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秦皇岛军工医院神经内科 河北 秦皇岛 066001;2.秦皇岛市医学会 河北 秦皇岛 066001)
【摘 要】目的:探讨脑超声波治疗后循环缺血的疗效。方法:本研究随机抽取超声波辅助药物治疗脑梗死50例作为治疗组,单纯药物治疗脑梗死52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眩晕症状及功能评估情况。结果:超声波辅助药物治疗后循环缺血的治疗效果显著,较单纯药物治疗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超声波辅助药物治疗后循环缺血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关键词】脑超声波治疗;后循环缺血;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194(2015)02-0066-02
The analysis on curative effect of
ultrasonic therapy on 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
【ABSTRACT】 Objectives To study the curative effect of cerebral ultrasonic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Method:50 cases of 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 were selected radomly and treated with drug assisted by ultrasonic therapy,which were compared with other 52 cases only treated with drug 88 control group. To observe the score of neural function defect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two groups.Result:In 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effect of drug assisted by ultrasonic therapy was obviods.The comparison with only treated with drug therapy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 Conclusion: The curative efect of treatment with drug assisted by ultrasonic therapy is more superior tO that only with drug on 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
【Keywords】cerebral ultrasonic therapy,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 curative effect observation
后循环缺血是神经内科缺血性脑血管病常见类型,按缺血的程度和持续时间,可分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后循环脑梗死。本研究通过观察超声波配合药物治疗及单纯药物治疗后循环缺血患者102例的比较,探讨超声波治疗后循环缺血的作用机制。
1 资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 入选病例均为我院在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神经内科102例后循环缺血患者,其中后循环TIA患者48例,后循环缺血性脑梗死患者54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1]和中国后循环缺血的专家共识[2],后循环TIA经TCD证实有后循环血管损害,后循环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经头CT或MRI证实有后循环供血区的脑梗死。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运用超声波辅助药物治疗后循环缺血50例作治疗组,单纯药物治疗脑梗死52例作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在38~78岁,平均62.4岁,病程2~14d,平均7.1d;对照组患者男性27例,女性25例,年龄在39~79岁,平均63.1岁;病程2~13 d,平均6.9 d。所选患者治疗前未使用过溶栓及抗凝制剂,无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两组患者治疗前的BI评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2。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包括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他汀类药物及静脉输注改善循环等药物治疗。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均在发病1周内加用脑部超声波治疗。超声波治疗采用深圳市圣祥高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838B型超声波血管治疗仪,以涂抹导声糊的5个超声探头分别置于病侧的百会、囟会、后顶、双太阳,用弹性带固定好超声头,一般是声强0.55~ 1.25w/cm2,频率840 kHz,每次20分钟,每日1次,连续1O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完成后观察结果。
1.3 疗效判定
由于眩晕是后循环缺血的主要表现,我们依据眩晕症状及功能评估作为主要的评测指标,。入组患者分别于确诊当天及治疗后进行评估,重度0-6分,中度7-12分,轻度13-18分,基本正常19-24分。同时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BI)。并做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等检查,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眩晕症状及功能评估及BI评分,结果如下: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后的眩晕症状及功能评估及BI评分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后循环缺血是指后循环的TIA和脑梗死,约占缺血性卒中的20%。缺血性卒中前循环和后循环的发病比例约为3:1,但就致残及致死率而言,后循环卒中所占的比例更高。因此后循环缺血收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超声波作为一种治疗脑血管病的方法,对于提高治愈率、减轻致残率均有积极作用。一定功率和频率的超声波可以穿过颅骨直接作用于脑组织,通过超声波效应,可以产生机械震动、温热及理化3种物理效应,来改善血液循环,使局部血管扩张。其中机械震动效应是通过超声波的高频震荡,对血液各有形成分产生细微的按摩作用,从而扩张血管、改善血供、改善细胞膜的通透性,有利于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促进细胞功能的恢复。超声的温热效应是在血管内产生微热,是血管扩张,血流加快,从而改善血供,解除血管痉挛,帮助侧支循环建立。超声的理化效应可使脑组织中酶系统解聚,降低血粘度,促进氧的利用,提高脑细胞的分化能力[3-6]。另外,超声波还有改善微循环、促进侧枝循环形成、消除或减轻脑组织水肿、提高脑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等作用[7]。
本组统计资料表明,通过超声波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眩晕症状及生化质量,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可以辅助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并且简单实用,病人无痛苦,费用低廉。本组样本较小,有待以后扩大样本继续总结观察。总之,超声波治疗为脑血管病的治疗和康复提供了一条简便实用、安全有效、无创伤的新方法。
参考文献:
[1]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脑卒中患者临床神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s].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88.
[2]中国后循环缺血专家共识组.中国后循环缺血的专家共识[J]. 中华内科杂志,2006,45(9):786-787.
[3]汪洋.超声波治疗脑梗塞临床疗效评价.四川医学,1998,19(5):400-401.
[4]国月彩.超声波治疗脑梗塞临床观察.广西医学,2000,22(3):627-629.
[5]李福学,孙立新.加用超声波治疗脑梗塞的初步探讨.承德医学院学报。1999,16(4):343-344.
[6]赵瑞祥,白菁.超声波治疗脑梗塞偏瘫的疗效观察.中国疗养医学,1999,8(1):16-18.
[7]冯若,王智彪.实用超声治疗学.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123.
*通讯作者:
郭希正
论文作者:徐秋霜1,郭希正*1,李立新1,鲁子红2,李金花1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5年8月第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8
标签:超声波论文; 药物治疗论文; 患者论文; 缺血性论文; 疗效论文; 统计学论文; 超声论文;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5年8月第2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