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眼科 永州 425500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乳化与小切口非超乳化娩核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360例硬核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180例,观察组180例,对照组行超声乳化手术治疗,观察组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娩核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67%,对照组为2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1个月的视力矫正情况分析显示,观察组视力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核白内障采取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娩核治疗术安全性高,手术损伤小,有利于术后视力恢复,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关键词:超声乳化;小切口非超乳娩核治疗术;硬核白内障
据有关统计显示[1],白内障是导致眼盲的首要原因,会导致患者视力严重受损,甚至会影响到患者的心理、生理及社会活动等方面,致使患者生存质量下降。采取有效措施,恢复患者视力,降低生理伤害,是临床治疗的关键。小切口非超乳娩核治疗术是一种对白内障进行治疗的新型术式,安全性高,能减少手术伤害,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备受医生与患者青睐。但是,也有学者表示[2],小切口非超乳娩核治疗术毕竟是一种全新的术式,有许多方面尚未成熟,对其效果表现质疑。本组研究中,对硬核白内障患者实施小切口非超乳娩核治疗术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360例硬核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临床检查后确诊为硬核白内障患者。男性231例,女129例,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61.8±5.9)岁。均为一眼患有白内障。排除标准:既往眼部手术史者;眼部严重炎症反应者;眼部肿瘤患者;脑部病变者。将3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80例,观察组18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术前行复方托吡卡胺眼液作散瞳处理,经麻醉后,开始实施手术。观察组行小切口非超乳娩核治疗术,经上方角巩膜缘隧道切口,长度5~7mm,经颞侧角膜缘作辅助切口,将粘弹剂注入后,作连续环形截囊与撕囊,保持5.5mm以上直径,行水核分离。随后再次将粘弹剂注入,使晶体旋转到前方内,作劈核后,分两次将晶体核取出,抽出残留皮质,作后囊抛光,粘弹剂注入后,人工晶体经囊袋中植入,随后抽出粘弹剂,不作切口处缝合。
对照组行超声乳化手术治疗,显微镜下实施手术操作,行常规3.2mm透明角膜切口,经角膜缘作辅助切口,注入粘弹剂,作连续性环形撕囊,保持直径5.5mm,作水核分离,行晶体核超声乳化,作残留皮质吸出,再次注入粘弹剂;植入折叠人工晶体,或将切口扩大后植入硬性人工晶体,将粘弹剂吸出,不作切口缝合。
两组患者术后均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作眼部涂抹,口服抗菌药作感染预防。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出现虹膜损伤、后囊膜撕裂、前房反应、角膜水肿等并发症的情况,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2周、1个月的实力矫正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将研究所得数据录入SPSS19.0软件中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67%,对照组为2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白内障是老年人群常见疾病,也是导致老年人群眼盲的主要原因。传统保守治疗,因见效慢,会引发许多并发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近年来,白内障已经开始逐渐转为更加积极的手术治疗,超声乳化手术是常用的手术方案,虽然其创伤较小,术后可快速恢复,成为临床首选手术方案[3]。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小切口非超乳娩核治疗术在临床应用中不断成熟,在手术治疗效果上,两者无明显差异,且手术治疗指标无明显差异,但是行其安全性较高,能减少手术并发症发生,利于术后视力矫正,特别是对于农村的老年人群,小切口非超乳娩核手术费用较低,在硬核白内障的治疗中,其效果显著优于传统手术治疗[4]。
有学者研究显示[5],超声乳化手术不仅需要较高的费用,且手术风险较高,术后出现角膜水肿,虹膜损伤、虹囊膜撕裂、前房反应等并发症几率较高,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可能与术中高能量转化为热量、超声震荡、机械性损伤等因素,产生角膜内皮细胞损伤相关。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减少手术并发症发生,是临床治疗的关键[6]。大多数白内障患者为中老年人群,因年龄增长,会导致角膜内皮数量下降,降低其密度,一旦出现内皮细胞损伤,则无法再生,因此减少手术损伤,是手术的关键[7]。
小切口非超乳娩核治疗手术逐渐成熟,术中注重对角膜内皮进行保护,可降低数角膜水肿症状发生。经本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对硬核白内障患者实施小切口非超乳娩核治疗术治疗,是一种安全性较高的手术方案[8]。经本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视力矫正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提示,小切口非超乳娩核手术能利于患者术后视力矫正,缩短患者视力恢复时间。
综合上述,小切口非超乳娩核手术是一种安全性高,且效果显著的手术方式,可促进患者视力纠正效果提高,改善患者远期预后,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彭涛,陈钢锋.冷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手术应用于硬核白内障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8):2265-2266,2267.
[2]孟杨,陈经伟,汤诚等.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11,51(46):98-99.
[3]李弘.超声乳化白内障术后糖尿病性视网膜和黄斑病变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4,32(5):538-542.
[4]韦涛,梁凤康,何敏等.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白内障合并急性原发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分析[J].重庆医学,2013,(30):3680-3681.
[5]滕贺,张红.同轴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后泪膜及角膜知觉的变化[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2,30(3):281-284.
[6]叶宏权,韩宇,杨君等.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超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研究[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2,30(9):1075-1078.
[7]王芳,吴志鸿.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4,32(8):930-933.
[8]敖明昕,王薇,李学民等.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运动视标分辨力的变化[J].中华眼科杂志,2013,49(5):405-409.
论文作者:谈群华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4年2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8
标签:白内障论文; 患者论文; 超声论文; 术后论文; 手术论文; 角膜论文; 切口论文; 《健康世界》2014年21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