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雜志·荀子雜志》訓詁三則论文_邓彦华

《讀書雜志·荀子雜志》訓詁三則论文_邓彦华

(西北大学文学院,陜西 西安 710127)

摘要:本文借助現有工具書和傳統古典文獻,對王念孫《讀書雜志·荀子雜志》部分進行重考,以期對《荀子》有正確的理解。

关键词:《讀書雜志》;《荀子》;訓詁;

1.小涂則殆

巨涂則讓,小涂則殆。楊《注》曰:殆,近也。凡行前遠而後近。故近者亦後之義。謂行於道涂,大道竝行則讓之小道,可單行,則後之。念孫按:楊說迂回而不可通。余謂“殆”讀為“待”。言其行於道涂,大道可竝行,則讓之小道,只可單行。則待其人過,乃行也,作“殆”者,假借字耳。

按:文中的楊注是指楊倞為《荀子》作的注。楊倞,唐宪宗年间弘农(今河南灵宝县南)人,任大理寺评事。著《荀子注》一书,是现今流传《荀子》的最早注本。下同。

“巨涂則讓,小涂則殆。”楊倞注釋“殆”是近的意思。凡是行走在前面的離出發的地方越遠,走在后面的離出發的地方越近,所以後有近的意思。走在路上,寬闊的道路可以并行,而狹窄的小路則要避讓行人,故而只能單側行走。王念孫認為“殆”應讀為“待”。“巨涂則讓,小涂則待。”意思是說走在寬闊的道路上,可以并行,而狹窄的小路則要讓行,只能單側行走,要等到別人過去了才能走。“殆”是假借字,應讀為本字“待”,是等待的意思。

筆者按:《康熙字典》引《詩經·小雅》“無小人殆。”《鄭玄箋》“言無與小人近。殆,近也。”楊倞認為《鄭玄箋》是對的。王念孫認為“殆”與“待”古音通假。“待”是本字,“殆”是借字。

語音上,根據唐作藩《上古音手冊》(1982)[2]殆上古音爲之部定母上聲。待是之部定母上聲。“殆”與“待”音同(聲母韻母聲調皆相同)。之部在王念孫《古音二十一部》第一部。故“殆、待”古音通假。

語義上,“殆”與“待”因為通假關系而發生詞義滲透(詞與詞之間意義的相互影響,彼此滲透)。[3] 由于長期通假的影響,“殆”有了“待”等待的意思。

2.無志

知命者不怨天,怨天者無志。念孫案:“志”讀為“知識”之“識”。古知“識”字通作“志”說,見《經義述聞·左傳·昭二十六年》不知命而怨天,故曰“無識”。《灋行篇》正作“怨天者無識。”楊彼注云:“無識,不知天命。”是也。此注以“志”為“志氣”之“志”,失之。

“知命者不怨天,怨天者無志。”王念孫認為“志”應讀為“知識”的“識”。古代“‘識’字通作‘志’說”見于王引之《經義述聞·左傳昭公二十六年》。不知命而怨天,故曰“無識”。不懂得命運的人而埋怨老天,所以說是沒有見識。《荀子·法行篇第三十》作“怨天者無識。”埋怨老天的人是沒有見識。楊彼說:無識,不懂得命運。這條注釋認為“志”是“志氣”之“志”,是不准确的。

王念孫按照王引之的注釋是正確的。志,《說文》从心之聲。志者,心之所之也。《玉篇》識,認也。《詩·大雅》不識不知,順帝之則。《左傳·襄二十九年》吳公子札聘于鄭,見子產如舊相識。《老子·道德經》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莊子·繕性篇》道固不小行,德固不小識。《揚子·法言》多聞見而識乎正道者,至識也。多聞見而識乎邪道者,迷識也。《后漢書劉駿傳》博見疆志。志,通識。《廣雅釋詁二》志:識也。等都是“志”通作“識”的例子。

語音上,王念孫認為古代“識”通作“志”。“識”與“志”通用。志上古音爲之部章母去聲。識爲職部書母入聲。“識”與“志”可以聲轉,二者爲章、書旁紐,之、職陰入對轉。之部、職部皆在王念孫《古音二十一部》第一部。故“志、識”古音通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語義上,“志”與“識”因為通假關系而發生詞義滲透,王力《同源字典》(1982)二者是同源字,[6]因此“志”有了“識”懂得的意思。

3.陶誕

陶誕突盜愓悍,憍暴以偷生反側於亂世之間。楊注曰:陶當為梼杌之梼,頑囂之貌。或曰:當為逃隱匿其情也。念孫案:楊釋陶字之義未安,余謂陶讀為謟音滔。謟誕雙聲字,謟亦誕也。《性惡篇》曰:其言也謟,其行也悖。謂其言誕也,即上所謂“飾邪說,文姦言。”也。作陶者,借字耳。凡從舀從匋之字多相通,《小爾雅》綯,索也。綯即宵爾索綯之綯。《小雅·苑柳篇》上帝甚蹈。《一切經音義五》引《韓詩》蹈作陶。《楚辭·九章》滔滔孟夏兮。《史記·屈原傳》作陶陶。《說文》搯搯,捾也。《一切經音義》引《通俗文》曰:捾出曰掏,皆其證也。《疆國篇》曰:陶誕比周以爭與,漫突盜以爭地。陶誕突盜四字,義竝與此同。

“陶誕突盜愓悍,憍暴以偷生反側於亂世之間。”楊倞注釋為:“陶”應為“梼杌”的“梼”, 愚妄奸诈的樣子。有人認為是逃離隱藏其行跡。王念孫根據王先谦《荀子集解》:楊倞解釋“陶”字的意思不妥,認為“陶”應讀為“謟”與“滔”同音。“謟、誕”雙聲字,“謟”即傳播流言蜚語,“誕”欺騙,說謊,二者義相近。《荀子·性惡篇第二十三》“其言也謟,其行也悖。”说话滔滔不绝,他的行为却悖乱无理,是說小人說話荒誕,即上文所說的“飾邪説,文姦言。”“陶”是“謟”的借字。凡是從“舀”或者從“匋”的字,讀音多相通。《小爾雅》“綯,索也。”這是一種繩索。《小雅·苑柳篇》“有菀者柳,不尚息焉。上帝甚蹈,無自暱焉。俾予靖之,後予極焉。有菀者柳,不尚愒焉。上帝甚蹈,無自瘵焉。”中的“上帝甚蹈。”《一切經音義五》引《韓詩》“蹈”作“陶”。《楚辭·九章·懷沙》“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中的“滔滔”《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中作“陶陶孟夏”。乃作《懷沙》之賦,其辭曰“陶陶孟夏兮,草木莽莽。”《說文》“搯搯,捾也。”《一切經音義》引《通俗文》曰:“捾出曰掏。等等都是其讀音相通的證據。”《荀子·疆國篇第十六》有“陶誕比周以爭與,漫突盜以爭地。”陶、誕、突、盜四字,義竝與此同。“義竝與某同”是王念孫揭示漢語同源詞在語義上相同時的術語。雖然在術語里并沒有體現語音,但是他卻分析了這一組詞的音義關系。

筆者按:陶诞,虚谎夸诞。陶,读“谣”,一说读“謟”,即传播流言蜚语。“謠”、“誕”都有毀謗的意思。诞:欺骗,说谎。 突盗:冲撞强夺,明爭暗搶。《小爾雅·廣言二》“犯、肆,突也。”《詩經大雅皇矣》“是伐是肆”鄭玄箋“肆,犯突也。”所以“突”有侵犯、侵凌的意思。王念孫同意王先謙的注釋,認為“陶”讀為“謟”,“謟”和“誕”是雙聲字,這里的“陶”是一個借字,又舉了一些“從舀從匋的字,字音多相通而假借”的例子來證明其說。

《漢語大字典》引《爾雅釋詁》“謟,疑也。”《左傳 昭公二十六年》“天道不謟,不貳其命,若之何鑲之?”杜預注:謟,疑也。《晏子春秋 內篇問下 二十六》“合於兄弟,信於朋友,不謟過,不責得。”孫星衍音義:“杜預注《左傳》:‘謟,藏也。’隱瞞義。”

語音上,王念孫認為古代“陶”都作“謟”。“陶”與“謟”通用。陶上古音爲幽部定母平聲。誕,元部定母上聲。“陶”與“誕”雙聲。謟(與滔同音)爲幽部透母平聲。“陶”與“謟”可以聲轉,二者之間定、透旁紐,幽部疊韻。幽部在王念孫《古音二十一部》第三部。故“陶、謟”古音通假。

語義上,“陶”與“謟”因為通假、聲轉關系而發生詞義滲透。

参考文献

[1]王念孫.讀書雜志[M]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1985.

[2]楊倞.荀子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3]唐作藩.上古音手冊[M]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1982.

作者简介:邓彦华(1994年7月—),女,文字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西北大学文学院。

论文作者:邓彦华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9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8/7

标签:;  ;  ;  ;  ;  ;  ;  ;  

《讀書雜志·荀子雜志》訓詁三則论文_邓彦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