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群竞争力:创新网络演进的视角_范围经济论文

集群竞争力:创新网络演进的视角,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集群论文,视角论文,竞争力论文,网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48(2008)04-0038-06

0 引言

集群竞争力是以集群的各种资产要素为基础,以企业间的动态网络关系及层次性递进为运行方式,具有对环境的利用能力和规避能力,在全球市场竞争中能为集群的整体绩效带来实质性功效的强劲竞争优势。[1] 集群竞争力不仅可以提升企业竞争力、区域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而且能够提高一个国家的产业竞争力。[2] 因此,在当今经济信息化、网络化和全球化加速的背景下,集群竞争力成为学术界关注的重点。

集群竞争力要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及支持性产业,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3] 企业家精神,[4] 社会网络、正式的机构和制度及非正式的文化和习惯等因素[5] 都影响集群竞争力。然而,这些因素通过什么样的机制影响集群竞争力?国内外学者试图从不同方面回答这个问题。有学者从创新主体的集体效率的角度解释;[6] Barkley(2001)的研究表明,外部经济、社会资本、知识的传播和创新扩散等对集群竞争力起着相应的促进作用;[7] 张辉(2003)却认为。集群竞争力来源于两个方面,即学习效用和区域资源的利用能力,以及对不利于集群发展的多种因素的经济规避能力;[8] 刘爱中等(2006)从内源和外源的角度进行了解释,认为集群竞争力形成于根植性和共生协同性等内源机制,以及市场驱动、科技环境支撑和政府决策支持等外源机制。[9]

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10][11][12],充满活力和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有着共同的特点,即存在一种高效的、具有生态特征和自组织特征的区域创新网络,并且能够产生很强的地方根植性和持续的集群创新优势。正是考虑到创新网络对集群竞争力的特殊作用,本文试图在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创新网络演进与集群竞争力的关系,揭示提升集群竞争力的微观机理;从创新网络演进的视角,构建集群竞争力的静态和动态分析框架,并结合典型案例进行实证研究。

1 创新网络演进与集群竞争力

1.1 创新网络演进的一般过程

创新网络(Innovation networks)是在一定区域内各种行为主体之间在交互作用与协作创新过程中,彼此建立起来的各种相对稳定的、能够促进创新的、正式或非正式的关系总和。[10] 创新网络中存在正式和非正式联系,[13] 这种正式联系是行为主体在创造价值的活动中,与区域内其它行为主体结成的长期、稳定的关系。这种网络关系是通过客观存在的形式表现出来,以编码化知识为传递和扩散的主要内容[10];而非正式联系包括基于共同社会文化背景的社会网络关系,以及网络成员在非市场交易活动中建立的人际关系网络,这种网络联系能更有效地传递和扩散隐含类知识[10]。

总结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2][10][15] 结合案例考察,可以归纳出集群内部创新网络演进的基本规律:在一定的内部条件与外部环境下,在某个区域自发地形成或人为地培植了价值链上企业之间的垂直网络关系或水平网络关系。这种网络关系一旦形成,由于它的聚集和自组织功能,其周围开始有一些企业或其它相关的行为主体聚集起来,创新网络开始结网;然后,创新网络的内部企业与中介机构不断衍生和分化,外部企业与中介机构大量涌入,集群迅速扩张,创新网络成长。达到一定程度后,各行为主体间的创新协作关系不断发展与完善,整个创新网络变成一个网络价值链,外部主体进入速度减缓,集群规模逐渐稳定下来,创新网络根植于集群所在区域的社会人文环境,并且与环境互动,创新网络成熟。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创新网络不能在全球价值链上进行升级,集群则进入衰落阶段,原有的创新网络逐渐失去功能;如果有代表升级方向的新网络出现,经过一段竞争期后,新网络将战胜原有网络,导致网络的新旧替换,随之整个集群的产业技术属性以及网络关系发生变化,创新网络升级,其发展进入下一轮循环。上述创新网络的演进过程一般可归纳为创新网络结网、成长、成熟、升级或衰退4个阶段(见图1)。

图1 创新网络演进的一般过程

资料来源:借鉴刘友金(2004)、盖文启(2002)的研究思路,结合创新网络演进的特点绘制而成。

创新网络的演进需要一定的内外部条件,这些条件主要包括市场条件、生产要素、人文环境、制度环境、区域环境和社会资本等因素。在创新网络演进的过程中,内部条件及外部条件与创新网络演进阶段的匹配性和适应性是创新网络良性、快速演进的重要保障。

1.2 创新网络演进过程中的功能

(1)知识溢出功能。知识包括技术知识、需求信息、供给信息和经营经验等。在创新网络内,同行业的生产厂家、供应商、重要的客户以及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交织在一起,它们可能共有一个供应商,拥有同一个客户,其高级管理人员可能上同一家餐厅,其技术人员可能从同一个公司流向另一个公司;有的技术研究如果单独进行,可能需要耗费很长时间,但同行的接触可能“一点就通”。人际间的频繁接触和交流,促进了知识的传播和扩散。可见,处于创新网络中的企业很容易获得研究开发、人力资源、信息等方面的外溢效应。

(2)信任增强功能。在创新网络逐步根植于创新环境的过程中,各行为主体在具有相同或相近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制度环境下,通过网络的连接,频繁地进行学习交流、业务往来和互动,所采取的各种经济行为深深地根植于大家所熟悉的圈内语言、背景知识和交易规则,随着各行为主体之间网络关系的加强,集群内的信任增强,其行为更具有可靠性、可预见性。

(3)资产互补功能。任何企业不可能在所有资源类型中都拥有绝对优势,即使是同一类资源也表现出很强的异质性,从而构成企业资源互补融合的物质基础。特别是企业的某些异质性资源已固化在企业组织内部,不能完全流动交易,不便通过市场交易直接获取。欲获取对方这些独特的资源,必须通过建立合作关系,以实现双方资源的共享和互补。网络关系能够促进主体间的信任与合作,为实现主体间的资源共享和互补创造了条件。通过创新网络形成专业化分工,可以弥补自身资源的不足,又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集中精力于自己的核心专长,最终使集群内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都得到增强。

(4)柔性聚集功能。创新网络的成长,不仅能够促进群内企业的衍生,而且能够吸引群外企业的加盟,不论是衍生公司还是加盟企业,都会自主地嵌入到创新网络体系,成为新的协作与配套厂家。创新网络的这种吸聚作用类似于物理学中的万有引力—物体质量越大、万有引力越大一样,创新网络的创新优势越显著,集群的竞争优势就越强,能够吸引的厂商更多。这种吸聚作用不是造成企业扎堆,而是产生企业柔性聚集。这种柔性主要表现在:组织柔性、关联柔性和企业共同响应市场的柔性。

(5)集群扩展功能。该功能包含集群区域的扩展和沿着产业链条集群范围的扩大。创新网络的成长不断促进集群内部企业的衍生以及群外企业的进入,促进集群规模扩大以及集群区域的扩展。同时,创新网络促使企业内部生产方式与管理模式不断柔性化、灵活性增强,企业之间分工进一步细化,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从而促进集群沿着产业链扩大范围。扩展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品的可解构性,而产品的可解构性取决于产品价值链的长短,价值链越长的产品越容易解构。

(6)自我增强功能。自我增强功能也称自组织(self-organization)功能,这种特征源于外部经济的正反馈机制。创新网络通过发挥其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的优势—既促进集群内部新企业的衍生和创新优势的积累,又增强对集群外部企业的吸引力,从而不断加强创新网络的功能,使集群的规模不断扩张、优势持续累积,体现出创新网络一种“路径依赖”(path dependency)的自我加强过程。

1.3 创新网络演进中的功能结构升级

创新网络的功能伴随演进过程发生结构升级:①在创新网络结网阶段,关联企业的聚集速度(单位时间内聚集的企业数目)较慢。这个时期以信任增强功能和柔性聚集功能为主,但这些功能还很弱。②在创新网络成长阶段,由于集群内企业的大量衍生以及相关企业或机构的大量涌入,导致集群规模迅速扩大。这个时期创新网络的功能以集群扩展功能、信任增强功能和柔性聚集功能为主,并且这些功能都在不断地增强。③在创新网络的成熟阶段,集群内部的分工格局已基本形成,新企业进入的速度减缓,企业之间以核心能力为基础,充分发挥资源互补的优势,整个群落发育成一种网络型的价值链群,创新网络的进一步发展根植于区域创新环境。这个时期集群创新网络的功能以知识溢出功能、资产互补功能和自我增强功能为主。④在创新网络升级或衰退阶段,如果代表集群升级的创新网络实现了升级,这个时期创新网络以信任增强功能和柔性聚集功能为主,如果创新网络衰退,其功能将逐渐衰退。

需要说明的是,在创新网络演进的不同阶段,其功能是以某些功能为主,但并不表明其它功能对集群竞争力没有影响,实际上它们也在发挥作用,只是相对较弱。此外,创新网络功能的强弱是不断变化的,而且其转换是一个动态的、渐进的和连续的过程。

1.4 创新网络功能的结构升级对集群竞争力的影响机理

(1)创新网络结网阶段。其功能以信任增强功能和柔性聚集功能为主,对集群竞争力的影响主要体现在:①内部的规模经济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网络关系的本质是企业内部分工的外部化或社会化[16]。企业将生产同种产品的可分割性功能不断地从其内部剥离出去。不断扩大其生产规模,从而获得内部规模经济,使其内部单位产品的平均生产成本下降。②信任的增强降低了主体间的交易费用。创新网络的结网使不同主体之间能够建立起合作关系,限制了机会主义倾向,降低了主体之间因不完全契约或契约所带来的交易成本,以及主体之间讨价还价所带来的交易成本。③柔性聚集降低了集群内部的生产成本。创新网络的结网发育能够聚集资源、劳动力和资金等生产要素以及新企业的加入,这样产业联系较强的企业因地理位置接近而节省了相互间物质和信息的转移费用,以及生产要素供给增加带来的采购价格下降,从而降低集群整体的生产成本。

(2)创新网络成长阶段。其功能以集群扩展功能、信任增强功能和柔性聚集功能为主,对集群竞争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①外规模经济。随着创新网络的成长,集群内企业之间进一步分工细化,专业化程度提高,集群规模扩大。企业之间通过网络的连接进行协作,可以弥补单个企业在技术、资金、人才、管理方面的不足,从而获得资源互补方面的外部规模经济。同时,集群规模的扩大使集群企业共享基础设施方面的外部规模经济,以及营销方面的外部规模经济[17] 和区域品牌的外规模经济[18][19]。②范围经济。范围经济包括内部的范围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在创新网络成长阶段。企业内部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基本柔性化,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及时地调整产品的产量和创新产品的样式,比较容易实现企业内部的范围经济。同时,通过专业化分工,网络中的企业协同参与价值链的全部增值活动,企业之间再通过建立合作的网络关系进行交易。这些专业化的企业联合起来进行多样化产品的生产,便可以形成行业的范围经济,而这种范围经济对单个企业来讲,则是外部的范围经济。③交易成本降低。随着创新网络的成长,网络中主体之间的信任关系加强,相关产业以及集群内部企业的信息更加集中。信任关系的增强降低了主体之间因不完全契约或契约所带来的交易成本,以及主体之间因讨价还价所带来的交易成本;信息的集中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克服因信息不完全所带来的交易困难和信息搜寻成本的下降,并且使集群内买卖双方的信息更加对称,从而节约交易费用;此外,创新网络的成长,可以大大地降低企业间的空间交易成本。④聚集经济增强。随着创新网络的成长,集群的竞争优势增强,其对资源、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以及各种配套服务机构的吸引力就越强,尤其是特殊产业资源(或要素);同时,企业分工的细化和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将产生产业链的延伸,吸引更多的相关产业甚至不同产业的加入,地区产业规模扩大,其结果是整个集群的成本优势更加明显,从而使集群在价格上更具有竞争优势。

(3)创新网络成熟阶段。其功能以知识溢出功能、资产互补功能和自我增强功能为主,对集群竞争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①资源组织能力。成熟的创新网络是一种区域内最有效的资源组织方式,它能将许多原本无法组织起来的、一直处于闲置状态的各种要素有效地结合起来。②知识溢出效应。它来源于网络内部的人员接触和人力资本的流动、企业之间的直接联系以及网络中示范和模仿3条途径,一个重要的表现是学习效应,即企业通过不断的“学习”使自己的成本下降[20]。③社会人文优势。它被认为是集群优势的制度来源,可以节省集群内组织的交易成本,能够有效地防止各种机会主义行为,促进知识的流通与扩散;从社会文化特征看,它是集群内不可替代的社会资本。④自我增强效应。它主要来源于从新企业快速衍生与成长的自我积累、聚集经济的自我增强和创新优势的自我积累3个方面。

(4)创新网络升级或衰退阶段。这个时期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创新网络升级,其功能在新的起点以信任增强功能和柔性聚集功能为主,对集群竞争力提升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内部规模经济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信任增强降低主体之间的交易费用和柔性聚集降低集群内部的生产成本。第二种情况是创新网络的功能逐渐衰退,其结果是集群逐渐失去竞争优势,集群走向衰落。

值得指出的是,创新网络产生的聚集经济、交易成本下降、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容易被其它地区复制,由其产生的低成本竞争优势比较容易失去;而由资源组织能力、知识溢出效应、社会人文优势和自我增强效应所产生的创新优势难被其它地区复制,由此产生的区域优势具有持续性。由此可见,随着创新网络的演进,其功能不断进行结构升级,对集群竞争力的影响逐渐加深,特别是由成熟的创新网络产生的创新优势具有持续性和不可模仿性。

2 创新网络演进视角下的集群竞争力模型构建

2.1 构建模型的四因素

创新网络的演进需要匹配适合的内外部条件,而内外部条件包括市场条件、生产要素、人文环境、制度环境和区域环境等因素。按照这种研究思路,可以归结为:集群竞争力模型由创新网络、生产要素、市场条件和环境因素四因素构成;四因素有机地统一于创新网络演进视角下的集群区域之中,彼此之间密不可分。其中,创新网络是整个集群竞争力系统的结构要素,它决定了整个集群的生产效率和创新能力,是联结生产要素和市场需求的必要枢纽,而环境因素是创新网络中行为主体利用资源或生产要素进行配置活动的客观条件,生产要素是创新网络进行活动的物质基础,市场因素影响创新网络主体活动目标的最终实现。

(1)创新网络。秉承Portor(1998)的研究思路[2],借鉴有关学者的研究成果[10][15],结合创新网络的普遍特征,我们构建创新网络结构(见图2)。创新网络的核心蕴涵两层结构:由垂直企业网络(价值链条上的企业所构成)和水平企业网络(相关企业、互补企业和竞争企业所构成)所构成的内层网络;由集群内部的社会机构(包括大学、科研和教育培训机构,金融机构,地方政府以及其它中介机构等行为主体)相互之间以及它们与企业网络所构成的外层网络。此外,由于某些节点会与区域外的网络节点发生关系,因此创新网络是一个开放的网络。区域内部相互联结的网络是集群的核心网络,而与集群外发生联结的网络部分是区域的外部网络。不同集群之间的创新网络的区别主要在于创新网络的发达程度;同一集群区域内,在创新网络演进的不同阶段,网络的发达程度也不同。

图2 创新网络的结构

资料来源:借鉴盖文启(2002)、李凯等(2005)研究思路,结合集群创新网络的特点绘制而成。

(2)生产要素。生产要素包括人力资源、物质资源、知识资源和资本资源。集群区域的生产要素禀赋对创新网络的演进会产生重要影响。集群竞争力就取决于这些生产要素如何有效率、有效益地使用。在创新网络的不同演进阶段,即在集群发展的不同时期,生产要素中,基本要素和高级要素、通用要素和专用要素以及自然禀赋要素和创造性要素的重要性不同:在集群发展的初期,自然禀赋要素或者基本要素的作用相对重要[2];随着创新网络的演进,高级要素或者创造性要素的重要性日益增强。

(3)市场因素。市场因素是整个集群区域的需求因素,影响着创新网络行为主体活动目标的实现,包括外部市场和内部市场两个因素。内部市场需求是集群区域内各个行为主体对集群企业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外部市场是集群区域外对集群企业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包括国内市场需求和国际市场需求。其中,国内市场需求可以给创新网络中的行为主体带来机会和创新的动力,促使企业更早察觉和理解市场上新的需求并作出积极的响应,使企业能够提早获得集群外竞争者无可比拟的竞争优势[2]。

(4)环境因素。环境因素是创新网络中的行为主体利用资源或生产要素进行配置活动的客观条件,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包括基础设施条件和自然地理条件,软环境主要包括社会文化环境、社会资本、经济环境和制度环境等[21]。有关研究表明[22][23],集群区域内特有的社会文化作为一种隐含经验类知识,深深地影响创新网络的演进和集群竞争力;同样,制度环境也是创新网络演进的重要条件,在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中,区域制度在两方面体现它的作用:一是降低创新中的不确定性和交易费用;二是提高对创新的奖励[10]。随着创新网络的演进,软环境日益成为影响集群竞争力的关键因子。

2.2 集群竞争力模型

创新网络、生产要素、环境因素和市场因素,都会随着时间的变迁而发生改变。为了更好地研究集群竞争力,我们将4个因素保持不变的竞争力模型称为静态结构模型,可以考察同一集群在不同阶段的竞争力;4个因素发生变化的模型称为动态演进模型,由此可以考察集群竞争力的提升过程。

(1)静态结构模型。集群竞争力由集群创新网络的功能结构所决定,创新网络的功能结构由各行为主体之间的联系程度以及与外部网络连接的程度决定,而创新网络中各行为主体之间联系的紧密程度是要素条件、市场因素和环境因素中的硬环境与软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在要素条件、市场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创新网络各行为主体之间网络联系的重要程度决定了集群区域内创新网络的功能结构以及结构升级。由此可见,创新网络、生产要素、市场因素和环境因素在某一个时间截面的静态结构决定了集群的静态竞争力(见图3)。

图3中网络边界虚线表示创新网络的开放性,集群区域的创新网络与区域外的网络发生着连接,而且随着全球化的加速,集群区域的创新网络已经扩展到全球层面上。在这样的背景下,创新网络在全球价值链上的位置决定了其在全球价值链上获得附加值的能力,并最终影响到集群竞争力。

图3 集群竞争力静态结构模型

资料来源:借鉴波特(1998)、盖文启(2002)研究思路,结合集群视角下的区域国际竞争力的特点绘制而成。

(2)动态演进模型。从长期角度看,决定集群竞争力的创新网络、生产要素、环境因素和市场因素是不会一成不变的,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都会导致其它因素的改变。创新网络演进的速度和强度取决于集群的硬环境和软环境、区域内市场需求和区域外市场需求,以及集群区域的生产要素状况;换句话说,创新网络的不同演进阶段需要与之相匹配的生产要素、市场因素和环境因素,这样,生产要素、市场因素和环境因素与创新网络演进阶段的匹配性和适应性是创新网络功能结构升级、集群竞争力提升的重要保障;反之,创新网络的演进也影响着生产要素、市场因素和环境因素的改变或改善。考虑到创新网络与生产要素条件、环境因素和市场因素之间的双层关系,我们构建了集群竞争力动态演化模型(见图4)。

图4 集群竞争力动态演进模型

资料来源:借鉴波特(1998)、盖文启(2002)研究思路,结合集群视角下的区域国际竞争力的特点绘制而成。

创新网络、要素条件、环境因素和市场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共同形成了集群竞争力。单独或脱离某一方面而去研究集群竞争力问题,都有失偏颇。构建集群竞争力静态结构模型和动态演进模型,从静态和动态两个层面描述创新网络演进视角下的集群竞争力影响因素和提升机理,为研究集群竞争力提供了新的理论分析框架。

3 浙江嵊州的领带集群案例实证

3.1 嵊州领带集群的发展概况

自1984年第一家领带企业“浙江佳友领带公司”成立以来,浙江嵊州市已拥有领带企业1100多家,专业生产工人10万人左右。2005年,嵊州的领带年产量达3.5亿条,占国内市场总量的90%,占国际市场总量的40%,全国各地商场、小商品批发市场80%以上的领带产于嵊州,同时在日本、韩国、美国、意大利和法国等80多个国家或地区形成了广泛稳定的市场网络。总的来说,经过20多年的发展,嵊州的领带集群已经拥有比较完善的硬环境和软环境,逐步形成了花型、面料、制作、后整理、包装等一系列分工协作的生产链,构成了比较完整的领带产业网络,已经成为一个具有明显特色和巨大发展潜力的领带产业集群。

嵊州领带集群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①从20世纪80年代初“浙江佳友领带公司”成立到1992年嵊州中国领带城的成立,为集群萌芽阶段,领带产业链初具雏形。1992年该地企业总产值达到2.4亿元。②1992~1998年为嵊州领带集群高速成长阶段。中国领带城的正式运营提高了嵊州领带集群市场的需求优势,企业聚集加快,社会分工程度加深,中国服装协会服饰委员会、嵊州领带协会、中国领带检测中心等中介机构成立,为领带产业提供知识和技术支持的职业学校、培训班大量出现并得到发展,领带产业网络快速成长,1998年该地企业总产值达到了22.4亿元。③1999~2005年为嵊州领带集群成熟阶段,集群的总体发展速度开始趋于平稳,企业数量增长缓慢,企业聚集程度进一步增强,领带产业联系日益稳定,企业间的专业化分工合作深化,领带产业网络成熟。

3.2 嵊州领带集群的竞争力分析

对应集群发展阶段,嵊州领带集群创新网络的演进也可以划分为结网阶段、成长阶段和成熟阶段。在嵊州领带集群发展过程中,创新网络、生产要素、市场因素和环境因素对集群竞争力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集群非正式网络——民间社会网络的完善是嵊州领带集群竞争力的重要保证。嵊州的民间社会网络有着深厚的历史基础,并且在集群发展过程中不断强化、成熟。集群的行为主体之间存在着“血缘、地缘、亲缘、业缘、行缘”的联系,大多数领带企业都属于家族制或准家族制(包括朋友、同学等关系之间的联合),领带产业网络中的许多企业是老企业的员工创办的。领带企业的创建、企业内部的管理以及领带企业的融资都与民间社会网络休戚相关。

(2)集群正式网络——企业、政府和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之间联系紧密是促进嵊州领带集群竞争力提升的推动力。生产链上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极大地提高了嵊州领带产业网络的生产效率。嵊州市政府通过制定产业政策、规范市场行为、积极开展区域营销、改善产业发展环境等措施,促进了领带产业创新网络的演进。中国服装协会服饰委员会以及嵊州领带协会在制定行业标准、培育品牌产品、增强企业之间的联系与沟通以及企业上网工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3)集群高级生产要素——企业家队伍不断壮大是影响嵊州领带集群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嵊州的领带集群企业家都具有强烈的扩展意识、强劲的市场开拓能力、良好的社会分工和合作意识,他们通过自己的创业和创新活动,以及对其他成员所起的直接示范作用,促进了集群内企业的衍生,领带生产链社会分工的深化,领带产业网络的完善,以及领带集群创新网络的演进。

(4)中国领带城的产生和发展极大地改善了嵊州领带集群的市场需求条件,提高了嵊州领带集群市场的需求优势。一方面,中国领带城的运营使许多领带企业主摆脱了对区域销售商的依赖,促进了专业化销售商的产生;专业化销售商的壮大提高了领带企业与面料织造厂、定型厂、专业缝制户、销售商之间的分工协作效率,促进了价值链的延伸,从而扩张了集群的边界,完善了领带产业的创新网络。另一方面,中国领带城的发展使嵊州领带企业可以利用市场地缘优势,及时捕捉所需的信息,形成快捷的生产能力,提高市场竞争力。

(5)优越的人文制度环境是影响嵊州领带集群竞争力的关键因子,主要体现在人文环境、企业制度、市场制度和政策环境等几个方面。嵊州历来就有崇尚创业、追求创新、诚实守信、相互协作的文化氛围和传统,浓郁的创新氛围、创新环境和良好的交易操守促进了领带企业的不断衍生,领带产业链不断延伸,完善的企业制度、市场制度和政策环境极大地减少了领带集群创新网络演进的制度成本。

4 结论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得到如下几点结论:第一,创新网络是影响集群竞争力的核心因素,在创新网络演进的过程中,其功能结构不断升级,对集群竞争力的提升起着持续强化的作用。第二,创新网络的演进过程,也是人文制度环境不断优化、市场需求优势不断增强、生产要素不断高级化的过程,创新网络的演进阶段决定着集群竞争力的程度。第三,通过发展集群经济、培育特色产业集群来发展区域经济,关键在于促进创新网络的快速演进。但是创新网络的演进需要匹配合适的内部和外部条件,不是单纯地依赖政策资源就能促成的。因此,政府应当营造良好的环境,激励企业家能力特质的提升,促使网络内各行为主体不断丰富与完善自己,努力实现外部主体的内部化和内部主体的外部化两个过程(前者指外部主体将自身价值链向集群内部延伸,后者指集群内企业将自身价值链向集群外部延伸),从而促进创新网络良性、快速的演进,最终形成集群持久的竞争优势。

收稿日期:2006-12-18

标签:;  ;  ;  ;  ;  ;  ;  ;  ;  ;  

集群竞争力:创新网络演进的视角_范围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