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阶段,我国的建筑工程都会使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厚实,混凝土量大,虽然展现出良好的应用优势,但是其中存在的裂缝问题严重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本次研究以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为重点,在分析了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希望能够为建筑工程采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减少裂缝,提升质量提供有价值参考。
关键词:房屋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
前言
在城镇化建设加速推进的当前,人们对居住环境也提出了更高标准。而大体积混凝土是房屋建筑中的关键部分,只有切实提高其施工技术,才能显著优化施工质量。但是,在当前的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降低了房屋建筑各种使用功能,缩短了房屋建筑的使用期限,不利于房屋使用者生活质量的提升。那么,如何有效提高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成效,是施工人员需要思考的问题。
1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基本内涵
事实上我国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基本定义,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中有详尽的规定,有两个方面的大体积定义,首先就是从几何尺寸上进行划分的“大体积”,结构物的实体最小几何尺寸应该控制在一米或一米以上,被称为是大体量混凝土,另一方面,如果混凝土自身的配比以及周围影响因素变化而致使产生相应的裂缝,这种也被称为大体积混凝土。所以大体积混凝土被广泛运用到现代房屋建筑工程之中,尤其是在楼房的基础建设上使用较多,为了保障大体积混凝土的基本质量,保护房屋建筑工程的结构安全与使用安全,需要在明确其技术应用的基本内涵基础之上,进行相应的改进,以此推动房屋建筑工程的实际应用与分析。
2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
(1)大体积。根据大体积混凝土定义,可以得到大体积混凝土运用大量混凝土展开浇筑,进而满足工程的基本需求。较比传统混凝土类型,大体积混凝土厚度更高。
(2)配合比的整体性。需结合工程的整体需求,综合展开现场石料的含水量,并根据添加的矿物掺合料的基本状况,完成对配合比的调整。
(3)施工要求高。大体积混凝土具有其独特的特点,这也就使得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要求要高于常规混凝土施工。且由于施工需要浇筑大量的混凝土,就需要对具体的施工裂缝进行控制。
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3.1合理选择材料
作为大体积混凝土技术的关键成本,混凝土的制作材料选取也有一定的讲究。混凝土的主要制作材料有水泥、骨料、水和外加剂。由于在建筑工程的不同结构中,需要不同类型的混凝土,因此,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不同类型混凝土的选料要求。水泥作为混凝土的基本原料,一般都选用一类采用低水化热火种水化热的水泥品种,如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和粉煤灰水泥;骨料是大体积混凝土制作中的主要原料,主要根据线膨胀系数小、岩石弹模较低、表面清洁且级配良好的原则来选择出高质量的骨料;在选骨料的同时,还应该完成对砂子和石子的选择,一般会选择质量较高的中砂,含泥量较低的大粒径卵石或是碎石沙子。
3.2技术准备
技术准备工作是保障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有效性的基础。针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需要综合解读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制定有效的施工组织方案,保障各项施工的有效性,具体内容技术准备如下:
(1)正式施工前,需展开对混凝土配合比试验,主要展开水化热、泌水和可泵性等的技术参数试验,确保配置的混凝土满足施工标准。
(2)根据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展开有效的技术交底与安全交底,确保施工人员了解具体的施工技术类型,并对施工阶段的基本操作进行规范和流程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并对具体施工人员展开集中培训,逐级展开技术交底,再建立有效的责任制度。
(3)展开有效施工组织管理。针对施工前期的技术准备工作,施工组织管理的作用十分明显。由管理人员根据施工图的基本情况,展开对施工方案的确定,完成对施工资源的有效配置,并制定有效的施工规划,保障施工顺利展开。
3.3科学设计混凝土的配合比
合理配比混凝土材料是确保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符合有关标准的前提条件。而配比混凝土的过程是一个复杂性很强的过程,其涵盖有很多种元素,并且受到各种条件的影响与制约。在实际操作中应做好以下几点:①恰当减少水泥的使用量,以合理降低水化热。施工单位应在设计人员的帮助与允许下,做两个月以上的抗压实验,以便获得更加科学的混凝土适配系数。在具体实验中,实验人员应具有认真负责的态度,不可随意实验几组就应付了事,应逐渐增加面积与幅度,挑选数十组数据进行实验,这样所获得的结果才更具客观与公正性,才能计算出最为科学与合理的水泥使用量。在具体的混凝土适配过程中,应严格依照实验结果进行配比,根据事先设计的防裂方案,依照当前具体的施工条件有针对性地进行全面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两个的最高温差值,合理而科学地预估最大温差所对应的收缩应力。②在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活动中,需要用到的材料还有很多种,比如一级煤粉灰或膨胀剂。在具体的配比混凝土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应依据各种材料的特点、工艺需求、成本控制方案等,为混凝土材料中适当添加提供依据,从而优化混凝土的性能,并提高混凝土自身的可塑性。
3.4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由于受力很容易形成泌水现象,因此采取合理的施工方法,是避免建筑结构出现裂痕,保障工程质量的关键。首先,在浇筑过程中,混凝土分层施工时,每一层的铺设厚度也很重要。施工单位应明确混凝土的和易性,泵送的混凝土铺摊厚度一般不应该大于600mm,而非泵送的不应大于400mm。其次,在适当时机考虑适当添加粉煤灰减少水泥使用引起的化学反应,将搅拌的时间延长并控制在30分钟以内,增大混凝土的和易性。此外,施工人员应准确把握各种材料的用量,并合理加入添加剂。在分层浇筑过程中,也有以下事项需要注意。第一,要保证在每一层浇筑完成后,浇筑的水泥砂浆还没有凝固时,才能进行下次的浇筑。第二,施工人员在浇筑前进行试验,掌握大致的凝固时间,合理控制分层浇筑的时间间隔,一般不得大于初步凝固时间。
3.5保养
施工后需要实施有效的保养工作,达到减少裂缝产生的目的,其中温度因素是影响大体积混凝土质量与安全的基础,需展开有效控制。具体的施工后保养方式如下所示:
(1)对于浇筑的混凝土,需要合理的展开对混凝土的遮盖工作,做好混凝土内部与外部的温度控制,避免温差超过25℃,从而避免裂缝。
(2)混凝土施工需要做好的保温和保湿工作,定期的展开对混凝土浇水工作,从而达到规避裂缝产生的情况,保障大体积混凝土的整体质量。
(3)具体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温度裂缝是影响大体积混凝土的整体质量的关键。具体温度裂缝控制时,结合温度监测设备的基本情况,密切关注混凝土内外温差,避免温差>25℃,选择施水、覆盖等方式,综合处理大体积混凝土温度问题,进而有效的规避温度裂缝的产生。
总结
在房屋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应掌握好相应的技巧,从初期的准备工作到后续的养护都要严格执行施工标准及要求,如此方可确保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优势得以体现。
参考文献:
[1]许钢,张慧.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的应用[J].科技经济导刊,2017(03):95.
[2]叶加建.房屋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探析[J].江西建材,2016(18).
[3]冯振伟.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08:253.
[4]李佳.房屋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探析[J].电子制作,2015(09).
论文作者:彭诗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4
标签:混凝土论文; 体积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房屋论文; 裂缝论文; 水泥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