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元素融入影视表演训练中的作用与运用论文_毛美娜,方宏宇,李梦薇,张居峰,张硕晨

音乐元素融入影视表演训练中的作用与运用论文_毛美娜,方宏宇,李梦薇,张居峰,张硕晨

〔摘要〕表演作为一种的综合艺术形式,她的艺术形式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既能创引人入胜的情境、又能寻找可以显现心灵方面的深刻而重要的旨趣和真正意蕴。在表演中也处处都能彰显音乐的魅力,恰如其分的音乐像呼吸一样自然,并不喧宾夺主,反而引发观众对剧本和人物的思考。

〔关键词〕表演音乐

表演作为一种的综合艺术形式,她的艺术形式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既能够创造一个“引人入胜的情境”、又能够“寻找可以显现心灵方面的深刻而重要的旨趣和真正意蕴”。而音乐作为具有深厚人文底蕴的又一艺术门类,在人文传播的过程中突显了特殊的意义和价值。表演艺术和音乐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不管是从铃木训练法中脚对地板的感觉训练,还是话剧舞台上音乐、音效的重要性,还有电影艺术中巧妙的音画结合,都需要音乐。恰当的音乐给观众的代入感更强烈,对整个剧目的主题节奏会更加突出,对勾勒人物背后的故事也会更加顺畅,最终引发观众对剧本和人物的思考。

不是说音乐好听,就能用到戏里。好听和剧情是否协调是两个概念。有时对一段音乐的选择,听上十几次至几十次,也不一定能找到适合的音乐段落,这里说的适合就是协调。

1 剧目《油漆未干》音乐与表演关系的分析

在我校表演系1201 班毕业大戏《油漆未干》中,导演老师指导融入了多种不同感情色彩的音乐,以此丰富演员的内心,帮助演员在舞台上更好地表达情感,从而完成舞台行动,也使观众可以更迅速地被带入剧目规定情境。《油漆未干》是法国剧作家勒内·福舒瓦的作品,描述了20 世纪初英国乡村一个小家庭在一天内经历的种种变故,是一部带有批判以及喜剧色彩的正剧。

剧目一开场,我们选用了一段轻柔抒情的纯音乐,掺杂着些许忧伤,并让饰演油漆匠的演员吹着口琴应和着,很快,刚刚入场的观众们渐渐安静下来,放松了神经等待大幕开启。幕起,老师选用了一段节奏鲜明的《A Dancing Teddy》,几位“油漆匠”在音乐中上场,以舞蹈的形式摆放好各种道具,并与从观众席直接上场的扮演“哈医生”的演员热情洋溢地打招呼,整个剧场被营造出一种轻松活力的氛围,也带出了整部戏喜剧的感情基调。待戏中几个性格鲜明的人物达伦、罗迅登场时,我们选择了带有滑稽色彩、幽默诙谐的音乐,并且让演员踩着音乐的“重音”,用舞蹈化的肢体动作在舞台上行动起来,和音乐契合紧密,再加上夸张和搞笑的举手投足动作,逗得观众们捧腹大笑,为人物的登场也带来不少亮点。

第一幕和第二幕的换景时,选取了一段略带忧伤的纯音乐,作为女主角关尼和男主角克里斯宾生前感情的背景音乐。在演这段戏的时候,扮演关尼的女演员的情绪很自然地就被音乐带动起来,她跟随着音乐的节奏慢慢地向和她一起演对手戏的演员走去,每一步走的都具有心理依据;轻柔舒缓的音乐好像潺潺流水,演员好像真的感受到关尼对克里斯宾的思念,以及这些年留她一个人艰难度日的不易,眼泪不受控制地流了下来,所有观众也都为之动容。

剧目尾声,这段音乐再一次渐渐响起。此时,舞台上灯光也随之渐弱,其他演员都只剩一个颓唐的剪影,只有关尼孤身一人拎着大大的行李箱慢慢走向舞台最前面。此时的规定情境是,一切真相大白于天下,关尼最终要带着被众人争抢、却属于自己的肖像油画离开她生活了15 年的哈医生家。在哈医生家生活了多年的关尼一定是心有不舍的,但自己的善良被他信任的哈医生一家所利用更使她感到心寒。所以,此时此刻背景音乐就起到了更重要的作用,既能帮演员丰富复杂的内心情感,又可以渲染外部环境,烘托场上气氛,同时推动剧情发展。如果抛开音乐,观众一定无法非常精准地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更不可能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2 剧目《尘埃落定》音乐与表演关系的分析

在我校表演系1202 班的毕业大戏《尘埃落定》中也可以看出音乐元素的重要性。由于剧本的规定情境是在西藏地区发生的故事,所以在音乐上选用了不少带有年代感的音乐,和具有典型地域风格的音乐作品,这在选择音乐的过程中就增加了相当的难度。最后确定的音乐有《羚羊过岗》、《次仁索朗》、《桑吉卓玛》等,这些音乐的内容虽然各有不同,但都达到了音乐在话剧中应该拥有的作用和效果,以西藏歌曲风格为主,演奏乐器和演唱情感不同的方式增加的话剧表演体现上的感官效果。下面用《羚羊过岗》这首歌曲分析它在《尘埃落定》这部展现了藏族美感的话剧里所起到的作用和功能。

《羚羊过岗》主要出现在剧中的第一幕、第四幕中间和最后一幕中,由一男子用“啰”轻声开场,声音像站在山岗上向远方呼喊的效果,从在剧中出现位置来看,歌曲在剧中起到了“起、承、转、合”中“起、转”作用,不难看出音乐音效设计师和导演之间安排这段音乐出现的用意。第一幕开场出现这首歌曲,让演员和观众感受到亲临西藏高原,登高远眺之感,使演员更加信任自己身临其境,从声音环境让演员和观众能很好的信服,同时让观众更相信我们的创作和舞台上角色生活的真实性。这首歌给人整体感觉是空灵之感,也可说,是立足于山岗上眺望远方时,用呐喊的方式去放空身心之感。首先我们在选择上先抓住这首歌的寓意精髓,再通过剧本的情节上给演员进行传达。这样,即便是在刚开场的时候,也能较好的避免演员出现不入戏的状况,塑造了一个非常真实的感官环境。从而既能够使演员演的真实,也能够使观众看的真实,还可以使舞台展现的真实。这对于一部带有浓重地域色彩的话剧来说,能够成功地设计这样真实的场景环境、声音环境是必不可少的。

另外,在排演时还用了“鼓”。剧中鼓声配乐的地方虽不去多,但每一处都能表达剧本的重点,包括剧情节奏变化和人物心理变化,还帮助现场观众更好地理解作品。开场,要展现傻子少爷的“傻”和与侍女卓玛的人物关系,作者进行了意象化处理。这时候鼓的作用就是跟随演员舞台上的语言和行动打出“世界起源”的未知性与未经世事的傻子少爷对爱情的探寻,给观众留以想象,同时起到明确演员行动、支撑演员内心的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果说,此时没有鼓声的衬托,仅仅依靠演员单薄的语言和简单行动来支撑整个舞台,难免会留给观众的遐想空间欠缺的感觉。本来剧本中这块情节就是意象化处理,很难在舞台实际中表现出来,所以鼓声的加入有力地帮助了演员和观众更加真实的情景和情感的体验。随后,鼓声减弱,大幕徐徐拉开。

第一幕,地点是麦其土司家大院,交代完土司、土司太太、黄特派员等人的人物关系后,一声鼓声,让傻子少爷很清楚的看到了杀人的全过程。这声鼓代表的是刀砍下去和人头落地。随后还是第一幕,跳神舞的片段,用鼓声应和神舞演员脚下的舞蹈节奏,由于是现场配乐,让观众有一种真实的藏族人在现场跳神舞的感觉,更好的还原了话剧的真实性,具有强烈的时空代入感。第四幕,最后一段“当茸贡卓玛变成傻子少爷的女人之前,傻子少爷答应茸贡卓玛借粮食之后”,这是一段单纯用演员的形体和鼓声来展现的一段戏,剧本中是没有这样撰写的,是导演、演员、音乐创作者在排练过程中进行的剧本二度创作。内容是,傻子少爷征服茸贡卓玛的过程,和茸贡卓玛为什么会变成傻子少爷的女人的事件。作为鼓手,这个时候不仅仅要跟着演员的行动进行准确的“定音打点”,给演员表现角色时给予心里支撑,转变和把握鼓点的强弱,也是体现人物的心里变化从内向外转化的关键。因为这里是全局的情感高潮,要让演员有一种怎么演都不会过火的感觉,让演员尽情的释放角色内心的情感,而且还要体会演员的心理逻辑,把握人物节奏的变化。做到这样的配合不仅仅要演员和鼓手之间多次的练习磨合,还需要两组人相互给予刺激、相互配合才能更好展现出效果。

3 剧目《全家福》音乐与表演关系的分析

在我校表演系1203 班的毕业大戏《全家福》中,音乐也展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话剧《全家福》根据著名女作家叶广芩的同名小说改编,围绕王满堂一家及其邻里几代人的悲欢离合,展现了一幅世俗生活画卷。生活基础丰厚,人物形象鲜活,语言生动幽默,具有较高的文化品味和思想内涵。这部话剧分五幕,每一幕都是以10 年为一个时间跨度。现代音乐很难适合剧情需要,在每个年代的歌曲当中选取合适的音乐作品很关键,既要合适又不能突兀,因此好的音乐尤为重要。

启幕的音乐具有特殊的意义,也是这部大戏能否吸引观众的关键点。导演和演员们选用的音乐是电影《霸王别姬》的开篇音乐,音乐凸显了年代的久远感,也介绍那个年代的人是特别喜欢戏曲的这一特点。紧接着选用音乐《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把观众拉到了话剧所展现的年代背景中,歌曲是建国初期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也通过音乐展现了城里的生活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故事也从这里展开来。

第一幕,王满堂原先的媳妇、儿子来到了北京寻亲,他们上场时选用音乐《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展现了乡下人的日子也得到了“解放”,全中国普天同庆的感觉。男主角王满堂上场,选用音乐是《解放区的天》,整幕话剧在音乐上,都是具有时代背景的意义。然而,音乐不仅仅是体现时代背景这么简单。在麦子和王满堂诉情一场,我们在音效的处理上选用了舒缓而悲伤的音乐来烘托两个人的苦。二生参军时选用音乐《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以此来衬托当兵的热闹气氛。切换场景音乐则选用的是一小段京韵大鼓,展现小院中邻里之间的人情世故。

第二幕,是过了一个10 年之后,到了大跃进的时代。开篇,演员们选用音乐《社会主义好》,既能体现时代背景,又能表现满堂参加人民大会堂的座谈会回来后热热闹闹的气氛,又听说二生要回来,小院像过节一样热闹……就在此时通过音乐选取了二胡的片段,把高兴的气氛瞬间拉倒低谷,原来不曾料想二生牺牲了……而后,突然地爆炸声出现,大妞的早产、坠儿的闯祸,都让整个第二幕丰富多彩。中间换场的音乐选择的是《听话要听党的话》, 展现大跃进时期的特征。第二场拆东直门采用砸墙的音效,触动心灵,故事围绕着这东直门拆与不拆,小院闹翻了天,在结束换场时导演和演员们选用音乐《听话要听党的话》,曲调轻快,略显滑稽。

第三幕,开场音乐选用是《我们走在大路上》,意味着又过去了十年,街道组织也成立了,慢慢的进入了文化大革命时期。在这里演员们又遇到了问题:没有合适的歌来体现这一时代。于是,中间的换场则采用了反衬的方式,播放的音乐是《红灯记》样板戏,反衬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生活状态。演员们在其中还加入了具有文化大革命这一时代特点的歌舞,选取了很多具有代表性的舞蹈动作,同时选用歌舞音乐《大海航行靠舵手》这首歌曲,加深了观众观看剧目时对文化大革命的印象,将剧情逐渐推向高潮。最后衔接音乐是《我们走在大路上》,呼应了第三幕的开场音乐,起到了首尾呼应的作用。

第四幕,开场音乐选用是《在希望的田野上》,慢慢的,时间又过去十年。人也老了,歌也变了,很好的表现了时代感、岁月感。中间换场音乐选用是《我们的明天比密甜》、《金梭银梭》,这些都象征着幸福的日子要开始了。但是好景不长,梁子虽然长大了,但是却因为工程事故被警察局抓捕,多次用警笛的音效声来渲染紧张的气氛,让人心里时时揪起。紧接着大妞之死,让第四幕伴随着二胡的音乐声匆匆收场。

第五幕,开场时是又一个十年之后。老肖重归故土,选用的音乐是《前门情思大碗茶》,音乐曲调耐人寻味、发人深思。伴随着老肖拄着拐杖,踱步在小院之中,回忆旧院子中的故事,让人心里不得不感叹时间飞逝、岁月如梭。与王满堂、春秀婶相见,更是触动情感的防线,催人泪下。当老肖拿到当年的笔记本时,选用了一段古琴小院的音乐进行搭配,烘托了不舍和感动,整个第五幕的音乐都是比较悲伤的、催人泪下的。直到最后,伴随着这样伤感而深邃的音乐,小院一家人在影壁墙面前照了一张“全家福”,此时全剧终。整部话剧情感深厚、耐人寻味、发人深思。

在平时的表演学习和演出中,处处都体现着表演艺术和音乐是息息相关的。我们行走,但不忘为什么出发。音乐是构筑表演艺术的精华组成,但它并不喧宾夺主。最好的组成,是润物细无声般的渗透。就像恰如其分的音乐,让人忽略了它的存在,仿佛呼吸一样自然。音乐与表演的融合究竟是什么形式并不重要,因为音乐的生命会和剧作一起化为人文的永恒,重要的是,最后留在我们心中的是什么。【北京联合大学2014 年“启明星”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市级项目结题论文】

参考文献

1 周海涛.聆听话剧中的音乐———浅谈话剧配乐的功能[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3(04)

2 李奇.音乐性特征为何会在话剧表演中存在[J].戏剧之家,2014(08)

作者单位:北京联合大学

论文作者:毛美娜,方宏宇,李梦薇,张居峰,张硕晨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研究》2015年9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

标签:;  ;  ;  ;  ;  ;  ;  ;  

音乐元素融入影视表演训练中的作用与运用论文_毛美娜,方宏宇,李梦薇,张居峰,张硕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