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中国经济预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年中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2年的中国经济将面临12年来最严峻的挑战
看2002年的中国经济,大致可以预期其如下特点:一是经济成长将先抑后扬,全年经济成长在7%左右;二是世界经济运行的弱势反弹可能为中国经济提供外部“时间之窗”,应未雨绸缪做好准备;三是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不确定因素减少为中国经济提供了内部“时间之窗”,应是推进关键性体制改革的良机,中国经济即将遭遇12年来最严峻的挑战。
从外部环境看,2002年世界经济的弱势反弹有可能给我国带来“时间之窗”。
1、2002年年中距离2000年下半年已两年,从统计意义上来看,美国经济连续八个季度下滑而毫无反弹的概率是非常小的,尽管美国参议院最近否决了政府的一项经济复兴方案,但战后空前的低利率政策以及基本健康的经济基本面仍足以逐步走出一波反弹。
2、美国经济的内伤并非在“新经济”的过度投资上,而在于私人部门预期的恶化,以及信心的备受打击上,信心这个心病,在2002年年中差不多可以逐步稳定下来。美国经济已略有好转迹象,更甚者,“新经济”短暂泡沫的破裂和释放丝毫不意味着其未来潜力的耗尽。
3、世界经济的弱势反弹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是相当微弱的,甚至可能对GDP增速不产生实质影响。
从涉外经济来看,2002年的中国将呈现较为明显的“先抑后扬”态势。
1、利用外资方面,2002年中国的引资环境可能发生一些实质改变,其中包括因入世而进行的法规清理、引导外资进入除FDI以外的兼并和投资领域,如风险投资和证券投资领域等,如此外资流入可能和2001年一样继续维持在一个相当高的水准上。
2、出口贸易方面,2001年我国出口增长可能在6%以下,说明2002年初我国出口态势仍然非常艰险。但应该看到一系列足以促成2002年出口逐步回升的利好因素,一是中国入世可能给我国出口以刺激;二是外经贸部2001年下半年一系列刺激出口的措施,包括退税和扩大外贸自主权等均可能逐渐显现效果;三是2001年逐步回落的出口增速使得2002年的同比逐步回升相对容易。
3、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将对外资外贸产生关键性冲击。央行在其2001年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指出,人民币可能贬值5-10%,这样的走势无疑将构成我国外资外贸的“强心针”。
4、2002年中国国际收支恶化的可能性非常小,一是我国进出口存在不对称性,出口受世界经济的影响非常显著,但政府对进口的调控能力却相对较强;二是2001年中国外贸的严峻形势以及贸易顺差的减少必然使政府基于不乐观的预期事先压缩2002年的进口增长,因此2002年中国国际收支仍然将维持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双顺差。唯一令人注目的是国际储备,储备在作为某种“信心游戏”的“定心丸”时,仍然有可能顽强地上升。
另一方面,2001年汽车、住宅、通信的强力拉动深刻表明中国的经济周期与世界经济周期增长并不同步。从国内需求和投资看,2002年及其后一段时间,可能是中国推进关键性体制改革的“时间之窗”。
1、投资方面,基本上是乏善可陈的旧调,可以列举的因素大致包括积极的财政政策、入世概念和2008奥运概念、西部大开发战略等等。
2、消费方面,同样已是难有重大举措。给公务员加薪也好,假日经济也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也好,都注定不能对启动内需有立竿见影的明显作用。
3、为什么说2002年及其后可能是中国推进关键性体制改革的“时间之窗”?回顾近年来的中国经济,在宏观政策方面不可谓不花心思,但种种良苦用心仅仅能勉力维持经济增长而已。
保持中国经济增长需要解决的5个问题
尽管形势严峻,但2002年中国经济中至少潜藏着5个发动机:
1、城市化建设
当前严重影响我国内需的“三农”问题(包括与此相关的失业)如果放在农村去解决,则就会成为一个“无解的方程”,原因在于人多地少,没法实现规模经营,提高收入也无从谈起。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城市化,城市化的最大作用在于它能提供有效的供给,其它的好处还有:(1)带动第三产业及房地产业、汽车业两大支柱产业的快速发展,并对其它行业发展起到强有力的带动作用;(2)使越来越多消费能力较强的农民转化为消费能力相对较强的城市居民,只要有一半的农民变成了城镇居民,对我国工业的推动作用将是不可想象的。
2、民间投资
导致民间投资启动难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虽然民营企业总量很大,但单一个体的实力普遍偏小,许多事情它们干不了;二是许多领域政府不让民企介入。政府要想认真解决这两个问题,实际上并不难:首先,可把银行贷款方面对民营企业拴的绊儿给解掉,给它们提供有效的融资渠道,鼓励各种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在资本市场上让民营企业获得“国民待遇”,甚至加快推出创业板,主要解决民营企业上市融资问题。其次,取消对民间投资竞争性行业的各种限制,降低准入门槛。按WTO有关协议,我国绝大多数领域都将在今后5年内陆续向外资开放。而从道理上讲,在对外开放之前,应先对内开放,否则将产生严重后果。
3、吸引外资
目前,已经进入我国境内的外资主要还是产业资本,而总规模更为庞大的金融资本流入却还非常少,从目前的趋势看,2002年这一现状几乎不会有什么改变,所以,2002年我国所能够利用的外资主要也还是国际产业资本。
4、汽车和住房
从2001年以来的市场情况看,以住宅、汽车为主,以家居装饰、高档消费品、电子通讯产品及旅游为辅的新一轮消费浪头正在逐步形成。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增长靠的不是财政投资的威力,而是市场内在启动的力量,靠的是最终消费的拉动。
在中国经济如此复杂而微妙的关键环节中,要保持良好的增长记录,显然要寄望于中国经济内需的扩大,这除了宏观政策的配套之外,放松管制、推进市场化改革同样引人注目而影响深远。中国经济要迎来新一轮增长,等待“中国奇迹”而非陷入可能的徘徊不前的尴尬,关键恐怕在于无法回避的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