收入在200元以下的人口达600多万。黄土高原地区人口占全国的7.6%左右,而工农业产值仅占全国的6.3%,粮食产量仅占全国的6.1%,人均粮食仅占全国的78%。
作为黄土高原地区支柱性产业的农业生产,在这种特定环境条件制约下,表现出结构简单、效率低下、模式单一的特点,而这种音单的农业生产结构在人口快速增长和市场对粮食需求不断增加的压力下,越来越趋向于“刚性”,即种植业畸形发展,粮食生产一花独放,农业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畜牧等生产规模无法扩大,生产水平低而不稳,商品经济难以大力发展。
黄土高原经济的长期落后与生态环境的恶化、人口超速增长表现出极大地不协调性,而其后果是无力增大用于培养人才提高人口素质的投资,无力提高和增加科技力度,导致资源浪费,经济落后,恶性循环加剧。
2 实现协调发展的模式、措施和途径
2.1 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人口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它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统一而实现的。当人类一产生,适应人类需求的经济活动便随之存在,人口数量的增加,一方面增强了人类对资源的利用,增加了物质财富,另一方面增加了物质需求,间接地增加了对环境的压力。
环境既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也是发展经济的物质源泉。人类的经济活动,一方面源源不断地从环境中索取资源,将其转化为人们所需的各种产品,改造人类生存环境;另一方面,受科技水平的限制,人们不可能将资源全部转变为有用产品,故未被利用的资源就作为废物排入环境中,参与自然界的物质和能量的循环。然而,地球上的资源和环境承载力都是有限的,若人们在进行经济活动时从自然界中索取的资源未超过环境的承载力,则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处于协调状态;反之,过度开发资源,使环境处于超负荷状况则可能降低自然系统的生产率,甚至使生态系统失去对经济发展的永续承载力。
分析表明,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四者之间存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并构成一个系统,在该系统中,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各自作为一个子系统都有自身的运动规律,我们通过调控处于主导地位的人口活动,便可使系统整体表现最佳效果,即朝人们期望的高产优质的良性循环方向发展(见图1)。
2.2 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模式
辩证的人地观认为,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和地域特性有重要作用和影响,同时,人类对自然环境亦有认识、利用和改造的可能性,可能性的大小取决于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技术的能力以及人的主导作用。从本质上讲,只有在人和自然共同协调作用下,才能创造出有利于人类活动的最佳环境,即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或人地和谐关系。
图1 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科技系统框图
从人与自然共生或和谐关系理论出发,黄土高原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一般模式应是:(1)以水土资源开发为中心,建立土地“梯”(田)化为基础的高效、和协和良性循环的农林牧综合发展的人工生态环境系统;(2)综合开发国土资源,开发与治理相结合,小开发(局地结合资源的致富性开发)与大开发(全国规模的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建设)相结合,采取优先突破,集中深入,重点投入的方针,形成工农业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发展格局;(3)在合理开发资源的基础上,优化工农业生产布局、优化人口分布、使产业分布,人口分布与环境容量相适应,相协调;(4)从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的角度,促进和推动黄土高原地区的持续发展(如图2)。
2.3 实现协调发展的措施和途径
图2 黄土高原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模式图
2.3.1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实现人口合理分流。人口增长必须与经济发展相适应。黄土高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实践表明,人口问题是最大难点故只有控制人口迅速增长,方可缓和实际已存在的与土地等级资源的矛盾及其一系列连锁问题,使人口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甚至使人口再生产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滞后于经济再生产过程。据西安交大人口所蒋正华等国内人口经济学家对我国目前社会经济定量分析,认为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大致为1∶3的关系,才可能维持目前生活水准不至下降。黄土高原地区在本世纪内年均人口增长率预计为15%左右,年均经济增长率在7%左右,但随着人口增长,人均资源占有量持续递减,故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是实现协调最根本、最有效的措施。为此,应做好如下工作:(1)制订人口发展规划,设立黄土高原人口专项资金,严格计划生育管理,对独生子女及家庭提供更多优惠政策。(2)加强劳动人口市场管理,有计划地组织劳动力安置和输出,推动人口非农化转变,鼓励人口迁出。(3)强化九年义务教育,适当引进专业技术人员,提高人口素质。
2.3.2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适度倾斜,总体协调发展。利用当前国家经济总体发展战略和政策调整的良好机遇,调整和优化黄土高原产业结构,包括工农关系、农业内部结构和工业内部结构,采取适度倾斜,总体协调发展的方针,使产业结构与人口、资源、环境相适应、相协调。
黄土高原的优势资源是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和畜牧资源。故总体上应工农业兼顾。工业采取倾斜—协调发展战略,以优势资源开发为基础,选择面向全国、具有地区优势的工业部门,实行投资与政策的双倾斜,使之超前启动,形成一批区域经济的增长点,在此基础上扩大增长效应和极化效应,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农业则以水土资源开发为中心,创建农林牧综合发展的高效良性生产结构,粮食生产以保证人民温饱为出发点,发展以梯田为主的旱作农业,增加投入,提高单产,基本实现自给;畜牧业以发展需饲料少的兔、羊等小畜禽饲养业为主,适当发展猪、牛及其它牲畜;林业宜于发展以果树为主的经济林和防护林体系。
2.3.3强化环境意识,推广环保技术,扩大环境容量。在黄土高原这样一个生态环境脆弱且生态已经恶化的地区,开发与治理的关系本来就显得异常复杂,既不能走“先开发,后治理”的路子,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破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又不能因噎废食,让国家急需的宝贵资源长期沉睡地下。唯一可行的是在综合开发中采取积极措施,进行环境整治,把环境保护纳入到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在实施工农业发展的具体规划时,要考虑到环境整治的投入,变目前被动的环境保护为主动的环境优化。破除环境已经恶化,一时难以逆转的陈腐观念,推广环保技术,增加环保投入,达到提高环境质量,扩大环境容量的目的。
总之,黄土高原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在发展过程中,协调解决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才能实现其环境优化与经济持续发展。
(来稿日期:199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