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哈农业谈判的方向_多哈会议论文

多哈农业谈判的方向_多哈会议论文

多哈农业谈判何去何从,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多哈论文,何去何从论文,农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回顾2008年,世界农业热点频繁。农产品价格“过山车”式的经历、石油价格变化对生物能源的影响、全球变暖对未来农业生产的影响、美国新农业法的出台、欧盟的农业政策改革方向等热点引起了各国普遍关注。在众多吸引眼球的热点中,多哈农业谈判的进展也不时进入人们的关注视野。2008年多哈农业谈判再次冲刺,在历经7月部长会失利后,虽有各国首脑们表达的政治意愿,但由于这些意愿未能充分转换为达成协议的动力,谈判在2008年再次冲刺未果。人们不禁要问,这个马拉松式谈判的终点在哪里?

一、谈判一波三折,年度完成谈判的目标再次落空

2008年的多哈农业谈判,再次体现了多边谈判的复杂性和戏剧性,谈判主要表现出几个特点。

一是谈判进入模式草案最后阶段,在技术上更趋成熟。2008年初,WTO总干事拉米即表示争取在年底促成达成农业协议,WTO主要成员在农业谈判主席的引导下,全力投入,加紧了技术层面的谈判。谈判是以2007年下半年农业谈判特会主席提交的模式草案为基础进行的,经过近一年的努力,WTO农业谈判特会主席分别于2008年2月、5月、7月和12月提交了模式草案的修改稿,每一修改稿均比其前一稿成熟,均体现了前期的谈判进展。从2008年几稿的对比看,主要议题的谈判范围相对固定,农业谈判的总体框架基本确定,特别是12月稿中用括号标注的分歧已经很少,遗留问题基本上都属于需要政治层面谈判确定的。

二是7月部长会虽失利,但仍取得主要成果。2008年农业谈判最重要的活动是7月召开的小型部长级会议,虽然会议因美国等几个主要成员在少量关键议题上未能弥合分歧,导致部长会失利。但不能否认的是,7月部长还是在主要谈判议题上取得了初步共识。在会议期间,WTO总干事拉米在农业谈判主席及非农谈判主席提交的案文基础上,提交了“拉米案文”,就农业谈判和非农谈判的最核心议题提出了谈判范围。由美国、欧盟、印度、巴西、澳大利亚、日本和中国组成的7个核心成员,围绕“拉米案文”进行了艰苦谈判后,就其中大部分的关键性议题达成初步共识,为后期的谈判奠定了基础。

三是农业和非农(工业品)谈判交织,主要成员立场对谈判走向起决定作用。2006年多哈谈判受挫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美国、欧盟等发达成员与巴西、印度等发展中成员在发达成员的农业国内支持与市场准入上的出价,与发展中成员在非农谈判的出价上交织在一起,互相要价,僵持不下。2008年的谈判又基本重演这一幕,只不过这次农业和非农谈判的内容比上一次相对简单,对峙方的阵容也略微发生了变化。这次农业上是发展中成员的特殊保障机制、非农是发展中成员的部门减让问题,发达成员的要价方仍是美国和欧盟,发展中成员的阵营中增加了中国的身影。由于印度引领部分发展中成员在特殊保障机制问题上与美国对峙,印度、巴西及中国在非农的部门减让问题上与美、欧抗衡,形成几个主要成员在为数不多的关键问题上僵持的格局,导致今年的谈判再次陷入停滞。

四是华盛顿峰会政治信号再掀高潮,拉米最后时刻放弃冒险。7月部长会失利后,世界贸易组织在9月恢复谈判,谈判进入比较稳定的拉锯阶段。同期,为应对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美国倡议召开了华盛顿峰会。与会首脑在就应对经济危机的对策达成基本框架的同时,也就多哈谈判形成一致意见,同意应在2008年年底完成农业和非农的模式谈判。在这个强烈的政治信号鼓励下,WTO总干事拉米经与部分成员磋商后,督促各成员显示诚意,提出在12月召开部长会以争取在年底完成农业和非农的模式谈判,并指示农业和非农谈判主席加紧提交主席谈判案文。在农业和非农主席提交案文后,美国国内反应强烈,美国国会主要成员及产业界纷纷对布什政府施加压力,表示不赞成美国在政府换届之时在谈判中让步。印度及欧盟等也未对部长会的前景做出积极反应。在此情况下,拉米一方面宣布推迟召开部长会,另一方面抓紧与主要成员私下斡旋,试探各方能否在关键问题上让步,显示灵活性。在没有得到大多数成员的积极反应后,拉米决定放弃召开部长会的计划,避免出现部长会再次失败的结果,以及由此可能导致的世界对多边贸易体制丧失信心的局面。

二、谈判一再受挫引发争议,多边贸易谈判成为鸡肋?

多哈谈判自2001年启动以来,到2008年已跨越7个年度。在这7年中,多哈谈判经历了数次挫折,几次错过了预定的完成时间。在这7年中,世界经济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但谈判仍按照当初确定的内容进行,谈判的内容与一些热点问题的联系紧密程度有限,对解决当前的一些热点问题效果有限。

比如,世界贸易组织农业谈判对解决粮食危机的作用有限。在今年上半年粮食价格进入蹿升阶段,一些学者就世界贸易组织农业谈判如何解决粮食危机进行了讨论,部分人士认为农业谈判是确定中长期农产品贸易规则的,对近期的农产品价格变化基本上没有良药可开;也有人认为农业谈判中的部分规则,如出口限制等内容,如果彻底实施,对缓解农产品价格上涨还是有一定帮助的。讨论的结果是大多数人认为目前的谈判基本上不能缓解粮食危机,难以对农产品供求关系的改善有立竿见影的影响,诸如此类的问题还包括生物能源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等。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都认为多哈农业谈判对世界农产品贸易的潜在影响在下降,谈判能否按期完成、是否能够完成都显得无关紧要,多哈农业谈判的存在只是为谈判而谈判,只是为了维护多边贸易谈判体制的存在而进行。同时考虑到多边谈判已经进行了7年,世界主要国家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物力和人力,完全放弃谈判又非常可惜,因此谈判处于比较“尴尬”的地位。

面对2008年下半年由金融危机蔓延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许多国家及国际组织做出的第一反应是要防止贸易保护主义在世界范围内抬头,呼吁加强多边贸易体制,特别是尽早完成多哈回合的谈判来重整人们对世界经济的信心,之所以做出这种反应是基于几点考虑。

首先是在汲取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做出的。在十九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特别是美国经济处于大萧条阶段,美国国会批准了“惠特尼—麦康伯关税法”和“霍利—斯穆特关税法”,两个法案的核心内容是为保护美国国内产业,对国外的产品征收禁止性的关税。美国当时的做法,导致其他国家纷纷效仿,加重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其次,有关国际研究机构的研究结果表明,当今全球货物贸易基本上都是以各国实际关税水平上进行的,如果各国纷纷提高关税水平加强对本国产业的保护,则世界贸易将面临1万亿美元左右的损失;三是部分国家可能以超过其向世界贸易组织承诺的水平提高对本国农业的补贴水平,进一步恶化世界农产品的贸易条件。

可见,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农业谈判尽早完成,除了可以制定新的中长期世界农产品贸易规则外,还承担着恢复人们对多边贸易体制信心、杜绝保护主义抬头的重要作用。

三、多哈谈判全面启动,美国仍是关键因素

WTO总干事拉米在2008年12月取消召开部长会不久后,就宣布在2009年全面启动谈判,提出要加强对经济危机的监控,并建议召开常规性的部长会讨论世界贸易组织今后的发展方向。

多哈谈判能否在2009年如期完成,目前难以判断,难以做出预期,但有几个因素值得考虑。一是农业和非农谈判的框架基本建立,核心议题的谈判范围基本确定,所剩遗留问题为数不多,基本属于政治决定范畴;二是12月部长会之所以未能如期召开,其根本原因之一是美国布什政府在新任总统已经明确的情况下,在谈判上难以显示任何灵活性,而且许多国家认为实质性的谈判应与美国新政府进行;三是就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角度看,世界主要国家都希望是在维护本国核心利益不受影响的情况下能够尽早完成谈判,各国在维护多边贸易体制上均有共同利益,通过多边贸易框架维护并完善现有的全球贸易秩序,可以更好地保护本国利益。四是对于明年的多哈谈判进程,WTO总干事拉米还可以有多种选择,如果确实不能在2009年全面完成多哈谈判,他还可以选择“B”方案,类似早期收获计划的谈判结果也不是不可以接受的。

2009年的谈判,美国新政府的导向将对多哈进程起决定性作用。多哈回合谈判的进展之所以如此缓慢,其根本性的一个原因是新兴经济体与传统经济强国在世界经济规则的舞台上开始进行抗衡。世界经济舞台历来是由欧美主导的,随着巴西、印度和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崛起,这些国家希望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具有越来越大的话语权,为此,欧美传统强国与新兴经济体都不愿意轻易放弃在世界经济舞台上重新划分格局的机会。但由于美国超强的经济实力及在世界上享有的优势地位,新兴经济体还不具备与美国抗衡的实力,美国在全球经济中仍占有主导地位,在世界贸易组织谈判中也是如此,美国不会轻易放弃其在世界贸易组织中的领导地位。正如由美国前政府官员、产业界领袖及研究机构组成的贸易专家组,在给当选总统奥巴马的贸易政策建议中提到的那样:“对美国而言,同样重要的是保持并加强美国在重要的多边进程和行动中的领导作用。任何放弃多哈的迹象都将有损于提升美国全球地位和形象的目标”。

为此,美国新任政府的贸易政策取向及新任贸易谈判代表的政治能力和谈判能力,都将对多哈谈判的进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标签:;  ;  ;  

多哈农业谈判的方向_多哈会议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