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文化育人的创新形态及其路径论文

微文化育人的创新形态及其路径论文

微文化育人的创新形态及其路径

孙婷婷

摘 要: 当前,微文化拉开了社会文化日趋“微”化的大幕,用比以往更激烈、更有力的方式颠覆了传统。微文化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社会生活深刻变迁和人的沟通方式更新变化的必然产物。微文化作为文化育人的崭新形态,具有参与共享、快速流变、灵动多样、广泛融入等特性。微文化育人的关键是微文化人,要在微文化创作时注重以微见长,在微文化欣赏中突出见微知著,在微文化交往中着眼微友分享。

关键词: 微时代 微文化 微文化人 见微知著

不论意识到与否,当下人们的日常生活、交往和文化实践日趋精微化、微型化、微量化,我们步入了一个全新的微时代。微博、微信、微电影、微视频、微小说、微媒体、微广告、微课程、微经济、微支付、微公益便是这种新的文化形态的具体征象。微文化的产生和日益勃兴,既彰示了一种建立在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基础上的生活方式,又展现出当下日常交往和文化实践的“微”文化特质,也表达出身处其中的个体对所处生活世界和文化场域的价值态度。对于工作、学习、生活、社交等都深嵌微文化之中的现代人来说,这是一种真实深刻而无从逃避的生存现实,而这场社会生活和文化领域的“微转向”,是由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带来的社会生活深刻变迁和人的沟通方式更新变化的产物,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一、微文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

微文化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今天,我们进入了微博、微信、微视频和移动客户端“三微一端”的时代,这些趋于微型化、微小化、微量化的新兴的传播方式、文化形态,已经在潜移默化中重新定义了我们的时代。可以说,“微”是这个时代最生动鲜明的注脚。CNNIC发布的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29亿,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整个网民比例的98.6%,规模达8.17亿,移动互联网主导地位强化;微信朋友圈、QQ空间、微博用户使用率分别为83.4%、58.8%、42.3%;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6.12亿,占网民整体的73.9%,手机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5.90亿,占手机网民的72.2%;网络游戏用户为4.84亿,占网民总体的58.4%,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到3.97亿,占网民总体的47.9%;手机网络支付用户规模达5.83亿,年增长率为10.7%,手机网民使用率达71.4%。从微博、微信用户使用率和个人移动互联网设备使用率迅猛的增势足以窥察微文化发展有着多么大的原动力,而这一趋势仍在继续,微文化未来的发展空间不可预计。

(一)微文化是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必然产物

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与媒介技术息息相关,媒介技术的内在特性形塑着文化的呈现形态和构成方式,这点从文字印刷、广播电视、可视电话到手机传媒对文化的影响中业已得到有力证明。“即使在远古也只有得到技术支持的文化才能被称为文化。因为文化是离不开传承的(无论是由传统、由学校还是由媒体进行)。传承是必须记录的。一个事物是文化的,因为它是被展现的,即是说被记录或‘写下的’”(1) [法]让—弗朗索利奥塔:《非人》,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62页。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迭代发展、移动网络基础设施的完善、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云计算技术、移动客户端软件程序功能研发,不仅深刻地影响改变着当下的文化观念和文化经验,并在传统文化形态的基础上衍生出“微”文化,使当今社会的文化形态表现出迥乎以往的文化景观与生态格局。

微文化只能在互联网全面进入“Web2.0”时代才可能产生,与Web1.0时代相比,“Web2.0”时代实现了互联网发展的“以技术为核心”向“以人为核心”、由用户被动地接收互联网信息向同创共建、互动共享的转变,更强调交互性、参与性和人性化。微文化的到来,归功“Web2.0”时代手机、Pad等移动或便捷设备等技术装置的出现与广泛应用。技术哲学家伯格曼认为,技术发明的种种装置不仅仅是一个技术装置,更固化为人的身体部分,成为人体感官之延伸,它促发个体在视觉、触觉、听觉等感知层面上与外界的互动机制发生变化,重组和建构了个体感知模式,成为人们思想、情感和行为模式的塑造者,持续更新人类关于世界的认知和想象并建构人类的文化形态。表面上看,技术装置五花八门,但所依赖的操作系统有明显的趋同,人们使用同一种软件系统、同一种聊天工具,而操作系统内所有的选择都是预设的,用户在使用装置时就潜在地默认了操作系统、文本制式对感知的规范,掌握装置的同时就是被范式所同化,习惯于装置所要求的标准化的同一思维及行为方式,并在反复使用装置时得以固化和强化。微文化看似丰富多姿、多元开放,却具有内在逻辑的一致性和共通性。微时代文本的呈现方式,其标题、用语以及陈述的逻辑都有一种内在的一致性和模式化。人类的智力、体验普遍地受到电脑和网络存储的信息与知识的影响。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终端装置方便携带、移动,很容易上手,只要拥有一个移动终端装置,无论手机、平板电脑、车载电视甚至是手表,在移动网络信号覆盖的所有区域,随时、随地均可拿出手机获取、下载、编辑、交流、共享信息,这很容易让人对技术设置产生依赖、追捧、着迷甚至上瘾,就像流行的“媒体一代”“技术控”“手机党”“果粉”一样。人对手机和电脑设备越着迷、熟练、依赖,思维和行为和情感方面就越数字化,在潜移默化中趋向于碎微化。

(二)微文化是社会变化加速的必然产物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随着整个社会市场化、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国际化程度日益提升,社会生活中的诸多变化争相涌现,社会竞争不断加剧、工作压力不断增大、生活节奏日渐加快,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信息密集化、高速化流通,快节奏、多元化的社会生活,让原本有限的空闲时间呈现片段化、碎微化特征,人们的时间被分割成若干个小单元、小片段,已无暇顾及鸿篇巨制、皇皇巨著,传统阅读正在被迅速转移焦点,热衷多样化信息“微阅读”所取代,精段子、图片、动漫、短文、金句、名言俨然成为新宠,人们很少有充足的时间对于某一信息保持长久的兴趣做历时性的逗留。美国学者海尔斯对信息技术的发展催生了“媒体一代”的认知方式进行分析。海尔斯认为认知特点体现为特有的“超级注意力”,“超级注意力的特征是在不同作业中迅速转换焦点,偏爱多样化信息流,寻找高度刺激性的东西,对单调状态的容忍度较低”(2) N. Katherine Hayles :Hyper and Deep Attention :The Generational Divide in Cognitive Modes , Profession,2007,p.187.。多样化的丰富信息、紧张喧嚣的生活节奏、碎片化的意识映像在围攻人们的同时,也在悄然改变人们的认知模式,并酝酿出微文化。

用城市平均投资回报率作为投资港口是否经济的参考点,通过比较投资港口的回报率与平均投资回报率,确定是否值得投资。投资回报率的函数式可简化为

因此,若既有道路可利用路段存在超过20V的长直线路段,或经过方案比选设置长直线路段可以更好地利用既有道路,且大幅减少用地拆迁以降低工程造价时,可适当放宽对直线最大长度的限制,采用大于20V的直线长度。通过按需变化纵断面和注重路侧景观设计的丰富性等措施避免驾驶员在长直线段行驶时产生驾驶疲劳。

(三)微文化是沟通方式变化的必然产物

人类沟通方式的历史演进,与沟通介质和工具的更迭过程是同一的。“新型媒介的出现总会派生出种种新的文化形态和类型。”(3) 罗杰·菲得勒:《媒介形态变化——弘识新媒介》,明安香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66页。 在人类的文化演进中,沟通方式决定人类的文化样式,沟通方式的变革推动着文化的创新发展,微文化说白了就是人类“沟通方式”新的变化的某种征兆。人类沟通方式至今经历了五次革命,口头沟通方式、书面沟通方式、印刷文化方式、电子沟通方式以及网络沟通方式。每一次沟通方式变革和突破,都带来了新的文化形态。语言简便易行、直接充分、灵活实用、生动迅捷,语言的出现催生出方言俗语、民间歌谣、神话传说、民间说唱等口头文化。借助于文字进行的沟通,是人类沟通方式的第二次革命。文字使记录者能够与其思维结果相分离,人类的经验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了极大扩展,催生出书写文化。印刷术出现后,人们通过文字的抄写和阅读实现信息交流,一种新的不在场的交流形态的出现,文化形态主要是以书籍为代表的印刷文化和文献文化。而20世纪以电子媒介为沟通介质的广泛应用,全世界出现以电影、收音机和电视为主体的电子文化或视听文化。

传统建筑施工图纸都是以平面效果显示,而设计人员在进行工程设计时要有很强的立体感,并通过平面图进行建筑工程各项数据的体现,从而使施工人员能够了解施工方案。不过,现代建筑工程的规模越来越大,其复杂程度也不能同日而语,工程设计人员凭借简单的线条图已经不能完全体现建筑工程的各项数据,而施工人员对于平面图的理解也有很高的难度,基于这种情况,越来越多的建筑企业开始应用BIM技术,BIM技术可以实现建筑工程设计的可视化,能够直观立体的展现建筑工程设计。不仅如此,通过BIM技术在工程设计过程中,也能够标注重点施工阶段和位置,对不同构件间的反馈与互动进行有效的结合,使工程设计的整个阶段都实现可视化。

二、微文化是文化育人的创新形态

微文化以微见长、以小博大,充满朝气,内容丰富多元、形式灵动多样,极大便利了人们的自我呈现和社群交流,使信息的传播与交流更加积极有效和快捷顺畅,具有高度的亲和力、个性化和实效性,有利于推动教育活动的时代化、生活化、大众化,是以文育人、以文化人的新的文化形态。

当前,在这个交往频繁、密集、多向互动的时代,我们的沟通方式又在经历着一次深度革命。微信每次只能发送59秒的语音容量使得言语交流与意义构造意义的链条断裂成声音的碎片,微博140个字限制的文字格式让感知经验的链条裂解成意义的碎片,人们沟通的信息规模逐渐微量化;各种“微”APP正占据着我们的生活,总体的、复杂的信息不再是人们传递的主要形态,信息内容被切割得零碎不完整,抽取信息片段、攫取碎片成为常态,这一切都印证了沟通内容日益趋向于碎微化;人们愈发迷恋、依赖小微事物,从早期笨重的大哥大手机到今天超薄的华为手机,就连传统PC奔向极简化的一体机的方向,笔记本追求超薄,超轻,人类的沟通装置从沉重转向轻快,渐趋微型化;移动互联网超越时空距离实现点对点沟通方式,呈现一种扁平化的网状结构,这种结构兼具信息的集聚和叠加、过滤和整合、区隔和分化的功能,开启了个体虚拟参与的新格局,催生出多个具有较强信息共享性和认同紧密性的舆论场和话语圈,沟通主体更显分众化、圈层化、社交化和部落化。总之,移动互联网把全世界都连接起来,广袤的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了,从小型变成微型当微信、微电影、微视频、微公益等召唤着人们去追踪这种流行和风尚,全面改造了传统的交往方式并广泛融入个体的日常生活和习惯,整个文化的特性便呈现出迥乎电子时代建构起的视听文化或影视文化的新的形态,我们有充分理由相信,“微”,已然成为我们时代的主体文化样态。

(一)微文化是以微见长的育人文化

微文化显著特点和特殊优势就在于一个“微”字,“微”并不等同于小,更不是微不足道,而是一种更加生动、流行、即时、关联、互动化的文化形态,一种以个体为旨归同时也更强调互动共享的文化机制。“微文化”内容简短干练,可以瞬间形成一个关注度和影响力的舆论场,具有微小、通俗、易传播、易接受的特点。

“微文化”以微见长,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就在于“以小博大”“聚微成多”,借由移动互联网技术贴合个人需求,凸显个人主体,呈现出微视角、微叙事、微体量、微周期、微制作的特点。微文化鲜少追求表现传统的宏大叙事模式和“大而全”的信息,而是通过个人化的信息采集与传播方式,呈现普通人的微观生活和日常体验,通过移动互联网即时表达、分享互动,从大传播到小叙事,更容易引发人们思想和情感的共鸣,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变人们的思想行为和生活方式;微文化育人,覆盖面广泛,由于移动互联网聚集的微力量数量惊人,每个人都有可能发现和表现精彩的瞬间和局部,成千上万的人可以迅速在互联网上形成各种意见,聚微成多,形成强大的舆论场,积聚育人力量;微文化育人,在体量上,短小精悍,小巧精微,以“迷你”的体量承载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力量,便于记忆、传播和交流,一阕歌、一段舞、一幅画、一段视频、几句对话、经典影视桥段,某一个场景、画面都可构成一个表意文本,方便嵌入人们的生活和记忆,微博基本内涵就是以140个字符以内的文字表达看法和观点,“微电影”30秒至15分钟的时长,契合今日人们快节奏、快餐化的生活特点和图像化思维方式的变化。同时,微文化创作与传播周期短,几乎可以做到与热点事件、公共事件同步,营造出强烈的现场性、真实性和时效性,造就了微文化不可取代的感染力和影响力。2016年12月7—11日,习近平总书记的广东之行,虽然各媒体纷纷出动,但发回第一时间“现场报道”的,却是普通网友,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整个过程中的一点一滴,都被及时通过微博、微信,以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随手拍”“随手传”传送至网络,而领导人的亲民作风,以轻松活泼的方式在互联网上得以无阻碍流淌。

随着江苏省高等教育适龄人口的下降,各大院校已经揭开生源竞争的序幕。怎样在未来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帮助江苏省高等教育更好地发展已成为十分重要的战略问题。江苏省高等院校应该具备忧患意识,认清自身发展的战略态势,才能在未来激烈的生源竞争中脱颖而出。

(二)微文化是参与共享的育人文化

“微文化”的去权威化、共享性和强交互性有利于调动人们参与互动,打破了信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的界限,提高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参与意愿、效率、空间和可能,有助于增进教育者之间、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以及受教育者之间的充分交流、双向互动和密切联系,实现教育过程中资源、信息、感受、经验的共享。

2)在小波分解出来的待处理系数越大于λ时,处理后的值越贴近原信号,即需要克服式(8)出现恒定偏差的现象.

其次,在形与神的关系上,微文化创作要以形彰显神,以神决定形,注重形神统一。微文化容量小,布局精巧,注重细节,微文化创作要依赖于隐喻、拟人、夸张、悬念、特写、蒙太奇、拼接等技术、技能和技巧,表现为一定的外在的生动的、鲜明的、具有丰富情感和个性特征的具体形式,但也不能只强调“技”而忽略“道”,只强调“形”而忽略“神”,只重视“眼”的满足而忽视“心”的熏陶,同时也要突出主题,在有限的篇幅、字符、时长里表现无限的内涵,具备传神之功。微文化作品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愈透彻,反映时代的特征愈鲜明,体现的思想就愈深刻,就愈加能够产生教育价值。微文化要创作的像“压缩饼干”一样,做到形微而实不微,形散神不散,体轻量小,但内涵丰富,营养不减。

(三)微文化是快速流变的育人文化

作为依托移动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起来的文化形态,微文化便捷地展现、记录、展现了现代人社会生活的即时图景和碎微变化,具有明显的流变色彩。微文化用以育人时,这种快速流变性主要体现为作为一种育人文化时,主客体角色身份的频繁交互变化以及内容的迅速切换变更。

微文化变“长篇大论”为“短小精悍”,以“微观世界取代宏大叙事”,以实时传递营造现场感,内容包罗万象,形式丰富多样,很好地契合了当下工作节奏快、生活压力大、休闲时间少的语境下需要迅速获得有效的信息和大量的信息资源,高效地满足人们在不同时空产生的“碎片化”精神需求。正是在这个层面和意义上,作为新兴的媒介平台,微文化受到强烈推崇和热捧,用户数呈现爆发式增长。当前,完满的、系统的、复杂的、厚重的、周密性的叙事不再是大众惯常的叙事风格和主导形态,描摹微观生活和普通场景的个人化叙事取而代之,人们愈加娴熟、频繁地运用更新鲜、更及时、更海量的微文化来应对不断加快的生活节奏,嵌入碎片化的生活空间,阐明态度、抒发情感、疏解压力,微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影响力和冲击力可谓越来越大,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和娱乐愈发依赖微文化而建构,它的功用正在前所未有地凸显出来。

在传统的教育活动中,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和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的交往是面对面、实实在在的,固定的、显明的。随着自媒体的普遍化与媒介融合的加快,微文化育人中,信息生产、传播和接受之间的界限渐趋模糊,主体相对于客体处于绝对位置的关系,被丰富多元的感性内容和个性表达等覆盖。于是,微文化育人活动就表现为在主客体关系的置换和流变中对信息的强烈追逐和占有。主体和客体的角色伴随对信息追逐和占有状态而随时流变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既是育人的主体又是育人的客体,既是教育者又是被教育者,谁是信息发出者、信息占有者,谁就是主体,谁是信息接受者,谁就是客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可以一会是主体,一会是客体;谁占有的多、表达的多谁就是主体,谁获得的多、内化的多谁就是客体;教育者可以借助平台同时接受来自不同区域的信息,而成为接收者,成为客体,但这个客体在接收信息后可以立马成为信息源发出信息,又成为信息的发布者。主客体关系的不确定性、流变性要求教育者以平等的身份和方式迅速地实现角色切换,以“倾听”和“追随”的态度实时参与到教活动,通过进一步的互动转化为发挥引导作用的主体,实现线上与线下的虚实互动和教育引导。此外,微文化内容海量,信息快速更新和实时显现,内容更新及其迅速,话题焦点切换快,往往新的话题还没有完成又卷入另一个互动话题。恰如海德格尔对于“好奇”的描述,“好奇也不寻求闲暇以便有所逗留考察,而是通过不断翻新的东两、通过照面者的变异寻求着不安和激动”(4)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00页。 ,这番话是对微文化的即时流变特征的精彩刻画。广泛运用微文化育人,这就要求教育者做好“把关人”,集中聚焦设置议题,对延伸以及可能的话题转换进行充分考虑和周密安排,充分教师、学生、校友、模范等“意见领袖”的积极作用,激活讨论区和舆论场,调控、组织育人活动,使人们在广泛全面收集资料信息的基础上追踪事件的来龙去脉和发展取向,在激烈的讨论和对话中受到启发、引领和教育。

(四)微文化是灵动多样的育人文化

传统文化,尤其是以报纸、杂志等印刷媒介为载体的印刷文化,往往是以文字或图像的简单组合得以呈现的。“微文化”形式丰富多样、生动活泼,微文化包括微文学、微小说、微电影、微视频、微论坛、微摄影、微讲堂等多种形态,整合运用文字、声音、图像、视频、音乐、图片、动画、游戏、论坛、评论等多种形式,通过微信、微博、QQ、Facebook、BBS等多种微平台,促进了不同媒体、不同形式、不同资源的多样整合和融合发展,人们既可以收听节目,又可以搜索新闻资讯,还可以传输图片、动画,欣赏视频,也可以学习课程、互动交友,这种图文并茂、声像结合、灵动多样的方式,有效实现了大众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的有机叠加,是宣传教育、启发思想的有效育人方式。

传统的高校育人活动基本上是在现实场域中展开的,受时空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主阵地是课堂,主要依托课堂教学、专题讲座、学术报告、社会实践等途径传播教育信息,以教师面授、讨论、感召等方式为主。微文化以微见长,以其短小精悍、自由灵活的优势广泛嵌入人们的生活,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随意地上网、生产、接触、传播微文化,极大地拓展了育人的平台和渠道,为育人模式创新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形成了有别于传统的庞大的、无处不在的信息传播和育人场域平台。微文化往往不囿于课堂教学的严肃主题和学科议题的讨论,内容十分广泛,形式灵活多样,内容和主题涉及人们生活、学习、工作的方方面面,可以充分创新微文化的形式和内容,把课堂内容和主题教育引入微文化领域,利用微文化紧扣时代脉搏,聚焦社会热点,互动性、即时性、时效性更强的优势,挖掘人们心灵深处的价值标准和人文内涵,人们通过接触、感受、欣赏、评论这种文化中通过全方位地运用视、听等感官获取对于微文化的理解,是人们所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化形态,因而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广泛参与和传播,高校更是成为微文化传播的主要阵地。微文化育人,以小聚多,通过多种碎片化的信息和知识积聚育人能量,或明确或含蓄地表达一定的思想内涵作为一种育人文化,实现了育人活动的多层次化、多渠道化,育人内容的多样化,是广泛融入的育人文化。

(五)微文化是广泛融入的育人文化

在无人、无时、无处不网,无人、无时、无处不微的微时代,信息生产、传播与接受的“微”成为浸透在文化肌理之中的主体样态,各种各样的微文化广泛渗透、融入人们的生活,以细致入微的思想容量和信息传递方式给高校育人带来巨大影响,它改变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工作、学习、交流、娱乐的方式,满足师生不同层面的信息交流和精神文化需求,拓展育人的场域和渠道,形成全方位育人的新的育人格局,在信息传递、情感交流、引导舆论、凝聚共识等方面展现其巨大的作用,促进师生共同成长与发展进步。

迥乎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受到发行周期、版面限制、播出时间、使用时间等诸多限制,移动互联网提供的广泛、自由的公共空间和交流平台,包含着深阔的召唤结构,它强烈诱引使用者的参与热情,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接受大量多元化的信息,并可以快速传递、分享信息到社交媒体,与麦克卢汉所说的无数个“无形无像之人”开展对话,在这种积极的互动共享中获得关于社会文化和日常生活的经验认识。过去,文化信息的传播方式往往是单向的、线性的、自上而下的,造成受教育者主动性的缺失以及受教育者和教育者之间互动关系的不足。在微时代,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便捷性,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相结合的网状传播模式开始逐渐形成,为各种思想观点、价值观念的交流和碰撞提供了自由而便捷的渠道。微文化借助微信、微博、微视频等微平台表现出卓越的信息互动能力,当信息开始传播后,生动的、即时的互动就发生了,很快就会有人来评论或点赞,微平台渐而呈现出此起彼伏、连续不断的振动反应,引发多方进行交流探讨,使信息在更短的时间里传递出去。教育者不仅通过微平台获取新鲜资讯和素材,将教育内容即时发布于网络平台,分享自身的阅读体验与理念等,更重要的是十分便捷地做到随时“在场”,及时了解受教育者的思想动态、心理状况和行为方式,在准确传达教育内容与价值观念的同时,迅速收获反馈意见。同时,教育者通过微平台与同行进行实时交流、沟通和对话,有利于相互学习和经验分享,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微平台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拥有同等的充分的主动权和选择权,受教育者尤其是作为青年学生,甚至更擅长利用微平台传播、分享信息,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相互学习、教学相促提供了可能。微文化育人,有利于实现传统由教师主导的单向灌输模式向开放、互动、共享的模式的过渡,具有强烈的参与共享的特点。

建立在文字基础上的印刷文化,文字是其信息文本的核心,在叙事内容和方式上都带有明显的抽象化特征。微文化,微博、微信、微视频,几乎所有的形式都是围绕图像来展开叙事,图像成为网络信息文本的核心要件,以此聚合、吸附其他文字、音乐等其它媒介元素,使教育内容从静态变为动态,从平面走向立体,更加凸显出形象化的特质。微文化的图像化叙事以生动的方式表达、阐释、呈现、传播一定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规范,使得思想观念更加可感、可悟、可亲、可行,为人们所喜闻乐见,乐于接受,有利于提高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辐射力。微文化育人,从育人的具体形式来看,可以分为以微课程资源共建共享联盟,微平台线上线下活动体系,以微文化协同育人体系三种类型。微课程资源共建共享体系是对传统课程体系的一种延伸和拓展,主要是运用新媒体技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塑造跨区域、跨学科的开放共享的微课程,对知识进行碎片化、形象化、情景化、可视化的再度开发,为手机等移动终端用户提供移动学习的内容,常见的是微课、慕课、公开课等。微平台线上线下活动体系,实现线上线下教育的优势转化和优势互补。构建线上线下协同育人体系,如微信群讲座+线下训练营等形式,线下听课+远程教育、线上主题咨询+线下实践活动;微文化协同育人体系是通过协调、整合企业、学校、博物馆、学习机构、基金会等教育资源形成的一整套运行机制,供有兴趣的学习者注册学习。

三、微文化的育人之道是微文化人

微文化的育人之道,关键就在于以小见大,微文化人。这就要求在文化创作中通过典型化、艺术化的创作方式 “用最小的面积惊人地集中最大量的思想”,在短小精悍的微文化作品中凝练深邃精妙的思想要义,并用文眼、金句和精微图景表达出来,做到小而深刻,因小见大,发人省思;在文化欣赏中教育和引导人们由小到大、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形入神,从形式中把握实质,从局部窥探整体,获得全局、理性、深邃的思考和认知;要引导人们在微友交往中,形成连续、深度、多样的传播链条,扩大微文化作品的分享、欣赏的广度、深度和力度,提高微文化育人的效果。

(一)微文化育人要注重以微见长

微文化育人,要在微文化的创作过程中,在“微”字上下足工夫,从大处着眼,从微处着手,从不同的侧面集中反映社会生活的突出矛盾,从特殊的视角获得关于事物的规律性的认识,以小事件或平常现象反映大主题或深刻的道理,通过典型化的艺术创作手法,以轻盈、细微、日常化的方式,塑造出个别、经典、具体的形象,在细节、性格、语言、行为、造型、光影、声音、色彩等诸多方面生动表现本质的、共同的特征,深刻触及社会生活的本质,产生令人警醒、振奋、深思的教育作用。

1.2.2 对照组A(大包布)使用2块规格120 cm×120 cm的双层棉布包布进行打包。对照组B(小包布)使用两块规格60 cm×60 cm的双层棉布包布进行打包,每次使用前检查包布破损情况,如无破损,在包布“补丁”上记录使用次数(方法为:划正号)。当包布出现破损时则废弃,记录该包布总的使用次数。

创作优秀的微文化作品,着眼微文化人,需要讲究辩证法,处理好微文化创作和生产过程中的微与宏、形与神、快与慢等关系。

首先,在微与宏的关系上,微文化创作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以小见大,以微现宏。要注重小切口、大主题,小视角、大视野,于微小里表现主题,在个性中反映一般,在通俗中升华观点。微文化创作要高度浓缩社会生活内容,突出社会生活的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撷取社会生活中的某一个微观的剖面和片断,占有大量的事件、事实、细节和情节,从中选择、萃取、提炼最本质、最具有代表性的内容,不断聚焦视角,把最典型、最鲜明、最富有表现力的特征集中起来,集聚成一个亮点、一个瞬间、一个出彩的情节,绳子牵到“牛鼻子”,达到“窥一斑见全豹”的效果。

综上,以铂类为基础的3种化疗方案均能有效控制乳腺癌,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均可以作为临床上治疗晚期TNBC的方案选择。

再次,在快与慢的关系上,微文化满足的是碎片化时间快速浏览的需求,更新迭代快、内容变化大,需要即时快速反映社会热点、焦点,找到人们的关注点、兴奋点,能够快速制作、快速传递、快速消费,容不得枝枝权权,往往要注重“第一眼效应”。文句的标题、首句、音乐的前奏、微电影的第一屏、画面的第一帧,要选择有感染力和震撼力的东西,才能在“多如过江之鲫”的资讯中吸引眼球、脱颖而出、令人难忘。当然,长话短说并不容易,如同丘吉尔所说:“如果给我5分钟,我提前一周准备;如果是20分钟,我提前两天;如果是1小时,我随时可以讲。这个演讲就是属于随时可信口聊的水平。”微文化创作用最简练、最精确、最具有感染力的形式表达的深刻的观点,言简意赅,突出主旨、震撼人灵,这就十分考验创作者的水平和技巧,对其内容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要独到的视角、清晰的思路、严密的逻辑和精湛的技巧。这就需要创作者必须对相关话题作持续关注、广泛涉猎和深入研究,也才能删繁就简、厚积薄发、深入浅出,一针见血,言近旨远。而这些绝非一日之功,需小火慢工,日积月累才行。

(二)微文化育人要依循见微知著

微文化欣赏作为微文化育人的基本活动和方式,要引导人们在欣赏微文化的过程中,依循见微知著,接触、感受、体验微文化,由小到大、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形入神,从短小的篇幅、单纯的人物、精简的细节、简约的语言中,按图索骥、条分缕析、鉴往察来,由一事物联想到另一事物,由局部把握到整体,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从感官愉悦到内心净化,实现微文化暖心、怡情、感人、化人的作用。

微文化育人要依循见微知著,就要引导受众在微文化欣赏活动中从局部到总体,树立整体性思维。微文化以微见长,包含大量碎片化的细节、信息和片段,如果抹平诸多叙事的细节和具体性,放弃对现实社会的“复杂阐释”,一旦阐释性的解读与人们的“常识”经验相违背,阐释力就会立马大打折扣。因此,要注意再现微文化中形象和矛盾冲突的事实、场景和细节,把碎微片段的信息还原到具体语境、情境之中,引导受众树立整体性思维,不同语境中的不同信息关联起来,把各种微元素聚集并关联起来,从片而不碎、片片相连的现象和事件中勾连起思想的连缀,从看似细微末节的小事和微小的差异中,从碎微的只言片语、片段动作、情节细节中,把形成一个结构化的图式,重新建构新的整体性,通过反复琢磨、审思、推理、论证等,深刻把握微文化的精神内涵和思想价值。

分别对间距d=50 nm,90 nm,130 nm和170 nm的传输曲线进行分析,计算1 550 nm附近微环腔谐振谱线的3 dB带宽和品质因数Q,由此得到耦合间距与谐振系统相关性能参数的关系如图10所示。

(7)20勘探线附近矿脉带:控制长度458 m,厚度0.66~1.44 m,钼品位0.015%~0.057%。矿脉带受构造蚀变石英脉和破碎带控制,目前发现3个矿化体,矿化体近平行排列。

微文化育人要依循见微知著,就要引导受众在微文化欣赏活动中从感性到理性,树立理性思维。微文化欣赏,首先要从感性的生动的直观出发,也就是见其“微”,占有现象、细节、情节等感性材料,借由感官直接把握,获得感官的愉悦和享受,这种感受往往是无意的、自然而然就发生,捕捉到的是某些微小的细节和情节、碎片,这一阶段是感性认识阶段。然而,微文化欣赏活动不能只有感性,没有理性,要借助理性从个别的、具体的、包含细节的微文化信息中,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知其“著”。因此,要注意对不同性质、不同类型、不同形态的微文化的梳理、整合和评判,避免被低俗、恶俗的微文化所裹挟、影响,沉迷于新鲜的、奇趣的、耸人听闻的信息而失去了理性和判断,导致看了很多、记的很少,梳理的少、思考的更少。微文化欣赏,要从感性出发,从流变的现象出发,再由感性上升到理性,把握不变的、内涵的、本质的东西,实现感性与理性,情感与思想的共进。

微文化育人要依循见微知著,就要引导受众在微文化欣赏活动中由此及彼,树立联想思维。优秀的微文化作品,要在有限的篇幅中刻画形象、展示环境和表达主题,往往言此意彼,以虚显实,以至于含蓄无垠,思致微妙,留给人们广阔的思维和想象空间。微文化欣赏活动,就要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和氛围,调动受众的想象力、联想力和创造力,引导人们依据各种信息、细节、情节的普遍联系和因果关系,通过联想、想象和理解,突破固有对象形态的限制,虚实相生,纵横结合,古今相接,自由扩展到其他事物,由此及彼,由点到面,去补充、丰富和深化感知内容,丰富或提炼着微文化的精神内涵,更加深入地感受到艺术作品中蕴涵的内在意义,甚至是创作者尚未意识到的更为深刻的意义。

(三)微文化育人要注重微友分享

微文化育人要借助微友交往,利用多种方式方法,精心设置议题,聚焦热点话题开展交流、讨论,在微博好友圈、朋友圈、QQ空间等的分享传播过程中,注重微文化的再加工,形成有效、连续、深度、多样的传播链条,发挥辐射效应,通过微友交往扩大微文化作品的分享、欣赏的广度、深度和力度,提高微文化育人的效果。

微友间的互动和分享既要发挥网民的主体作用,又要加强管理规范,把教育和引导,分享和评论,自律和他律结合起来。微文化育人,注重微友分享,要把教育和引导结合起来。一方面,要建设微文化主流平台,鼓励人们定制、加入热点主流平台,将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世情教育等内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定期发布到微文化平台,通过开展资源共享、信息传递、热点分析、文化分享、舆情研判活动,使人们经常受教育、时时有触动。同时,微信、微博、QQ等点对点的互动形式将普通关系发展成强关系,基于“优先相信身边人和熟人”的人际交往偏好以及微信圈、微博圈、QQ群等本身相互的“高信任感”“高认同度”,要充分利用“微信”“微博”覆盖面广泛、传播速度快和信息传播精准化的特点,积极进行舆论引导和思想引导,通过网络大V、意见领袖等营造“意见环境”影响和制约舆论意见,形成一定的主流舆论,利用微友间的圈层性、黏合性开展隐蔽的思想教育,微信、微博用户把其认为有价值的信息推送到“朋友圈”、微博圈或是通过“微博”“微信”呈现出来,可以实现精准地用户送达,通过微友转发分享实现二次转播,发挥辐射效应,提高传播效率和育人效果。

微文化育人,注重微友分享,要把点赞和评论结合起来。当前,微平台如QQ空间说说、微信、微博和贴吧上的点赞行为成了社交网络最常见的行为,人们喜欢通过点赞来表达支持他人、情感愉悦和自我存在,旨在维护关系,点赞表达了点赞者认同感,被赞者收获了满足感,是黏合沟通情感、维护人际资源的利器。但微友要实现良性深度社交,却不是一个简单的点赞就能维系的,除了点赞外,实质的对话和评论是十分重要的。评论往往可以区分先进和落后、正确和谬误,是一种更加精细、明确、有内涵的表达意见、心情、情感的互动方式,有助于实现更精细、更个性化的、充满人情味的深度互动。微友们可抛出具有创新性话题,并使“点赞者”参与到活跃的话题评论中,实现双向交流和思想互动。

微文化育人,注重微友分享,要把自律和他律结合起来。首先,微信、微博和其他社交媒体用户要加强自我约束和管理,树立法制观念,提高法律素养,通过自学和各种各样的宣传教育活动,了解互联网信息安全常识和规定,知道什么是可以编发、转载和传播的,什么是不可以编发、转载和传播的。社交媒体公众平台要加强稿件的采编、审核、发稿工作,把审稿、发稿流程等制度建设提上议事日程,增强网络把关意识,做好“把关人”,建立自律公约,开展平台成员的法律法规知识普及和学习。同时,微平台和个人要加强他律,通过公众、媒体和法律监督,实现刚性约束和规范。尤其是要加强对虚假信息、恐怖信息、黄色新闻、诽谤新闻、泄密新闻传播问题的制度化约定和约束,对于违反约定和规范的公众平台和个人采取警示、暂停更新、封号以及行政处罚等措施。微文化育人,要通过微平台和个人的自律和他律,促进主体的自我监督和外在约束,推动微友间的积极、健康、阳光交往。

The Innovative Forms and Paths of Micro -Culture Education

Sun Tingting

(School of Marxism,Shenzhen University,Shenzhen,China)

Abstract :At present,micro-culture has opened the curtain of social culture which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micro”,subverting tradition in a more intense and powerful way than ever before. Micro-culture is the inevitable outcome of the profound changes of social life and the renewal of human communication in the era of mobile Internet. As a new form of cultural education,micro-culture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ipation in sharing,rapid change,flexibility and diversity,extensive integration and so on. The key to micro-culture education is civilizing,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micro-culture creation,highlight micro-knowledge in micro-culture appreciation,and focus on micro-friend sharing in micro-culture communication.

Keywords :Micro Era;Micro Culture;Civilizing by Micro-culture;A Straw Shows which Way the Wind Blows.

DOI :10.19468/j.cnki.2096-1987.2019.05.004

作者简介: 孙婷婷,深圳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副教授,主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方法、形象德育。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时代中国新移民的文化认同研究”(18BKS100)、2016年教育部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关系研究”(16JDSZK061)、深圳市教育科学规划2017 年度课题(ybzz17018)图像时代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形象化教学研究、深圳大学校级教研课题“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核心价值观的形象化教学研究”(JG2016067)、深圳大学校级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图像时代的核心价值观形象化认同教育研究”(J02481)。

标签:;  ;  ;  ;  ;  

微文化育人的创新形态及其路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