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麻醉方式在无痛人流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论文_李益龙

(桂林市兴安县妇幼保健院 广西 兴安 541300)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的麻醉方式在无痛人流手术中的效果。方法:随机将60例无痛人流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予以氯胺酮+丙泊酚麻醉治疗,对照组予以芬太尼+丙泊酚麻醉治疗。对比两组镇痛效果、生命体征、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镇痛效果、生命体征、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氯胺酮联合丙泊酚的麻醉方式效果好,副作用小,值得推广。

【关键词】 无痛人流;芬太尼+丙泊酚;氯胺酮+丙泊酚;麻醉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5-0368-03

随着无痛人流术的广泛开展,其镇痛效果越来越受到患者和医师的广泛重视。目前临床上多采用丙泊酚联合小剂量芬太尼的麻醉方式,但该法的缺点在于丙泊酚的镇痛效果不够理想,且患者在麻醉及手术过程中有一定的几率出现一过性的血压、心率降低[1];芬太尼与丙泊酚联合使用有引发低氧血症的风险,且此种麻醉方式的术后苏醒时间较长[2]。本研究拟采用镇痛效果相对较好的氯胺酮与丙泊酚联合使用,且本药有一定的兴奋生命中枢的效果,可缩短术后患者的苏醒时间[3]。选择本院60例患者进行对照研究,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7月我院进行无痛人流术的择期患者60例,随机双盲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0例,年龄在18~27岁之间,平均年龄22.31±3.07岁;妊娠天数在37~71天之间,平均妊娠天数54.09±13.32天。对照组30例,年龄在19~27岁之间,平均年龄22.54±2.48岁;妊娠天数在38~72天之间,平均妊娠天数54.31±13.17天。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纳入标准

(1)无痛人流适应症;(2)年龄在18~30岁之间;(3)患者知情同意

1.2.2排除标准

(1)年龄小于18岁或大于30岁;(2)麻醉禁忌症;(3)其他原因不宜接受手术者。

1.3方法

1.3.1一般处理

完善术前相关检查,术前一天向患者及其家属交代注意事项,针对患者的疑问进行耐心细致的解答,安抚其紧张情绪。术前6h禁食、禁水,进入手术室后常规全程检测生命体征,开放静脉通路,静脉滴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由同一组麻醉医师进行麻醉。

1.3.2对照组

予以芬太尼0.05mg,继以静脉丙泊酚维持麻醉。手术医生决定停药时间。

1.3.2观察组

予以氯胺酮10mg,继以静脉丙泊酚维持麻醉。余者同对照组。

1.4观察指标

1.4.1镇痛效果

在手术过程中观察镇痛效果。①有效:患者安静,意识不清,无痛苦表现;②无效:患者躁动不安,表情痛苦,部分有汗出、呻吟等。

1.4.2生命体征监测

对比两组麻醉前、麻醉后、手术开始时及手术完成后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脉搏、血氧。

1.4.3不良反应

观察两组患者眼球震颤、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1.4.4满意度

在出院时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分别有非常满意、满意、比较满意及不满意四级。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和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进行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镇痛效果比较

观察组有效28人,占总人数的93.33%,无效2人,占总人数的6.67%;对照组有效22人,占总人数的73.33%,无效8人,占总人数的26.67%,两组有差异(P<0.05)。(表1)

3.讨论

目前丙泊酚凭借其起效快,作用时间短,苏醒迅速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门诊各小手术的麻醉[4]。但其镇痛效果不够理想且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有一定的影响,故而临床应用有一定风险[5]。临床急需研究更为有效的麻醉新方法。

本研究中,采用镇痛效果更好的氯胺酮与之协同使用,取得了理想效果。结果显示,镇痛效果方面,观察组有效28人,占总人数的93.33%,无效2人,占总人数的6.67%;对照组有效22人,占总人数的73.33%,无效8人,占总人数的26.67%,两组有差异(P<0.05)。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眼球震颤0例,占总人数的0.00%;呼吸抑制0例,占总人数的0.00%;恶心2例,占总人数的6.67%;呕吐0例,占总人数的0.00%。对照组眼球震颤3例,占总人数的10.00%;呼吸抑制4例,占总人数的13.33%;恶心7例,占总人数的23.33%;呕吐2例,占总人数的6.67%。两组有差异(P<0.05)。两组在生命体征及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

在临床工作中,采用氯胺酮与丙泊酚联合方式给药,在发挥两者镇痛、平稳血流动力学等优势的同时,也降低了眼球震颤、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患者手术体验较好,承受痛苦较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郑君义,周代伟.丙泊酚复合氟比洛酚酯用于无痛人流麻醉的临床观察[J].现代医院,2010,10(6):54-55.

[2]李长松,陈鲁.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在无痛人流麻醉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0,5(11):170-171.

[3]罗凤堂,杨蓉.氯胺酮辅助异丙酚用于无痛人流麻醉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6):209-210.

[4]张娇玲.无痛人流麻醉术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4,(30):226-227.

[5]朱二霞,凡群才.80例无痛人流麻醉用药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3,(10):150-151.

论文作者:李益龙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12月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6

标签:;  ;  ;  ;  ;  ;  ;  ;  

不同麻醉方式在无痛人流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论文_李益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