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心肺复苏患者的抢救及临床护理要点探析论文_赵萍萍

急诊心肺复苏患者的抢救及临床护理要点探析论文_赵萍萍

(重庆市陆军军医大学附属新桥医院 急救部 400000)

摘要:目的 探析急诊心肺复苏患者的抢救要点,并总结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对我院诊治的59例心脏骤停实行心肺复苏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搜集和分析,并对抢救和临床护理要点进行总结,分析患者经抢救和护理后取得的临床疗效。结果 经过抢救和护理后,自主循环得到恢复的患者有14例,复苏有效率为23.73%;有5例在我院积极的治疗下,病情得到稳定并出院,成功率为8.47%。结论 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和临床护理措施能够显著提升心脏骤停患者的复苏有效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急诊心肺复苏;抢救;临床护理;要点探析

前言

心跳呼吸骤停的重要救治手段为心肺复苏,由于把握好呼吸心跳骤停至心肺复苏的时间对提升患者的复苏有效率极为重要,因而临床需对心脏骤停患者尽快采取有效和正确的心肺复苏抢救方式[1]。此次研究主要对急诊心肺复苏患者的抢救要点和临床护理方法展开了讨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选取的59例心脏骤停实行心肺复苏治疗患者均为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诊治病患,男性和女性患者分别为34、25例;年龄在7~89岁之内,年龄均值为(58.14±10.23)岁;其中,有4例脑血管意外,有7例为外科创伤,有8例为呼吸系统疾病,有27例为心血管疾病,有3例为农药中毒,有5例为溺水,有2例为电击伤,有3例为不明原因;心脏骤停发生地点:有8例为运送途中,有38例为院外,有13例为院内。

1.2抢救方法

果断判定患者心脏骤停情况,及时采取心肺复苏措施,对患者进行连续不间断的胸外按压,并开放呼吸道,对患者采取气管插管,实施机械通气。同时将静脉通路开通,遵照医嘱对患者使用肾上腺素,尽早采取电除颤,待患者的心率和自主呼吸得到恢复后,将患者送入急诊重症监护病房接受后续治疗和支持。

1.3护理措施

(1)基本生命和高级生命支持:对患者采取早期复苏措施具有必要性,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保证患者心肺复苏频率≥100次/min,实施5cm按压深度,每次对患者进行按压后,确保其胸廓恢复原状,防止按压中断。操作人员每隔2min进行1次更换,从而保证按压的有效性。保证患者的呼吸道顺畅,然后对高级人工气道进行建立,促使患者能够快速达到90%的血氧饱和度。对患者实施早期电除颤,有研究发现,每延迟1min实施电除颤,将导致复苏成功率下降8%左右,而在患者出现猝死1min内进行电除颤,可以取得90%的存活率。

(2)药物治疗:为确保药物能够顺利应用,应对至少2条静脉通路进行快速建立。若能够对距离心脏大血管近的通路进行建立,并经颈外静脉、肘静脉等大血管实施给药,可对患者的复苏成功率进行提升。在对患者实施静脉给药后,应通过生理盐水对患者实施快速冲洗,使得抢救药物的起效速度可以得到促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盐酸肾上腺素是心肺复苏的首选药物,除非特殊情况,否则不建议临床大量采用。

(3)脑复苏:在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时,需对患者头部实施降温处理,若患者心跳恢复后其血压被测到,需尽早采用脱水剂,使得脑细胞代谢得到加速。

(4)尿量变化监测:为了防止肾功能衰竭,需严密监测患者的尿量变化,并对24h出入量进行严格记录,确保患者的尿量>30ml/h。

(5)强化监护:对患者的心率和血压情况进行严密监测,密切观察急性期患者的意识和瞳孔变化。保证患者的呼吸道处于顺畅,避免患者肺部受到感染。

(6)基础护理:待患者的心肺功能得到恢复后,协助患者翻身,并对患者实施按摩,可以促使患者的受压部位血液循环得到加速,防止压疮的出现。使用凡士林纱布覆盖眼睛无法闭合或昏迷的患者,每日给予患者2次口腔护理。

1.4观察指标

对59例患者的复苏效果和成功率进行观察。

2.结果

患者经过抢救和护理后,自主循环得到恢复的有14例,复苏有效率为23.73%;有5例在我院积极的治疗后,病情得到稳定,并出院,成功率为8.47%。

3.讨论

急诊中较为常见的危重症为呼吸心跳骤停,该疾病以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外伤、心脑血管事件等为主要病因,如果不能对患者采取及时救治,其生命安全将受到威胁。急诊救治呼吸心跳骤停患者的主要手段为心肺复苏,心肺复苏的成功率与用药方法是否正确、病因、抢救时间是否有效等因素有密切联系。研究指出,对呼吸心跳骤停患者尽早实施心肺复苏和临床护理,可促使患者存活率得到提高。本次,59例心脏骤停患者经过我院心肺复苏抢救和护理后,有14例患者的自主循环得到了恢复,复苏有效率为23.73%;有5例在积极的治疗下,病情得到稳定,并已出院,成功率为8.47%。急诊科作为最早处理紧急病情患者的科室,该科室医护人员应具备高度的责任心、良好的配合度和协调性,尽早为患者实施抢救措施,以帮助患者提高存活率。

综上所述,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和临床护理措施能够显著提升心脏骤停患者的复苏有效率,推荐临床采纳。

参考文献

[1]马丽梅.急诊心肺复苏患者的抢救及临床护理要点分析[J].医学信息,2016,29(12):310-311.

[2]潘洁.急诊心肺复苏患者的抢救及临床护理要点分析[J]心理医生,2017,23(22):262-263.

[3]黄丽,靳海霞,刘娟.56例急诊科患者心肺复苏的救治体会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1):162-163.

[4]杜琳琳,张志勇.急诊心肺复苏患者优化急救护理流程的抢救效果及预后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8):8-10.

[5]郭美霞.急诊心肺复苏患者的抢救与护理[J].医学信息,2015,28(34):189-189.

论文作者:赵萍萍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5

标签:;  ;  ;  ;  ;  ;  ;  ;  

急诊心肺复苏患者的抢救及临床护理要点探析论文_赵萍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