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应对伊朗核危机的战略与措施_伊朗伊斯兰革命论文

美国应对伊朗核危机的战略与措施_伊朗伊斯兰革命论文

美国应对伊朗核危机的战略与措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伊朗论文,美国论文,措施论文,战略论文,核危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2年8月15日,伊朗反对派组织向媒体公开披露了伊朗正在秘密建造两座核设施后,美国多次指责伊朗秘密研制核武器,并向伊朗施压,以遏制伊朗的核技术开发。美国认为伊朗的核问题将在中东引起“多米诺效应”,使核不散条约名存实亡,拥核后的伊朗将冲击美国的安全利益和全球战略布局。因此,美国以伊朗核问题为借口,对伊朗采取了包括舆论丑化、经济制裁、武装威胁、支持伊朗反政府组织、国际孤立等多种战略措施,以实现自己在中东和世界的霸权地位。

一、打舆论战与威慑战

首先,丑化伊朗国际形象。美国对外宣称,伊朗仍然是世界最积极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伊朗的情报和安全部与伊斯兰革命卫队向哈马斯、巴勒斯坦伊斯兰圣战组织、阿克萨烈士旅和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总指挥部等恐怖主义组织提供资金、培训和武器方面的支持,每年为黎巴嫩的真主党提供的资金就达一亿美元之多。美国和欧洲国家的情报机构向媒体透露,整个20世纪90年代,“基地”头目扎瓦希里作为伊朗情报和安全部长阿里·法拉希安和外国恐怖行动负责人艾哈迈德·瓦希迪的贵宾多次前往伊朗。美国宣称:伊朗还是中东和平进程和伊拉克全国和解的破坏者。比如,2006年夏天以色列和黎巴嫩真主党的历时一个月的冲突,是由于伊朗支持真主党结果。美国媒体还报道,一个名为“9000处”的伊朗绝密部门负责向伊拉克什叶派武装团伙提供武器。美国认为,伊朗是个“邪恶轴心”,伊朗的核计划就是为了核武器,而不是核电站。伊朗掌握了核武器,必然会向恐怖主义组织扩散,对国际恐怖主义的支持和对伊拉克事务的干涉也会与日俱增。①

其次,不断向媒体透露美国武力解决伊朗核问题的方案,实施心理恐吓。从2003年开始,美国政府经常有意无意地向媒体暗示美国解决伊朗核危机的以色列空袭方案、南斯拉夫战争方案、伊拉克战争方案、美以联合攻伊朗方案和秘密推翻伊朗现政权等五种方案。2004年11月美国中央司令部警告说,“伊朗人不应忽视美国的海空军力量”,“没有人能从军事上与美国抗衡”。与此同时,美军还在伊朗边境阿富汗一侧的赫拉特省的沙漠里修建占地300公顷,离伊朗边境线只有45公里的空军基地,其目的是要加强对伊朗的情报刺探工作,为对伊朗发动军事打击做准备。而前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官员麦德森透露,布什政府已经确定把波斯湾畔的布什尔核电站、伊朗最高领导层成员以及德黑兰等地列为重要打击目标。②2007年初《纽约客》杂志披露,美国防部秘密成立了隶属于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办公室的“特别任务小组”,专门制定出摧毁伊朗的秘密核研究设施,并让德黑兰实现“改朝换代”的计划。美国还通过新闻发言人向外宣布,美国不排除使用武力打击伊朗的可能。2007年2月,美国军方故意泄露所谓“大规模空袭伊朗计划”的“机密”,以便对德黑兰造成心理压力,声称要对伊朗的核设施、空军、海军、导弹基地以及指挥中心进行打击。

最后,通过军事演习展示军事实力,进行武力威慑。2006年10月29日,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澳大利亚和巴林六国海军在巴林附近的国际水域举行联合演习。其主要目的是检验美国及其盟国在该地区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材料及相关设备扩散的能力。同时,通过军事演习五角大楼向伊朗表明:伊拉克战争没有削弱美国的军事能力。2007年5月23日,由“斯坦尼斯”号航空母舰和“尼米兹”号航空母舰引领的美国海军航空母舰战斗群穿过霍尔木兹海峡进入海湾,举行罕见的日间集训。美国海军官员说,这是自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日间集训。2007年7月10日美国海军第五舰队发表声明,“企业”号核动力航空母舰正在驶向海湾,这使美军在该地区的航母数量将增至三艘。美国海军在应对中等威胁时,一般只会使用1——2个航母战斗群,只有在高威胁区参与局部战争或大规模常规战争时,才可能投入3个或3个以上的航母战斗群。目前,美国海军277艘军舰中有近一半在伊朗附近活动。③其中,在波斯湾水域有“艾森豪威尔”号、“斯坦尼斯”号和“巴丹”号航母战斗群,在印度洋上有“拳师”号直升机航母战斗群,在阿拉伯海上有“戴高乐”号航母战斗群,随后赶来的“尼米兹”号和“拿骚”号将会分别部署在波斯湾和“地中海水域”,从而在地理位置上形成了包围了伊朗的态势,一旦需要,可以从东、南和西三面直接发起海上攻击。

二、加大经济制裁力度

2005年4月13日,美国国会通过“伊朗自由支持法”的“HR282法案”,要求对伊朗反政府组织给予财政上的支持,并加大对伊朗政府的各种制裁,惩罚与伊朗政府有业务往来的外国公司。在美国的推动下,联合国安理会先后通过对伊实施制裁的1969号、1737号决议和1747号决议。伊朗坚拒放弃核计划后,美国派特使游说国际银行和石油公司从伊朗撤资,企图掐紧伊朗的石油命脉逼其屈服。

在美国的压力下,2006年9月底日本放弃了对探明储藏量约为260亿桶的伊朗艾扎德干油田的开采。此外,2006年9月日的三菱东京UFJ银行、瑞穗银行和三井住友银行也停止和伊朗国营BSI银行的交易。2007年5月日本政府还通过了以冻结伊朗13个团体和15名个人的资产为主要内容的对伊追加制裁措施。④

为了在伊朗取得开采石油权,2007年2月印度称,伊朗有权发展用于和平目的的核技术,印度支持伊朗为和平目的实施的核计划。因此,印度的维第什OVL公司取得了储量约为10亿桶的法尔西地区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权和建设经由巴基斯坦到达印度的石油管道。但在美国的压力下,印度不得不宣布,“在德黑兰当局没有停止其核计划之前,印度不会在伊朗寻求能源”。⑤美国能源部长塞缪尔·博德曼最近访问印度时声称,修建伊朗—巴基斯坦—印度输油管是对伊朗核计划的支持。2007年奥地利最大的石油公司OMV与伊朗达成谅解备忘录。据此,OMV每年将从伊朗进口220万吨液化天然气,并将获得一家参与南帕尔斯天然气田开发的伊朗公司17%的股份。对此,美国国务院发言人麦科马克称:“我们提请奥地利政府注意,眼下并不是在伊朗油气部门进行大规模投资或给予投资承诺的最佳时机。”2007年初,马来西亚与伊朗达成价值百亿美元的天然气协议后,美国要求马立即废除该协议,否则中断与其自由贸易谈判。2007年4月美国宣布对中国、马来西亚、墨西哥和新加坡等国14个公司实施制裁。目前,至少有9家欧洲、日本和阿拉伯国家的大型银行和公司断绝与伊朗的往来;德国商业银行从2007年2月中止了对伊朗的美元结算业务;英国巴克莱银行、汇丰银行、法国兴业银行、瑞士信贷银行控股集团等也终止全部或部分与伊朗的业务。在此情形下,伊朗企业很难获得银行信用证和贷款。⑥

三、“颜色革命”与内部渗透

近30年来,美国曾对伊朗实施经济制裁、武装伊拉克攻打伊朗、支持各种反对伊朗政权的组织、策划国际社会孤立伊朗和将伊朗排斥在世界贸易组织之外等种种措施。但这些战略都没能真正推动美国实现对伊政策的核心目标,反而使伊朗政权目前所处的战略局势要比伊朗革命爆发以来的任何时期都好。⑦基于此,华盛顿的一些人转而积极利用伊朗社会内在的脆弱性,尽量削弱德黑兰并使其政权尽快发生变化。布什政府希望以20世纪80年代的波兰团结工会为样板,加大对伊朗反对派的支持力度,企图促成伊朗政权的内部更迭。

首先,通过广播、网络和电视台,宣传美国民主价值观,以此动摇伊朗现政权的舆论基础。2002年底美国投资640万美元启动了“美国之音”波斯语电视台和法尔达电台。美国之音的波斯语服务能够影响到1500万伊朗人。⑧2003年7月美国参议院通过一项“伊朗民主议案”,决定加强资助对伊朗的无线电和电视广播,“使伊朗人民能够和平地改变他们的政府”。2003年11月布什表示“美国已经在中东采取前沿推进自由战略”⑨,认为伊朗人民是穆斯林世界最亲美的,但其政权却是地球上最反美的,因此促进伊朗民主的发展是遏制“毛拉政权”的最好因素。2006年美国政府投资5000万美元用于加强对伊朗境内的波斯语广播电视宣传,主要包括美国电视台面向伊朗民众播出的卫星电视节目,以及由美国资助的法尔达电台,使这些媒体拥有24小时不间断播出的能力。⑩目前美国国务院中负责伊朗事务的工作人员已从2个增加到10个。在美国的宣传下,内贾德总统2006年11月访问位于德黑兰的阿米尔卡比尔大学时,有大学生高喊:“打倒独裁!”甚至有些大学生公开焚烧其画像。

其次,不惜花费重金,培育“公民社会”,拉拢、培养亲美政治势力。目前,伊朗境内有非政府组织近15000多个,其中慈善组织5000多个,青年非政府组织3000多个,环境非政府组织600多个,妇女非政府组织500多个,从事人权事业的非政府组织及其他从事保护儿童事业和其他志愿者组织60多个。美国认为伊朗公民社会虽然受到压制,但仍保持着巨大活力和创新精神。目前,仍有8000多家非政府组织在工作,(11)美国中央情报局和美国政府资助的非政府组织期望在伊朗导演一场“紫色革命”。由美国政府资助的非政府组织美国全国维护民主捐赠基金会划拨50万美元,支持伊朗国内外的反政府组织。美国的HR282法案“伊朗自由支持法”允许美国政府“对反伊朗非民主政府的组织或个人提供财政和政治援助”,促使伊朗政权发生变化。2005年11月美国政府又启动一项300万美元的计划,目的在于改善人权状况和支持独立于伊朗政府的组织。得到美国国际开发署的资助的“伊朗自由基金会”在其网站上动员伊朗大学生发动颠覆革命。在美影响很大的非政府组织“德黑兰天使”为伊朗流亡者招募新人,为美国情报机构搜集信息。此外,2006年美国政府还斥资7500万美元推动伊朗国内的民主进程,加强非政府组织的活动,资助反对派政党。此后不久,美国国务卿赖斯又要求国会把促进伊朗民主的开支增至8500万美元。美国非政府组织的活动引起了伊朗政府的警觉。2007年5月,伊朗裔美籍女学者哈莱·埃斯凡迪亚里因美国“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和乔治·索罗斯开放社会学院“的资助,在伊朗策划“颜色革命”,企图颠覆伊朗政权,受到伊朗情报和安全部指控。(12)目前至少有三个知名的非政府组织被解散,另外8000个组织也在调查之中。伊朗各大学教授都收到政府的警告,不要参加国外学术会议,不要与外国政府接触以免被吸收成为间谍。(13)

再次,支持伊朗恐怖主义组织,通过代理人战争破坏伊朗政局稳定,以颠覆伊朗现政权。为了配合特种部队和情报人员在伊朗执行秘密活动,美军还招募了一批伊朗反对派人士为其服务,由其完成美军难以实现的任务。活动在伊拉克境内的“人民圣战者组织”是目前被美军利用的最大的伊朗反对派组织。该组织成立于20世纪60年代,宗旨为推翻当时的伊朗政府。因为曾在萨达姆支持下展开活动,“人民圣战者组织”在美国国务院宣布的全球恐怖组织名单中榜上有名。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占领了“人民圣战者组织”在巴格达西北部60英里处的总部营地,俘虏了该组织成员约3500名。但美军并没有彻底收缴该组织的武器,只是将部分重武器销毁,而允许他们保留轻武器。2004年8月美国将伊朗“人民圣战者组织”从恐怖组织名单中删除。现在该组织已经听命于美军指挥,接受美军训练,并在美军安排下,有组织地向伊朗境内渗透,执行情报侦察任务,挑起民族对立情绪,破坏伊朗的社会稳定。与此同时,美国谍报人员也参与伊朗的秘密行动。2006年1月,由于受美国谍报人员的电子干扰,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的一架运输机在靠近伊拉克边境的地带坠毁。机上11名伊革命卫队高级军官,包括革命卫队陆军司令艾哈迈德·卡奇米将军,以及负责情报工作的副司令沙赫莫拉迪将军全部遇难。2007年1月15日,伊朗著名的核专家、44岁的设拉子(Shiraz)大学教授阿尔德希尔·哈桑普尔(Ardeshir Hassanpour)神秘死亡。2007年2月8日,伊朗安全部门宣布逮捕了100名为以色列与美国服务的间谍。(14)2007年5月22日美国广播公司(ABC)网站援引情报界人士的话说,中央情报局旨在颠覆伊朗政府的秘密行动计划已获总统布什批准,(15)其中包括发动宣传、散步假消息、操控伊朗货币和国际金融交易,并将未被监管的互联网服务扩大至伊朗边境地区手段。

四、挑起民族宗教矛盾与事端

伊朗是一个多民族的伊斯兰国家。按各民族的语言特点,伊朗可分为3种语系、40多个民族。其中,属于伊朗语系的有波斯、库尔德、卢尔、巴赫蒂亚尔、俾路支等民族;属于突厥语系的有阿塞拜疆、土库曼、卡什凯等民族;属于闪语系的有阿拉伯等族。除了以上三种语系的民族外,伊朗还居住有亚美尼亚人等。伊朗全国98.8%的人信奉伊斯兰教,其中91%属什叶派。逊尼派教徒仅占7.8%,其中包括阿拉伯人、大多数的俾路支人、库尔德人、土库曼人等。亚美尼亚人和部分阿拉伯人信奉基督教,犹太人信奉犹太教。另外,还有信奉祅教的居民。伊朗现有人口为6900万,其中将近40%的人口都是少数民族。西北部的阿泽里斯人有1600万,西部的库尔德人有700万,西南部的阿瓦兹阿拉伯人有500万,还有东南部的100万俾路支人。(16)美国认为这些少数民族和宗教少数群体是种族歧视的受害者,他们并没有融入伊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因此,美国把伊朗的少数民族问题看成是德黑兰政权的软肋。企图利用种族、宗派分歧以及经济弊端使伊朗四分五裂。美国中央情报局秘密资助伊朗少数民族分裂势力在伊朗境内制造混乱,企图给伊朗政府施加压力,迫使其放弃核计划。伊朗的库尔德族与土耳其、伊拉克库尔德族的历史渊源和关系极为密切,伊朗境内的大多库尔德族人仍然尊奉逊尼派教义,其离心倾向很容易被利用。伊朗国内的阿拉伯族主要分布在产油大省库泽斯坦,这是历史上英国殖民主义企图肢解伊朗的重点,也是近年来频频发生暴力事件的地区。(17)美国向该地区的阿拉伯分裂分子提供财政、后勤和道义支持,从而为德黑兰制造棘手的麻烦。库尔德人、俾路支人等伊朗少数民族群体将受到阿拉伯人榜样的鼓舞,很可能因一个小小的火花就引起分离主义的熊熊大火。(18)

2006年美国出面召开了有伊朗库尔德人、俾路支人、阿瓦士人、土库曼人和阿塞拜疆人的代表参加的反德黑兰政权的统一战线会议。(19)颇具影响力的智库美国企业研究所(AEI)称伊朗今后会像是一个类似于南斯拉夫的联邦国家。在美国中央情报局武装支持下,过去的几年中,西部的库尔德人聚集区、西北部的阿塞拜疆族聚集区、西南部的阿瓦士阿拉伯人聚集区,以及东南部的俾路支人聚集区针对伊朗军队和政府官员的恐怖袭击不断发生。伊朗东南部的俾路支族多数属于逊尼派,主要分布在与伊朗、阿富汗交界的巴基斯坦俾路支斯坦省。俾路支地区“对伊朗的国家安全至关重要,因为它毗邻逊尼派居多的巴基斯坦和美国占领下的阿富汗,对于西方情报机构来说,逊尼派的俾路支抵抗力量可能很有价值”。美国决策者近来“关注民族问题对伊朗政权长期稳定和短期的内政外交政策选择上可能产生的影响”。(20)此外,美国在阿富汗的情报人员不仅怂恿武装分子从阿富汗向伊朗走私毒品,最近还一直与他们接触和协调行动,企图在伊朗挑起什叶派与逊尼派之间的冲突。2007年2月在美国的支持下,一个名叫“真主旅”的武装组织在伊朗与巴基斯坦相邻的锡斯坦—俾路支斯坦省的扎黑丹市中心发动袭击,杀害了伊朗精锐部队“革命卫队”的11名成员。

阿塞拜疆族作为伊朗族之外的第一大民族,面临着“阿塞拜疆统一运动”或者更广泛的泛突厥主义运动的刺激。2005年年美国国防部就曾邀请泛突厥族运动中的著名领袖赫里甘尼访问华盛顿。赫里甘尼一直在谋求推动伊朗境内的阿塞拜疆人寻求独立。2006年6月,在美国中情局的支持下,伊朗西北部地区发生当地少数民族阿塞拜疆人的骚乱。伊朗总统内贾德称,这次骚乱的幕后黑手是某些外国势力,目的是阻止伊朗获得“用于和平目的的核技术”。伊朗最高领袖、同为阿塞拜疆人的哈梅内伊也称,伊朗西北地方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与早前美国总统布什极力寻求国会通过拨款数以百万计的美元以“推动伊朗民主”的举措有关。前美国中情局特工格雷切特曾写道:“伊朗境内的阿塞拜疆人,对策划秘密颠覆行动很有利用价值。他们的聚居地毗邻土耳其和前苏联加盟共和国阿塞拜疆,思想上较倾向西方,经济上贫困落后,是中情局的理想舞台。”(21)

五、国际孤立

为了遏制伊朗,美国试图与埃及、约旦、沙特阿拉伯和其他一些海湾地区小国之间建立战略轴心关系。2006年4月美国负责武器控制和国际安全的副国务卿罗伯特·约瑟夫访问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巴林和阿曼时提出:“不拥有核武器的伊朗已是威胁,一旦它拥有核武器,就会更加肆无忌惮地实施其侵略意图。这个什叶派领导的国家可能增加恐怖袭击,或者试图通过煽动同情伊朗的什叶派而破坏这些海湾国家的稳定。”美国还向中东国家宣传,伊朗发展核武器是想要成为中东地区的主导国家,将自身凌驾于其他逊尼派的阿拉伯邻国之上,并渴望利用伊拉克作为在整个中东传播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跳板。美方宣称自萨达姆被推翻以来,伊朗已向伊拉克投入资金约40亿美元,并扶植了4万名伊拉克间谍。伊斯兰革命卫队、情报和安全部以及“圣城军”都在为伊拉克什叶派民兵组织提供穿透弹、枪榴弹、狙击步枪和其他武器,这导致了过去6个月里近200名美军士兵死亡和700人受伤。美国称,伊朗还利用广播、电视和报纸杂志等“软力量”来影响伊拉克民众的观点,例如支持友好的什叶派政党和宣传伊拉克政府中亲伊朗的官员等。就像对贝鲁特和大马士革一样,伊朗希望也把巴格达纳入自己的政治影响范围之内,从而控制中东的心脏地区。在美国宣传下,阿拉伯国家认为伊战已经使伊朗成为该地区令人不安的妖怪。(22)阿巴斯和埃雷卡特等温和派认为,伊朗的干涉是巴勒斯坦与以色列达成协议的主要威胁。黎巴嫩政府已经警告德黑兰和叙利亚不要干涉自己的内政。沙特阿拉伯前驻美大使图尔基·费萨尔批评伊朗,称这个强大的波斯湾国家与巴以和平和解无关。他表示:“这是阿拉伯世界的问题,应该由阿拉伯社会内部解决。”2006年11月美国副总统切尼、总统布什先后访问了沙特阿拉伯、约旦,并与伊拉克总理努里·马利基举行首脑会晤,试图遏制叙利亚—伊拉克—伊朗反美国轴心形成。(23)2006年2月16日,伊朗第一副总统阿雷夫访问叙利亚后,叙驻美大使向布什政府承诺,叙不会同任何国家结盟对付他国,尤其是美国。(24)由于害怕伊朗的影响进一步扩大,美国还鼓励土耳其在中亚与伊朗对抗,因为土耳其在同中亚国家的民族关系和语言关系方面更具有竞争力。同时,华盛顿还鼓励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卡里莫夫抵制原教旨主义思潮。(25)

在挑拨离间伊朗与中东国家关系同时,美国还在该地区建立先进的导弹防御系统,封锁向伊朗运送核技术的船只。美国希望帮助海湾国家加强发现为伊朗提供“掩护”的公司的能力,及时发现和制止为伊朗非常规武器计划购买商品融资的交易,增强这些国家保护石油设施和其他基础设施的能力,并训练反恐人员和对付涉及非常规武器袭击的人员。尽管伊朗总统内贾德说:“如果埃及希望复交,我们愿意第二天就在开罗重开使馆。”但由于美国的压力,埃及被迫放弃与伊朗复交的希望。美国还极力拉阿塞拜疆,使阿成为反伊朗前沿。美国在里海出资修建的两个大型雷达可以监听伊朗境内的固网和移动电话通讯,还急于在阿塞拜疆的丘尔达米尔、纳索斯那亚和古尤拉建立三个空军基地。

注释:

①Ali Safavi,"Putting Tehran on Notice",The Washington Times,May 11,2005

②刘爱成:“美国伊朗互试底线,武力解决成美政府讨论话题”,《环球时报》,2004年12月3日,第1版。

③“美国和伊朗在波斯湾狭路相逢”,[美国]《洛杉矶时报》2007年7月11日

④“日本银行将限制对伊朗发放贷款据称受美方压力”,中国新闻网,2007年6月25日。

⑤Siddharth Srivastava,"Indian Energy:A Delicate Balancing Act",Asian Times Online,May 11,2007.http://127.0.0.1:8567/dm/uGgC/ARJf.ObkhA.PBz/arjf/to/vagy/2007/05/200705152035.shtmlWK

⑥“美设经济路障绊伊朗”,[香港]《文汇报》,2007年6月8日,第A22版。

⑦Michael McFaul,Abbas Milani,and Larry Diamond,"A Win-Win U.S.Strategy for Dealing with Iran",The Washington Quarterly,Winter 2006-07,p.122.

⑧左渐晓:“潜入伊朗的美国别动队”,《环球人物》,2006年6月,第42-44页。

⑨President Bush's Remarks at the 20th Anniversary of the National Endowment for Democracy,United States Chamber of Commerce.Nov.6.2003

⑩Howard LaFranychi,"A Bid to Foment Democracy in Iran",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February 17,2006.

(11)Michael McFaul,Abbas Milani,and Larry Diamond,"A Win-Win U.S.Strategy for Dealing with Iran",The Washington Quarterly,Winter 2006-07,pp.132-133.

(12)“伊朗指控美国女学者企图颠覆伊朗政权”,2007年5月22日。http://news.eastday.com/w/20070522/ula2851342.htmlWK

(13)“伊朗总统大搞文革今年已提了15万“奇装异服”,[新加坡]《联合早报》,2007年6月25日。http://www.zaobao.com/special/newspapers/2007/06/taiwan070625c.htmlWK

(14)左渐晓:“潜入伊朗的美国别动队”,载《环球人物》,2006年6月,第42-44页。

(15)“ABC曝光美颠覆伊朗机密 美网民称其叛国”,2007年5月25日。http://127.0.0.1:8567/dm/UgGc/arjF.oBKHa.Pbz/arjf/to/vagy/2007/05/200705242050.shtmWK

(16)The Daily Telegraph,February 25,2007.

(17)Noam Chomsky,"A Predator Becomes more Dangerous When Wounded",The Guardian,March 9,2007.http://www.guardian.co.uk/commentisfiree/story/0,2030015,00.html

(18)Dariuah Zahedi and Omid Memarian,"A Firebrand in a House of Cards",New York Times,January 12,2006.

(19)John R.Bradley:"Iran' s Ethnic Tinderbox",The Washington Quarterly,Winter 2006-07,p.181.

(20)John R.Bradley:"Iran' s Ethnic Tinderbox",The Washington Quarterly,Winter 2006-07,pp.186-188.

(21)Ason Athanssiadis,"Foreign Plots and Cockroaches in Iran",Asian Times Online,June 8 2006.http://www.atimes.com/atimes/Middle-East/HF08Ak02.html

(22)Wali Nasr,"Who Wins in Iraq?",Foreign Policy,March/ April 2007,pp.40-41.

(23)科里内·莱纳:“布什欲阻止叙利亚—伊拉克—伊朗轴心形成”,[法国]《世界报》,2006年11月24日。

(24)David E.Sanger,"U.S.Plan Seeks to Wedge Syria Away From Iran," New York Times ,July 23,2006.

(25)“伊朗制造核弹是为了加强在中亚的作用”,[沙特阿拉伯]《生活报》,2005年5月21日。

标签:;  ;  ;  ;  ;  ;  ;  ;  ;  ;  ;  

美国应对伊朗核危机的战略与措施_伊朗伊斯兰革命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