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设和生成:并非不可共存的二元对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对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课堂教学能不能有预设?是不是每节课一定要有生成?生成就好预设就不好吗?在和老师们交流的过程中发现,对于预设和生成这个问题,无论是在认识上还是操作上都还有深入讨论的必要。 一、预设和生成的误读:生成就好,预设就不好 1.简单化地理解预设和生成的不同特征 什么是课堂教学的预设?简单说就是有计划有准备地教学。什么是课堂教学的生成?就是课堂教学中出现的计划之外的教学情景。就本体而言,它们应该无所谓好和不好。作为不同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形态,它们有着各自的存在价值和现实意义。可是,很多老师对生成教学和预设教学的特征及其关系有着种种误读。 有些老师认为“生成教学”就是气氛热烈,就是学生发言踊跃,就是师生不停地问答。这样的理解是非常表面化的。其实,气氛热烈的课堂未必就是生成教学。有些课堂看起来实现了师生互动,看起来是师生在进行“对话”,实际上是教师在用提问的方式诱导学生回答既定的答案,直至学生的回答和教师的设想吻合为止。学生的主体性是虚假的表面的,常常是为讨论而讨论,为活动而活动,甚至是脱离语文的讨论,是脱离了语文的活动,是脱离了语文的生成。有的只是表面的生成或是徒有生成的形式,却无生成的实质和内涵。学生的主动参与和积极思考,的确是生成教学的特征之一,但我们不可反过来推论,即只要学生主动参与和积极思考就是生成教学。 有的老师认为预设就是传统的教学,生成就是创新的教学。不错,传统的教学的确以预设教学为主,而生成理论是从国外引入的一种教学理论。但并不是说预设教学就没有创新。预设教学也有多种不同的境界,高境界的预设教学也是一种创新。 有的老师认为预设就是找答案的教学,生成就是没有答案的教学。我们必须承认,目前的预设性教学问题是很严重的;我们也必须承认,现在有很多课堂教学就是在找答案,而且这些答案都是预设的。而生成教学追求的是教学过程,并不以找到答案为教学的目的。但绝不能因此就说预设就必然是找答案的教学,生成就是没有答案的教学。成功的预设并不是为了寻找答案,成功的生成也并不排斥答案的出现。 那么,和预设教学相比,生成教学有哪些不同的特征呢?一是发现。生成教学都是对教学资源、教学形式、学习活动以及学习结论的新的发现。二是现场。即生成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学习活动,常常是在教学现场形成的。三是意外。预设教学的内容、形式和学习活动的结果,总体都是计划之中的,而生成教学则主要是预设之外和计划之外的。四是开放。即生成教学必然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有所突破。有生成必有突破,有突破才是生成。 2.将生成教学和预设教学简单对立 两极对立,是我们思维中经常出现的错误。提倡一个就必须打倒一个,主张一个就必须否定一个。于是生成是好的,预设就是不好的。事实上,课堂教学不可能只有生成而没有预设,甚至不可能出现无预设的生成。但我们还是遗憾地看到很多老师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是极端的。他们夸大了生成的地位和价值,否定了预设的意义。 毫无疑问,成功的教学必须要追求课堂教学的生成。按部就班,拘泥既定教案的教学,是毫无生机的课堂;寻找唯一答案的教学,照搬参考书的教学,更是僵死的课堂。要追求课堂教学的生成,就要能够发现课堂中有价值的意外情景,更要能够充分发挥它们的教学价值。而更为重要的是,要能创造激发生成的教学情景,要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要能够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成果,发现学生学习成果的价值,把学生不断引入新的学习空间和知识空间。 但科学的预设是课堂成功的基本保证。就实际情况而言,我们上课都要备课。所谓备课,其实就是预设:预设教学目标,预设教学内容,预设教学过程,预设教学活动,甚至预设教学效果。有些老师,由于教学经验的丰富,教学功底的扎实,学识的丰厚,学情的稔熟,教材理解的透彻,不需要备课就可以上课,而且可以上得很好。这似乎没有预设,其实也是有预设的,只是一种高级形式的预设。 3.简单化地评价预设教学和生成教学的效果 在有些老师看来,只要是成功的课堂就是生成教学,只要不成功的就是没有生成;反之,只要有了生成就一定是成功的课堂。这样的认识显然也是不正确的。 事实上,精彩不是只属于生成,生成了也未必精彩。一位老师教学韩愈的《师说》,当教师讲解到“古之学者必有师。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时,一位学生站起来指出:“我认为他的这个观点不正确。”这位同学还列举苏秦等人加以证明,有些同学也马上跟着附和,也有同学不同意这样的看法。这位教师并没有打断和阻止学生的思路,而是组织了两种不同观点的辩论,双方围绕着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关系和地位以及社会背景、教育环境、人才培养的目标、模式、评价的标准对教学中师生关系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最后,教师肯定了同学们能够主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勇气和能力,要求同学们课后查阅资料进行再思考,写一篇小论文。不能不说,这的确是一个典型的生成教学的课堂,但这是一个并不成功的生成。因为辩论双方都没有好好读课文,都误读了韩愈的观点,都没有吃透韩愈的“师”是什么样的内涵,也没有弄懂课文中的“学者”的意思。可以说,这场辩论和韩愈无关,也与《师说》无关。应该说,这个案例具备了生成教学“发现、现场、意外、突破”等主要特征,但又确确实实不是一个成功的生成。 二、预设和生成的辩证:指向预设的生成和指向生成的预设 预设和生成的关系是对立的,又是辩证的。那么,应该怎样理解和处理预设教学和生成教学之间的关系呢?我们认为:预设要指向生成,生成要指向预设。 1.预设目标但不要追求达成 语文课堂教学到底要不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呢?我们的态度非常明确:语文课堂教学不能没有目标。没有目标的课堂教学,“像雾像雨又像风”,只能是“跟着感觉走”。事实上我们也经常听到这样的语文课:一是让人看不出是什么课,二是不知道教师到底要干什么,三是不知道学生能够得到什么。 有老师会说:那是不是提倡“目标教学”的模式呢?我们说也不是。所谓目标教学模式的基本思路是:出示目标(简称“示标”)—达成目标(简称“达标”)—检测目标(简称“检标”)—强化目标(简称“补标”)。即教学开始就由教师明确提出本节课教学要达到的几个目标,或者和同学一起讨论确定学习的目标,然后针对教学目标逐条开展教学活动,再通过口头问答或书面试卷等方式检测目标的达成情况,最后针对薄弱的环节进行强化。现在还有人或全部或部分地运用这种模式。看上去这是一个十分科学的语文课堂教学结构,其实,无论从学理上还是实践上都是站不住脚的。语文的素养和语文的能力都不可能分为一个个目标点,即使可以分解为一个个点,组装起来也不再是我们要培养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更重要的是,除了知识性目标,除了结论性目标,语文素养或能力的任意一个目标点也不是一节课或几节课就能“达标”的,比如整体感知文本内容,比如抓住关键句理解文义,比如抓住特点写景。教学朱自清的《背影》,教学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作者的思想感情绝不是一两节课所能理解的,即使教学王安石《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样一首看似简单的诗,其思想内涵的理解也不是能在一节课达成的。所以,我们不主张目标教学模式,但我们主张语文课堂教学还是要有目标;我们主张语文课堂教学要有目标,但又不主张课堂教学刻意追求按计划地实现目标的当堂达成。 而从生成和预设的关系看,强调了预设目标的达成,就必然会丧失生成的教学空间。很多老师的课堂之所以没有生成,之所以不敢生成,之所以不能及时发现生成的资源,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紧紧盯着目标的达成,不敢越计划一步,也不敢放松片刻。高度的计划性和高度紧张感,纵然有很好的生成契机,也会视而不见。而且必须强调的是,教师紧紧盯着的都是那些“死目标”的达成,一般都是结论性的目标,都是知识性的目标。为了这些目标的达成,放弃了能力性的目标、放弃了过程性的目标,放弃了素养性的目标,于是生成就从这些课堂中消失了。最典型的是文言文的教学,很多老师教学文言文,其目标就是努力做到所谓“字字落实的翻译”(其实是做不到的),于是鲜活丰富的生成资源视而不见了,只剩下老师报译文学生抄译文。 2.预设内容要拓展生成的空间 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堂教学的生成主要是教学内容的生成。为什么有些老师的课堂教学没有生成的空间呢?因为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是逼仄的。而能否从文本中发现和拓展教学内容的空间是教学生成的关键之一。 《我们家的男子汉》是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新课程改革以后选入的一篇课文。不少老师认为它不是经典,课文比较简单,缺少有价值的教学内容,就淡化处理,甚至有的老师根本就不教。我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哪一篇文本会没有教学资源,只是我们还没有发现它的教学价值。 教学中,我抓住“男子汉精神”的理解、小标题的结构特点以及语言的品味、语句的揣摩等三方面内容上了一节内容饱满、多处生成的课。对男子汉精神的解读,我不是只告诉学生作者赞赏的是什么样的“男子汉精神”;而是通过归纳“我们家的男子汉”身上的主要品质,讨论作者最肯定的是什么样的男子汉精神,再用文中的话或用自己的话(最好是一个比喻)描述心目中的男子汉精神,最后全班根据课文内容合作完成小诗《小小男子汉宣言》。通过多层次、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从形式到内容都体现了生成的特点。对小标题的处理,也不是单单分析它在文章中的作用;而是先讨论小标题的一般作用,然后找一找本文是否有小标题和有关部分内容不相符合,再引导学生用文中人物语言置换原来的小标题,最后比较两种小标题的不同效果。充分开发了文本的教学资源和学习空间,也体现生成教学的价值。这样教学的过程,既是线性的,又是多维的;既是平面的,又是立体的;既是精心预设的,又是动态生成的。这篇课文的教学说明一个道理:一篇看似平常的“没有东西可教的”课文可以开发出丰富的教学资源,或者说更利于我们开展生成教学。 3.预设活动要能够激活生成主体 课堂教学的过程,是由一个个教学活动组成的。能否设计成功的教学活动,是教学生成的关键。而成功的教学设计首先是要能激活学生的生成欲望。很多预设教学之所以显得沉闷呆板,没有活力,就是以寻找某个结论或证明某个结论为目的,而不是以激活学生的学习参与为目的。比如教学鲁迅先生的《孔乙己》,毫无疑问,孔乙己形象的认识和形象意义的理解是很重要的教学内容。但我们往往就是将大家所熟知的诸如“自命清高”“好喝懒做”等标签贴到他的身上去,然后再概括出科举制度害人、社会冷漠等主题。这样的教学是容易的,但这样的教学是“死”的。我教学《孔乙己》的主要活动是:首先让同学交流阅读之后印象深刻的“人物碎片”,可以将孔乙己和“我”本人比较,感知“再现”孔乙己的基本形象;二是结合具体片段回顾作者主要从哪些方面描写孔乙己;三是聚焦手的描写,看课文写了多少次手,从哪几方面写手;四是学生说说自己认为哪一处手的描写最能表现出人物性格,哪些描写联系起来看更能看出人物命运,大家一起从多角度品读用手“走”的描写,从中读出人物性格、人物命运和人物的内心世界;五是每人选一处可以写手的地方写一次孔乙己的手,再全班合作写孔乙己死的场景,并且突出手的细节描写;最后为孔乙己写碑文,猜想孔乙己自己如果要留下碑文会写什么内容。尽管教学内容主要也是理解孔乙己这个人物,但一连串的丰富活动,将学生引入学习情景,激活了他们参与的热情和生成的欲望。从多次的课堂实践看,无论是“品手”,还是“写手”,无论是学生们为孔乙己写碑文,还是孔乙己自己为自己留碑文,生成的特征是非常显著的。 可以说,只有当预设指向生成,课堂才会有生成;同样,当我们强调预设要指向生成的同时,也必须让生成指向预设。 首先是生成要指向语文课程目标,即指向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体现语文学科的课程价值。我们有不少课,看起来生成的特征非常鲜明,但因为没有指向课程目标,那就不是语文教学的生成,而只能是“跑偏”。比如有的老师教学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就让他们大谈生命的意义,大谈应该如何热爱生命。这就是成了“跑偏”的生成。 二是生成要指向课堂教学的目标,体现活动组织的教学价值。我们前面说过,课堂教学必须有明确的目标,一节课的教学活动就应该围绕这个目标。如果课堂活动成了随意性的拼凑,教学目标就会形同虚设,而各个具体的教学活动也就没有了具体的教学指向。所以教学生成,也必须指向教学目标。一位老师教学琦君的《春酒》,开头的两个活动:一是让学生听罗大佑的《童年》,一是组织同学们和作者比童年。姑且不说琦君的《春酒》是不是写童年,即使是,这两个教学活动有什么教学价值呢?罗大佑的童年,学生的童年,和作者的童年有什么可比之处呢?教者的意图或许是让学生认识到作者童年生活的艰苦,而自己的童年多么幸福。恐怕适得其反,学生会认为自己的童年很不幸,而作者的童年很有趣。不要主观认为,物质丰富的童年就是幸福的,物质贫乏的童年就是不幸的。这样的联系和对比是牵强的,对课文学习整体目标不会有什么实际作用。 三是生成要指向学习目标,体现教学活动的学习价值。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学习活动,都应该有学习价值,即让学生都能够有所得,或者是学习知识,或者是形成积累,或者是培养能力和素养。比如阅读教学,课堂中的每一个学习活动,都要为文本的阅读服务,都要为学生研读文本服务,都要让学生在这个活动中有所收获。而我们有些课堂教学活动,虽然呈现出生成教学的特征,但常常远离文本,远离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更没有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语文的积累。比如一位老师教学《愚公移山》让学生以智叟的身份和愚公对话,对愚公的行为提出质疑,课堂的生成是丰富的,却没有加深对文本的阅读,没有培养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到底让学生能够得到什么,是很多人质疑的。 就目前的教学实际而言,我们以为主要的问题不在于生成的缺失,而在于预设的混乱。从目前课堂教学设计的实际情况看,教学设计普遍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问题,从目标预设到过程预设,从活动形式预设到活动效果预设,从单个环节的预设到整体过程的预设,都存在着比较突出的问题,甚至有些课堂里还存在较多的错误性预设。在这样的背景下,过于夸大或盲目追求教学生成很可能适得其反。如果预设的基本问题都不能解决,怎么可能出现比较理想的教学生成呢?预设与生成:不能共存的二元对立_课堂教学论文
预设与生成:不能共存的二元对立_课堂教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