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三大都市圈发展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三大论文,我国论文,都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03)05-0036-05
都市圈发展是城市化进程中的高级阶段。目前在我国,主要形成了三大都市圈,即京津唐都市圈、长江三角洲都市圈和珠江三角洲都市圈,三大都市圈已成为我国最具活力的经济区域,并日益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1 都市圈的内涵及国外都市圈概况
1.1 都市圈的内涵及特征
都市圈(Metropolitan Area)是在城市群(Group Cites Region)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因城市间功能聚集、运作协同、点—圈—线式空间结构布局日趋突出所形成的城市区域。都市圈作为城市区域发展的一种形态,其形成具有明显的特征:
(1)区域增长中心城市的形成。区域增长中心城市指的是在市场力量作用下或在经济政策的引导下所形成的地理空间的一些经济增长聚点。在都市圈内一般形成一至两个增长中心城市,都市圈域经济增长主要源于这些中心城市,并通过扩散(Speed)与反波(Backwash)相互的作用向整个空间扩散。
(2)区域城市间功能集聚。共赢策略和协同运作是都市圈内城市间相互博弈的结局,因此都市圈内城市间资源的分配、产业的布局等诸多方面都实现了圈内全局规划,并通过区域组织和规则保障都市圈的整体运行,都市圈内城市的功能实现了很大程度的集成,充分发挥出区域整体效应。
(3)点—圈—线式区域空间结构突出。都市圈在空间结构上主要呈现了点—圈—线式结构。“点”主要是指圈内的中心城市和亚中心城市,而在中心城市和亚中心城市的周围分布着众多中小城市或城镇,这些城市或城镇依据受中心城市影响的大小和距中心城市的远近分别形成都市区、边缘区和影响区,这些区域呈“圈”式分布在中心城市的周围。同时在中心城市间、亚中心城市间、中心城市与亚中心城市间通过重要交通干道联系起来,诸多小城市或城镇、工业区、开发区等呈“线”型分布与这些干道两侧。而在都市圈的“点”、“圈”、“线”间点缀着大面积的农业区、度假区、旅游区等诸多区域。
1.2 都市圈的形态演化
都市圈作为城市发展形态的一种,是在城市群的基础上形成的。
“城市群”(Group Cites Region)是一定区域范围内、分布较为集中的城市集合。群内城市间主要依赖快速交通联系起来。作为一区域经济体,城市群在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上要高于非城市群经济区域。但与都市圈相比,城市群内城市间的联系仅限于物理上的空间关系,而功能上远未实现整合,同时区域内中心城市还未形成,城市间的能级差还不明显。
“都市带”最初是由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J.Gottman)提出的,称为Megolopolis。都市带是都市圈效应扩散及影响的空间延续,通常表现出轴向扩散、带状分布,即主要沿着一定方向(通常是以交通主干带为主)向外蔓延、扩散,并通过点—面融合,波及更为广泛的区域。
图1 都市圈形态演化过程
1.3 国外都市圈的概况
都市圈在国外已发展得比较成熟,有美国的波士顿—华盛顿都市圈、英国的伦敦—泊明翰—利物浦大都市圈、法国的巴黎—埃松—塞纳—伊夫林都市圈、日本的东海道都市圈等。目前世界上发育比较完善和最为典型的都市圈是美国的波士顿—华盛顿都市圈和巴黎—埃松—塞纳—伊夫林都市圈。它们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各自的特点。
(1)波士顿—华盛顿大都市圈
波士顿—华盛顿都市圈由波士顿、纽约、费城、巴尔的摩、华盛顿几个大城市以及它们附近的中小城市和城镇构成。面积约13.8万平方公里,占国土的1.5%,人口约4500万,占全国的20%,城市化水平达90%。它是美国经济的核心地带,制造业产值总体上占全国的30%。该都市圈已成立了统一正规的组织——华盛顿大都市委员会(The Metropolitan Washington Council of Governments,MWCOG)对都市圈进行管理。目前,该委员会包含18个成员政府。
(2)巴黎—埃松—塞纳—伊夫林都市圈
巴黎—埃松—塞纳—伊夫林都市圈由巴黎、埃松、塞纳、瓦尔德马恩、伊夫林等7省所辖的城市组成。区域面积为12.072平方公里,占全国面积的2.2%,总人口为1100万,占全国的18.8%。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占全国的28.7%。目前该都市圈已制定出“巴黎大区总体规划”,统一对该区域的发展进行布局。
2.我国三大都市圈发展概况及比较
作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发展阶段,目前我国城市群的发展已进入规模化时期。就我国现阶段城市群的数量及分布,代合治先生在《中国城市群的界定及其分布研究》中,在对我国125个城市行政区的城市化水平进行测度的基础上,认为我国现有城市群17个。其中特大型城市群1个即沪宁杭城市群。大城市群4个:京津唐、辽中南、山东半岛和鲁中南、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中型城市群4个:吉中、黑东、福厦、成都平原。小型城市群8个:石太、安徽沿江、郑洛汴、武汉、长株湘、北部湾沿岸、重庆、关中城市群。
但在我国,目前由城市群发展为都市圈的并没有几个。理论上研究较多、发展较为成形并进入实质性规划操作阶段的仅有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唐三大都市圈。
2.1 三大都市圈概况
(1)京津唐都市圈:京津唐都市圈在许多场合下又被称之为“大北京地区都市圈”、“首都圈”或“京津冀北都市圈”。该都市圈环渤海而建,以北京、天津为“双核”,以唐山、保定为两翼,包括了北京、天津及河北的唐山、保定、廊坊秦皇岛、张家口、沧洲等2个直辖市、3个地级市、5个县级市。因圈内有两个直辖市,且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因此,京津塘都市圈在发展上具有其他都市圈所不具备的政治资源优势。
(2)珠江三角洲都市圈:珠三角都市圈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珠江三角洲都市圈即指广东珠三角,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肇庆市区、惠州市区、惠阳县、惠东县、博罗县、高要市、四会市14个市县。广义珠三角都市圈(简称“大珠三角”)包括狭义珠江三角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广义珠三角目前仅处于战略上的一种规划和研究阶段。大珠三角区内的深圳、广州、珠海等市作为我国开放较早、开放度较大的地区,已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市场经济发展制度。而香港是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信息、旅游中心,澳门则是一个具有特色的中小城市,旅游博彩、出口加工、地产建筑、银行保险是其主要支柱产业。
图2 我国三大都市圈2000年圈域面积及人口占全国比例
(3)长江三角都市圈:长江三角洲都市圈位于长江入海口及杭州湾,以上海为中心,包括江苏地南京、镇江、扬州、泰州、南通、苏州、无锡、常州及浙江的杭州、嘉兴、湖州、宁波、绍兴、舟山等15个地级以上城市。内含2个超大城市、1个特大城市、4个大城市、14个中等城市以及33个小城市。长三角是中国最大的经济核心区,也是世界各大河三角洲人口数量最多、密度最高和城镇数量最多的地区,市镇密度是全国水平的10多倍。
2.2 三大都市圈关键指标比较
2.2.1 比较指标的确定原则
(1)国际化原则。一是参照国际上关于都市圈的研究,二是便于同国际上其他都市圈进行比较。
(2)综合性与关键性相结合原则。既要从总体反映差距,又要通过关键因素突出问题,力避顾此失彼。
(3)可操作原则。指标一方面需要能反映问题,同时也便于收集,有可实现性。
2.2.2 三大都市圈关键指标比较简表
表1 我国三大都市圈2000年度关键发展指标比较
3 三大都市圈主要发展优势对比
3.1 京津唐都市圈
(1)人才、科研优势突出
京津唐在科研和人才两方面优势较为明显。仅北京和天津两市就拥有普通高效80所,中等职业学校453所,其中不乏全国乃至世界一流的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高校;在两市普通高校任教的老师中,拥有正高级职称的为7338位;两市拥有的公共图书馆有57所。科技、人才优势,决定了京津唐无论是在科技投入与产出或是科技应用与开发等方面都居全国之冠。
(2)区位优势明显、自然资源丰富
京津唐是发展现代化工业所需的能源、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化工原料、建筑材料等矿产资源的云集之地,具备发展现代经济的一切自然资源。位于区内的渤海有丰富的海洋资源,被誉为“天然鱼池”。
3.2 珠三角都市圈
(1)边界条件独特
广东珠三角面向南中国海,为珠江出口处,具有天然的港口资源。同时与香港、澳门毗邻。香港和澳门的独特性及在全球的影响势必成为珠三角未来发展的又一主要推动力。珠三角也是我国最大的侨乡之一,在港澳台和海外拥有侨胞1000多万,分布在世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珠三角发展的过程中,侨胞在资金、技术、人才等多方面都已做出且还将做出了很大贡献。
(2)经济持续高速度增长,经济国际化水平较高
目前珠三角的发展已高于亚洲其他任何地区经济增长速度,也是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地区。1980~2000年,广东珠三角经济年平均增长达到16.9%。在各产业发展中,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速度最快,据统计,“九五”期间,广东珠三角高技术制造产值在“八五”时期快速发展的基础上继续以年均29.9%的增幅高速增长,2000年产值达到2466.87亿元。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珠三角的外向型经济日益突出。2000年,仅广东珠三角净出口总额达1103.857亿美元,进出口额和出口额分别占全国的33.6%和34.0%,实际利用外资总额达到121.76亿元,居全国各大经济区首位。广东珠三角进出口地区已遍布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境外企业600多家,分布5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未来香港和澳门的融入,珠三角经济不论就总量、发展速度及经济的国际化水平将更大、更快、更高。
图3 我国三大都市圈2000年实际利用外资和净出口额比较示意图
(3)社会信息化水平较高
珠三角的社会信息化水平也居全国各地之首。2000年珠三角本地电话用户为945.54万户,在广东珠三角,彩电和电话普及率分别为495台/千人和23345部/十万人,进入世界先进地区之列(1997年美国分别为809台/千人和20600部/十万人,日本686和30400,新加坡388和27300,韩国348和15000),个人电脑普及率126.7台/千人(1997年美国406.9台/千人,日本202.1,新加坡399.5,韩国150.7)。据统计,全国互联网的网民、WWW站点以及CN下注册的域名的地域分布,以珠三角为主体的广东分别占全国的9.7%和14.2%、14.1%,仅次于北京居全国第二。
3.3 长三角都市圈
(1)经济总量大,加工工业发达
长三角是我国经济总量规模最大经济区。2000年GDP为15350.8亿元,占全国的17.17%,同期,京津唐为9.24%,广东珠三角为8.25%。作为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加工工业基地,区内有宝钢、上海汽车等国家重量级工业大企业。2000年广东珠三角全部14家特大型工业企业产品销售收入只及上海宝钢的83%。2001年首季,作为长三角和广东珠三角的主要出口商品—服装和纺织品,广东的出口额为16.69亿美元和7.36亿美元,分别比去年同期降34.7%、增长3.3%,而浙江在2000年同期增长57.8%和78.2的基础上,再大幅增长37.5%和43.7%。目前,长三角已打造出像雅戈尔、衫衫、三枪、红豆、波斯登、恒源祥等十五六个中国“驰名商标”。而广东珠三角目前尚无纺织服装业的“驰名商标”。
图4 我国三大都市圈2000年GDP及人均GDP比较示意图
(2)城市化水平较高,城镇体系层次性明显
长三角目前城市化率已达到45%,平均每万平方公里有6.9个城市,平均每万平方公里分布着68座城镇,这三项指标都高于京津唐和珠三角,比全国城镇分布密度高出10多倍。总体上已形成了一个包括特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等级层次明显的城镇体系,能产生较高的城市群体能级效应。
(3)区域形象力较强
区域形象力“是一个区域开放度、繁荣程度及其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地位于发展前景的综合反映,它与区域国际竞争力具有互动关系。”区域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数或者投资公司数量最能直接体现一个区域的形象力。据统计,到2000年底,仅在上海,外资银行被其总行确定为中国境内业务的主报告行的银行就有21家,外国跨国公司把其中国(亚洲)地区总部设在上海的有30多家。而在广东珠三角,相应指标仅有5家和3家。
表2 长三角城市规模分级(1997年)
(本表来源:顾朝林,张敏,“长江三角洲城市连绵区发展战略研究”,《城市研究》,2002.1)
4 三大都市圈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4.1 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国三大都市圈的发展各具优势,但同时也面临着共同的问题。
(1)圈域内城市间发展的整体协调范围较窄,协调力度不足。受行政区划和地方利益的影响,都市圈内各城市的发展都立足于本地区利益,缺乏整体上的宏观协调,尽管城市间会就某些领域进行合作,但只是临时性的、局部性和非制度化的。各城市追求自身利益的狭隘性和近期性,导致都市圈整体发展的不经济性和不可持续性。
(2)城市间分工不明确,产业结构趋同。因区域整体协调不足及区域资源类似,都市圈内各城市的功能不明确,产业结构趋同现象严重,产业整体布局不规范。产业趋同必然导致大量的重复建设,引起资源浪费和无谓竞争。
(3)都市圈内中心城市的综合辐射和影响力不突出。都市圈中心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是都市圈发展的主要杠杆,尤其是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产生强大的辐射和影响能有力促进资金流、信息流、科技流、人才流等在都市圈内城市间的流动,推动城市间的互动。就目前我国三大都市圈,仅有长三角的上海市在长三角发展中的中心城市作用发挥较为突出,在其他两个都市圈内,对都市圈和圈内其他地区产生较大辐射和影响力的中心城市其作用还不明显,且其本身还有待进一步发展。
4.2 应采取的相关对策
(1)建立统一的圈域协调或管理机制。目前三大都市圈就某些领域已建立了相关机制,如长江三角洲的长江沿岸中心城市经济协调会、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长江流域发展研究院、长江开发沪港促进会等。但这些机制只是就城市产发展存在的微观问题进行协调,与都市圈总体发展的内在要求还相距甚远。因此,建立更为广泛的圈域协调或管理机制是都市圈进一步发展的重要保障。这些机制不仅要就某些领域进行协调,同时还要负责都市圈的规划、产业布局、环境治理、生态保护等宏观发展问题。如美国迈阿密都市圈的双层制大都市政府等。
(2)培育都市圈城市功能体系。实现城市间功能互补。都市圈发展的根本就是实现城市间的功能互补、发挥“协同效应”。因此,都市圈内各城市要立足于参照圈域优势、借助他市优势、发挥自身优势,以产业、资源、科技、人才、资金等作为要素,进行战略功能定位,以实现城市与都市圈的协调发展。
(3)构建都市圈城镇等级体系。层次性的城镇规模分布是都市圈的基本特征,同时也是实现都市圈资源分配和城市间功能互补的重要条件。而合理的城镇规模体系应呈“金字塔”型。但目前,在我国三大都市圈的城镇规模分布中,城市的集中度偏低,小城市数量过多,中等城市发展不足。同时,三大都市圈要突出中心城市的规模与能级,拉开与次中心城市和中等城市间的差距,以确保中心城市聚集、扩散和创新功能的发挥。
收稿日期:2003-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