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效应理论在国际经济学中的发展_国际经济学论文

汇率效应理论在国际经济学中的发展_国际经济学论文

国际经济学对汇率效应理论的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汇率论文,经济学论文,效应论文,理论论文,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

根据传统的国际经济学理论,一国汇率下调使本币贬值,对产量和就业具有明显的扩张性作用。因为当一国货币相对于另一国货币贬值时,会降低出口商品的相对价格,而提高进口商品的相对价格。这样,贬值就会促使外国对本国产品的需求增加,从而刺激本国生产和就业量增加,有利于改善国际收支状态。国际经济学正统的国际收支调节模型,一般也以此为理论前提。

但是,人们一般不太注意货币贬值有可能会对经济产生收缩性作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一项研究,已经说明了有这样的作用。众所周知,传统国际经济学的国际贸易模型是建立在大国贸易的基础上,即假定一国的出口可以影响世界市场的价格和该国的贸易条件。这种传统的国际贸易模型虽然在纯理论上似乎十分精巧,但离实际情况却相差甚远。且不说在现实世界中,绝大多数贸易国都是中小国家,即便是贸易大国,在多数情况下也是要接受国际市场的价格。这样,传统的国际贸易模型便显示出其局限性。

近年来,许多国际经济学专家已经开始注意研究中小国家的贸易模型,以弥补传统模型的不足。

(二)

根据一些国际经济学家们的最新研究,汇率下调所产生的收缩性效应不仅表现在对产品的需求方面,也表现在对产品的供给方面。这可以从以下十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第一,从需求量对货币贬值的反应弹性来分析。一国通常是在贸易逆差状态下才会采取使本币贬值的政策。但许多国家发现,本币贬值的结果却导致了本国产量下降。这是因为贬值的扩张效应论还有一个极重要的假定前提。这就是必须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即一国进口需求的价格弹性和出口需求的价格弹性之和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1。如果不能满足这一条件,则贬值的扩张效应便不能产生。本币贬值后,以本币表示的进口产品的价格上涨,由于许多发展中国家对进口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小,特别是对本国不能生产的产品,如石油等资源性产品、经济发展所急需的而替代性又小的资本产品以及奢侈性消费品等。同时,许多发展中国家出口产品的价格弹性也较小,这或是因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产品面临着发达国家的贸易壁垒,或是因为某些日常消费品的国际市场饱和,另外对质量主导型而非价格主导型的产品也有这种情况。也就是说,在不能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的情况下,进口限制不住,出口增加不多,这样便不能刺激本国的生产。相反,由于进口品价格上涨,促使了本国同类产品的价格上涨,这将导致本国的需求量下降。以上因素加在一起,则使贬值的紧缩性效应不可避免。这里顺便说一下,目前我国不属于这种情况。据有关专家计算,从80年代至今,我国的进口需求价格弹性为0.6847,出口供给价格弹性为0.4960,两者之和为1.1807,大于1。但是是否永远大于1,则是不能断论的。

第二,从贬值所产生的实际国际收支平衡效果来分析。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模型是将一国产品分为贸易品和非贸易品两类。虽然严格地说,发达国家开放度大,国际贸易能力强,而发展中国家市场封闭性较大,自产自销现象较为普遍,所以这种分类在发达国家中可以忽略。这种分析方法是将贸易品作为一个总体来考虑,而并不仅仅按进口品和出口品来加以分类。出口品只是发展中国家整个贸易品中的一小部分。当发展中国家因贸易逆差而将本币贬值时,其贸易品的价格会因受拉动而上升。当贸易品在该国总生产中占很大比重时,将会进一步促使该国总体价格水平上涨。在货币供给量不变的条件下,价格的上涨将会导致实际货币供给量减少。而实际货币供给量的减少又将进一步导致国内支出水平下降。在价格水平具有充分伸缩性的条件下,总产量和就业水平并不一定就会因此而下降。因为国内支出水平下降产生的收缩性效应完全可以被因本币贬值产生的净出口增长所抵消,因而可以保持总产量水平不变甚至增长。但是,如果国内非贸易品的价格在国内支出水平下降时没有很快下降,那么,国内支出水平下降的收缩性效应就表现在本国非贸易品的供给过剩上。如果本国对非贸易品需求的下降大于国外对本国贸易品需求的增长,这时本国的总产量和就业水平则会下降。

第三,从贬值所产生的国内劳资间收入再分配效应来分析。一国货币贬值将降低以外币表示的该国出口产品的价格,而提高以本币表示的进口产品的价格。这样,它将会导致该国所生产的进口替代品的价格上涨。本币贬值,以本币表示的本国产品的价格必然上升。这就是说,当国内工资水平不变时,货币贬值将会导致本国的通货膨胀,从而降低实际工资水平。一国实际收入水平的下降,必然导致消费需求的下降。当然,如果工人的收入在一国GNP中所占的比例下降,则意味着厂商所占GNP的比重上升。因此,从一国需求总体来看,是否会产生收缩性效应,是很难断定的,只能说有可能。但是,在任何国家,收入高的人总是少数。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贫富差距较大,低收入者所占比重也大。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社会各阶层的边际消费倾向是不同的。一般来说,厂商的边际消费倾向低于工人的边际消费倾向。因此,当一国货币贬值时,应从实际产生的收入再分配状态来分析。

第四,从贬值时关税额变动所产生的政府与居民之间的收入再分配效应来分析。

根据国际经济学中关税的局部均衡分析法,当一国征收关税时,该国将会产生以下五种经济效应:第一种效应是消费效应,即消费者将会因关税造成的价格上涨而减少消费;第二种效应是保护效应,即刺激厂商增加生产量;第三种效应是收益效应,即政府的关税收入;第四种效应是再分配效应,即在消费者收益减少的份额中,除一部分转移到政府手中外,一部分还表现为生产者剩余的增加上;第五种效应是保护代价,即所谓“死负荷效应”,这是指在收入再分配过程中净损失的利益。上述所有的收入再分配和净损失,都源于消费者剩余的减少。一国征收从价关税通常都是以进口物的外币加以计算的。当本币贬值时,政府会因进口品价格上涨而获得较高的关税收入。根据以上关税的效应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出,这将会对私人部门的可支配收入及其支出产生相反的效应。这种效应在发展中国家要比发达国家表现的更为明显。因为关税收入在发展中国家政府财政收入中的地位远远比发达国家政府财政收入中的地位重要。

第五,从贬值对债务的效应来分析。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小国都以对外发行债券或向外国银行借贷的方式而欠有大量的外债。这些外债一般都以外币计算。世界上只有美国是以本币对外发行债券。从外汇风险的角度看,外国投资者通常都不愿意以借款国的货币来计算债务,而希望借款国以国际硬通货的形式来持有债务。因为一旦借款国的货币贬值,以借款国货币计算的投资者的资产便会受到损失。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存在着严重的国际收支问题,如果它们试图采用本币贬值的政策来刺激出口,弥补贸易逆差,那么它们就会发现其债务负担将会加重。换句话说,当借款国的货币贬值时,该国居民的利益将会受到损害。因为他们将要用更多数量的本币去兑换外币,以偿还债务。这样,债务国的居民和企业将会因自身净财产减少而降低支出水平,从而对经济产生紧缩性效应。

第六,从贬值诱发对产品投机性购买所产生的效应来分析。对产品的投机性购买是人们为了防止通货膨胀,使自身财产保值的主要方法。特别是对那些物质生活水平比较低下,而金融市场不发达,人们不大容易通过股票和证券的选择使自己财产保值的国家来说,更是如此。例如70年代中期的智利就是一例。当时,智利居民纷纷预测政府将要使本币贬值,于是大量采购耐用品。虽然这种抢购可以在短期内产生扩张性的需求效应(如果部分产品是本国生产的话),但是贬值本身事实上已造成了通货膨胀,使消费者因消费抢购来的产品而减少了持续性购买。这样便抵消了投机性购买的刺激,从而导致收缩性效应的产生。当然,从理论上讲,假如消费者预期本币将持续贬值时,可能会产生连续性购买刺激的作用,但这种持续性的扩张性需求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是无边际的。因此,收缩性效应终不可免。

第七,从贬值与政府进口配额政策的替代效应及与其他政策的相关性来分析。

如果一国为了改善国际收支逆差状况,采取本币贬值的政策来代替进口控制政策,以符合国际规范的要求,这样,因取消控制而产生的短期内大量国外产品的进口,可能会降低本国产品的竞争性,导致本国生产的萎缩。特别是在短期内,这种情况尤其明显。当然,严格地说,这种结果并非是由于本币贬值本身所产生的,而是贸易政策变化的结果。但是,这两者之间往往有内在联系。另外,当本币贬值时,一国政府也往往同时采取紧缩的货币和财政政策,作为一揽子政策的一部分。虽然它们具有不同的影响,但在实际中却很难将它们区分开来。正是由于这些货币和财政政策的变化与本币贬值是同时发生的,所以一般认为本币贬值将会通过其它政策的同时变化而对本国的生产造成负效应。

第八,从贬值对中间投入品进口价格的影响来分析。在国际贸易理论发展过程中相当长的时期里,对进口关税的研究是不区分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可是在现实世界中,大量的进口贸易都是以中间产品的形式进行的。并且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中间产品所占比重有扩大的趋势。自从1955年加拿大经济学家C.L.巴伯提出“有效保护率”的概念,并于60年代在国际贸易理论中普遍被运用以后,人们对一国征收关税后所产生的实际保护程度的认识,无论在定性还是在定量分析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各国都已经注意对进口的中间产品减免关税,目的是为了保护国内制造业、增加国内生产。可是,本币贬值将会产生提高中间品进口关税的同样效果。

第九,从贬值对工资的影响来分析。这与上一点的性质相同。当本币贬值造成国内消费品价格上涨时,工人便会要求提高名义工资,以弥补其损失。在某些一直保持着高通货膨胀率的国家,特别是那些工会力量又相当强的国家,劳资双方在签订工资合同时,往往是指数化的,即工资是按照消费品物价指数(CPI)的高低自动加以调整。因此,当本币贬值时,会加大工资上升的压力。这样,劳动成本的上升使生产的边际成本上升,从而导致供给量下降。

第十,从贬值对周转资金代价所产生的影响来分析。资本有固定资本和可变资本之分。固定资本一般是以厂房和设备等实物形态表现出来,通常被认为在短期内是固定不变的;可变成本往往是指劳动和其他生产原料等中间投入品。但是,情况往往也不尽如此。特别是在证券市场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还有另外一种属于可变成本的投入要素,这就是所谓“周转资金”或日流动资本,它是指短期内用于支付存货和雇员工资等所需要的资本。在这种金融结构中,如果贬值使可获得的信贷量下降,迫使利率上升,厂商在短期内获得周转资金的代价也就上升,从而使投资下降,导致供给下降。这与工资和中间投入品价格上涨所产生的影响是一样的。

综上所述,一国通过汇率下调使本币贬值所产生的收缩性效应,既表现在需求方面,也表现在供给方面。前七点是对需求的影响,后三点是对供给的影响。对需求的影响大于对供给的影响,因此显然可以看出,这种理论的补充并没有超脱强调需求分析的凯恩斯主义的思想范畴。

(三)

从国际收支的角度看,上述汇率下调所产生的由收缩效应转变为扩张效应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著名的“J型曲线效应”。该理论认为,当一国将本币贬值时,在最初的一段时间里,不仅不会产生经济的扩张性效应,反而会使逆差扩大。在经过了一段时期以后,才会逐渐弥补贸易逆差。因其时间坐标轨迹呈“J”形状,故名。“J型曲线效应”的理论基础是认为:一国出口对本币贬值所引起的相对价格下降的反应有一个由小到大的过程。一般认为,人们对汇率变动导致商品相对价格变动的需求价格弹性开始都较小,经过一段时间后才有可能变大。也就是上面第一点所讲的,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有一个时间过程。现在有的学者,根据从纯理论上看需求价格弹性有无穷大、零、小和大这四种情况,否认汇率下调所产生的弥补贸易逆差的扩张性效应。有的人甚至根据现实世界中存在着大量非价格因素(如劳动生产率、技术条件、商品质量、产品结构、销售技巧以及贸易政策等)这一事实出发,而从根本上彻底否定经济学上采用简化、抽象的分析方法而获得的上述扩张性效应的一般性结论,未免过于极端。这种观点实际上忽略了经济学理论和复杂的社会现实之间的合理差距。

上述国际经济学对汇率效应理论研究的新成果,并非是对汇率下调产生扩张性效应理论的否定,而是一种重要补充和发展。并且,根据这种理论,当一国汇率下调时,上述十点收缩性效应也并不一定都会同时表现出来,通常只是表现出其中的一部分。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实证研究,发现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当汇率下调使本币贬值后的头一年,产生的是收缩性效应,此后才逐渐产生扩张性效应。这种对传统理论补充的积极意义则在于,它更加细致地考察了本币贬值所产生经济效应的全过程及其原因。由于人们过去一般比较关注汇率下调的扩张性效应,加上收缩性效应在发达国家表现得不甚明显,因而在传统理论上不太被重视。因此,如果能重视汇率下调所产生的收缩性效应,并且根据产生收缩性效应的原因及时采取相应的调节政策,则会减少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付出的代价。这也是我国在未来的改革开放中值得参考和借鉴的地方。

标签:;  ;  ;  ;  ;  ;  ;  ;  ;  

汇率效应理论在国际经济学中的发展_国际经济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