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彰显生命精神论文_汪安虎

让语文课堂彰显生命精神论文_汪安虎

汪安虎(陕西省柞水县下梁镇四新小学 陕西 柞水 711400)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0257-2826 (2018)02-0147-01

小学语文这门课程为我们提供一个广阔的天地,它不仅让我们帮助学生丰厚了知识的储备,还让我们帮助学生理解了生命的意义,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帮助学生探寻到生命的精神,明白了生命存在的价值。语文教学应该做些什么?在今天,回想过去教学中的点点滴滴让我进一步明白,就是让学生生命抽出的新叶更绿、绽放的花朵更艳,也就是让他们生命的精神得到锤炼,提升生命存在的价值。

当我们面对一个个鲜活的充满朝气的生命个体的时候,会让你油然而生一种对生命的理解,生命原来如此美丽可爱。同时也会让你产生很多遐想——生命意义何在?生命的价值何在?生命的精神何在?其实,这就是语文教学应探寻目标。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这里借助一些课文为例说一点自己浅显的认识:

一、享受生命的美好。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笔优美的描写景物的文章或片段。如《北大荒的秋天》《五彩池》《草原》《拉萨的天空》等等,这些文章或里面的一些片段的确非常优美。在引导学生阅读文本的时候,不由得让学生产生一种喜爱之情,赞美之情。如《草原》中写道:“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象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象没骨画那样,只用绿色渲染,没有用笔勾勒,于是,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当他们读到这里的时候,不仅仅感受到了草原的美丽可爱,更让他们产生了无尽的遐想,仿佛自己就像漫步在这美丽的草原之上,看到了明朗的天空、碧绿的原野、成群的牛羊…….

生活原来如丰富,生命原来如此美好。只要生命存在,我就会享受这份美好、这份幸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珍惜生命的存在

在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的《新课程学习与拓展》练习册中有一篇名为《生之喜悦》的短文,短文讲述了威廉•马修因全身瘫痪住院,每天早晨都要经受难以忍受的痛疼,但它仍然告诉护士:“钻心的刺痛难忍,但我还是感激它——痛楚让我感到我还活着。”他觉得活着就是快乐的、幸福的——生之喜悦。读了这篇短文之后,我让学生自由的说说对“生命”二字的理解。有的说,生命永远只有一次!有的说,活着即便是痛苦也是一种幸福!有的说,就有希望!有的说,感激生命的存在……其实在这里就充分的运用语文素材让学生深入的感悟生命的存在、珍惜生命的存在。

三、感悟生命的精神

生命的价值在那里?生命的意义在那里?这是我语文教学应该承担的重要责任。假如对生命只谈存在,不谈价值与意义,那么留下只一具没有灵魂的空空的躯壳。所以语文教学最重要的就是引导学生探寻生命的精神。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揭示这一主题的课文非常广泛。如《李时珍》《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船长》《轮椅上的霍金》《最后的姿势》等等。在这些课文中有中国的,有外国的;有古代的,有现代的。它们大都反映了出了人在为他人、为祖国、为社会所表现出来的乐于奉献、勇于探索、不怕牺牲、自强不息、舍己为人等让人敬佩的崇高精神和优良品质。在体现这精神和品质的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这些人物生命的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例如,在学习《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课时,问学生:“司马迁为何要写史记?”学生觉得一是为了完成父亲的心愿,二来因为当时却少一本全面的正史。再问:“他又是怎样发愤的”学生依据课文内容发挥想象,说出司马迁寻访之苦、宫刑之辱、撰写之累。接着,学生进一步谈到了司马迁之所以这样做,是出于对国家的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正是因为强烈的责任感促使他完成了这部恢宏巨著——《史记》。司马迁这种强烈的责任感,发奋努力的精神,忍辱负重的品质在课堂之上得以彰显的同时,也深深地影响着全体学生。让他们感悟到了生命不仅仅只是存在,而是要彰显它的精神,体现它的价值。再如:《最后的姿势》一课,在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将一座教学震塌的一瞬间,谭千秋老师张开双臂护住学生——他将生的希望留给了学生,将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这一震撼心灵的场面永远定格在了学生的心中,伟大的生命在这一刻绽放出了夺目的光彩,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在这里重现。一次次镜头回眸,一次次内心深处的感动。他们的生命精神得到了锤炼,生命存在的价值就会得到提升

论文作者:汪安虎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8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4

标签:;  ;  ;  ;  ;  ;  ;  ;  

让语文课堂彰显生命精神论文_汪安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