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的语文学习--访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兼文化批评家张克_文学论文

网络时代的语文学习--访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兼文化批评家张克_文学论文

网络时代下的语文学习——访文化批评家、北师大文学院教授张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批评家论文,文学院论文,网络时代论文,北师大论文,语文学习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网络作为一个资讯和交流平台,影响力在现在以及未来的教育中日益凸显。受网络文化熏陶成长的学生,他们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等与以往的学生有何不同,书本阅读与网络阅读有着怎样的关系,怎样才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工具效能,提高语文学习的有效性呢?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访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柠。

记者:网络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越来越重要,与网络有关的问题受到人们的极大关注,这种现象也在高考语文卷中得到明显体现。就拿2010年湖南卷来说,倒数第二题为选做题,第二选项命题紧扣网络热点,选取《光明日报》4份材料(《谷歌退出中国不会对中国网络投资造成影响》、《网络不能脱离法律》、《瑞士的网络扫黄》和《网上掀起对干旱地区的捐助热潮》),写出你的理解和认识,此题很有新意。您是如何看待这一现状呢?

张柠:我们必须认识到,网络是一个资讯平台,提供的是大量信息,也是现代文明发展的结晶,其最大的好处是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人们能够更好地沟通与交流,从而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局限性。所有的人在这儿都是平等的,也就是说,无论你在北京,还是纽约,无论你生活在城市或乡镇,互联网提供的资讯是平等的,具有共享性,这也是人类文明的进步。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也带来了不少问题,2010年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五校联合组织自主招生,考了关于网瘾的作文,内容为:卫生部日前发出通知称:电击治疗网瘾技术安全性不确切,暂时不适用于临床。不同媒体就此进行了多角度的评论和报道。请联系社会实际选择一个角度进行探讨。话题涉及网瘾这一社会现象,家长也很头疼这件事。这是“网络依赖症”的一种具体表现。网络社会是虚拟的,具有丰富多样性、多维性,不会比现实生活中提供的信息少,功课上有什么疑问了,只需上网就能找到各式参考材料;想找朋友外出活动,只需在网上发出邀请,就能立即行动;无聊的时候,可以上网看看片、打打游戏……这让不少学生暂时逃避现实,其虚拟感也让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有着某种主动权的缺失。虚拟社会虽然与现实社会有着一定的相似性,主动权应当掌握在自己手上。不能远离现实生活,网络不能成瘾。

网络搭建的只是一个平台,其影响还是利大于弊。命题者颇为青睐网络热点,这是对社会生活的积极反映,也是希望学生能够了解社会,融入社会,在生活中学习。

记者:您刚刚提到,网络是一个资讯平台,语文教育则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在平常的学习中,我们该如何发挥网络工具效能,提高语文学习的有效性呢?

张柠:语文是一种基础训练,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中达成共识的基本前提。因此,它是思维逻辑和说话逻辑的规范训练。语文的学习目的在于,你的所说(所写),符合交流的约定俗成,不但能够让别人明白,还能够产生说服力和感召力。网络提供的只是资讯,不能替代语文的基础学习。资讯不是知识,而是知识创造的基本前提。不要把资讯当知识,更不要把材料综述当个人创造。

很多人对此有畏难情绪。他们喜欢选择和使用那些具有刺激性的符号。基础教育的学习在这些网络刺激性符号前显得枯燥。大多数孩子的自控力较差,很喜欢上网。这也就构成了一对矛盾,即学习与上网之间的矛盾。网络似乎也已经成了不少师长们的一块“心病”。在学习阶段,特别是高中阶段,应当让他们了解网络,适当地接触网络,要把握一个度,不能取代基础知识的学习。语文学习要重视阅读纸质图书。上网、看电视,这些东西只能让你的思维懵懵的,心里发慌。

记者:谈到语文与网络的关系,在您看来,并不是纯粹的狭义理解,而是涉及网络的整个大环境。这对传统教育、传统阅读而言,是一次严峻的挑战,是对思维方式、阅读形式的极大考验,这似乎延伸到了另一个问题,即网络阅读与书本阅读?

张柠:网络阅读与书本阅读是有差别的,网络是一个综合媒体,由文字、图片、声音和动画等元素构成。网络阅读让人注意力很难集中,鼠标在手,随意阅读,造成阅读的跳跃性,如同电视、电影等影像媒介,分散注意力。网络阅读在表现形式上则具有非逻辑性,类似蒙太奇的感觉,这是由媒介的特点所决定的。网络阅读或许是一种深层次的逻辑,这种逻辑是一个一个的代码或符号构成的,创作者是IT从业人员,但他们提供给我们的内容是非逻辑性的,随意性强,现在的孩子是生活在一个网络时代,生活离不开网络,容易造成这样一种现象,想像力丰富,跳跃性强。

阅读,不但是知识的积累,更是防止精神散乱的有效方法。书本阅读的特点在对比之中得到凸显。书本阅读是一种容易让人注意力集中的行为,人们能很快进入状态,沉浸其中,全神贯注于一件事情上。书本阅读是一个延伸性行为,有着非常强的逻辑性,能够训练人的逻辑思维,如一本书、一个故事等。而网络阅读长篇小说只是对一种基本情节的了解。

书本阅读除了需要掌握情节以外,还需要关注语言文字,看其是否具有创新性。一般来说,网络阅读不关注于此,有点类似于看电视,长此以往,很容易导致“开关人格”的形成。

记者:“开关人格”,感觉很新鲜,您能否具体阐述一下呢?

张柠:“开关人格”,也可称为“遥控器人格”,接收者面对一件事物,习惯于“好—不好”、“接受—拒绝”的简单判断,就像开关一样,而不是仔细分析,深究其原因,阅读纸质媒体就不是这样。看一部小说,我们会关注某一章、某一个段落、某一个句子或某一个词语。然而,我们判断网络小说,或是选择网络小说,凭的是直觉、第一印象。老师推荐给学生的书,一般都是经典之作,推荐总有一定的理由。或许刚开始阅读的时候,我们会有一定的怀疑,但可以深入其中,沉浸在书本的世界中。

阅读经典,一定要树立主体意识。网络等综合媒体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思维的间歇性,影响人们的判断力和观察力,思维逻辑较为松散。也有这样一些学生,当老师需要其提供创造力的时候,如作文、论文等,学生第一时间想到的是百度等搜索引擎,在一些数据库中寻找信息点,此种现象在部分博士、硕士开题报告中也有一定的体现。我不是一味地反对这一做法。我觉得,开题报告是应当有自己的观点,发出自己的声音,具有论文的主体意识。如果开题报告只是文献的罗列、信息的堆砌,而不能提供判断的话,这样的开题是不成功的。长期下去,思维观点会被海量的信息所吞没,主体性存在缺失,自我人格、思辨能力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弱。

我们写文章一定要有自己的风格,彰显个人特色,不要人云亦云。人文学科不同于理工科,实验是可以重复的,发现是可以复制的,然而人文学科则不一样。如果在写文章之前,看看杂志上是如何写的,发出了几种声音,而没有一定的思考,会在这样的习惯模式下,长时间依赖,出现疲软特征。每个人都是一个单独的个体,不能被海量的信息所套住。信息只是一个中性词汇,语文的学习,将其范围延伸,扩大至人文学科,我们应当学会判断,如果出现“话语克隆”,词语使用重复率高,则会导致个性的不断缺失。

在市场的极大冲击下,新媒介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人的主体意识,我们更需要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训练这一意识。思维习惯的培养,应当有独立的理性判断。不要过分地关注别人是如何说,如何做的。关键在于,要有自己的想法,然后去图书馆,或通过数据库寻求信息。

考试,尤其是高考,具有严肃的规范性,高考关注网络文化,体现的是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考察的是如何作为一名旁观者审视这一独特现象,从而进行个性分析。要明白,高考是一种独立行为,不具备使用搜索引擎的环境,考的是平常的积累、真实的水平。

标签:;  ;  

网络时代的语文学习--访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兼文化批评家张克_文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