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退税改革方案呼之欲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呼之欲出论文,改革方案论文,出口退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出口退税政策已经走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背负着欠出口企业几千亿的退税款,中央财政已经不能再加哪怕只是一根稻草般的负担,而出口企业也只能抱着表面漂亮的账本苦笑。必须尽快为两者找到一丝喘气的机会,一个卸担的方法。
十万火急的状况催生了财政部、商务部、国家税务总局共同参与拟定的出口退税改革方案。方案包括三个核心内容:调降出口退税平均税率4%,对部分产品取消出口退税;2003年1月1日以后新增的出口退税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负担,比例为3:1;改变对出口退税的管理,从2004年开始直接将指标下放到生产企业。
下调退税率必须慎重
出口退税率的下调可谓有利有弊,从评论家对之也持不同态度:
广东省光新外贸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罗秉志:“政策的稳定性对于企业来说是最重要的,因为企业做出口对市场必须由一个合理的预期。而政策的频繁波动会令企业非常被动。出口企业的经营策略、货物的对外报价都与出口退税率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出口退税率的调整乃至退税方法的经常性变化,使企业难以对其生产经营活动做出长期规划,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成长。”
中山大学税收与理财研究中心主任杨卫华:“下调退税率至少可以暂时缓解三方面的问题:首先,中央财政压力减轻;其次,原本承诺平均退15.5%,其实是画饼充饥。如果下调税率之后,企业能够较及时地得到出口退税,环节流动资金的困难,相信企业也能理解;再次,降低有出口退税账户托管贷款业务的银行的风险。”
中央地方财政分担比例要看实际情况而定
中央地方财政分担要考虑到各地方财政情况的不一,我国增值税收入实行中央与地方按75:25分享制,但出口退税完全由中央政府支付。随着每年出口的高速成长,中央财政的压力必然越来越大,所以出口退税也需要中央政府共同分担。但是,尽管增值税收入中央与地方分享有一个比例,但实际调库总会出现偏差,所以也不能规定一个分担比例,而应根据地方实际分享多少,就分担多少来实行最为合理。”
探讨最佳方案
修修补补,治标不治本,只会让出口退税永远处于动荡之中。
彻底改变,建立新的出口退税制度,零税率制度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这也是实行增值税的国家对出口货物的一种普遍制度。零税率制度改变了从国库直接退税的方式,而把出口退税制作为增值税常规管理的一部分内容,这样能够比较有效地改变目前的这种征退分离的状况,也加强了税务部门的责任约束。
新华网11月5日电: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的启动,我国地方经济将更加密切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往来。西南边境自由贸易区中拥有明显的区位优势,今后它们将从国内的地理边缘变成自由贸易区在物流、商务、投资等方面的中心,发挥独特作用。