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血管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论文_汪江玲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血管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论文_汪江玲

(华东疗养院 上海 210003)

【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血管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6年10月期间体检发现的48例肝血管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根据其声像图观察肿块情况及血流信号。结果:在行彩色多普勒超声的48例患者中,诊断出肝血管瘤44例(占91.67%),误诊出原发性肝癌4例(占8.33%),共诊断出病灶69个,其中发现肝左叶病灶30个(占43.48%),肝右叶病灶39个(占56.52%),病灶直径最小0.42cm,最大14.3cm,单发40例(占83.33%),多发8例(占17.67%),B超声像图表示强回声50个(占72.46%),低回声10个(占14.49%),混合回声9个(占13.04%)。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肿块周边及内部未见血流信号38例(占79.16%),点状或短线状血流信号4例(占8.33%),斑块状血流信号6例(占12.50%),边界多清晰。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因其具有无创、安全、操作简单、可重复进行的特点,在肝血管瘤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肝血管瘤;诊断

【中图分类号】R4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3-0145-02

肝血管瘤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肝脏良性肿瘤,约占肝脏肿瘤的80%左右[1]。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彩色多普勒超声已被临床广泛应用于肝血管瘤的诊断。本研究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6年10月期间体检发现的48例肝血管瘤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根据肿块的直径、形态、回声及、周围组织的关系及血流信号,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血管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6年10月期间体检发现的48例肝血管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右上腹疼痛、有肿块,年龄22~73岁,平均年龄(46.37±4.82)岁,病程1~6年,平均病程(3.13±1.25)年,经CT及MRI确诊为肝血管瘤。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GeLogicS6型,飞利浦IU_22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5.0MHz,患者空腹取仰卧位,先采用二维超声进行扫查,观察肝血管瘤病灶大小、数目、边界、回声情况等,并进行记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再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通过血流显像(CDFI)及PDI了解肿瘤内部及周边血流状态、血流频谱类型。患者取仰卧位,扫查肋下及肋见冠状切面及矢状面,若血流频谱为静脉型,则可能为肝血管瘤,若血流频谱为动脉型,则可能为肝癌。

2.结果

2.1 诊断结果分析

在行彩色多普勒超声的48例患者中,诊断出肝血管瘤44例(占91.67%),误诊出原发性肝癌4例(占8.33%)。

2.2 肝血管瘤的声像图表现及供血情况分析

在行彩色多普勒超声的48例患者中,诊断出病灶69个,其中发现肝左叶病灶30个(占43.48%),肝右叶病灶39个(占56.52%),病灶直径最小0.42cm,最大14.3cm,单发40例(占83.33%),多发8例(占17.67%),B超声像图表示强回声50个(占72.46%),低回声10个(占14.49%),混合回声9个(占13.04%)。

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肿块周边及内部未见血流信号38例(占79.16%),点状或短线状血流信号4例(占8.33%),斑块状血流信号6例(占12.50%),边界多清晰。

3.讨论

肝血管瘤主要是因为胚胎发育中血管发育异常所致,临床上最常见的为肝海绵状血管瘤,在肝脏良性肿瘤中约占45%左右,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且早期无明显的临床症状[2]。血管瘤在肝脏内表现为蓝紫色囊样隆起,分叶或结节状,多无包膜,与临界组织有明显的分界。二维超声声像图诊断一般的肝血管瘤准确率高,尤其是病灶较大并接近肝脏表面处,病变区界限明显,但对于合并脂肪肝或不典型的肝血管瘤、与周围组织分解不清则易被误诊为原发性肝癌,因此需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肝内肿块的血流信号,以提高诊断符合率[3]。肝血管瘤的超声声像图具体表现为肿块边界清晰、前规整、小的或大的强回声易被明确诊断,彩色多普勒超声发现癌肿生长较快,血流信号明显,肝脏血管瘤病灶内血流速较慢,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病灶内血流信号少,血流检出率低,因此肝血管瘤的诊断率较高[4-5]。本研究结果表明,在行彩色多普勒超声的48例患者中,诊断出肝血管瘤44例(占91.67%),误诊出原发性肝癌4例(占8.33%),共诊断出病灶69个,其中发现肝左叶病灶30个,肝右叶病灶39个,病灶直径最小0.42cm,最大14.3cm,单发40例,多发8例,B超声像图表示强回声50个,低回声10个,混合回声9个。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肿块周边及内部未见血流信号38例,点状或短线状血流信号4例,斑块状血流信号6例,边界多清晰。综上所述,彩色多普勒超声因其具有无创、安全、操作简单、可重复进行的特点,在肝血管瘤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唐艳琴,许春梅.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肝血管瘤的临床应用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5,25(11):2049-2050.

[2]赵红艳.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肝血管瘤的临床价值研究[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7(4):487-488.

[3]宋建明,刘远飞,叶军等.肝血管瘤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分析[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4,(6):914-916,920.

[4] Kulungowski,A M,Alomari,A I,Chawla,A.et al.Lessons from a liver hemangioma registry:Subtype classification[J].Journal of Pediatric Surgery,2012,47(1):165-170.

[5]汤华,姚惠莉,艾利等.彩色多普勒显像(CDFI)诊断肝血管瘤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24(4):2458.

论文作者:汪江玲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

标签:;  ;  ;  ;  ;  ;  ;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血管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论文_汪江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