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五W”传播模式之我见——与拉斯韦尔“五W”传播模式比较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模式论文,我见论文,拉斯论文,韦尔论文,图书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拉斯韦尔“五W”传播模式
人们在对人类社会信息传播现象的研究过程中,对传播的构成要素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最早研究传播要素问题的是亚里士多德,他认为传播由谈话者、说的话和听者三要素构成。一直到1984年,耶鲁大学哈罗德·拉斯韦尔教授在《传播社会的组织与功用》一文中提出的“五W”传播模式(见图1),这是人们最常引用的传播模式。这种传播模式包括五个基本要素:即传播者(Who)、信息(What)、 传播渠道(Which channel)、受传者(Whom)、传播效果(Which effects)。
由于这个模式注意到了人和社会的因素,所以拉氏模式在传播学研究中被称为经典模式。
2 图书馆“五W”传播模式
总结前人的经验,结合我们图书馆的实际,笔者在此提出了图书馆“五W”的传播模式(见图2)。
图书馆“五W”传播模式包括了五个基本要素,即信息源(What)、图书馆(Who)、传播渠道(Which channel)、读者(Who)、 反馈(Which feedbacks)。五个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共同构成了这样一个传播过程:
(1)各种信息源,包括各类图书、期刊、报纸、电子出版物、 磁带、录像带、光盘等,通过图书馆员有意识、有目的、有针对、有选择地收集进图书馆。
(2)在图书馆内,经过整理、加工等常规程序将信息有序化, 并根据实际情况,按照一定的传播方式将信息传递给相应的读者。
(3)不仅图书馆员可以决定信息传播方式, 读者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实际需求,选择一定的传播方式获得相应的信息。
(4 )读者对传播效果的反应信息反馈给图书馆之后构成了一次传播流动过程。
(5)图书馆根据读者的反馈信息作出相应的调整, 然后又开始新一轮的信息传播。
这只是对图书馆信息传播过程的一个简单解释,在下面与拉氏“五W”的比较分析过程中,我们将会对图书馆“五W”传播模式进一步阐述。
3 从两种传播模式的不同之处谈图书馆模式的特点
从模式图中可以看出,两种传播模式的不同之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传播的起点不同:What(信息源)or Who(传播者)?
拉氏的传播模式以传播者(个人或群体)作为传播的起点,传播者将业已准备好的信息传播出去。这种传播起点是不适用于图书馆传播模式的。笔者认为,图书馆的传播模式,不应局限于这种消极的、静态的模式。在当今信息源骤增、出版物低级重复出版、信息垃圾成堆的现实面前,图书馆对信息源的鉴别、选择、收集工作成了一项艰巨而又重要的任务,理应是传播信息的起始。
若按照拉氏的传播模式,应将图书馆作为传播过程的起点,将信息源置于图书馆这个传播者之后。按照这种传播模式,人们很容易误解为图书馆的信息传播任务只是将图书馆已经收藏的信息给传播出去,而图书馆对分散在社会中大量无序的信息的选择、收集这项基本功能就突出不了了。这是比较片面的。图书馆深层次上的信息传播并不仅仅是将馆内有序化的信息传递给读者这样简单,其真正内涵应是将分散在社会中无序化的、有用的信息经过整序、加工之后传递给读者。图书馆员必须走出这种观念的误区,才能有效地提高信息传播效果。
3.2 传播渠道的侧重面不同:media(传播媒介)or model(传播方式)?
传播渠道应包括传播媒介(media)和传播方式(model)两种含义。在历来的几乎所有传播模式中,人们对传播渠道的研究局限于传播媒介。有关传播媒介的历史、发展、现状、应用及其前景等文章比比皆是。这多多少少对给建立图书馆传播模式的人们带来了一些误导。在图书馆传播模式中,对传播渠道的研究重点亦是随大流,过多地研究了传播媒介,而忽视了对传播方式的研究。
笔者认为,图书馆传播模式中若把研究重点只局限于传播媒介上是不现实、不明智的。对于图书馆来说,信息的传播采取什么样的媒介,其实这在信息收集选择时就早已被确定。图书馆的传播任务,简单地讲就是将用户所需信息按照一定的方式尽快地传递给读者。因而,在这里图书馆对传播渠道的研究重点应侧重于传播方式上。图书馆的基本传播方式包括以下四种:
①单向主动传播
它是图书馆根据读者信息需求细分的结果,将信息资源传递给事先确定读者的过程。如定题情报服务、决策支持服务等。这种传播具有极强的针对性。
②多向主动传播
它是图书馆根据自身的任务和目的,组织信息资源并将其传递给事先没有确定的读者的过程。其最主要的形成就是二次文献(目录、文摘等)的报道。
③单向被动传播
它是图书馆根据读者的需求为他们提供所需求的信息的过程。其主要形式是信息咨询服务。
④多向被动传播
它是图书馆组织、积累信息资源并根据事先未确定的读者的需求为他们提供信息资源的过程。主要形式有图书阅览和借阅等。
显然,不同的传播方式将带来不同的传播效果。图书馆只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将四种基本的传播方式结合起来,一定会取得最佳的传播效果。
3.3 传播渠道与受传者的关系不同:单向式还是双向式?
从模式图上显而易见,拉氏模式整个传播方向是单向式的,即受传者在整个传播过程中对传播渠道是不具有支配性和选择性的,是完全被动的。而笔者的图书馆传播模式图中,在传播渠道与受传者之间的箭头标识是双向的,即作为受传者的读者对传播渠道(传播方式)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对于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信息传递最终究竟是按哪一种传播方式进行的,不仅图书馆有决定作用,读者也有自己的选择空间,是由双方共同决定的。
在图书馆传播过程中,传播者与受传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实际需求选择最适合的信息传播方式,这必将极大地提高信息传播效果。
3.4 传播终点不同:有没有终点?
对于拉氏的传播模式,其传播的终结是传播取得的效果。我们知道,信息传播的最后结果就是受传者接收信息,并取得一定的效果,不论是好是坏。但是,受传者若不把取得效果的信息传递给传播者,传播者不知道自己传播最终有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这样的传播过程是不完整的。拉氏忽略了传播的反馈问题,过高地估计了传播效果,这是拉氏传播模式的一个很大的不足之处。因而,笔者在图书馆的传播模式中将信息反馈作为信息传播的第五个要素。一个完整的传播模式必须建立一个反馈机制。
信息反馈是信息传播后所产生的信息回流。反馈分正反馈和负反馈两种。正反馈信息是告诉图书馆应该继续传播;而负反馈则是要求图书馆改变或纠正原有传播内容或传播方式,然后再进行传播,更有甚者是要求停止传播。图书馆只有根据相应的信息,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持、改进或提高原有的信息传播内容或方式,必能取得预期理想的传播效果。
从图书馆信息传播模式图可以看出,图书馆的信息传播是一个永无休止的过程,只要图书馆存在,信息传播就会发生。信息传播活动是图书馆生命力所在。
4 结束语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尽管笔者所提出的图书馆信息传播模式过于简单,但已抓住了问题的主要方面,突出了信息源、图书馆、传播渠道(传播方式)、读者等传播的基本问题。通过模式我们能够简明又清楚地了解图书馆这个实体的信息传播结构和过程,了解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图书馆今后工作的开发与图书馆相关问题的研究都起着启迪和借鉴作用。
收稿日期:1998-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